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旨在探討“雙減”背景下提高初中英語小組合作學習實效性的策略。首先,分析了小組合作學習應用于初中英語教學的意義,包括增強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等。其次,提出了“雙減”背景下提高小組合作學習實效性的策略,包括優化小組成員結構、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加強教師引導等。最后,概括本文的主要觀點,對“雙減”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英語小組合作學習實效性提出建議。
關鍵詞:“雙減”;初中英語;小組合作學習;實效性
作者簡介:張麗娟,蘭州市第八中學。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和全球化進程的加速推進,英語已經成為全球通用語言之一。在目前的教育背景下,英語教學越來越受到重視。然而,在“雙減”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學面臨諸多挑戰:一方面,由于教育資源分配不均,一些地區的初中英語教學條件較為艱苦;另一方面,學生自身素質參差不齊,傳統的教學方式難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如何提高初中英語教學的質量,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相較于傳統的教學方式,小組合作學習更注重學生的參與性和自主性,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得到提高,進而強化對知識的掌握和運用。本文旨在探討如何在“雙減”背景下提高初中英語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以期為英語教學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建議。
一、小組合作學習應用于初中英語教學的意義
(一)增強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英語是一門語言,口語表達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英語能力之一。然而,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很多學生往往缺乏實際口語練習的機會,所以他們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較低。小組合作學習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口語練習平臺。在小組內部,學生可以通過互相交流和討論,提高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并且在實踐中逐漸掌握英語的語音、語調和語音連讀等技巧。
(二)提升學生的交流與合作能力
小組合作學習既可提升學生的合作與交流能力,還可以提高其口語表達能力。在小組內部,學生相互協作,共同完成任務。這樣不僅可以增加學生的感情交流,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與集體意識。
(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興趣
小組合作學習注重學生的參與性和主體性。在小組中,每個學生都可以參與到討論和決策中,從而感受到自己在學習中的價值和重要性。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信心,還可以增強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二、“雙減”背景下提高初中英語小組合作學習實效性的策略
(一)進行科學合理分組,優化小組成員結構
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小組成員的結構。因此,在“雙減”背景下,如何優化小組成員結構,使得每個學生都能夠得到充分的發展和提高,是一個重要的問題。首先,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英語水平和興趣愛好等因素來分組,以保證每個小組內部的均衡性和穩定性。其次,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互幫互助,以促進集體智慧和團隊精神的形成。
例如,人教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 12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主要學習動詞過去式的用法。在講述“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I ________ to the park with my friends. A. go B. went C. am going D. will go”這道題目時,我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根據學生的英語水平進行分組,將英語水平相近的學生分在同一組中,以便于小組成員之間的交流和合作。其次,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進行分組,將性格相近的學生分在同一組中,以便于小組成員之間相互理解和協作。最后,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分組,將興趣相近的學生分在同一組中,以便于小組成員之間的共同探討和交流。
另外,要優先小組成員結構。首先,每個小組應該有一個組長,組長應該是英語水平較高、性格開朗、善于溝通、有領導能力的學生。其次,每個小組應該有一個秘書,秘書應該是英語水平較高、細心、認真、有組織能力的學生。最后,每個小組應該有一個時間管理者,時間管理者應該是英語水平較高、有責任心、善于計劃、能夠合理安排時間的學生。
總之,在“雙減”背景下,為了提高初中英語小組合作學習實效性,教師應該科學分組,優化小組成員結構,設計合理的教學課堂,以便學生更高效地合作,進而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
(二)教輔結合,設置小組合作問題
在“雙減”背景下,為了提高初中英語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教師應注重教輔結合和設置小組合作問題。以人教版初中英語七年下冊Unit 4 “Don't eat in class”為例。首先,教輔結合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將教材和教輔材料結合起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和教輔材料,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Don't eat in class”的意義和重要性。再如,教師可以讓學生閱讀教材中的相關內容,然后再配合教輔材料中的圖片和例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其次,教師需要在小組合作中設置一些合理的問題,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討論和解決。在本單元中,教師可以設置“為什么不能在課堂上吃東西”“你們有沒有在課堂上吃東西的經歷,你們覺得這樣做有什么不好的影響”等問題。這些問題可以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Don't eat in class”的意義和重要性,并且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合作。最后,為了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教師還可以采用一些有效的教學策略,如分組討論、角色扮演、小組展示等。這些策略可以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綜上所述,教輔結合和設置小組合作問題等方式,有助于提高初中英語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
(三)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實施小組自學討論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來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已經成為一種趨勢。首先,可以利用網絡平臺建立虛擬小組,使得學生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交流和討論。其次,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來豐富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和形式,例如通過視頻、音頻等形式來呈現英語知識的文化背景。這樣既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還能促進其對英語知識的深入理解和有效掌握。
以人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1“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為例,具體實施步驟如下:第一步,教師在網絡課堂或在線討論平臺發布相關學習資源,如教材、教輔、視頻等,學生可以在自己的電腦或手機上進行學習;第二步,教師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由3-4名學生組成,每個小組選出一個組長,負責組織小組內的學習和討論;第三步,教師給每個小組分配一個主題,如“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What did you do on vacation”等,每個小組根據主題進行討論和自學,并利用教輔、教材、網絡上的資源等進行學習;第四步,每個小組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討論,并將討論結果整理成報告或PPT等形式,組長負責整理和提交小組的討論結果;第五步,教師安排小組展示和交流,每個小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學展示小組的討論結果,并與其他小組進行交流和討論。以上步驟可以實現小組自學討論,并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同時,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可以讓學生主動進行探討與學習,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與學習能力。此外,小組展示和交流可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提升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總之,在“雙減”背景下,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實施小組自學討論,有助于提高初中英語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同時,教師還可以采用一些有效的教學策略,如分組討論、角色扮演、小組展示等,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
(四)加強教師引導,采取激勵式評價及反饋
教師的引導和指導對于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雙減”背景下,教師需要加強對小組合作學習的引導和管理,以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夠得到充分的發展和提高。首先,教師可以通過制定明確的任務和目標來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和合作。其次,教師可以利用評價和反饋機制來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例如對小組討論結果進行評價和反饋,以激勵學生更好地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
下面以人教版初中英語九年級全一冊 Unit 13 “We'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 這個單元為例,詳細分析如何加強教師引導,并采取激勵式評價及反饋,來提高初中英語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
1.加強教師引導。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的引導至關重要。教師應該提供明確的學習目標和任務,并幫助學生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應該關注他們的學習情況,并及時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同時,教師應該鼓勵學生互相溝通、合作,讓學生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在 “We'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給出一個話題“How to protect the Earth?”,教師可以采用以下引導方法。首先,明確學習目標。在學生開始小組合作學習之前,教師應該明確學習目標,比如學習如何保護地球、了解各種環保措施等。其次,分配任務。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和能力,給每組分配任務,比如,A 組負責了解垃圾分類的知識,B 組負責了解如何使用可再生能源等。最后,監督學習。學生進行小組中合作學習時,教師應該關注他們的學習情況,幫助他們及時解決問題,并跟蹤他們的學習進展,確保學生能夠按時完成任務。
2.采取激勵式評價及反饋。激勵式評價及反饋是提高小組合作學習實效性的重要手段。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應該采取激勵式評價及反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及時給學生反饋,讓學生明確學習方向和任務。在“We'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以下激勵式評價及反饋方法。第一,鼓勵學生分享。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學習成果,讓學生相互學習、相互促進。第二,贊揚學生的成績。學生完成任務后,教師應該給予及時的贊揚和肯定,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第三,提供建議。在對學生進行反饋時,教師應該提出具體的建議,幫助學生改進學習方法和策略,提高學習效果。
(五)小組競賽學習,增強學習氛圍
為了在“雙減”背景下提高初中英語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教師可以組織小組模式的競賽以增強學習氛圍。小組競賽學習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促進學生之間的協作和交流,提高其英語口語能力和寫作能力。
首先,要明確小組競賽學習的目標和規則。比如,在人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8“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選出一名代表參加比賽。比賽分為兩個環節:口頭表述和書面表達。在口頭表述環節,參賽者需要用英語講述制作香蕉奶昔的步驟,并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在書面表達環節,參賽者需要用英語寫出制作香蕉奶昔的步驟,并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比賽結束后,教師根據參賽者的表現和小組的總分數評選出獲勝小組。
其次,要設計合適的競賽題目和內容。在人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8“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的教學中,教師可根據學生的英語水平和興趣愛好,設計不同難度和類型的競賽題目。除了書本當中的課題項目,也可以舉辦其他話題的比賽。比如,可以要求學生用英語介紹自己喜歡的食物或飲料的制作方法,或者讓學生用英語描述自己最喜歡的一本書或電影,并分享其中的故事情節和自己的感受。
最后,要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在小組競賽學習中,教師可以扮演評委和裁判的角色,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分和點評,并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同時,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引入適當的音樂、圖片和視頻等,為學生創造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此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相互交流和合作,共同完成任務,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
三、結語
通過對相關文獻的研究和綜合分析,本文認為“雙減”背景下提高初中英語小組合作學習實效性可采取以下策略:科學分組,明確分工,制定明確的規則和目標;注重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應用多元化評價方式,充分肯定了學生的成果。在教學中,教師應該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運用這些策略,并不斷總結經驗,不斷完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以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傊?,在“雙減”背景下,小組合作學習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教學模式,只有采取科學有效的策略來提高其實效性,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促進其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郗震震.初中英語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及有效性評價分析[J].校園英語,2022(40):55-57.
[2]繆小美.合作共贏: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生英語,2022(2):114.
[3]梁瑞燕.讓小組合作成為高效課堂的催化劑:談如何提升“小組自主合作學習”在英語教學中的實效性[J].考試周刊,2022 (1):105-108.
[4]王姝丹.英語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探究[J].作家天地,2021(25):90-91.
基金項目: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四五” 規劃2022年度一般課題“雙減背景下提高初中英語小組合作學習實效性”(課題立項號:GS[2022]GHB0204)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