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翔宇
摘 要:本文基于“互聯網+教育”背景,分析技工院校開展教學時面臨的困境和對策,闡述如何趣用“互聯網+”信息化教學手段,深度融合云端和線下課堂,打造信息化“翻轉課堂”,在趣味教學中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習能動性,增強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互聯網+”;技工院校;教學質量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互聯網與各行各業進行了深度融合。在教育領域,“互聯網+教育”正在快速發展,構建了全新的教學體系,提升了教學整體效果和人才培養質量。然而,技工院校因運用互聯網技術起步較晚,仍采用傳統教學模式,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大、主觀能動性不強、教學監控不到位等問題,難以保障教學質量。針對這些問題,技工院校應將“互聯網+”信息化教學手段與傳統教學進行有機融合,豐富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強化教學監控,進而提升教學質量。
(一)傳統教學方式存在的不足
1.教學內容與多媒體技術發展的程度不匹配
伴隨著互聯網通信、智能設備、虛擬現實等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技術也得到了日新月異的發展。技工院校學生大部分是“00后”,從小就“觸網”,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過智能手機、VR眼鏡等設備,接觸到豐富多彩的視頻、音頻、文本信息,特別是依托于虛擬現實技術的VR眼鏡設備,不但可以提供視覺、聽覺體驗,還可以提供身臨其境的觸覺、視覺、感覺等體驗。而技工教育仍然以傳統文字教材為載體,依托PPT來傳授知識技能,已經很難跟上學生學習的實際需求,甚至可能引起學生的抵觸心理,直接阻礙了技工院校教育事業的發展。
2.教學方法與主導性和主體性相統一的要求不匹配
要引導技工院校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教師必須創造有利于他們獲取知識的條件,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習處于“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良性狀態。技工院校學生普遍基礎薄弱,年齡上正值叛逆期,自我意識較強。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必須結合課程特點,正確把握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點。
3.教學監控與課堂內外貫通的需求不匹配
目前,技工院校多采取以課堂為單一渠道的模塊化教學,教師將大部分精力聚焦于課堂內的教學,卻忽視了課堂外的渠道。如果沒有實現課堂內外貫通,一方面不利于學生課前、課后對知識點的預習和鞏固,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有效的反饋和評價。
(二)“互聯網+”教學的優勢
1.豐富教學內容,提升學習趣味性
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方式融合,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趣味學習體驗。通過云教學助手發放電子調查問卷,了解學生的學習需要和思想動態,以利于分析學情。制作音頻、視頻、云作業等多種形式的微課內容,學生在手機上就可以完成資料的獲取和閱讀,可極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創新教學方法,激發學習能動性
通過“互聯網+教學”,學生可以結合自身特點,有針對性地選擇學習方式方法,對自身的薄弱環節進行突破。如貼近技工院校學生日常生活的、以激發學習興趣為目的的導入型微課,圍繞例題對知識點進行講解的解題微課,布置某個發散性課題引導學生發現客觀規律的發現微課,或者針對某個具體知識點進行精講的精講微課,實現因材施教,學生可以各取所需,有利于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3.強化教學監控,增強教學有效性
通過信息化手段,實現全方位、全過程的教學監控。將微課上傳至資源庫進行有序管理,學生可以根據需要,隨時、隨地檢索、查閱到相應的微課信息,并給教師提出修改意見;學生遇到了問題,可以自行檢索知識庫答案,或通過給教師在線留言的方式得到幫助;教師可以通過“云教學助手”,跟蹤學生學習過程,例如是否參與學習,以及學習時長是否達標,實現對學習過程的評價,改變“重結果、輕過程”的現狀。
(一)以“趣”引“欲”,由“欲”促“學”
1.分析學情特點
小型局域網構建是計算機網絡專業課程,信道干擾是小型局域網構建課程必知必會的知識點之一,學習該知識點需要掌握數學公式模型,調制、干擾等專業術語。在開展教學前一周,筆者通過互聯網調查問卷,了解到學生認為該知識點最難的部分是數學公式。技工院校學生數學基礎薄弱,難以理解公式,因此對知識點有畏難情緒。只有將知識點與學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例有機結合并進行深入淺出的講解,才能使學生消除畏難情緒,掌握相關知識技能。
2.收集有趣素材
信道是網絡信號傳輸的通道,將信號分配在不同的通道中有序傳輸,互相之間不能干擾,一旦出現干擾,信號傳輸就會受到影響。為了將理論知識講得通俗易懂,筆者聯想到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人們跳廣場舞的場面,人們按照事先分配的隊形,在統一的音樂節奏引導下,彼此之間可互不干擾,一旦其中某人與其他人步調不一致,就會發生碰撞、沖突。筆者把這一既貼近生活,又貼近信道干擾知識點原理案例,作為信道干擾教學的導入素材,將其制作成了微視頻。
3.趣化課程導入
在開始課堂教學前,向學生播放廣場舞視頻作為課程導入,學生興趣一下子被調動起來。看完廣場舞,筆者向學生提問:“為什么這些跳廣場舞的人,跳舞的時候彼此相安無事,不會撞到對方?”同學們回答十分踴躍,有的說:“她們動作一致。”有的說:“她們之間有足夠的空隙。”隨后筆者指出,她們每個人占用一塊小小的地盤,互不侵犯,就像網絡中的信道。學生們的學習欲望被瞬間點燃,對接下來要學習的內容充滿期待。
(二)活用反饋,趣析重難點
1.活用教學反饋
信道干擾教學的重點在于信道的特性,難點在于干擾的成因。筆者要求學生在課前將預習中遇到的難點、困惑提交到“云教學助手”的反饋任務下。通過分析反饋情況,筆者發現,學生雖然能理解信道的特性,但難以理解干擾成因中“同頻干擾”“鄰頻干擾”兩個概念。為此,筆者精心設計教學方案,幫助學生理解這兩個知識點。
2.趣化課堂互動
在進行課堂講授時,筆者提問:“假設有一塊廣場舞場地,只夠3個人同時跳舞,但是總共有6個人想跳怎么辦?”有學生說:“擠一擠可不可以?”得到筆者的否定回答后,有學生說:“可不可以擴大場地?”課堂氣氛被推向了一個小高潮。最終有一位學生作出了正確回答:“先上3個人,后面的人輪流上”。筆者指出,跳廣場舞的人需要場地,信號傳輸需要信道。這樣,學生對于信道有了一個直觀的認識,為進一步學習信道干擾打下了基礎。
3.趣析重難點
筆者隨即指出,因場地有限,跳廣場舞的人只能輪流跳舞,就好像計算機網絡中信道頻段有限,導致信號傳輸只能輪流使用有限的頻段一樣,這是同頻干擾的成因。跳廣場舞的人之間要保持合理的間距,這樣做舞蹈動作時才不會互相撞到,就好像計算機網絡中,信道與信道之間也要保持合理的間距,即信道間隔,這樣兩個信道之間才不會互相干擾,即避免鄰頻干擾。這樣,學生對于信道間隔、同頻干擾、鄰頻干擾等概念,有了直觀的認識,加深了他們對于重難點知識的理解。
(三)有趣學習促有效學習
1.趣結知識要點
為幫助學生厘清頭緒、把握重點,筆者將課堂知識結構整理成思維導圖,厘清知識脈絡,并將思維導圖課件、微視頻、知識表格等課堂資源上傳至云教學資源庫,對本章節的重難點加以重點標注說明。
2.課后作業
依托云教學助手,作業實現了無紙化。教師布置作業后,可自動將其推送到學生的電子學習設備,這樣學生學習更加方便,教師也能通過教學助手提供的功能監督學生作業完成的情況。教師不但可以精確控制作業時長和難度,實現少而精和分層設計,而且可以精確地監控學生作業完成的質量。
3.趣促知識鞏固
學生完成教師布置的課后復習任務,可以獲得積分,影響個人在班級里面的積分榜排名。筆者在課堂上會展示積分榜排名情況,表揚靠前和進步快的學生,使學生對于自己的排名情況特別關注,每次都會保質保量地完成復習任務。
綜上所述,在技工院校開展基于“互聯網+”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用信息化手段貫通教學全生命周期各個環節,通過創新多種趣味方式,豐富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的體驗,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和趣味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有效掌握重難點知識,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教學過程評價和信息化管理,契合當前教學改革下的教學要求,促進了技工院校教學質量的提高。
[1]耿立波,劉穎.淺析新時代信息化背景下技工院校提升教學質量的策略[J].職業,2021(24).
[2]王磊.“互聯網+”混合式教學背景下技工院校智慧課堂構建研究與實踐[J].職業,2021(21).
(作者單位:湘潭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