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偉偉 劉業鑫 李曉莉
摘?要:創新創業教育是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手段,而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對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效性具有重要影響。本文在對創新創業教育和創新創業課程進行綜述的基礎上,構建了包括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實踐課程和特色課程4個模塊的模塊化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并從建立有效的創新創業教育效果評估指標、優化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搭建創新創業教育實訓基地和建立完善創新創業激勵機制4個方面提出了促進模塊化創新創業課程體系有效實施的保障措施。
關鍵詞:創新創業教育;創新創業課程;課程體系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2.076
1?文獻綜述
基于對創新創業重要性的認識,學者們對創新創業教育和創新創業課程開展了大量研究。在創新創業教育方面,學者們主要對創業創新教育的內涵、路徑、模式和評價進行了探討。如石麗和李吉楨(2021)認為創新創業教育并不是創新教育和創業教育的簡單疊加。王敬國(2021)指出需要從目標體系、協同機制、課程體系、師資隊伍和評價體系等路徑出發,才能構建出符合時代要求的創新創業教育,不斷提高創新創業教育的效果。祁昊宇和劉世通(2022)認為數字經濟時代,需要形成以大數據技術為依托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才能更好地實現創新創業教育的目標。黃兆信和黃揚杰(2019)對全國1231所高等學校的師生展開了問卷調查,通過對201034份問卷的分析發現影響創新創業教育質量的最主要的因素是組織領導。
為了將創新創業教育的內涵、路徑、模式和評價轉化為具體的效果,學者們開始對創新創業課程展開了研究,主要從課程體系和教學實踐兩個方面展開。在課程體系方面,向海燕(2020)認為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體系由三部分構成,分別是理論課程、實訓課程和實戰課程。胡劍鋒和江泳(2016)將創新創業的課程體系簡化為兩類課程,即理論課和實踐課。其中,理論課包括文化藝術和自然通識課、創新通識課和創業通識課等課程;實踐課包括項目實踐課和競賽實踐課等課程。在教學實踐方面,李文和夏麗娟(2022)基于創新創業課程的特點,構建了創新創業課程的考核和評價方法,提出了針對創新創業課程的教學建議。曾誠和郭培才(2022)認為創新創業教育最重要的是培育學生敢于創新、勇于創業的價值觀念和不畏困難、開拓創造的精神品質,并基于此目標提出了創新創業課程的SPOC教學模式。
雖然學者們已經對創新創業教育和創新創業課程開展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豐富的成果。但現有研究仍存在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雖然現有研究已經對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進行了探索,但其構成相對比較簡單,不同類別的課程間缺乏分層遞進的邏輯關系,且同一類別的課程缺乏系統性和全面性,造成實際教學效果欠佳,影響了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質量。因此,需要從系統視角出發,構建基于模塊化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提升創新創業教育的質量和有效性。
2?基于模塊化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的構成
創新創業課程作為創新創業教育實施的重要載體,其內容設置直接關系創新創業教育的效果。基于OBE(Outcome-based?Education)理念,課程的內容設置應該以目標導向為原則。創新創業教育的目標不僅僅是幫助學生掌握創新創業的基本技能,解決學生的就業問題,更是為了幫助學生形成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出更多的具有創新創業素質和潛能的人才。基于創新創業教育的目標,創新創業課程體系中,不僅應包括教授創新創業基本知識的基礎課程,還應包括面向學生發展需求的個性化特色課程。因此,本文構建的模塊化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包括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實踐課程和特色課程4個模塊。
其中,基礎課程模塊包括創新管理和創業管理兩門課程,目的是使學生掌握與創新創業相關的基礎知識。專業課程模塊分為創新類和創業類兩大類,目的是在創新創業基礎知識的基礎上,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系統化的創新創業知識。在創新類,依據創新實現的過程邏輯,設置創意開發管理、新產品開發和商業模式設計與創新等課程;在創業類,依據創業實現的過程邏輯,設置創業思維、創業融資與風險投資、創業營銷和品牌戰略與推廣等課程。實踐課程模塊目的是使學生掌握有關創新創業的前沿知識和實踐技能,幫助學生能夠了解創新創業領域的最新發展,還能夠將所學到的創新創業知識應用到實際當中,分析和解決現實問題。基于此,設置創新與創業前沿、創新與創業實踐、創新創業法律基礎等課程。特色課程模塊主要面向不同學生的個性化需求,針對專業特點,從行業特色出發,使學生掌握未來職業發展所需的創新創業知識,提升學生創新創業的社會適應能力,并激發學生進行創新創業競賽的主動性。基于此,設置數智時代創新創業管理專題、特定產業創新與創業專題、企業家/學者講座、創新創業競賽/項目指導等課程。基于模塊化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如表1所示。
在表1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中,不同模塊之間相互區別,又存在著遞進式的關聯關系,共同構成了系統的創新創業知識體系,進而使學生具有創新創業的思維與技能,實現知識-能力-素質-價值的提升。不同創新創業課程模塊間的關系如圖1所示。
3?模塊化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實施的保障措施
基于所構建的模塊化創新創業課程體系,本文從以下4個方面提出實施的保障措施。
(1)建立有效的創新創業教育效果監測體系。
創新創業課程不同于一般的課程,其最終目標是使學生具備創新創業的思維,掌握創新創業的技能,提高創新創業的能力。因此,需要對學生的創新創業思維、技能與能力進行多次評估,比較創新創業教育前、創新創業教育中、創新創業教育后的不同時點,學生的創新創業思維、技能與能力的差異,并根據評估結果,及時對教師進行反饋,使其有針對性地調整課程內容,保證學生在創新創業教育中真正獲得提升。創新創業課程監測體系示意圖如圖2所示。
(2)優化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
不同于以往研究所構建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本文構建的模塊化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具有實踐性和特色性雙重特征。這不僅要求教師需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能夠向學生提供與創新創業理論知識相對應的創新創業實踐技能,還要求教師具有豐富的行業經驗,能夠根據不同專業的學生特點和需求,有針對性地為其提供未來職業發展所需的創新創業知識與技能。這對從事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能力和素質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優化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十分必要。一方面,創新創業教師要積極參加各種培訓,包括課程知識培訓和實踐技能培訓,不斷更新自身的知識結構。另一方面,可以考慮聘請行業專家和企業高管等作為校外導師,與校內導師一起組建相互融合的創新創業導師團隊,提高創新創業教育的質量。
(3)搭建創新創業教育實訓基地。
創新創業課程實踐性的特征要求必須搭建創新創業教育實訓基地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創業創新課程體系的效用。一方面,學校和學院應充分利用關系網絡,積極與各種經濟開發區、科技園區、工業園區、科研院所等建立緊密聯系,搭建開展創新創業教學和實踐活動的基地,使學生能夠真正了解行業和企業創新創業的現狀,將學到的創新創業理論知識與現實情況緊密結合。另一方面,積極創建大學生創新創業園,充分利用大學生創新創業園,對相對成熟的學生的創新創業項目進行孵化,同時在注冊審批和資金籌措方面給予支持和幫助,使學生的好成果能夠得到及時轉化,最終促進學生創新創業意識的萌發和創新創業行為的發生。
(4)建立完善創新創業激勵機制。
創新創業教育的目的是更好地激發學生開展創新創業活動,而這也離不開創新創業激勵機制的支持。為此,一方面,要以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等為抓手,對學生制定激勵政策,鼓勵學生廣泛地參與到創新創業競賽。另一方面,將教師指導學生創新創業競賽作為重要的考核指標,將其與工作量計算、教學業績和崗位聘任等相關聯,激發教師參與到指導學生創新創業競賽的熱情。對于指導學生創新創業競賽具有突出成果的教師,還應給予一定的獎勵。
4?結語
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對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關鍵著力點在于創新創業課程的建設。因此,如何設置有效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是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核心問題。本文基于模塊化思想,從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實踐課程和特色課程4個模塊構建了面向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從建立有效的創新創業教育效果評估指標、優化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搭建創新創業教育實訓基地、建立完善創新創業激勵機制4個方面提出了模塊化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實施的保障措施。期望通過模塊化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推動創新創業教育的深入開展,最終培養出更多符合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創新創業人才。
參考文獻
[1]丁月華,張明麗.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整體性治理[J].思想理論教育,2022,37(2):101106.
[2]石麗,李吉楨.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內涵,困境與路徑優化[J].黑龍江高教研究,2021,39(2):100104.
[3]王敬國.新時代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構建路徑[J].中國高等教育,2021,56(18):4850.
[4]祁昊宇,劉世通.基于大數據技術的大學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改革研究[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2,5(20):138140.
[5]黃兆信,黃揚杰.創新創業教育質量評價探新——來自全國1231所高等學校的實證研究[J].教育研究,2019,40(7):9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