王黎
【摘 ?要】戲劇作為經典的藝術表現形式,將戲劇與音樂教育有機融合,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還有助于提升他們對音樂的理解能力。這種融合也能改善音樂課堂的氛圍,進而提高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對于中學音樂教師而言,在探索創新的音樂教學模式時,應巧妙地將不同藝術元素相互聯系,以戲劇手法增強學生對音樂知識的吸收。同時,需要根據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習需求,選擇適合的經典戲劇作品,以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水平。
【關鍵詞】戲劇元素;音樂教學;中學音樂課堂
考慮到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能力,設計音樂課的目標在于通過多樣的聽覺體驗,讓學生深切地感受音樂的魅力,培養他們的審美趣味,從而提升其音樂欣賞能力。學生是否能夠與音樂產生共鳴,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音樂課堂教學效果。中學階段的音樂教材為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提供了良好的機會,音樂教師應充分關注學生的狀態,通過創新教學方法,引入戲劇元素,以引導學生在音樂課堂上的全身心投入。本文將初步探討如何在中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巧妙運用戲劇元素。
一、角色扮演,提升音樂感知
戲劇元素作為一種跨學科的教學方法,在音樂教學領域中逐漸引起了廣泛關注。角色扮演作為戲劇元素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音樂課堂教學提供了一種新式教學方法,能夠深化學生對音樂作品情感與故事性的理解。音樂教育一直強調音樂的情感表達與情感體驗,然而,僅通過音樂理論知識的傳授往往難以達到這一目標。角色扮演作為一種情境模擬的方法,為學生提供了更直觀、身臨其境的學習體驗,有助于加深他們對音樂作品情感內涵的感知。
以八年級下冊“黃河船夫曲”為例,教師首先通過播放這首歌曲,讓學生能夠在聽覺上全身心地融入歌曲所營造的氛圍。隨后,教師引導學生深入分析歌詞,激發學生對歌曲所表達情感的思考,如樂觀、堅強和斗志。在角色扮演的準備階段,學生被分成小組并選擇一個角色,學生所扮演的角色有著不同的家庭背景,但他們都是在黃河邊長大的陜北人民。通過研讀歌詞和了解歌曲背景,學生將更好地理解角色的情感和處境。接著,在角色扮演表演環節,每個小組通過扮演所選的角色,以生動的表演方式呈現出歌曲中的情感和情境。觀眾則從不同角色的視角感受歌曲的情感內涵,為更深入的理解展開討論。在討論與反思環節,學生分享他們在角色扮演過程中的體驗,交流彼此通過角色扮演深入理解音樂的感受。這種互動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捕捉歌曲所傳遞的情感和故事。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思考,他們通過角色扮演是否更深刻地感受到了歌曲所傳達的情感,是否理解了角色在歌曲中的心境。最后,教師對課堂內容進行總結,強調角色扮演為學生提供了更身臨其境的音樂體驗,并鼓勵他們在未來的學習中繼續從不同角色的視角感知音樂作品。通過這個課堂案例,學生不再只是聽覺上的旁觀者,而是通過情感投入和角色扮演的方式,深深融入了音樂作品所傳遞的情感與故事情境之中,在欣賞音樂的同時,深刻體會陜北人民在惡劣生活環境中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和樂觀向上的精神風貌。
這種富有情感和深度的教學方法,豐富了音樂教學的多樣性,有效地提升了學生對音樂的感知力和情感理解能力。通過參與歌曲角色的角度,學生將更加深刻地理解音樂背后所蘊含的情感,進而培養出更為敏感且細致的音樂品位。
二、情境再現,打造沉浸式音樂課堂
情境再現作為戲劇元素之一,在音樂課堂教學中為學生提供了一種更加身臨其境的學習體驗。通過創造特定的情境,學生得以在虛擬的環境中感受音樂作品所傳達的情感、故事以及相關的文化背景。在選擇音樂作品時,教師可以挑選那些具有鮮明情感和情節的作品,以及能夠激發學生興趣的音樂。同時,確定適合的情境也是關鍵,情境應該與音樂作品的主題、情感以及可能的背景相關。
以七年級下冊音樂作品“森林里的珞巴人”為例,教師以歌曲《森林里的珞巴人》為載體,打造身臨其境的學習體驗。課程旨在通過情境再現,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歌曲中所表達的情感與珞巴人文化。課堂教學開始通過播放歌曲,學生初步感受到珞巴人的生活氛圍。緊接著,教師將教室布置成山村場景,借助布料、裝飾品等元素,再現珞巴人的生活環境。教室的燈光調暗,自然聲音如鳥鳴、溪流聲等營造出森林里的氛圍,讓學生仿佛置身于珞巴人的家園。在這個情境再現的背景下,學生將參與與珞巴人文化相關的活動,例如嘗試傳統手工藝制作、感受傳統舞蹈等。然后,在珞巴人文化的氛圍中,播放《森林里的珞巴人》這首歌曲,讓學生在情境中欣賞歌曲,進一步感受歌曲與文化的交融。回到座位后,學生分享他們在文化體驗中的感受,討論情境再現如何幫助他們更深入地理解歌曲的情感和文化內涵。教師引導學生分析歌曲的音色、節奏和情感,與珞巴人的文化背景進行對比,從而深化他們對歌曲的理解。最后,學生將分享對珞巴人文化的認識,探討歌曲所表達的價值觀和生活態度,以及與自己文化的異同之處。教師總結課堂內容,強調情境再現對于理解音樂和文化的重要性,鼓勵學生保持開放的文化視野。通過這個沉浸式的課堂設計,學生不僅在聽覺上感受歌曲的情感,還能夠通過教室中的情境再現,更加身臨其境地體驗珞巴人的文化與情感。這種綜合性的學習體驗不僅提高了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也培養了他們的跨文化理解能力,使課堂充滿了活力與多樣性。
三、體驗式教學,提高課堂效率
當前的教學方法與傳統模式有所不同,新的教學方式更加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親身體驗,使學生通過自己的聽覺、視覺和思考感知課堂教學內容。教師角色也從過去的主導者轉變為引導者和組織者。只有通過實際體驗,學生才能深刻理解所學內容。因此,在音樂學習中,教師應激發學生參與體驗的積極性,將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思考和感悟融入學習,從中尋找樂趣,提升對音樂學習的積極性。戲曲元素的融入則成為實施新型音樂教學方式的一條有效途徑。
以九年級上冊《參軍去》為例,實地體驗軍營活動成為一種獨特的教學方法,通過將學生帶到實際場景中,讓他們親身參與并體驗所學知識的實際應用。教師決定采用實地體驗的教學方法來讓學生實地體驗歌曲中所提到的軍營生活和軍訓內容。他們計劃了一次特殊的校外學習活動,帶領學生前往當地軍事基地,親身體驗軍營生活。在這次活動中,學生首先參觀了軍事基地的各個部門,包括兵營、訓練場、食堂和軍用裝備的倉庫。他們得以親眼目睹士兵們的日常生活,了解他們的訓練計劃和軍事儀式。這一親身體驗幫助學生更深刻地理解了《參軍去》中描述的軍隊生活,使抽象的知識更加具體化。接下來,學生參加了一場模擬軍訓活動。他們穿上軍裝,接受了一名軍官的指導,學習了基本的軍事動作和軍事紀律。這不僅讓學生感受到了軍隊紀律的重要性,還鍛煉了他們的團隊合作能力和領導技能。在軍營食堂的午餐之后,學生還參加了一場模擬軍事演習,他們被分成小組,面對各種挑戰,例如突發情況的處理、地圖導航和野外生存技巧。這種親身參與的方式,讓學生能夠更深入地理解音樂作品的情感與意義。同時,實地體驗能讓學生在軍營中真正感受到音樂所描繪的氛圍和情感,進一步加深他們的感知與體驗。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夠深化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與感知,還能引發情感共鳴,讓他們更加有情感地投入到音樂中,使學生在實際操作中獲得更全面的學習體驗,促進了知識的融會貫通,在體會音樂中所傳達的堅定頑強精神時,體會到軍人鋼鐵般的意志。通過引導學生在實地體驗后進行反思和分享,教師能夠進一步引導他們思考與音樂作品的關聯,進而加深對音樂的理解。
四、開發思維,提高學生創造力
創造力是與生俱來的特質,然而如果學生得不到適當的培養,隨著時間的流逝,這種天賦可能會逐漸減弱。中學時期的學生正處于發育階段,他們對周圍事物有著獨特的認知。在這個時期,培養他們的創造力是最合適的。教師應當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個體差異,促進他們的創新思維。音樂教師可以通過將戲劇元素融入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在體驗創新的過程中,學生會在心理上獲得滿足感。當他們感受到創造的樂趣時,就會自愿地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以八年級上冊“瑤族舞曲”為例,該曲具有濃厚的瑤族文化特色。通過引入開發思維的方法,教師可以在中學音樂課堂教學中開展一系列激發創造力的教學活動。在充滿活力的音樂課堂上,教師激發學生的創造力。一位教師熱情洋溢地介紹了《瑤族舞曲》的背景和音樂元素,喚起了學生的好奇心。隨后,教師鼓勵學生參與創意創作活動,邀請他們編寫自己的瑤族故事,并以此為靈感創作與音樂相融合的旋律。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腦海中的創意逐漸成形,紛紛在紙上勾勒出自己的音樂構想。接下來,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變奏與改編。學生積極參與,不僅嘗試改變音樂的節奏和速度,還探索著用不同的樂器演奏出自己獨特的音樂味道。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互相交流著自己的創意,借鑒他人的想法,進一步豐富了自己的音樂構思。而后,教師組織探究與實驗的活動,鼓勵學生深入了解瑤族文化元素。學生積極討論古代瑤族的音樂樂器和舞蹈,提出了將這些元素融入音樂中的創意。在課堂上,學生興致勃勃地模擬古代舞蹈動作,同時用自己的創意演奏樂器,嘗試在音樂中呈現出獨特的瑤族風情。通過以上活動,學生的創造力得以充分展現。在教師的引導下,他們在音樂世界中發現了自己的無限可能性,通過創意、變奏、探究等方法,不僅更深刻地理解了音樂作品《瑤族舞曲》,還培養了跨學科的思維和創新能力。
五、戲劇表演,提高學生興趣
戲劇表演作為一種富有活力和互動性的教學方法,在中學音樂課堂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價值。通過戲劇表演,不僅可以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音樂作品的情感和故事,還能夠激發他們對音樂的興趣和參與熱情。角色扮演將學生引入音樂作品的情境中,讓他們在表演中體驗作品的情感和故事情節。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選擇合適的角色,通過表情、動作和語言表達角色的情感,從而加深學生對音樂作品情感的理解。
六、結束語
綜上所述,戲劇作為一門綜合性的藝術形式,在引導學生接觸多元音樂、激發學習音樂興趣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將戲劇元素融入音樂教學,可以極大地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激發他們對音樂的熱情。同時,這也有助于學生感受多樣戲劇藝術,培養他們的戲劇傳承意識,為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奠定基礎。在中學音樂教學中,教師需要正確認識戲劇的重要性,并科學地探索戲劇融入音樂課堂的方法,從而實現學生音樂欣賞和音樂實踐能力的綜合發展。
【參考文獻】
[1]劉亞平.戲劇表演教學法在音樂課堂上的應用[J].中學教學參考,2021(12):60-61.
[2]李敏.談戲劇融入中學音樂教學的策略[J].中華活頁文選(傳統文化教學與研究),2020(1):97-98.
[3].戴雨桐.兒童戲劇表演在中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北方音樂,2020(17):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