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梅
【摘? 要】 為充分發揮小學英語作業在英語教學中的輔助作用,文章首先介紹了綜合實踐作業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價值,強調了其能夠促進學生掌握英語知識和提高實踐能力的重要性。其次,文章分析了傳統英語作業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如缺乏趣味性、缺少實踐性等,這些問題影響了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最后,文章提出了小學英語綜合實踐作業的設計策略,包括注重任務的實際應用、加強與學科的整合、增加趣味性和個性化等方面,以此為相關人員提供實踐參考。通過上述措施,實現了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同時順利地掌握英語知識的目標,從而促進小學英語教學的發展。
【關鍵詞】 小學英語;實踐作業設計;教學發展
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推陳出新以及現代科技手段的廣泛應用,傳統的英語教學方式已經逐漸失去其原有的優勢,因此如何將英語教學與實踐相結合,提高英語學習效果,成為小學英語教育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綜合實踐作業設計是指在小學英語教育中,通過實踐活動的形式,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意識和團隊協作能力等綜合素質。然而,當前小學英語綜合實踐作業設計中存在一些問題,如缺乏任務實際應用、缺少趣味性和變化多樣性等問題。因此,如何創新綜合實踐作業設計策略,增強其實際應用性和趣味性,成為小學英語教育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
一、綜合性實踐作業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價值
1. 幫助學生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綜合實踐作業是一種通過實踐活動幫助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的教育方式。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綜合實踐作業可以幫助學生對課堂所學的英語知識進行鞏固和應用,同時也可以通過實際操作加深其對英語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例如,在學習英語口語時,設計一個情景模擬作業,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互相交流英語,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還可以鍛煉學生的聽說能力和社交技能。
2. 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意識和團隊協作能力。學生完成綜合實踐作業的過程中,需要進行一系列的探究、研究和嘗試。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需要動手完成任務,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并且與同伴合作,共同完成任務。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意識和團隊協作能力。
3.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小學教育應該是全面的,而綜合實踐作業正是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在小學英語綜合實踐作業中,學生需要運用英語知識和技能去完成各種任務,這些任務不僅包括聽、說、讀、寫等基礎技能訓練,還涉及藝術、科技、體育等多個領域的實踐活動。通過這樣的綜合實踐作業,學生可以全面發展自己的身心素質,并鍛煉自己的多種能力。
二、小學英語傳統作業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任務實際應用
部分小學英語作業缺乏情境化和真實性,只是簡單地讓學生背誦或填空,沒有給學生提供一個真正的實踐場景。這樣的作業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也難以幫助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而且只注重某一方面的知識點,而忽略了綜合性的考察。這種作業只能檢驗學生對某個知識點的掌握程度,但不能全面評估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和能力。
(二)缺乏學科融合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往往只注重英語知識和技能的傳授,而忽略了與其他學科的聯系。傳統的英語作業設計往往只是單純地練習英語語法、詞匯和句型等知識點,缺少與其他學科的整合和交叉。這樣一來,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僅停留在表面,不能真正理解其背后的邏輯和實際應用場景。同時,缺乏學科融合的英語作業設計也難以培養學生的跨學科思維能力。跨學科思維能力是指能夠將不同領域的知識進行整合,并且能夠在不同領域之間尋找共性和差異性的能力。在現代社會中,跨學科思維能力已成為非常重要的一種能力。然而,在傳統的英語作業設計中,由于缺乏與其他學科的聯系,學生無法形成全局視野,也缺乏從不同學科中獲得靈感的機會,所以無法培養跨學科思維能力。
(三)缺少趣味性和變化多樣性
部分小學英語作業設計過于單調,缺乏趣味性,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例如,讓學生反復填寫類似的單詞或短語,或者要求學生背誦大量的英語單詞、語法規則等,這些作業不僅容易讓學生感到枯燥無味,也不利于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和記憶。而且缺乏變化多樣性,往往只是簡單的重復練習,沒有創新性和挑戰性。例如,同一種類型的作業反復出現,或者作業的形式和內容都相似,這些作業容易讓學生失去興趣,甚至覺得無聊。
三、小學英語綜合實踐作業的設計策略
(一)注重任務的實際應用
注重作業任務的實際應用是實踐作業的設計前提,以外研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Unit 5 Food為例,該單元主要介紹關于食物的相關知識。通過該單元的學習,學生可以掌握一些簡單的食物名稱、顏色、口感等基本信息,并能夠描述自己喜歡或不喜歡哪些食物,以及它們的味道。在實踐作業設計中,可以考慮以下幾個方面:1. 將語言技能與實際應用結合起來。針對本單元內容,可設計“做一份有趣的食譜”這樣的任務型作業。讓學生按照自己的喜好選擇3~4種不同的食材,寫下每一種食材的名稱、顏色、口感和自己的評價,最后寫下自己的食材搭配方案,并制作成一份美觀的食譜。這樣,學生既可以運用所學到的語言技能,又能將其應用到實際的情境中去,增強學習的實際性和趣味性。2. 設計具體實踐任務。比如設計“食物世界巡游”這樣的任務型作業,讓學生了解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食物文化,并與英語知識結合起來。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一個國家或地區,通過網絡搜索或閱讀相關資料,了解該國家或地區的主要食材、菜肴、飲品等,并將所學到的內容整理成一份PPT,用英語簡單介紹該國家或地區的飲食文化。3. 增強學習的趣味性。在實踐作業設計中,可以融入趣味性的元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設計“我是小廚師”這樣的角色扮演游戲。在游戲中,學生扮演小廚師,制作出一道美味的菜肴,同時用英語描述自己的制作過程和菜肴口感,并邀請其他同學品嘗。這樣一來,學生既可以運用所學到的語言技能,又能增強對食物制作的實際操作能力,同時還能享受游戲帶來的趣味體驗。
在小學英語綜合實踐作業設計策略中,注重任務的實際應用,能夠將英語學習與實際需求相結合,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知識的真正意義,同時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二)加強與學科的整合
與其他學科整合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跨學科思維,是指將來自不同學科領域的知識、技能和概念整合在一起,以解決復雜的問題或實現創新的目標。在小學英語綜合實踐作業設計中,可以注重跨學科思維的培養,將英語學習與語文、數學等學科相結合,使得學生能夠全面拓展自己的知識面和思維方式。以外研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Unit 5 Free time為例,跨學科實踐作業設計方法如下:
1. 跨語文:閱讀理解任務。在學習“Free time”這個話題時,可設計一篇小短文,讓學生通過閱讀理解這篇文章,并回答相關的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并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業余時間的相關內容。例如,讓學生閱讀一篇有關某個小學生周末計劃的文章,然后提出問題,例如:“小明周六去了哪些地方?” “小紅喜歡什么活動?” “小王覺得周末該做什么?”等等。讓學生利用所學英語知識回答這些問題,并加強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2. 跨數學:圖表分析任務。在學習“Free time”這個話題時,還可以讓學生運用數學知識來分析相關的圖表數據,從而加深對業余時間活動的了解。例如,設計一個小組討論任務,讓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選擇一份關于某項業余活動的圖表數據,并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分析,回答問題,例如:“哪種活動在周末最受歡迎?”“哪種活動最花費時間?”“哪種活動最容易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等等。這樣的任務既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和聽說能力,又可以增強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數據分析能力。
3. 跨藝術:音樂、舞蹈、戲劇等藝術形式。教師可以將英語與音樂、舞蹈、戲劇等藝術形式相結合,培養學生的跨學科思維能力。例如,在進行假期計劃的任務時,可以設計一個小組表演任務,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假期計劃,配合背景音樂或舞蹈,通過戲劇表演的方式來展示自己的假期活動。這樣一來,學生不僅能夠運用所學英語知識,還能發揮自己的藝術創造力,增強跨學科思維能力。
在小學英語綜合實踐作業設計策略中,注重跨學科思維的培養,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整合各種學科領域的知識和技能,提高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和創新能力。
(三)增加趣味性和個性化
通過增加趣味性和個性化的元素,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同時還可以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和創新能力。以外研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Unit 6 Body為例,說明如何增加趣味性和個性化。Unit 6 Body 主要涉及五官、人體結構等相關的話題,包括五官名稱、位置以及功能等方面的內容。在設計實踐作業時,可以考慮以下幾個方面:1. 增加趣味性。針對本單元的內容,可以考慮設計一些游戲、競賽等趣味性強的任務型作業。例如,設計“猜動物”這樣的游戲,讓學生根據動物的特征,猜出該動物的名字,并用英語口語介紹該動物的身體特征等。通過這樣的游戲,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還能夠增加學生對人體結構和動物身體結構的認知,增加趣味性。2. 增加個性化。在學習人體結構和五官的時候,還可以考慮增加一些個性化的元素,例如,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創作一個自己的人體模型,并在課堂上用英語口語介紹自己設計的人體模型。通過這樣的任務型作業,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和創新能力,還能夠增強學生的個性化思維和創造力。3. 增強互動性。教師還可以設計一些以小組為單位的互動型活動,例如“人體拼圖”這樣的任務型作業。讓每個小組選擇一個人體的某個部位,例如手、眼等,然后根據所學知識,制作一份簡單的拼圖,并在課堂上互相交流和比較各自的拼圖成果。通過這樣的任務型作業,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還能夠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和學科知識掌握程度,增加互動性。
通過增加趣味性和個性化的元素,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參與積極性,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和創新能力,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和學科知識掌握程度。
(四)完善作業評價機制
通過完善作業評價機制,可以幫助教師更準確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和能力水平,同時也能夠提高作業的指導性和反饋效果。在評價實踐作業時,需要針對不同的任務和目標設定明確的評分標準。例如,在進行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評估時,可以將流利度、準確度、語法使用等方面作為評分標準,并給出相應的參考標準。通過設置明確的評分標準,可以幫助教師更客觀地評價學生的表現,并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和反饋。教師還需要采用多種評價方法,包括口頭評價、書面評價、座談會、組內評價等多種形式。這樣可以從不同角度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成果和表現,同時也能夠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并及時給出明確的反饋。通過及時反饋,可以讓學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不足之處,并有針對性地改進和提高。同時也能夠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促進學生的積極參與和學習成果的提升。
除了教師的評價外,還可以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互評。通過自我評價和互評,可以激發學生的自我認知和批判性思維,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和進步,同時也能夠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合作,增強團隊精神和協作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綜合實踐作業設計策略對小學英語教育至關重要。通過設計合理的實踐任務,學生不僅可以鞏固所學英語知識,還可以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因此,在設計綜合實踐作業時,需要將英語教學與實際任務相結合,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同時順利地掌握英語知識。同時,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和英語水平,也需要采用不同的設計策略,以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戴天揚. 聚焦文化品格的小學英語作業設計[J]. 教學與管理,2023(29):64-67.
[2] 鐘艷清. 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英語作業設計實踐[J]. 亞太教育,2023(15):55-57.
[3] 任鳳芹,左紅霞. 論深度學習視域下小學高段英語作業設計優化路徑[J]. 寧夏師范學院學報,2023,44(05):60-65+69.
[4] 朱珊珊,羅雨婷,顧焱烽,等. 小學起始階段英語作業設計的有效性研究[J]. 海外英語,2023(08):17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