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佳
摘要:“建筑工程+法語”結合了國際工程市場實踐與法語教學的特點,致力于培養“建筑工程+法語”的實用性、復合型人才。文章基于產教融合視角,針對山西高校工程外語復合型人才培養現狀進行分析,提出有效解決路徑,為高校人才培養提供有益借鑒。
關鍵詞:產教融合;職業本科;建筑工程;法語;復合型人才培養
隨著我國在“一帶一路”倡議和“走出去”戰略的推進,中非經貿合作日益頻繁,尤其是在基礎工程建設領域,非洲已經成為我國對外承包工程的第二大市場。在非洲,有近30個國家的母語或通用語言是法語,通過了解國家對外經貿合作情況和走訪赴非企業機構,在非洲國家開展工程承包和商務活動的全流程工作中,懂專業、會法語的合格復合型建筑工程管理人員和商務人員是人力資源管理的軟肋,制約著企業在當地的生產經營和長期可持續發展。
一、“建筑工程+法語”復合型人才需求必要性
2023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十年來,中國建筑業積極投身“一帶一路”海外工程建設,許多建筑公司都實施了“大海外”戰略并取得了積極的成果。例如,山西建筑投資有限公司在非洲施工的項目有30余項,完成了貝寧外交部辦公樓、科特迪瓦海關檢查站等一大批項目的建設,其中承建的中國援建喀麥隆雅溫得體育館項目還榮獲首批境外工程國家建筑工程“魯班獎”。然而,中資企業在非洲國家項目實施過程中,會雇用85%的當地人,而非洲有近30個國家和地區的母語或通用語言是法語。因此,非洲是目前法語專業學生就業的“主戰場”。這些工程技術法語翻譯人才雖然能夠解燃眉之急,但是也加大了工程建設的人力成本。
山西建投國際建設集團黨委書記兼董事長楊韶勇表示:“在山西建投海外項目實施過程中,需要大量懂專業、會法語的復合型人才為國際工程項目的競標、籌劃、進展和管理提供保障,目前這方面的相關人才儲備還不足以滿足實際需求。”因此,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針對當前建筑企業面臨的人才困境與新要求,高校需要創新“建筑工程+法語”復合型人才培養方式,加大“建筑工程+法語”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力度,以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二、“法語+”“+法語”復合型人才培養現狀
“法語+”是法語專業學生加入其他專業課程的跨學科人才培養,“+法語”是其他專業的學生。近年來,為深度參與全球治理提供人才儲備,各高校法語專業推出了“外語+專業”“外語+專業知識課”“外語+第二外語(輔修)”“專業+外語”的不同類型的復合型人才培養方式。
例如,武漢大學法文系開辦的“法語+商學”雙學位班,與法國巴黎第七大學及本校商學院聯合培養復合型外語人才;山東大學外國語學院、國際事務部和學生就業創業指導中心聯合推出“英法雙語與全球勝任力”微專業,并以微專業為基礎組建“多專業+雙外語高素質涉外人才實驗班”。但是,涉及“法語+建筑工程”復合型人才培養的高校,只有四川外國語大學成都學院較為成熟。
高校需要培養學生具備更好的自主學習能力、協作精神和實踐能力,能夠較好地適應工程技術各行業,具備成為一人替代“翻譯+專業人員”兩人工作的管理人員的發展能力,實現高質量對口就業。而在全國高校建筑工程專業中,增設法語語言復合人才培養模式的高校幾乎為零。
目前,山西省僅有山西大學開設法語專業,且山西大學法語專業招生人數少(隔年招生一個班),培養模式是以法語語言文學為主。由于山西工程科技職業大學轉型發展需要,英語專業(英法)方向從2021年起停招,所以出現山西省建筑工程法語翻譯人才培養斷層的現象。
三、開設“建筑工程+法語”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可行性
(一)發揮職業本科辦學特色
山西工程科技職業大學發揮職業本科辦學特色,結合企業用人需求,通過跨學科、跨專業,在確定職業目標的基礎上,建立培養任務清晰的課程體系,培養具備建筑工程專業能力及法語語言應用能力的復合型國際化人才。
(二)發揮建筑工程等優勢專業及法語師資力量
山西工程科技職業大學發揮“建筑工程、工程管理”等專業資源優勢,結合外國語學院法語師資的力量,集中建設涉外工程應用+語言服務類特色優勢學科群,形成“建筑工程+法語”綜合型人才體系建設路徑,培養兼有建筑工程科技知識及法語語言應用能力的人才,既包含建筑工程科技的專業素養,又包含法語語言的溝通、文書撰寫等能力,即“懂法語的工程建筑人才”。
(三)依托良好的校企合作背景
山西工程科技職業大學依托“應用型、復合型”職業本科的辦學方向,進一步補充山西省赴非工程法語人才庫,滿足用人單位的人才需要。2023年6月,山西工程科技職業大學建筑工程學院、外國語學院與山西建投國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正式簽署“訂單式”“建筑工程+法語”人才培養項目協議,通過產教合作,共同培養高質量的、到崗即用的國際化技術技能人才。學生畢業時,可以滿足建投國際公司的需求,也可以面向國家在非洲對復合型人才有需求的單位去應聘。例如,2023年6月,山西工程科技職業大學外國語學院與山西建投國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正式簽署校企合作協議。
四、“建筑工程+法語”復合型人才培養具體模式
(一)共建“訂單式”人才培養國際班
通過校企合作進一步探索新工科背景下職業本科院校培養方式,山西工程科技職業大學建筑工程學院與外國語學院將工科、文科優勢互補,結合建投國際就業平臺,力爭構建“建筑工程專業+法語”的職業教育課程體系訂單式培養人才的新路徑,培養具備全球化視野的技術技能人才,推進“建筑工程+法語”訂單人才培養,更好地服務于企業的不同人才需求,充實涉外工程外語人才庫,培養更多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熟練掌握“建筑工程+法語”學科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
1.方案一:短線“+法語”復合型人才培養
山西工程科技職業大學外國語學院法語系以選修課方式在建筑工程學院2021級建筑工程、智能建造和地下工程專業開設二外法語選修課程,開設學期為5至7學期(周課時為2個課時)。預計通過108個課時完成基礎法語、法語視聽說、法語國家與地區概況、工程技術法語術語等內容的學習,讓學生初步了解建筑專業法語的基礎知識,具備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和必要的國外工程法文交際能力,并具有初步的自學能力。
2.方案二:長線“訂單式”人才培養
形成“三位一體(教師、企業和學員)”培養模式和“學校實訓+工學交替+頂崗實習”實踐性教學體系,研究建立“校企協同、學訓合一、崗位成才”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教學包括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理論教授階段,在山西工程科技職業大學建筑工程學院2023級或2022級建筑工程、智能建造和地下工程專業增設應用法語選修課,周課時為2個或4個課時。預計通過大一或大二法語語言課程的嵌入學習,使學生初步熟悉建筑專業法語的基礎知識,同時具備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以及必要的國外建筑專業法語交際技能。
第二階段是定向培養階段,通過兩年的專業與語言的嵌入,由校企精心組織和篩選訂單班的生源,在大三階段組成了訂單班,并將訂單班管理現狀與培訓方案報告教務、招生、就業等相關職能部門備案。
第三階段是實戰參與階段,大四階段學生赴企業國內或海外工地實習實訓,實習結束后,實習單位出具相關的實習證書。學生完成規定工作目標,置換學分。
(二)共建“雙元雙師雙能”師資團隊
校企共同組建院校教師與企業導師雙元結構的“雙師型”師資服務平臺,結合企業資源優勢,定期選送專業教師赴國合海外工地掛職鍛煉,增強學科背景和行業背景的師資力量;聘請企業專家作為山西工程科技職業大學客座教授走進課堂,以工程實際為背景宣講專業知識,開闊學生的視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滿足學校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為海外工程建設服務提供強有力的外語支撐。
(三)共建“一體兩翼”的人才培養體系
山西工程科技職業大學建筑工程學院和外國語學院與山西建投國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通過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全力培養“建筑工程+法語”復合型人才,全程以“一體兩翼(‘一體即建筑工程類專業技術技能,‘兩翼即法語語言運用能力、較強的綜合素養)”培養模式,以“一體”為根本,在“兩翼”的加持下提高自身的語言能力和綜合素養,增強未來走向就業崗位的綜合競爭力。
(四)共研共議“工程外語人才”培養方案
通過校企協同,山西工程科技職業大學充分發揮建筑工程和多語種的教學資源優勢,以及建投國際集團豐富的國際海外業務經驗,共同提出切合實際的教學計劃與培訓方案,形成課程及教材研發體系,以進一步加強“工程+外語”人才專業技能的針對性與實用性,為山西省填充海外工程的人才庫,更好地服務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及地方建設工程的人力資源需要。
(五)共建“建筑工程+法語”課程與教材研發
山西工程科技職業大學充分發揮建筑工程和法語的教學資源優勢及建投國際豐富的國際海外業務經驗,校企共同制定切合實際的工程法語教材研發體系,彌補國內該領域的空白,以期組建更加符合海外人才市場變化的產教融合教學模式,更好地服務“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工程技術項目的人力資源需要。
五、結語
綜上所述,山西工程科技職業大學對接“一帶一路”倡議和“走出去”戰略,結合“職業教育”辦學方向,以教學為依托,以山西建投國際境外工程管理目標為導向,通過產教合作,共同培養高質量的、到崗即用的國際化技術技能人才。通過企業、高校協同培養,共同構建“建筑工程+法語”工程科技領域本科職業教育課程體系建設路徑,培養語言能力+工程科技知識兼有的人才,填充山西省海外工程的人才庫,組建出更加符合海外人才市場變化的產教融合教學模式,更好地服務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工程技術項目的人力資源需要。
參考文獻:
[1]李欣,周繼巖.以應用能力為導向的國際工程外語人才培養路徑探析[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1(34).
[2]李巖.新時期中非合作背景下法語專門人才的培養現狀及前景展望[J].非洲研究,2019(14).
[3]楊婷婷.“協同共生”理念下企業深度參與高職應用外語課程與教學過程研究[J].知識文庫,2022(2).
[4]陳澤帆.外語學科產教融合培養模式的探索:以文創成果轉化為導向[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35).
[5]沈光臨.工程技術法語翻譯實務[M].上海:東華大學出版社,2016.
[6]沈光臨,薛曉,楊繼瑞.“一帶一路”背景下國際化人力資源的開發路徑:以工程技術法語人才培養為例[J].西部論壇,2016(26).
基金項目:山西工程科技職業大學院級研發基金計劃項目“產教融合提升職業本科院校‘工程技術法語人才培養質量的路徑優化研究”,項目編號:2022SK202221/10503。
(作者單位:山西工程科技職業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