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廷慶

摘要:為了充分發揮考試命題的重要導向作用,引導教師挖掘試題的內涵價值,促進教學評價的一致性,本文結合廣東中考近年的試題,探討了道德與法治試題在育人方面的作用。具體包括以下作用:首先,通過考試題目培養學生正確的政治方向和價值觀,從而發揮政治與價值的導向功能;其次,通過考試題目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人格,從而發揮塑造健全人格的功能;再次,通過考試題目進一步加強學生的道德修養;最后,通過考試題目培養學生的批判思維和分析能力。這些作用使得中考道德與法治試題成為教學評價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鍵詞:育人功能? 道德與法治? 中考試題
考試命題在教育教學中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它既是確保學生健康發展和培養道德品質的關鍵環節,也是糾正不科學教育評價導向的重要手段。合理設計試題能夠有效引導學生的學習方向和教學內容,推動學校教育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對于道德與法治教師來說,準確理解試題的意圖尤為重要,特別是在中考試題中體現的育人價值。因此,筆者結合近年來廣東中考的試題,對中考試題中體現的育人功能進行探究。[1]
一、引領政治方向和價值導向的功能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是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課程,必須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樹立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培養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感,并將愛國情感、強國志向、報國行動融入到日常學習生活當中。因此,道德與法治課程的考試題應該突出其獨特性,發揮課程在培養內心和啟發智慧方面的作用。特別需要強調培養學生的思想政治和價值觀念,將政治認同和價值觀引導融入到知識和能力考查中。考試應注重考查學生的理想信念、愛國主義情感、品德修養、責任感和綜合素質等方面,積極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
(2022年廣東中考第22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2022年5月,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并指出,實現中國夢是一場歷史接力賽,當代青年要在實現民族復興的賽道上奮勇爭先。
材料一 時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脈相承,中國共青團團結帶領廣大團員青年,把光榮鐫刻在歷史行進的史冊里。
材料二 1922年5月,在中國共產黨直接關懷和領導下,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宣告成立,一百年來,由先進青年組成的共青團作為中國共產黨的后備力量,團結帶領廣大團員青年投身到黨和人民的事業中。黨有號召,團有行動始終是一代代共青團員的政治信念,與黨同心、跟黨奮斗,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復興的征程上,成為當代廣大團員青年的歷史使命。
(1)請簡要分析材料一體現出了廣大團員青年哪些共同的精神品質。
(2)結合材料二,談談你對“黨有號召、團有行動”這一政治信念的理解。
本題以2022年中國共青團成立100周年時政熱點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對“黨有號召,團有行動”的理解,通過展現我國在不同時期共青團團結帶領廣大團員青年在實現民族復興的賽道上奮勇爭先的歷史,增進學生對中國共產黨、中國共青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是對學科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的考核與落實。
二、塑造健全人格的功能
健全人格是指具備正確的自我認知、積極的思想品質和健康的生活態度,是學生的心靈之光,照亮學生前行的路。在青少年的“拔節孕穗期”,正確的思想和健康的生活態度是他們成長的關鍵。教育不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思想的啟迪和品德的磨礪。道德與法治試題作為道德與法治教學的一部分,具有塑造學生人格的重要功能。試題情境的設置,讓學生在生活的細微處感受生命的力量,回味成長的印跡,觸動內心深處的情感。每一次自我反思、每一次自我建構,都是他們向著健全人格邁進的重要步伐。答題的過程,不僅是知識的積累和應用,更是思想的升華和品德的內化。做好一道中考試題,完成一份中考試卷,就像經歷一次心靈的洗禮,讓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暢游,在思想的星空下仰望,在品德的山峰上攀登。這既是一次能力的提升,也是一次人格的塑造。讓我們以試題為媒,以知識為橋,幫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塑造他們健全的人格,讓他們在成長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更穩、更好。[3]
(2022年廣東中考第4題)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江夢南半歲時雙耳失聰,她憑借不懈努力考上了清華大學的博士。江夢南說:“我從來沒有因為自己聽不見,就把自己看成一個弱者?!苯瓑裟蠋Ыo我們的帶動在于她( )
A.體現了個性的張揚 ? ? B.展現了生命的韌性
C.規劃了成長的路徑 ? ? D.發展了自身的特點
本題以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江夢南的故事,讓學生感悟生命的韌性。引導學生熱愛生活,積極進取,要有不怕挫折、堅韌不拔的堅強意志,盡顯人格塑造功能。可見,好的道德與法治試題有利于堅定學生的理想信念,加強道德教育,助力提升學生的人格修養。
三、加強道德修養的功能
中考試題,作為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一道重要關卡,具有加強道德修養的獨特功能。它不僅是知識的檢驗,更是品德和行為的磨礪。中考試題的加強道德修養功能,表現在營造崇尚道德、追求法治的文化氛圍,讓學生在答題的過程中深刻感受和體驗道德與法治知識的力量和價值。它激發著學生的答題興趣,讓他們在思考中收獲,在探索中成長。實現這一功能的關鍵在于命題情境的典型性和新穎性。試題應緊扣時代發展脈搏,通過與社會熱點、青少年生活緊密相連的情境設計,滲透情感價值觀教育。讓學生在答題的過程中,不僅能感受到知識的力量,更能體驗到道德和法治的價值。中考試題的答案,不僅僅是筆下的文字,更是青少年內心的覺醒和行為的改變。它鼓勵學生將道德與法治知識轉化為日常行為,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道德和法治真正融入生活。
(2021年廣東中考第8題)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動評選出了10名(組)2020年“最美孝心少年”,他們的孝心孝行故事具有時代感。其中,廣東少年小黃在父親參加援鄂醫療隊時,主動擔負起照顧家庭的重擔;四川涼山彝族邱氏兄妹用稚嫩的雙手為家庭奔小康貢獻力量。他們的事跡體現了( )
A.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B.律己寬人、揚善抑惡的處世準則
C.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D.孝老愛親、自立自強的傳統美德
本題考查中華傳統美德,學生通過閱讀答題,讓學生先融入試題情境豐富材料,使學生受到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是對學科核心素養“道德修養”的考核與落實。
四、提高思維能力的功能
中考試題很注重考查學生的思維能力,包括系統思維、辯證思維、批判思維和創造思維等方面,這是因為思維能力是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的答題過程不僅是知識演繹的過程,也是思維能力的鍛煉過程。試題設計適當的情境,并設置有一定挑戰性的問題,讓學生通過思考和探索,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新的知識,進一步提高思維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知識體系會得到進一步完善,思維方法也會得到提高,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也會得到升華。這將有助于學生全面發展,并為他們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2023年廣東中考第21題)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2023年4月15日是我國第八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某學校通過圖片宣傳、案例分析等形式,開展國家安全教育活動。
【圖片宣傳】圖是學校宣傳欄的圖片:
【案例分析】中學生小東和小南假期結伴游玩,途經某軍事基地,小東拿出相機準備拍照,小南提醒他軍事基地禁止拍照,小東邊拍邊說:“拍幾張照片沒什么大不了的,作為好朋友你要幫我保守秘密?!?/p>
(1)學校宣傳欄的圖片,分別涉及國家安全體系的哪些領域?
(2)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對小東的言行進行簡要評析。
本題情境呈現方式新穎,能激發學生思考的積極性,考查學生對維護國家安全、友誼不能沒有原則知識的運用能力。本題注重考查學生的理解應用能力,獲取和解讀信息能力,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加強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命題工作的意見.教基〔2019]15號[EB/OL].(2019-11-22)[2023-11-13].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3]李曉東,金利.新版課程標準解析與教學指導.初中道德與法治[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