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課程思政”理念的提出,高職小學教育專業數學課程的改革與創新也逐漸成為教育教學領域的研究熱點.文章以“課程思政”理念在高職小學教育專業數學課程中的實踐與應用為主題,通過分析“課程思政”理念的內涵、探討其在高職小學教育專業數學課程中的應用,以及基于該理念下的數學課程創新模式,為高職小學教育專業數學課程的改革與創新提供一些借鑒和思路.
【關鍵詞】課程思政;高職小學教育專業;數學課程;創新模式
【基金項目】寧夏民族職業技術學院2021年度院級科研項目《高職院校小學教育專業(理科方向)數學課程實施“課程思政”教學實踐研究》,項目編號:NMYK202113
引 言
教育是國家未來的希望,而學校教育的核心就是課程.在新時代背景下,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思想觀念的變化,教育教學也面臨著更多的挑戰和機遇.其中,“課程思政”理念作為當前教育教學領域的新興概念,已經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在高職小學教育專業數學課程中,如何運用“課程思政”理念來培養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使學生成為人才,成了一個重要的問題.
一、“課程思政”理念的內涵及其在高職小學教育專業中的應用
(一)“課程思政”理念的內涵解析
“課程思政”理念是將立德樹人、育人為本的思想滲透到課程教學全過程中的一種教育理念.它以教育為中心,將課程作為重要載體,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教育、課程教學有機融合,通過課程教學實現學生在思想道德、政治素質、職業素養等多方面的發展.該理念的內涵包括立德樹人、政治教育、專業教育、教育教學改革等多方面,可以通過課程內容和教學過程的設計來培養學生的良好思想道德和人文素養,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同時,教師以“課程思政”為引領,推動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學生全面發展提供更好的保障.該理念是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
(二)“課程思政”在高職小學教育專業數學課程中的應用
隨著社會發展和教育改革的推進,教育教學已經從單一的知識傳授向全面素質培養轉變.在這個背景下,“課程思政”理念作為一種教育新理念,已經逐漸在各級各類學校的課程中得到應用.在高職小學教育專業數學課程中,教師通過對“課程思政”理念的應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培養學生的政治素養和職業素養.
1.課程內容設計上可以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
例如,教師可以通過數學題目引入社會實際問題,讓學生通過分析解決問題的方式來了解社會現實,增強社會責任感和擔當精神.同時,教師可以在數學課程中融入愛國主義、民族精神等思想,加強對學生愛國主義的教育.
2.教學過程中可以體現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
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探討問題,引導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同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傳遞一些正能量的故事、案例和言論,培養學生的正義感和價值觀.
3.評價機制可以體現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
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教師可以加入一些綜合素質評價的要素,例如學生的思想品德、職業素養等方面的表現,通過這種方式激勵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二、“課程思政”理念在高職小學教育專業數學課程中的發展和趨勢
(一)未來高職小學教育專業數學課程的趨勢和需求
未來高職小學教育專業數學課程的趨勢和需求是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教育也在不斷地更新和改革.高職小學教育專業數學課程是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培養優秀的教育人才來說具有重要意義.在這個背景下,未來高職小學教育專業數學課程的趨勢和需求成了一個熱門的研究方向.
1.數學課程的重視程度將不斷提高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數學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對于數學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未來的數學教育將會越來越受到重視,高職小學教育專業數學課程也將在教育中占據更為重要的地位.
2.數學課程的教學內容將更加實用
未來的數學教育將會更加注重實用性,教學內容將更加貼近實際生活和工作中的需求.教學將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使他們在工作中能夠更好地運用數學知識.
3.數學課程的教學方式將更加多樣化
未來的數學教育將更加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和實踐性,教學方式將更加多樣化.教師將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精神,鼓勵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4.數學課程的教學資源將更加豐富
未來的數學教育將更加注重信息技術的應用,數學課程的教學資源將更加豐富.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和多媒體技術開展教學,讓學生更加生動地了解數學知識.
5.數學課程將更加注重跨學科的融合
未來的數學教育將更加注重跨學科的融合,數學知識將與其他學科相互滲透,以此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例如,數學與科技、藝術等學科的結合,將促進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跨學科思維能力的培養.
(二)“課程思政”理念在高職小學教育專業數學課程中的發展方向和應用前景
“課程思政”是新時代下推進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種重要方式,也是新時代教育的重要指導思想.在高職小學教育專業數學課程中,如何將“課程思政”理念融入教學中,促進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數學知識的學習,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1.發展方向:將“課程思政”理念與數學課程融合
在高職小學教育專業數學課程中,將“課程思政”理念與數學課程融合,可以將思想政治教育和數學知識的學習緊密結合起來,也可以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增強思想道德素質、法制觀念、創新精神等.例如,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引入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內容,可以引導學生正確處理數學問題,增強其思維能力和創新精神.
2.應用前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
將“課程思政”理念融入高職小學教育專業數學課程中,教師可以更好地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通過數學課程的學習,學生不僅可以學習數學知識,還可以增強思想政治素質、培養創新精神、提高實踐能力等,從而更好地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需求.
“課程思政”理念在高職小學教育專業數學課程中的發展方向和應用前景是非常廣闊的.通過將“課程思政”理念與數學課程融合,教師可以實現數學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結合,推進數學課程的綜合改革,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數學觀.
三、基于“課程思政”理念的高職小學教育專業數學課程的改革與創新
(一)以“課程思政”為引領,構建高職小學教育專業數學課程改革的思路
“課程思政”是一種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課程教學的新理念,也是高職小學教育專業數學課程改革的重要方向.在構建高職小學教育專業數學課程改革的思路上,教師可以以“課程思政”為引領,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討.
1.加強數學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
在高職小學教育專業數學課程中,教師應該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數學課程,加強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法律意識教育和國家意識教育等方面的培養.這不僅有助于學生在數學學科中獲得更加全面的教育,還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
2.拓寬數學課程的知識面和實踐能力
在高職小學教育專業數學課程中,教師應該拓寬數學課程的知識面和實踐能力,通過引入現代數學領域的新知識、新技術和新思想,開展創新性數學實踐,培養學生的數學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在高職小學教育專業數學課程改革中,學校必須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通過組織教師培訓和提高教師專業素養,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為學生提供更優質的數學課程教育服務.
當前,學生對于課程思政的認同度越來越高.在接受調查的高職小學教育專業的學生中,有超過70%的人贊同課程思政的教學理念,并認為這種教學模式有助于培養他們的思想品質和職業素養.此外,不少高校和中小學已經開始探索如何在數學教育中應用課程思政理念.課程思政理念在高職小學教育專業數學課程中的應用前景非常廣闊.教師通過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優化教學內容和加強教育管理,可以使數學課程更加貼近現實、更具有啟發性,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
(二)探究“課程思政”理念下的數學課程創新模式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教育的改革,我們對于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許多學校開始將“課程思政”融入教學.在數學課程方面,如何探究“課程思政”理念下的數學課程創新模式,是一個需要重視的問題.
1.構建注重實踐、能力和素質培養的數學課程體系
以“課程思政”為引領,教師應該在數學課程中構建一個注重實踐、能力和素質培養的數學課程體系.這個體系應當注重對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創新能力、思考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而不僅僅是強調知識的灌輸和記憶.比如,在小學數學課程中,教師可以引入更多的實踐案例,讓學生通過實踐來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數據顯示,通過實踐案例教學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有了顯著的提高,學生的知識儲備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各種資源,如互聯網、圖書、數字化教材等,設計豐富的實踐案例,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數學的魅力,進而加深對數學知識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2.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在“課程思政”理念下,教師應該在數學課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實踐能力是指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并能夠將其應用于實際生活中的能力;創新能力則是指學生運用數學知識獨立思考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在數學課程中應該結合實際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來掌握數學知識,也應該通過開放性的問題,鼓勵學生進行思考和探究,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例如,在小學數學課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游戲和實際操作來掌握數學知識.比如,在學習分數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分數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掌握分數的大小比較和加減法等基本操作.同時,在實際操作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分數的制作”,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實際操作來深入理解分數的概念和應用.
3.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
在“課程思政”理念下,教師在數學課程中應該注重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參與度.例如,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課堂討論、實驗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也應該注重數字化技術在數學教育中的應用,如虛擬實驗、在線學習平臺等,提高教學的效率和質量.例如,在小學數學課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討論和合作,共同解決數學問題.此外,教師也可以利用數字化技術,如在線學習平臺,讓學生通過網絡學習和交流,增加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習興趣.
結 語
“課程思政”理念下的數學課程創新模式應當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實踐、能力和素質的培養,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并重視課程內容與社會實踐的結合.在這個模式下,教師需要具備專業知識和教育教學能力,也需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適應時代的需求和學生的特點,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當然,這個模式的實施需要整個教育體系的支持和推動,需要學校領導、教師、學生、家長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和社會效益.在“課程思政”理念的引領下,數學課程創新模式將會不斷地進行完善和發展,為我國的數學教育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高婷婷.高職小學教育專業數學課程教學改革策略[J].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3):58-61,74.
[2]王祝惠子.高職院校小學教育專業大學數學教學現狀與改進[J].才智,2019(16):37.
[3]王祝惠子.高職小學教育專業數學課程體系建設探究[J].明日風尚,2018(23):300.
[4]馬曉莉.“小學數學基礎理論”課程對高職小學教育專業學生實訓實習能力影響的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45):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