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智慧教育理念的興起,教育領域正經歷著深刻的變革。個性化教育作為智慧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到越來越多教育者和學者的關注。本文旨在探討智慧教育背景下個性化教育的發展和實踐及其對教學生態的影響。結合教學實踐,文章將深入探討個性化教育的教學模式,以期為教育實踐提供新的思路和有益啟示。
關鍵詞:智慧教育;個性化教育;教學生態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3)35-0144-04
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傳統教育正逐漸向智慧化、個性化發展。在這一背景下,個性化教育被認為是解決教育發展中難題的關鍵之一。個性化教育強調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根據每個學生的興趣、能力和學習風格,量身定制教學方案,從根本上提升學習效果,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
一、智慧教育與個性化教育概述
(一)智慧教育的概念與特點
智慧教育是指借助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將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融入教育教學過程。在這些技術的輔助下,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都將變得更加智能化、個性化、靈活化。智慧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以學生為中心,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以下特點:1. 個性化學習。智慧教育注重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和學習需求,量身定制個性化的學習計劃和教學內容,而且還會不斷“存儲”學生的學習表現、興趣愛好,進而給他們推薦一些學習資源,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指導和評估;2. 教學智能化。智慧教育應用了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使教學變得更加智能化。教師可以通過智能教學平臺獲取學生的學習數據和反饋信息,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提供更好的教學效果。3. 教育資源共享化。智慧教育通過云計算和互聯網技術,實現了教育資源共享。對于學生而言,其將擁有豐富的學習資源,以供他們自主安排自己的學習活動[1]。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共享優質的教學案例和資源,促進教學相長。4. 教學場景多樣化。智慧教育突破了傳統教學的時空限制,提供多樣化的教學場景。學生可以通過虛擬實驗室、在線課堂等方式進行實踐學習,拓展了學習的廣度和深度。
(二)個性化教育的理念與目標
個性化教育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充分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和發展規律的教育理念。其核心目標是實現每個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潛能的最大化。個性化教育認為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有著不同的興趣、特長、學習風格和學習節奏。因此,教育應因材施教,在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后,再為他們制訂學習計劃。
個性化教育的理念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 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個性化教育強調學生的差異性和多樣性。教育者應該認識到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具有不同的學習傾向和特質。教育應該圍繞學生的個體差異展開,充分尊重學生的意愿和需求。2. 引導學生自主發展,個性化教育鼓勵學生發揮主動性和創造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目標進行選擇,參與個性化的學習活動,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3. 培養學生終身學習能力。個性化教育追求學生全面發展,在教育中,不是只將重點放在增加學生的學科知識儲備上,而是更注重學生的成長,涉及綜合素養、學習能力等的提升[2]。學生通過個性化學習的實踐,形成自主學習習慣,成為終身學習者。4. 促進學生自我認知和自我管理,在個性化教育中,最突出的就是“個性化”,強調學生的充分參與,認識自己在學習中的地位,學會自我管理,自主安排自己的學習。學生通過了解自己的學習興趣,分析自身在某一門學科中的優勢和劣勢,能夠更好地規劃學習目標和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果和學習滿意度。
個性化教育旨在打破傳統教育中的“一刀切”模式,為每個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習路徑和發展空間。在智慧教育的支持下,個性化教育的實現將更加便捷有效,有助于推動教育事業朝著更具包容性、多樣化的方向前進。
二、個性化教育教學模式與實踐
(一)不同學科領域的個性化教學模式
1. 理工科類課程個性化教學模式
理工科類課程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要求較高,以數學教學為例,個性化教學模式注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探究式學習等方式,讓學生主動參與數學問題的解決過程[3]。針對數學學科的特點,可以根據學生的數學基礎、興趣和學習風格,設置不同難度和類型的數學題目,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步提高自己的數學能力。
2. 文史類課程個性化教學模式
這一類課程涵蓋的內容往往較多,不同課程有不同的要求,例如語文學科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和閱讀理解能力。在個性化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選材多樣化、閱讀活動、寫作指導等方式,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科的興趣和熱愛。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閱讀水平和寫作能力,設計個性化的閱讀和寫作任務,幫助學生提高語文素養。英語學科注重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在個性化教學中,則可以通過語音和聽力訓練、口語對話練習、閱讀理解和寫作練習等方式,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4]。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英語水平和學習目標,設置不同難度和類型的英語任務,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
(二)教育技術在個性化教學中的應用
1. 數據分析和學習評估
教育技術可以幫助教師收集和分析學生的學習數據,包括學習行為、學習成績等。在這些數據的輔助下,教師會更加了解學生,可以通過歸納他們的學習特點,發現潛在問題。基于數據分析的學習評估,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成果和學習效果,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策略,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指導。
2. 自主學習平臺
教育技術可以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平臺,將重點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性。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學習進度以及需求,他們可以據此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與此同時,平臺還會結合學生的個體情況,推薦相關的學習資源和學習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5]。教師也可以在自主學習平臺上發布學習任務和學習指導,為學生提供學習引導和學習支持。
3. 個性化學習路徑
這是借助教育技術來設計的,具體依據是學生的學習表現和學習進度。這種學習路徑的設計,能為教師的教學提供極大的幫助,對于教師而言,可以此為依據,給學生設置不同難度和類型的學習任務,幫助學生逐步提高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個性化學習路徑可以讓每個學生都能在適合自己的學習環境中,收獲最好的學習效果。
4. 交互式學習工具
教育技術可以提供各種交互式學習工具,讓學生在學習中更加主動參與和積極思考。交互式學習工具包括在線課堂、學習游戲、虛擬實驗等,通過互動與合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交互式學習工具可以使學習過程更加生動有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果。
三、個性化教育實踐案例分析
為深入探討個性化教育的實踐效果,本研究以某高校某學院為例,分析其在教學中實施的個性化教育措施,以及這些措施對學生學習成效和學習體驗的影響。
該學院在教學實踐中充分認識到學生個體差異的重要性,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學習興趣。首先,針對學生不同的學習特點和學習需求,學院建立了個性化學習檔案,記錄學生的學習表現、學習興趣、學習目標等信息,為個性化教學提供數據支持。在每學期初,學院開展師生面對面的學習目標溝通,由教師與學生共同制訂個性化學習計劃,明確學習目標和學習任務,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指導和學習支持。
其次,該學院積極利用教育技術,推動個性化教學的實踐。學院建設了個性化學習平臺,為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學習資源和學習活動。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進度和學習興趣,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學院引入在線課堂和互動學習工具,通過交互式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學生可以在在線課堂上與教師和同學進行實時互動,共同探討問題和解決難題,增強學習的參與感和歸屬感。
再次,學院注重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學院鼓勵學生參與各類實踐活動和創新項目,通過實踐鍛煉,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和實際能力。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選擇參與不同類型的實踐項目,從而更好地發現自己的優勢和潛力。學院為學生提供了導師指導和團隊合作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團隊的力量和個人的成長。
最后,通過對該學院個性化教育實踐的案例分析,可以看到個性化教育對學生的學習成效和學習體驗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學生在個性化學習環境中更加主動積極地參與學習,提高了學習動力和學習效果。在這種教學中,學習內容等可以由學生自行選擇,他們學習的個性化和針對性會更強。
四、個性化教育對教學生態的影響
(一)教師角色的轉變與專業發展
個性化教育作為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對教師的角色和專業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和要求。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往往扮演著知識傳授者的角色,主要以講述和灌輸為主,而在個性化教育中,教師需要轉變角色,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促進者。
首先,個性化教育要求教師更加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學習需求,教師需要具備更加全面的教學能力和教育理念。教師應該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學習風格和學習目標,根據學生的差異性,靈活制訂個性化的教學計劃和教學策略。教師需要敏銳地發現學生的優勢和潛力,幫助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針對學生的弱勢給予有針對性的指導和輔導。
其次,個性化教育要求教師具備更強的教學反思和專業發展能力。在個性化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反思和總結教學實踐,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以不斷提高個性化教學的質量和效果[6]。教師也需要不斷學習和更新自己的知識和教育技能,以適應個性化教育發展的需要。教師可以通過參加專業培訓和學術研討,積極與同行交流經驗,不斷提升教學水平和專業素養。
最后,個性化教育還要求教師更加注重師生關系的建立和維護。在個性化教學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更加密切,教師需要更加耐心地傾聽學生的想法和需求,與學生建立良好的溝通和互動關系。教師應該關心學生的成長和發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通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幫助學生個性化發展。
(二)學生學習動力與學習成效
個性化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是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提高學習成效。在傳統教學模式下,由于學習內容和教學方法的單一,學生可能會出現學習興趣不高、學習動力不足的情況。通過個性化教育的實施,可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興趣,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提高學習成效。
首先,個性化教育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和需求,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在個性化教學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學習的方向和課程,選擇更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節奏[7]。學生能感到更加自主和自信,對學習充滿熱情,學習動力得到激發。
其次,個性化教育注重發掘學生的潛能和優勢,提供個性化的學習資源和學習機會。在傳統教學模式下,由于學習內容的統一和標準化,學生可能無法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和潛力。在實施個性化教育過程中,教師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優勢和特長,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習資源和學習機會,幫助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能使學生感到更加有成就感和滿足感,學習成效得到提高。
再次,個性化教育注重學習過程的個性化設計和指導。在個性化教學中,教師會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展和學習需求,靈活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指導和輔導,會使學生感到學習更加順利和輕松。
最后,個性化教育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提高學習動手能力和學習探究能力。在個性化教學中,學生會更加積極地思考和探索問題,動手能力和探究能力明顯提高,能感到學習更加有趣和有意義。
(三)教育管理與評估的轉型
個性化教育的實施不僅對教師和學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也對教育管理和評估提出了挑戰。傳統的教育管理和評估主要以統一標準和考試成績為導向,忽視了學生個體差異和學習過程中的變化。而在個性化教育背景下,教育管理和評估需要轉型,更加注重學生的個體發展和對其學習過程的把控。
首先,教育管理需要從單一的指令性管理轉變為個性化的引導性管理。在個性化教育中,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興趣各異,教師不能再采取一刀切的管理方式。教育管理者需要了解學生之間的差異,結合實際情況,給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教育服務,以此來支持他們的學習[8]。教育管理者可以通過開展個性化教學培訓,鼓勵教師探索和嘗試不同的教學方法,幫助教師更好地實施個性化教育。
其次,教育評估需要從簡單的考試成績評價轉變為多維度的學業發展評估。個性化教育要關注學生全面發展和綜合素質的培養,傳統的考試成績不能全面反映學生的學業水平和發展情況。教育評估需要綜合運用多種評估手段,包括課堂表現評估、作品展示評估、學業進展評估等,從不同角度全面了解學生的學業發展和成長。教育評估也應該注重對個性化教育實施過程的監控和評估,及時發現問題并進行調整和優化。
教育管理和評估需要借助先進的信息技術和數據分析手段。在個性化教育中,教育管理和評估至關重要,其工作內容主要是處理大量的學生數據和個性化教學數據,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需求,調整教育教學活動,實現教育目標。信息技術可以為教育管理和評估提供強大的支持,幫助教育管理者更好地分析數據,作出科學決策,優化教育資源配置。
五、結語
智慧教育背景下的個性化教育教學生態是教育領域的新理念與實踐。在不斷探索和實踐中,個性化教育將持續發展和創新,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體驗,推動教育教學向更高質量、更高效率的方向發展。然而,個性化教育仍然面臨挑戰和問題,需要教育者共同努力,不斷探索,為學生的個性發展和綜合素質的培養提供更加優質的教育環境和支持。
參考文獻:
[1] 廖菲菲,潘洪科,曾雯琳,等. 智慧教育視域下個性化教學實踐探索:以“土木工程制圖”課程為例[J]. 教育教學論壇,2023(03):113-116.
[2] 高晶,鄭軍,李程. 智慧教育環境下個性化教學模式探析[J]. 長江叢刊,2022(22):107-109.
[3] 邢西深,管佳. 新時代的智慧教學:課堂實踐、問題審思與發展對策[J]. 電化教育研究,2022,43(05):109-114.
[4] 王宇茹,王運武. 智慧教育服務支持的教學模式轉變[J]. 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9,33(06):670-674.
[5] 吳雙全. 基于信息化的教育新模式構建與變革[J]. 黑龍江科學,2021,12(03):158-159.
[6] 楊瀟,方振名,葉沙,等. “互聯網+”時代下智慧課堂教學設計的實踐研究[J]. 科教導刊,2021(07):117-119.
[7] 鐘涵宇,鐘順東. 數字化時代下教育變革研究[J]. 人文之友,2021(21):255-256.
[8] 張兆鈺. 基于“互聯網+教育”的智慧型課堂研究[J]. 現代交際,2021(15):209-211.
(薦稿人:張嫻,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
(責任編輯:淳潔)
作者簡介:邸杰(1980—)女,碩士,徐州工程學院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為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