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冬冬



摘要 簡述區域路網現狀和規劃,分析區域路網布局,提出區域路網存在的主要問題。在此基礎上,對金臺通道運量進行預測,并研究了通道內相關線路與本線的客運分工,得出項目建成后主要發揮的客運功能;從完善國家“八縱八橫”高鐵主通道布局、提高區域鐵路運輸靈活性和韌性以及綜合服務水平、填補沿線高鐵直連空白、促進旅游資源開發和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等角度,論述了金臺高鐵功能定位和建設必要性。
關鍵詞 功能定位;必要性;路網布局
中圖分類號 U238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2096-8949(2023)24-0041-04
0 引言
近年來,浙江省高鐵建設持續快速發展,路網規模、覆蓋面、通達性、服務水平等不斷提高。但浙東至浙西南地區仍存在橫向高鐵空白,臺州、寧波等地區快速西出不便,旅游資源聯動性不強等問題,難以適應浙江省高質量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發展要求。金臺高鐵位于浙江金義和寧波都市區境內,是滬昆通道、沿海通道、杭紹臺鐵路、杭溫高鐵等路網干線和區域城際鐵路的連接線,且其串聯多個旅游縣市,兼具路網、城際、旅游等多重功能。該文旨在從補網強鏈、提高運輸服務水平、帶動沿線旅游和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等方面,研究金臺高鐵功能定位及建設的重要意義,為推進項目納入規劃并盡快實施提供科學依據。
1 項目概況
金臺高鐵位于浙江東南部,連接金華、臺州兩市,設計速度350 km/h。線路自擬建金義城際鐵路金義站引出,經金華東陽市、磐安縣后引入杭紹臺高鐵天臺山站,與杭紹臺鐵路連通進入臺州市區,而后向東延伸,終至規劃甬臺溫高鐵三門東站,正線全長170.77 km。
2 浙江省路網概況
2.1 浙江省路網現狀
2022年,浙江鐵路里程3 663 km,其中高鐵1 880 km,基本形成“四縱四橫”鐵路主骨架格局,構建了杭州至長三角和省內主要城市1~2 h高鐵交通圈,實現省內10個地級市(除舟山)鐵路全覆蓋,全方位提升了省內鐵路服務質量。此外,浙江省還有杭溫高鐵、杭衢鐵路、滬蘇湖鐵路、衢麗鐵路、甬舟鐵路、甬金鐵路等在建高、普速鐵路,建成后浙江鐵路網將更加完善。浙江省既有“四縱四橫”鐵路主骨架布局見表1。
2.2 浙江省路網規劃
《浙江省鐵路網中長期布局規劃(2022—2050年)》提出“十四五”時期形成“五縱五橫”客運網絡和“四縱四橫多聯”貨運網絡主骨架,建成杭州至省內主要城市、長三角中心城市一小時鐵路交通圈,至海西經濟區及長江中游城市群三小時鐵路交通圈,實現全省11個地級市和多個縣通達鐵路或有鐵路在建[1]。浙江省規劃“五縱五橫”客運網絡、“四縱四橫”貨運通道見表2、表3。
3 區域路網存在的問題
3.1 路網規模和路網密度仍然偏低
浙江省人均鐵路營業里程56 km/百萬人,路網規模占全國2.4%,年客運量占全國6.9%,鐵路基礎設施規模與經濟發展不匹配。
3.2 部分干線運能緊張,技術標準低
滬昆通道長期滿負荷運轉,無法滿足持續增長的客貨運需求;既有甬臺溫鐵路和溫福鐵路等路網干線技術標準偏低,與國家沿海大通道戰略定位不符。
3.3 鐵路發展不平衡
浙江省個別區域尤其是浙西南地區,許多縣(市)仍無鐵路覆蓋,與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不相匹配。
3.4 路網布局不夠均衡
區域內分布有寧杭高鐵、寧杭二通道、商合杭高鐵、沿海高鐵、杭深鐵路、杭紹臺鐵路、杭溫高鐵、杭麗高鐵等8條縱向高速鐵路,橫向高鐵僅分布有杭黃高鐵、滬昆高鐵、杭衢鐵路3條,且均位于浙江中北部,南部地區橫向高鐵仍有空白,存在高鐵布局縱密橫疏、靈活性不足的問題[2]。
4 運輸需求預測
4.1 研究年度
近期2035年,遠期2045年。
4.2 路網構成
近期:杭溫高鐵、杭衢鐵路、杭麗高鐵、甬臺溫福高鐵、金義城際、金衢城際、衢麗鐵路、甬金鐵路、金建鐵路、溫玉鐵路、滬甬鐵路建成。
遠期:根據運輸需求情況,完善區域路網。
4.3 需求預測思路和方法
金臺高鐵和金臺鐵路共同構成金臺通道,按通道預測客運量,再根據通道內各線的分工,合理確定項目的運量[2]。通道運量按四階段法基本思路進行預測,分鐵路趨勢客流、公路轉移客流和誘增客流分別預測。
4.4 金臺高鐵運量預測
(1)趨勢運量預測。根據金臺通道地理位置及與周邊路網銜接關系,金臺鐵路通道主要承擔甬臺地區與浙西地區,臺州與杭州、蘇南部分地區以及金華、衢州與紹興的城際客流;承擔甬臺地區與皖贛、湘鄂、西南、西北地區部分中長途客流。2019年甬臺地區與浙西、贛北、湘鄂、皖南、西南、西北部分地區鐵路客運交流為598萬人,預測近、遠期達1 589萬人、2 037萬人。其中金臺通道承擔828萬人和1 079萬人,包括三部分,一是臺州繞行沿海鐵路部分客流轉移至金臺通道,近、遠期433萬人、565萬人;二是寧波轉移至金臺通道客流,近、遠期278萬人、361萬人;三是衢州、金華去往紹興客流轉移至金臺通道,近、遠期117萬人和153萬人。
(2)轉移運量預測。采用“四階段法”思路,標定有項目時通道內公路、鐵路服務特性,運用Logit模型進行方式劃分,獲取各方式分擔率,通過對有、無金臺高鐵條件下公路、鐵路市場占有率變化,預測公路向鐵路轉移客運量[3]。2019年臺州至金華公路最大斷面客流密度1 213萬人,預測近、遠期無金臺高鐵時金臺通道公路年客流平均密度為2 212萬人和2 454萬人,近、遠期公路客運量轉移至鐵路比例為18.7%和18.9%。公路轉移客運量預測見表4。
(3)誘增運量預測。按“有無對比”原則,采用重力模型思路,計算誘增率和誘增OD客流,預測各區段誘增客流[4]。誘增客流預測見表5。
(4)運量匯總。根據趨勢、轉移及誘增客流預測,匯總得到金臺通道客運量,詳見表6。
(5)通道內各線分工研究。金臺通道由金臺鐵路和金臺高鐵構成,其中金臺鐵路承擔全部貨運量及普速客流,金臺高鐵承擔全部快速客流。根據通道分工,兩線區段客流密度分配見表7。
(6)客流特征分析。①以跨線客流為主。該線主要承擔臺州、寧波與杭州及以遠、皖南、贛北、湘鄂、西南、西北部分地區的跨線快速客運交流;承擔臺州與浙西地區的本線快速客運交流。預測近、遠期橫店—天臺段跨線客流占總量比重為67.5%和69.0%。②承擔部分旅游客流。該線是打造沿線旅游經濟帶的黃金旅游線,旅游客流在客運量中占有一定比重。近、遠期橫店—天臺段客流為397萬人和482萬人,其中旅游客流為170萬人和230萬人,分別占總客流比重的13.9%和14.8%。
5 金臺高鐵功能定位
5.1 浙東至浙西南鐵路客運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
根據《浙江省鐵路網中長期布局規劃(2022—2050年)》,浙江省將著重構建“五縱五橫”的客運網絡,其中,“五橫”通道中臺金衢通道由金臺高鐵和金衢城際構成。金臺高鐵是浙江省鐵路網中連接浙東至浙西南地區的臺金衢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1]。
5.2 長三角城際鐵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浙江四大都市區互聯互通的重要工程
《長江三角洲地區多層次軌道交通規劃》提出構建多向通達高速鐵路通道,遠期布局金華至臺州鐵路。金臺高鐵作為長三角城際軌道交通網絡的組成部分,橫向串聯沿海鐵路、杭臺高鐵、杭溫高鐵、滬昆通道,極大提升路網連通性、靈活性。同時,金臺高鐵將寧波、金義兩大都市區緊密相連,是浙江四大都市區互聯互通的重要工程。
5.3 滬昆通道和沿海通道的連接線
金臺高鐵向西通過擬建金義城際鐵路和既有滬昆高鐵連接金義都市區、大南昌都市圈、長株潭城市群、川渝城市群等多個都市區和城市群,向東通過既有杭臺高鐵、既有沿海鐵路和規劃甬臺溫福高鐵聯通寧波都市區,可形成滬昆通道與沿海通道的連接線,承擔臺州、寧波與皖贛、湘鄂、西南、西北地區部分中長途快速客運交流。
5.4 寧波都市區西出的快速通道
浙江省“大都市區”中寧波都市區包括寧波、舟山、臺州三市,金義都市區包括金華市區與義烏。目前,浙江省既有“四橫四縱”鐵路主骨架中金臺通道中還存在高鐵空白。金臺高鐵是金臺通道中的高速鐵路,是寧波都市區西出快速通道,填補了金臺通道高鐵空白,是強化寧波都市區西向對外聯系的重要基礎設施。
5.5 打造沿線旅游經濟帶的黃金旅游線
便捷的交通條件是發展休閑旅游業的重要支撐,金臺高鐵既是經濟交通紐帶,更是旅游協作橋梁,是提升沿線旅游休閑品質、增強旅游吸引力的重要名片。金臺高鐵能夠大幅改善沿線綜合交通條件,實現臺州、金華、寧波三市旅游資源有機對接,并經金建鐵路直通千島湖和黃山景區,形成一條精品旅游線,對促進旅游資源整合、構建旅游經濟發展帶,大幅提升旅游資源通達性、吸引力與競爭力,拓展旅游市場和旅游休閑產業發展作用明顯,是打造沿線旅游經濟帶的黃金旅游線路。
5.6 以跨線客流為主的區域性高速鐵路
金臺高鐵承擔臺州、寧波與皖南、贛北、湘鄂、西南、西北部分地區的跨線快速客運交流;承擔臺州與浙西地區的本線快速客運交流。根據運量預測,近、遠期金臺高鐵承擔跨線客流占比為67.5%和69%,是以跨線客流為主的區域性高速鐵路。
6 金臺高鐵建設必要性
(1)貫徹落實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強國,到2050年全面建成人民滿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強國;《新時代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規劃綱要》提出建成以高速鐵路主通道為骨架、區域性高速鐵路銜接延伸的發達高鐵網。金臺高鐵可極大程度提高沿線地區鐵路網覆蓋率,是實現《交通強國建設綱要》中建設“發達的快速網、完善的干線網、廣泛的基礎網”的重要舉措,是對《新時代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規劃綱要》提出構建“全國123出行交通圈”目標的有力踐行;同時,金臺高鐵能夠提高主軸、走廊間聯通的便捷性、靈活性,對高質量建設交通強國、推進交通強國鐵路先行、提高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軸、走廊聯通具有重要意義。
(2)推動浙江“大灣區、大花園、大通道、大都市區”建設,促進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浙江省提出全面實施“大灣區、大花園、大通道、大都市區”建設行動計劃。其中,“大通道”建設要求建成省域一小時交通圈、市域一小時交通圈、城區一小時交通圈;“大都市區”建設要求加快建設都市區軌道交通體系,成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金南翼。目前,寧波都市區與周邊都市區,尤其是金義都市區聯系不夠緊密;西出快速通道不足,對外聯系不暢。金臺高鐵直接聯系寧波和金義都市區,形成浙江中東部地區西出的橫向骨干通道,是加強區域協調聯動、建成省域一小時交通圈的重要支撐,更是“大都市區”建設中加強“四核”緊密聯系,促進都市區核心區帶動作用的紐帶。
(3)串聯區域縱向高鐵通道,加強浙江四大都市區間互聯互通。《浙江省鐵路網中長期布局規劃(2022—2050年)》規劃構建“五縱五橫”客運網絡,加快與國家“八縱八橫”高鐵網的銜接。金臺高鐵作為國家“八縱八橫”高鐵主通道滬昆通道與沿海通道的連接線,有利于增強滬昆通道與沿海通道聯系,擴充主通道吸引范圍,提升鐵路市場競爭力。此外,金臺高鐵是臺州、寧波西出的橫向客運新通道,串聯了區域縱向沿海通道、沿海二通道、寧杭溫通道,同時也是連接寧波、金義都市區的高速鐵路,對完善區域路網,提升路網連通性、靈活性,加強都市區之間互聯互通作用重大。
(4)拓展旅游客源市場,構建美麗經濟走廊。項目沿線人口分布密集,旅游資源豐富。臺州天臺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著稱,是寒山子的隱居地;金華山川秀麗奇絕,國家級風景區雙龍洞蜚聲中外,省級風景區永康方巖、武義郭洞—龍潭、磐安花溪,東陽花都—屏巖、湯溪九峰山等各擅勝場。金臺高鐵可實現沿線旅游資源深度融合,同時利用金建鐵路直通千島湖和黃山景區,對構建美麗經濟交通走廊,大幅提升旅游資源通達性與整體競爭力,拓展旅游客源市場和旅游休閑產業發展意義重大[5]。
7 結束語
金臺高鐵有作為連接國家“八縱八橫”高鐵主通道的連接線的路網功能,有連接杭紹臺鐵路、杭溫鐵路和連通寧波、金義都市區的城際功能,同時還發揮著打造沿線旅游經濟帶的旅游功能,并填補浙江南部橫向高速通道空白,其建設對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浙江四大建設、促進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強都市區之間互聯互通和拓展旅游客源市場,構建美麗經濟交通走廊方面意義重大。項目功能定位明確,建設必要性充分,宜盡快實施。
參考文獻
[1]浙江省交通運輸廳 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關于印發浙江省高速公路網布局規劃(2021-2035年)的通知(浙交〔2021〕139號)[EB/OL]. 2021-11-23/2023-12-17.
[2]潘祥, 羅江鄰. 渝黔鐵路通道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J]. 價值工程, 2020(11): 140-142.
[3]宋飛. 杭溫高速鐵路功能定位及運輸需求研究[J]. 鐵道經濟研究, 2020(3): 34-39+47.
[4]劉向陽. 鐵路客運量設計分析[J]. 甘肅科技縱橫, 2011(6): 92-93.
[5]張玉偉. 新建杭州至溫州鐵路走向方案研究[J]. 鐵道建筑技術, 2016(1):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