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磊 汪會禹
班主任工作,首先是人的工作,應該以人文精神為引領。尊重每一個學生、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應是每個為師者的行為準則。因此,班主任工作需要奉獻精神,需要創新觀念和創新能力,更需要研究班主任工作的創新藝術。它是打開學生心靈的藝術,是啟迪學生心靈的基本功。那么,如何做一位創新型的班主任呢?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關心、熱愛學生。高爾基說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好孩子。”可見,關心、熱愛學生是班主任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基礎和前提。為此,班主任在班級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要關心、關懷每一位學生,在對學困生給予關注的同時,更不能忽視中等生,中等學生的群體人數在班級中相對較多,而且他們的學習潛力很大,提高相對容易,因此,班主任應該對這部分學生進行很好的分層,不僅要關注他們的生活和學習狀態,還要在分層教學中做出合理的安排。
尊重、信任學生。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是每個人的普遍需要。一位哲人說過:“人類是用愛來交換愛,用信任來換取信任的。”青少年學生由于生理和心理的發展、知識的增多、交往面的擴大、自我意識的增強,特別希望家長、老師以及周圍的人能夠信任他們、尊重他們,這種自尊心往往是學生進步的內在動力。因此,只有對學生體現出一種高度的人格信任,班主任才能得到同樣的回報。要尊重學生,保護學生的自尊心。
二、用教師的人格魅力影響學生
俗話說,身教重于言教。教師的行動是最好的教育手段,因為在與學生的交往中,教師的任何行為,無論是有意識的還是無意識的,無論是面向學生的還是面向同事的,無論是與教育有關的還是與教育無關的,都在起著傳遞信息、交流思想、溝通情感的作用,因為行動更直接、直觀,所以往往比任何演講說教更具有影響力。正是這種以身作則的行動,使教師時刻想到要嚴格要求自己,給學生做好榜樣。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要率先做到,充分發揮“身教”的感召力,以自己的行動去影響、去感化、去帶動學生。這樣,班主任的行為就會像無聲的命令,班主任的要求才能順利地“內化”為學生自己的需要。
三、培養高素質的班級骨干
班干部是班級的核心,班干部的工作能力如何,能否以身作則起帶頭作用,在同學中有無威信等都關系到班級活動的正常開展。所以班干部的選拔是班級工作的一件大事,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同學之間的了解往往比老師細致,所以條件成熟時,采用“競選”的辦法,效果比較好。先把班級職務公開,讓有意擔任某一職位的學生發表“競選”演說,當眾介紹自己的優勢,對職位的見解和工作方針,然后由全班學生根據其實際表現公開投票表決。這樣產生的班干部“群眾基礎好”,說服力強、威信高。選拔班干部后,班主任要培養、指導和提高他們的工作能力。要培養他們獨立的工作能力,培養民主的工作作風,教育他們嚴格自律。另外,為了使較多的學生有鍛煉的機會,我在班級中實行了“班長輪流制”,讓學生輪流主持一日班級日常工作,充分調動了大家的積極性,使班級工作秩序井然。
四、做好家訪工作
學生思想品德會受到社會、家庭和學校多方面的影響。班主任是聯系學生家庭與學校關系的紐帶。身為班主任,擔負著走訪學生的家庭、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了解學生在家里的表現、和家長交換教育學生意見的重任,經常與家長交換意見,交心談心,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可以推動班級的管理工作良性發展。
總之,要想成為一名創新型的班主任,還必須從多方面下功夫,整合各科任教師的力量。要敢于創新,多給學生探究、討論的空間,給學生營造對話的課堂、開放的課堂、感悟的課堂、探究的課堂,轉變教育觀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還課堂于學生,還課外于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