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書磊
摘 要:“三個務必”相互聯系又自成體系,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在長期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實踐基礎上形成的,是“兩個務必”內涵與外延的拓展,在理論維度體現出對馬克思主義系列觀點的繼承與發展,在歷史維度體現出對中國歷史發展的深刻反思與總結,在現實維度體現出我們黨基于復雜現實環境的獨清獨醒。梳理“三個務必”的生成理路,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以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精神力量。助力全黨全社會深刻領會并踐行“三個務必”,可以為我們在新時代彰顯自我革命的政治品格和解決大黨獨有難題提增信心。
關鍵詞:“三個務必” “兩個務必” 馬克思主義 社會主義現代化 自我革命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全黨同志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絢麗的華章?!保?]這一重要論述涵蓋了三個維度:初心使命、憂患意識和斗爭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強調:“全黨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永遠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永遠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努力向歷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優異的答卷!”[2]這是“三個務必”較為早期的表述,但也是對“兩個務必”的創新性發展。在黨的十九大上,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全黨“一定要登高望遠、居安思危,勇于變革、勇于創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一定要保持艱苦奮斗、戒驕戒躁的作風,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奮力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3]從“兩個務必”到“三個務必”,后者是前者內涵和外延的拓展,更深刻地表現出黨在歷史關鍵時期,面對重大的歷史轉折、嚴峻的歷史挑戰、艱巨的歷史任務而提出的政治要求和時代號召[4],它們不僅統一于馬克思主義無產階級政黨學說的發展歷程,還統一于我們這個百年大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矢志不渝、團結篤行的奮斗征程,充分彰顯馬克思主義政黨高度的理論自覺、歷史自覺和政治自覺,也為我們黨在新形勢、新時代、新起點上不斷開創偉業發揮著思想引領作用。思想清醒行動才能自覺,我們有必要從理論、歷史和現實三個維度深刻把握“三個務必”的生成理路,這對于激勵中國共產黨人自覺自警自律,戰勝新征途中的風險挑戰繼而奪取新時代黨的事業新的偉大勝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理論維度:“三個務必”體現出對馬克思主義系列觀點的繼承與發展
中國共產黨作為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的無產階級政黨,從建黨初期就明白只有遵循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黨的事業才能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叭齻€務必”基于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很好地回答了我們黨致力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偉業是“為了誰以及如何做”的問題。
(一)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體現馬克思主義的人民觀
馬克思主義人民觀是馬克思、恩格斯關于人民歷史主體地位的根本觀點,即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向前發展的決定性力量。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他們把“被認為是現代經濟活動的產物,因而具有社會性質”的一切生產活動都歸于人民群眾,認為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同時又明確指出,他們“并不把個別的人看作社會本身創造自己的物質產品”。只有當“歷史活動是群眾的事業”時,才會把無產階級作為政黨“組織起來”,而當他們認識到“歷史活動是群眾的活動”時,才會把每個人作為“人”來進行社會歷史活動?!叭嗣瘛倍志哂絮r明的政治屬性和深厚的時代內涵。從政治上說,人民群眾是國家、民族和政黨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從思想上說,人民群眾是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執政為民的根本依托;從文化上說,人民群眾是社會實踐和文明進步的主體;從外交上說,人民群眾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力量源泉。所以,我們必須認識到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是時代精神之核。
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前赴后繼、英勇奮斗的根本動力。”[5]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就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的理念,以人民為中心,同人民一道攻堅克難,不斷把實現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貫穿于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中,其中蘊含著深刻的馬克思主義人民觀,蘊含著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蘊含著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的價值追求。“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這一觀點不僅是我們黨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我們黨不斷推進偉大事業不斷取得勝利的動力源泉。歷經百年風雨滄桑,初心使命早已深深融入我們黨的基因里、血脈中,遞嬗演變為黨顯著的政治優勢和卓異的精神特質。[6]
(二)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體現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
馬克思認為:“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保?]在馬克思、恩格斯看來,實踐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是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途徑,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動力源泉,也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馬克思主義實踐觀告訴我們,“社會實踐”是人類認識和改造世界活動中最重要、最深刻也是最根本的環節。
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北京香山革命紀念地時強調,要繼承和發揚謙虛謹慎、不驕不躁、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以“趕考”的清醒和堅定答好新時代的答卷。[8]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強調:“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必然會有艱巨繁重的任務,必然會有艱難險阻甚至驚濤駭浪,特別需要我們發揚艱苦奮斗精神?!?[9]“謙虛謹慎、艱苦奮斗”深刻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在實踐基礎上堅持改造主觀世界和改造客觀世界的有機統一。它作為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底色,是我們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歷程中形成并長期堅持發揚的優良作風,中國共產黨的偉大事業要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創造新的偉大成就,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共產主義最高理想,就必須通過謙虛謹慎、艱苦奮斗的實踐途徑將理想轉化為現實。
(三)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體現馬克思主義的革命觀
我們可以看到,從馬克思主義誕生至今,在世界范圍內發生了多次革命,然而在這些革命當中,馬克思主義從來都沒有缺席過。列寧在十月革命后曾說:“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運動?!保?0]馬克思主義作為一種具有革命性與戰斗性的思想,它將社會革命史提高到了革命的高度,將階級斗爭理論提高到了理論高度。革命不僅是階級斗爭的最高表現形式,也是中國共產黨推進偉大斗爭的精神狀態。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深刻闡明過去我們為什么能夠成功,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11]從黨的百年歷史經驗中我們可以看出,中國共產黨敢于斗爭的精神品質,使得其在不斷的自我革命斗爭中帶領廣大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使中華民族以嶄新姿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國共產黨在不斷的自我革命斗爭中領導人民進行了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極大地激發了廣大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中國共產黨在不斷的自我革命斗爭中帶領人民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也正是不斷的自我革命斗爭,使得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強大生機活力。正是因為中國共產黨始終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始終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才能以偉大的自我革命引領偉大事業,不斷取得新的偉大成就。
二、歷史維度:“三個務必”體現出對中國歷史發展的深刻反思與總結
任何思想的出現都有其歷史根源,“三個務必”從中國歷史的發展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是在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歷程中不斷鞏固和發展起來的,是對黨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時期成功經驗的深刻總結,合乎歷史規律、順應時代潮流,是中國歷史發展成功經驗的結晶。
(一)“三個務必”是對中國千年歷史治亂周期規律的深刻借鑒
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無論多么強盛的封建王朝,都無法擺脫治亂興衰的循環,最后陷入衰亡。但是,中國共產黨人探索出了一條長期執政條件下解決自身問題、跳出歷史周期率的成功道路,這是歷史上不曾有過的。鄭任釗在《從歷史看治亂興衰周期》一文中對歷代王朝衰亡原因做了探索。
一是不體恤民生,沒有把人民放在主體地位。要知道,民心向背關乎國家的前途命運,獨木難支,眾擎易舉,如果沒有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就一定會陷入歷史治亂興衰的窠臼中。二是統治階級的奢靡腐敗導致制度荒廢?!蹲髠鳌せ腹辍罚骸皣抑當?,由官邪也?!苯y治階層的奢靡腐敗必然導致國家的衰亡。[12]縱觀歷史,衰敗的王朝無不潛藏著奢靡腐敗的蟲卵,在富裕和鼎盛之后,昧于時世,貪圖眼前的奢侈享受,追求花天酒地、紙醉金迷的奢靡生活,看不到世界大局的變化,失去了繼續前進的方向和動力。三是缺乏憂患意識,不納諫革新??鬃釉浴拔崛杖∥嵘怼眮砑s束自己,孟子用“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來警醒自己,倘若貪圖安逸享受,沒有居安思危、未雨綢繆的自覺,便只會重蹈“溫水青蛙”的覆轍。
我們可以看到,習近平總書記所提出的“三個務必”是基于深刻分析我們黨所處的歷史方位、所面臨的形勢任務、所肩負的使命任務提出的重大論斷,有著鮮明的時代性和切實的針對性,飽含著對管黨治黨的戰略清醒和對強黨興黨的責任擔當,其中每一個務必都是針對跳出歷史治亂興衰周期提出的有力對策?!叭齻€務必”貫穿黨的發展始終,是在深刻分析、總結、借鑒歷史周期規律的基礎上得出的重要結論。從建黨之初到現在,無論面臨怎樣的復雜局面和嚴峻挑戰,我們黨都始終牢記“三個務必”,從而確保我們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
(二)“三個務必”是對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征程的科學總結
黨的百年奮斗征程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中國共產黨所有的犧牲,所有的拼搏,一切創作的基本立足點與出發點,都是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了中國共產黨在新時代的主要矛盾,闡明了中國共產黨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的中心任務,黨的初心使命必將步入更高的標準和更寬廣的領域、更深層次的全新階段。從而在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全黨必須堅持人民至上、以人為本發展思想,以人民群眾向往的美好生活為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順勢而為,繼往開來,堅定不移用初心使命指引黨的千秋偉業。
黨的百年奮斗征程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沒有自我革命精神,黨就無法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中國共產黨始終高度重視自我革命,堅持以自我革命引領社會發展。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通過建立紅色政權、制定正確路線方針政策、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等途徑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黨通過加強黨的領導、開展社會主義改造運動和大規模經濟建設等途徑,使國家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黨通過自我革命、深入推進全面改革、建立健全各項制度,為黨和國家永葆生機活力奠定了堅實基礎。進入新時代以來,我們黨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而取得卓越的成效。
從黨的百年奮斗征程的歷史經驗中我們可以總結得出,中國共產黨的發展壯大是在不斷的斗爭中取得的,中國共產黨一出生就銘刻著斗爭的烙印,一路走來就是在斗爭中求得生存、獲得發展、贏得勝利[13],斗爭精神早已融入黨的血脈和基因之中。但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在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的過程中,部分黨員干部會有精神懈怠、斗爭精神薄弱的表現,會出現不愿斗爭、不敢斗爭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對此態度鮮明,“功成名就時做到居安思危、保持創業初期那種勵精圖治的精神狀態不容易,執掌政權后做到節儉內斂、敬終如始不容易,承平時期嚴以治吏、防腐戒奢不容易,重大變革關頭順乎潮流、順應民心不容易”[14]。這就是告誡全黨,在漫長的和平環境下,不應精神懈怠,不應喪失志氣,我們必須永葆共產黨人敢闖敢拼,敢為人先的風骨、氣節、操守和膽魄,千方百計克服前進道路上的種種困難與挑戰,明知征途有艱險,越是艱險越向前,靠頑強拼搏的斗爭精神不斷開辟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新境界。
(三)“三個務必”是對新時代十年把握歷史主動的生動詮釋
新時代的“三個務必”已然成為黨把握歷史主動的準則和指南。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繼續發揚歷史主動精神,敢于斗爭、善于斗爭,乘勢而上、砥礪前行,時刻以黨和人民事業為重,走好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的趕考之路?!保?5]新時代是一個有著深厚歷史沉淀和多元發展的時代,它要求我們把握歷史主動,把握未來,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推動未來發展。唯有把握歷史主動,才能在新時代有所作為。牢記“三個務必”以發揚歷史主動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結合建黨百年經驗和國內外形勢綜合變化提出來的,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中國共產黨已經踏上“趕考”的新征程,要繼續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根據各個歷史時期國際國內形勢和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積極主動地對自己的路線、方針、政策進行調整,使其符合時代發展的潮流,勇于承擔歷史使命,繼續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偉大實踐,充分彰顯科學社會主義生機活力。
三、現實維度:“三個務必”體現出我們黨基于復雜現實環境的獨清獨醒
中國共產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偉業。為了迎接嚴峻的考驗,我們黨需要不斷完善自身建設。為了更好地完成人民交給的使命任務,我們黨必須經得起長期執政、改革開放、市場經濟、外部復雜環境的考驗,也要承擔其他各種各樣的危險和考驗?!叭齻€務必”則充分反映了我們黨正在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而踏上新的“趕考”道路時表現出的清醒和堅定、自覺和從容。
(一)“三個務必”彰顯出黨時刻準備經受重大考驗以及面對歷史性成就和變革時刻保持清醒的自警能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一方面,我們黨和國家事業經過團結奮斗,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也前所未有。經過黨和人民接力奮斗,我們迎來了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時刻,中華民族的千年夙愿今朝得以實現,這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人類社會進步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當下,我們黨再一次跋涉到新征程關口,正昂首闊步于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趕考”征程上。另一方面,國內國際環境日益復雜,我們所面臨的風險挑戰前所未有,所經歷的世界大變局前所未有,我們黨面臨著“四種危險”和“四大考驗”。習近平總書記在西柏坡考察時深刻指出,“黨面臨的‘趕考遠未結束”[16]。習近平總書記在我們黨邁上“趕考”新征程的關鍵時刻提出“三個務必”,充分彰顯出我們黨能夠對當前歷史方位和時代環境作出精準預判,反映出我們黨敢于直面風險挑戰的決心和魄力,體現出我們黨的深謀遠慮和憂患意識,只有堅持“三個務必”,以自我革命永遠在路上的精神狀態和責任擔當,持之以恒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堅持底線思維,保持高度警醒,才能經受住新的“趕考”之路上可能遇到的“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
(二)“三個務必”是充分審視世情黨情國情后的清醒判斷
就世情而言,百年不遇的大變革為世界演變按下快進鍵,國際力量對比發生了深刻的調整,世界經濟復蘇疲軟、局部沖突與動亂頻繁發生,逆全球化思潮的興起、單邊主義的盛行、保護主義的抬頭使得全球性問題愈演愈烈,當今世界再次來到十字路口。從國情來看,我國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挑戰與機遇并存、困難與希望同在。我國尚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目前還存在著嚴重的發展失衡,推動高質量發展還存在不少卡點瓶頸,科技創新能力仍然不強;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增大,結構調整任務艱巨繁重,風險挑戰明顯上升;保證食物、能源、產業鏈供應鏈的可靠安全與防范金融風險,還必須解決諸多重要課題;重點領域的改革,有許多硬骨頭需要啃下;經濟社會發展的結構性矛盾依然較多;意識形態領域面臨著諸多挑戰;城鄉區域發展與收入分配的差距依然很大;社會矛盾糾紛多發易發高發,群體性事件頻發;群眾在就業、教育、就醫、托育、養老、住房等問題上遇到了許多困難;生態環境保護的任務仍然十分艱巨……這些都是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就黨情而言,一些黨員干部缺乏強烈的事業心,斗爭性不強,實干精神較為弱化,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依然突出,反腐敗斗爭任務仍然十分艱巨。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方式、創新驅動的攻關期,面臨諸多新挑戰、新機遇、新課題。綜合考慮,習近平總書記在認識論和方法論上都提出了“三個務必”,不僅集中地表現出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濃縮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髓,更表明我們黨在共產黨的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上取得了新的進展。
(三)“三個務必”深刻體現我們黨時刻保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自覺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強調:“如何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如何始終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都是我們這個大黨必須解決的獨有難題?!保?7]跳出歷史周期率問題始終是中國共產黨人不斷思考、探索、解答的大黨獨有難題,事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我們現在找到了跳出治亂興衰歷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答案:自我革命。我們黨作為世界第一大黨,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沒有什么外力能夠打倒我們,能夠打倒我們的只有我們自己。大黨獨有難題的破解方法實際上就蘊藏在“三個務必”之中。我們黨之所以歷經百年而風華正茂、飽經磨難而生生不息,就在于我們黨始終牢記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始終堅持執政為民,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終同人民站在一起、干在一起。我們黨之所以能夠戰勝各種艱難險阻,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就在于我們黨始終堅持自我革命精神,始終保持大黨所必須具備的純潔性和先進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三個務必”既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又體現鮮明的時代特點,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必須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觀察事物、認識問題、解決問題;以更高的要求提高黨性修養,增強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善于發現并解決實際問題?!叭齻€務必”作為新時代“趕考”的政治動員與號召,它并不是三個獨立的部分,而是具有內在聯系、貫通統一的有機整體,體現了理論層面、歷史層面和現實層面的高度統一,是我們黨在邁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征程中面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科學回答中國之問、人民之問、世界之問、時代之問的重要論斷,是新形勢下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的關鍵步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充分體現了我們黨作為百年大黨高度的政治自覺和面對復雜現實環境的獨清獨醒。
四、結語
如今,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已實現,大步踏上了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歷史征程,我們在有崇高的奮斗目標引領的同時不可避免地會遇到更艱巨、更復雜的挑戰。這些考驗與挑戰也為黨提供了寶貴機遇,這就迫切需要我們進一步增強憂患意識,居安思危,保持清醒頭腦和戰略定力,不斷提升應對風險和挑戰的能力。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中國社會主義仍然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基本國情沒有變,不管是從中國共產黨本身建設發展史來看,或者是從順應國內外形勢的變化要求出發,都需要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如一地做到“三個務必”[18]。藍圖已經繪就,號角已經吹響,新時代“趕考”征途伊始,唯有始終保持“三個務必”的清醒、自警和自覺,才能不負時代和人民,才能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航道上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2022年10月16日)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1-2.
[2] 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2016年7月1日)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8.
[3]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17-10-28.
[4] 沈成飛.從“兩個務必”到“三個務必”的生成邏輯與價值指向[J].學術研究,2023(1):1-7.
[5] 習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9-07-01.
[6] 劉金祥,郭巖.“三個務必”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與現實邏輯[J].黨政研究,2022(6):15-20,123.
[7]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6.
[8] 牢記“三個務必” 堅定歷史自信 增強歷史主動[N].人民日報,2022-10-27.
[9] 習近平.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9-05-01.
[10] 列寧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3.
[11] 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21-07-02.
[12] 鄭任釗. 從歷史看治亂興衰周期[N].中國社會科學報,2021-12-13.
[13] 習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20-07-01.
[14] 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 開創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8-01-06.
[15] 中央政治局委員 書記處書記 全國人大常委會 國務院 全國政協黨組成員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向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述職[N].人民日報,2022-03-01.
[16] 弘揚西柏坡精神,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論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之二十七[N].人民日報,2021-10-22.
[17] 習近平.一刻不停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保障黨的二十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N].人民日報,2023-01-10.
[18] 何錫輝.大歷史觀視域下歷史主動精神的理解邏輯及實踐展望[J].學習與實踐,2022(4):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