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日模
[摘 要]掌握詞匯是學習英語的基礎。引領、指導和幫助高中生豐富詞匯量,既是高中英語教師教學的基本任務與職責,又是促進學生迅速提高學習能力的關鍵所在。高中英語詞源教學法通過對英語詞匯進行溯源教學,使學生不僅能長時記憶所學詞匯,而且在初中原有英語詞匯量的基礎上不斷地擴充詞匯。因此,高中英語詞源教學法不僅有利于學生高效學習《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中要求掌握的單詞詞匯,而且有助于學生輕松學習他們在課外閱讀中遇到的生詞,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為學生今后繼續學習英語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潛移默化地為有效培養學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作出貢獻。
[關鍵詞]高中英語;詞源教學法;詞匯教學
[中圖分類號]? ? G633.41? ? ?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23)30-0049-03
詞源學(Etymology)源于希臘語etumologia,意為“引出詞語的真實情況”[1]。高中英語詞源教學法,就是教師在詞匯教學中,通過對英語詞匯進行溯源教學,從而使學生長時記憶詞匯,即使高中生在初中所學英語單詞的基礎上進一步有效擴大詞匯量,為他們今后繼續學習英語打下堅實詞匯基礎的一種教學手段。具體來說,就是師生主要通過對英語詞匯中的詞根乃至詞匯的造詞、演變過程進行追根溯源,再輔以常見的英語單詞詞綴(前綴、后綴),去深刻理解英語詞匯的意思,從而實現擴充詞匯量的目的。
一、高中生常見英語詞匯學習錯誤及其原因分析
在實踐中,部分學生進入高中后深感學習英語吃力。雖然投入了大量時間、精力識記英語詞匯,但是進步不大,學習成績也未見明顯提高。究其原因,主要是英語詞匯學習不得要領。學習內容只有與學生已有知識結構聯系起來,才具有潛在意義。因此,如何實施有效的詞匯教學,依靠的是高中英語教師的教學智慧。
(一)名言的錯誤表達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愛迪生的這句名言經常出現在學生的英語書面表達中,但部分學生不能將其地道地表達出來,或者寫出錯誤的句子。例如,有的學生寫成Gift is one percent inspiration and ninety?nine percent perspiration.或者Talent is one percent inspiration and ninety?nine percent perspiration.有的學生則寫成Genius is one precent inspiration and ninety?nine precent prespiration.或Genius is one persent inspir? ation and ninety?nine persent prespiration.還有的學生寫成Genius is one percent inspriation and ninety? nine percent perspriation.錯誤可謂五花八門。
(二)錯誤的原因分析
錯誤產生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但其根本原因是部分學生只沿用初中的“音形義”詞匯記憶方法,部分學生甚至是使用小學的一些簡單機械記憶方法來學習英語詞匯。比如,有學生使用諧音記憶法,把gift中的g 諧漢字“哥”,i諧音漢字“愛”,ft諧兩個漢字“斧頭”的拼音首字母,于是就以這樣“哥哥很愛斧頭,就買了一把當禮物送給他”來記憶這個單詞;有同學把talent記成“太冷他”(即“他是天才不能太冷落他”),把genius讀成“吉尼斯”,然后聯想“打破吉尼斯世界紀錄的人”就是“天才”……而有學生采用字母機械背誦法,把percent背成“p-e-r-c-e-n-t”,時間久了就可能把“p-e-r”記成了“p-r-e”;產生perspiration拼寫錯誤的原因也與percent相仿。采用拼音記憶法的學生,則把percent拼成“per-cent”,記成“百—參—特”,再與“百分比”相聯系……
這些學習方法并非一無是處,因為這些學習英語詞匯的方法可能對某些英語初學者來說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它們畢竟只適用于某些學生、某些單詞或記憶詞數量少的詞匯。而對于需要學習大量詞匯的高中生來說,是不適用的,甚至對高中生的英語學習會起到誤導、阻礙作用,不利于高中生英語學習的可持續發展,不具有規律性和推廣性。
二、高中英語詞源教學法的具體實踐應用
詞源教學對培養更有能力、更自信的學生有著重要意義[2]。
(一)追根溯源,避免類似“天才”的誤用
“Genius,the spirit,or the guardian spirit,of the tribe.[3]”在單詞genius中,最重要的詞根是gen。gen是gene的變體,意為“基因”;字母i在英語里表示“水”,后來在英語單詞的構詞中起“連接”作用;us來自拉丁語,表示名詞后綴。因此genius本義是“從基因里產生出來的東西”,漢語翻譯成“天才”。單詞gift中,詞根gif是“給”的意思,它其實與學生熟悉的give是同源,t是過去分詞后綴,于是詞義為“被給予的東西”,漢語翻譯成“禮物”,后來引申為“上天賜予的東西”,漢語又翻譯成“天賦”。而單詞talent,“Originally but now only historically,this was L. talentum,a sum of money,a balance,a weight; from Gr.talanton,of the same meaning.But the Bible,St. Matthew,xxv,14?46,tells of the man that gave his goods unto his servants:‘And unto one he gave five talents,to another two,and to another one;to every man according to his several ability—and from this parable came the present meaning,a man of no small talent.[4]”
其實,詞匯是許多傳奇故事的隱藏者[5]。對單詞talent的溯源至少有兩個重要意義:首先,學生清晰地明白talent原本為重量單位,后發展為貨幣單位;其次,與talent相關的《圣經》“塔蘭特幣”寓言、寓意以及其后發展成的“馬太效應”,都為學生播下了學習興趣的種子,進而加深了對talent的詞義“天賦、才能”——即“人人都有義務去加以發揮的天賦、才能”的理解,就能自然而然地將其與genius和gift區別開,自然就對兩詞之間詞義的區別印象特別深刻。通過這樣的詞源教學,日后學生在表達“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中的“天才”時,就能有效地避免出現上面錯用“gift”“talent”來替代“genius”的現象。
(二)對比認知,提高詞匯學習效率
Inspiration,“Plato says that when the poet functions properly,he is divinely inspired,possessed(cp.enthusiasm).He is breathed into by the god:(L.in, into+ spirare,spirat—,to breathe).[6]”故單詞 inspiration和perspiration中核心的詞根為spir,意為“呼吸”,源于拉丁語,詞綴in為“使”,per為“貫穿(整個)”。因而單詞inspiration,是由in“使”和spir“呼吸”加上ation “行為(過程,狀態,結果)”組成的,意為“吸入靈氣”“找到靈感”,故構成了“靈感”這個詞義。“The L. preposition per,used as a prefix,meant either through, or(as an intensive)through and through, thoroughly.[7]”可見,在單詞perspiration中,per“貫穿(完全)”,其和spir“呼吸”加上ation “行為(過程,狀態,結果)”意為“全身都呼吸”,即“整個”身體都能呼吸的只有汗孔,而來自汗孔的就是“汗(水)”,于是引申出詞義“汗(水)”。“A cent (L.centum,hundred)is one hundredth of a dollar.[8]”可見,在單詞percent中,詞根cent源于拉丁語centum,意為“百或百分之一”。因此,前綴per意為“貫穿(完全)”,引申為“每”,于是單詞percent的詞義為“百分比(率)”。而學生將前綴per寫成的“pre”則是另外一個詞綴,意為“……前的(預先)”。明白了這三個單詞的構成,其詞義也就自然而然地明晰起來,學生就不會再將它們錯寫成 inspriation,prespiration和precent或present了。
高中英語詞源教學法可以幫助高中生有效走出以上誤區,從而巧妙地學習單(生)詞(詞匯),特別是一些難學的詞匯,能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獲得感。
三、高中英語詞源教學法增強學生獲得感
學習的過程也是一個推陳出新的過程。新舊知識的不斷同化,才能習得并保持知識[9]。高中生憑借從溯源教學法中學到的詞根、詞綴等知識,就可以觸類旁通,應用到今后的英語詞匯學習、拓展中。
(一)高效學習《課標》規定詞匯
單詞genius是高中生必須掌握的《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本文簡稱《課標》)的3000個單詞中之一,利用“gen(基因)”這個詞根,學生可以輕松高效地記憶高中課本中出現的同根詞gender、general、generate、generation、generous、gentle、gentleman及genuine[10]。根據i在英語里表示“水”起的“連接”作用,學生就可以理解、記憶高中英語課本中的很多詞匯,如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必修第一冊Welcome Unit中的anious、curious[11]和delicious等詞。根據?us表示名詞后綴,學生就可以理解、記憶bonus、campus、chorus、circus和Confucius[12]等詞。根據詞根spir(呼吸),學生不僅可以輕松高效地記憶高中必須掌握的英語單詞inspire,而且可以將spirit等初中英語單詞有機地聯系起來,為今后繼續學習aspire、aspiration、respire和respiration等詞匯打下記憶的基礎。根據詞根“cent(百或百分之一)”,學生不僅可以輕松高效地記憶percentage、century、centimeter[13]等高中必須掌握的英語單詞,而且可以為今后繼續深入學習諸如centennial以及centenarian等打好基礎。至于詞綴“per貫穿(整個)”就更有用了,它可以幫助高中生輕松高效地記憶perceive、perfect、perhaps、period、permanent、permit、person、personal、personality和persuade[14]等必須掌握的單詞。
(二)有效推測課外閱讀中生詞的意思
學會了“gen(基因)”這個詞根,學生在課外閱讀碰到類似“Australia is the worlds oldest continent and indigenous Australians have one of the worlds oldest culture.”這樣的句子時,就很容易推測出indigenous的詞義為“本土(土著)的”。因為在indi? genous中,in意思為not,di意思為apart,gen意思為race,ous為形容詞后綴,于是其義自現。同理,當學生閱讀到China Daily上的“Speech at a Ceremony Marking the Centenar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時,便可以根據詞根“cent(百或百分之一)”和前后其他單詞的意思,推測出Centenary的詞義為“一百周年紀念”。因為Centenary這個單詞是由 “cent(百或百分之一)”“en(年)”和“ary(名詞后綴)”組成的。而en(n)或an(n),來源于anno 。anno則來源于拉丁語Anno Domini(簡寫為A.D.),指公元元年,意為“in the year of our Lord,according to the Christian calendar.”[15](耶穌基督紀元)。其中,anno是“年”的意思,Domini是“主,耶穌”的意思。?ary可兼作名詞后綴或形容詞后綴,如學生在初中學過的library、dictionary等。
對單詞的詞根、詞綴進行解剖與溯源,可讓高中生的詞匯在初中英語學習的基礎上不斷地擴充。那么,當學生閱讀到類似“It is a general trend and common aspiration from the government,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internet enterprises,technology communities,non?governmental institutions and individuals.”時,就可以憑借詞根spir(呼吸)以及前綴a?(加強)和后綴?(a)tion(名詞后綴),推測出aspiration這個單詞有“渴(愿)望”之義。
總之,詞匯又稱語匯,是一種語言中所有詞和詞組的總和[16]。高中詞源教學法“引出詞語的真實情況”以及單詞(詞匯)是許多傳奇故事的隱藏者等特性,都表明掌握英語詞匯不僅是學習英語的基礎,而且是學習西方文化的主要載體。詞匯常常把讀者引向神話和歷史,使他們能夠熟悉一些偉人和重要事件。詞匯就像一個窗口,通過它,可以了解一個民族的過去[17]。可見,高中英語詞源教學法不僅能高效地拓展學生的詞匯量,提高運用詞匯準確理解和確切表達意義的能力[18],而且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
[? ?參? ?考? ?文? ?獻? ?]
[1]? 榕培.關于詞源學[J].外語與外語教學,1994(1):10- 15.
[2]? PIERSON H D.Using etymology in the classroom[J].Elt Journal,1989(1):57-63.
[3][4][6][7][8][15]? SHIPLE J T.Dictionary of word origins[M].Totowa,N.J.:Littlefield,Adams & Co,1957.
[5][17]? 李蔭華.全新版大學英語綜合教程[M].2版.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4.
[9]? 施良方.學習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10][11][12][13][14][16][18]?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責任編輯? ? 黃? ? 曉)
[基金項目]本文系南寧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1年度課題“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英語詞元教學研究”(立項編號:2021C100)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