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閱讀與寫作緊密相連。閱讀是語言的展示廳,是語法的收集地,是文章載體的示范體。而寫作是語言知識的輸出過程,對閱讀起到反饋的作用,因此教師把初中英語閱讀和寫作有效整合起來進行教學可以形成良性的循環。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把閱讀技巧運用到寫作中,再通過寫作對閱讀文章的內容進行深層次挖掘和思維拓展,從而提高初中生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本文將重點闡述初中英語閱讀與寫作有效整合教學策略。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和寫作;有效整合;策略
作者簡介:劉林,貴州省安順市第九中學。
英語閱讀是英語語言、知識和信息的輸入過程,是學生獲取英語知識的直接途徑,是促進學生英語聽說讀寫綜合能力發展的有效途徑,而英語寫作是對獲取的英語語言、知識和信息進行歸納和總結的過程,是英語知識的輸出過程,是英語知識運用的一種表現形式。英語寫作是考查學生掌握英語知識的重要途徑。所以將英語閱讀和寫作有效整合起來進行教學,不僅可以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讓學生快速掌握英語知識,還能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那么英語閱讀和寫作應該怎樣有效整合呢?英語閱讀和寫作整合過程中又應該注意什么呢?
一、英語閱讀和寫作有效整合的教學策略
英語閱讀和寫作的有效整合體現在教材和閱讀文本的整合上,即通過閱讀短篇,尋找核心思想,以What:主題+內容+知識結構,Why:說話人/作者的意圖+情感態度價值觀/價值取向,How:文本特征+語篇結構+語言特點/修辭手法的形式分析語篇結構,尋找中心思想,利用語言技能、語法結構、單詞詞匯、文學賞析技巧等固定變量法分析短篇,然后巧妙拆分知識點,找尋短篇中的相似知識,從而加以提取和利用。然后根據教材單元內容進行聽說文本和讀寫文本的訓練,從而促進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提升,然后再整合寫作技巧,培養學生的分析、整理、歸納能力,再把這些能力應用到閱讀短篇的分析上,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學習鏈。通過以讀促寫,以寫促讀的方式將英語閱讀和寫作進行有效整合,下文筆者就這兩個教學策略對英語閱讀和寫作的有效整合展開探討。
(一)以讀促寫
以往的英語教學中,教師一般將知識點分開進行教學,教師大致將英語分為英語詞匯、重點句型、重點語法、英語閱讀和英語寫作五大板塊進行著重訓練,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都是針對某一知識點進行具體教學,但是知識是相互融合的,相互依托的,知識點分割教學雖然可以快速提高學生英語某一方面的技能,但是不利于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提升。所以教師要調整教學策略,將知識點整合起來教學,讓英語知識運用變得更加靈活。其中英語閱讀可以幫助學生積累優美的句子,激發學生主動發現美、感受美、傳達美,開闊學生的視野,掌握英語閱讀學習技巧,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那么怎樣運用“以讀促寫”的教學策略有效整合英語閱讀與寫作呢?具體方法如下:
1.立足文本結構的剖析和模仿。要想達到“以讀促寫”的教學目的,教師首先應該引導學生立足于文本,對文本結構進行深刻剖析,把握短篇的結構,理解文章的含義和作者的寫作意圖,引導學生在閱讀時通過對英語語言的分析及文章段落結構和行為邏輯的分析,構建語言知識框架,讓學生在閱讀時能夠了解寫作框架的建構過程,知道如何立意、如何構思、如何突出重點信息,從而讓學生學會整篇布局和擬提綱,為寫作做好充分準備。這樣教師才能再引導學生對文本的結構、格式、含義進行模仿書寫。例如,在進行閱讀和寫作教學時,教師首先引導學生通過閱讀分析文本的題材。然后通過“5w”教學法,分析文本的主人公是誰?發生了什么事?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事和發生這樣的事情給你帶來什么樣的思考?通過“5w”詢問法,讓學生掌握文本的基本內容,了解文本的大致脈絡結構,理清文本表述的過程,梳理文本的層次結構。緊接著教師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進行交流,如果你是短篇的主人公,你會怎樣處理這些事情?通過這種形式不僅可以發散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還可以讓學生站在作者的角度上看待問題,從而深刻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和想要傳達的情感。最后教師引導學生利用學習到的閱讀短篇的結構特征相關知識進行模仿訓練,讓學生書寫出類似的文本結構大綱。要想使寫作文章條理清楚,那么清晰的結構綱要的建構是非常重要的,它就像一個人的骨架,是一篇文章的支撐。所以讓學生立足文本,學會剖析文本結構對英語寫作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這種讀寫整合教學,可以快速提高學生分析、提煉、歸納、總結的能力。
2.重視對話語言的提煉和運用。英語的詞匯、句式、短語、固定搭配及習慣用語等語塊知識大部分來自英語閱讀,而英語教材中包含大量的對話,且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適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能夠降低學生對文本知識的理解難度。因此,學生在閱讀時整體而快速地予以提煉并使用,有利于提高語言表達的流利性。所以,教師在教學環節中也要重視對話情景的設計,讓學生在對話的過程中加強對英語語言的提煉和運用,從而掌握正確的詞匯、語法、時態的應用。學生在閱讀對話的訓練過程中提煉了大量的英語語法信息,有利于課堂寫作中語法應用的準確性,而且靈活的情景對話教學也讓學生不再拘泥于單一英語知識點的運用,克服寫作中漢語對英語寫作的負遷移影響,這樣就會改變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只會應用固定句式進行寫作的現象,使寫作內容充滿情感而不會太過死板,從而讓學生的寫作水平得以提高。這種教學策略的應用能夠培養學生以語塊為英語單位來記憶、積累和使用詞匯的習慣。學生以語塊為單元在閱讀的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好詞、好句、好段等優秀的寫作素材,從而更好地提高了學生的英語寫作質量。
3.培養文本仿寫和創新能力。教師在英語寫作環節要注重學生仿寫能力的培養,但是仿寫不是按部就班,它需要加入學生的創新思維,才能讓寫作充滿特色。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僅停留在對閱讀材料的解讀層面,還要引導學生從思維的深度上進行激發和提升,要注意引導學生積累優美語句,然后引導學生根據具體的語境進行替換模仿,創新語言輸出,擴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夠更加多樣。這種教學策略既創新了英語語言表達方式,又能引導學生靈活地進行寫作,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例如,在英語寫作的替換式仿寫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某些常用詞語進行替換,如“I have a good friend.”中的good是經常用到的詞匯,不夠新穎,所以可以找類似的形容詞進行替換,如nice、best 、lovely、outgoing等單詞,然后教師對這些替換單詞進行具體分析并引導學生正確替換,這樣就會使句子變得更高級,從而提高英語寫作的創新性。
4.融入情感態度。英語滿分作文的評分標準是能寫出全部要點,行文連貫,使用較高級的詞匯、短語、句型,語法基本沒有錯誤,而且能夠表達出思想情感。所以寫作僅僅靠結構和固定的句式來完成,是不能達到滿分作文的標準的。教師應該在閱讀與寫作課的設計中,讓學生體會到作者的情感態度及價值觀,然后引導學生在自己的寫作過程中也要注重融入自己的真實感受和情感態度,從而讓作品能夠具有吸引力、感染力。教師在英語讀寫課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首先通過提出與主題相關的問題來激活學生的背景知識,然后引導學生對主題進行合理的猜測和預判,體會人物的情感態度,激發學生主動閱讀的興趣。然后學生展開自主閱讀,對自己的猜測和預判進行評價,感受作者的情感態度,從而明確在寫作創作中,首先要明確情感基調,依據情感走向才能創造出連貫又符合邏輯的文章。
5.注重好詞好句的積累和運用。要想下筆如有神,就應該讀書破萬卷。閱讀的過程不僅僅是結構框架的學習,更是大量好詞好句積累的發源地。學生只有在閱讀的時候積累大量的詞匯句式,才能在寫作時靈活運用。英語詞匯是英語寫作的基礎,所以教師應該在閱讀的教學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對好詞好句進行積累和運用。教師在課堂上可以采用好句摘抄、好詞對對碰、情景對話等游戲教學來幫助學生積累和正確運用好詞好句,從而讓英語寫作更加流暢,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
(二)以寫促讀
寫作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寫作是語言輸出的過程。學生為了寫好一篇文章,就會主動去看書學習,進行知識儲備,從而提高閱讀能力和知識積累。“以寫促讀”活動是側重幫助學生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過程,它一般分為讀中階段的書面表達活動和讀后階段的讀書總結,那么如何利用“以寫促讀”的教學策略促進閱讀和寫作的整合呢?
1.讀中階段的書面表達活動。首先,以寫的方式去閱讀。常言道“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所以學生在閱讀時,應勾畫出重點的詞匯、語句,邊閱讀邊做筆記,并將自己思考后的獨特見解與評價記錄下來。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寫作技巧來分析閱讀材料的細節及作者的觀點,梳理文章的整體結構框架,從而深刻理解閱讀材料的要點,達到以寫促讀的效果。最后,教師引導學生自己主動尋找適合寫作題材的文章,促進學生主動閱讀。
2.讀后階段的讀書總結。讀后階段的讀書總結是指讀后的閱讀隨筆、讀書匯報、讀書報告等。它引導學生通過閱讀理解文章核心思想、情感態度、積累重點詞匯和好詞好句,然后又通過書寫閱讀隨筆、讀書匯報、讀書報告的形式檢驗自己閱讀的成果。學生在書寫的過程中可以鍛煉運用習作技巧,然后將學生的實際閱讀能力及時反饋給教師,也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成果進行綜合全面的自我評價。教師可以根據學生閱讀能力,進行分層次教學,這種教學策略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提升學生的信息分析、提取、歸納、總結、梳理的能力。
二、英語閱讀和寫作有效整合的注意事項
英語閱讀和寫作整合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注意小組討論環節,不能僅僅是鄰座的同學組成小組進行問題的分析和探討。這是因為小組成員一直保持不變會限制學生的思維發展,不利于學生思維的發散,所以教師應該在課前及時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跟蹤,明確學生的差異性,然后根據學生的差異進行分組,這樣就可以對學生進行分層次教學,確保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跟上教師的教學進度。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太過重視語法的講解,而忽視了語篇結構的分析,這樣對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培養不利。最后,教師在閱讀和寫作活動中要把握好指揮力度,如果教師的指揮力度和引領力度不夠,就會造成課堂混亂,表面上是活躍了課堂氣氛,但是實際上加大了教學難度。
三、結語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要注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只有真正會閱讀,理解了閱讀的實質,才能形成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才能對信息進行再加工,從而以寫作的方式完美呈現出來。反過來,通過寫作調動學生主動閱讀的積極性,實現閱讀與寫作有效整合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厲艷.初中英語閱讀和寫作整合的有效性分析[J].文淵(高中版),2021(6):664.
[2]張麗云.淺談初中英語閱讀和寫作整合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9(2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