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春梅 戴亞端


【摘要】 目的 探討責任制助產士護理制度對陰道分娩產程、產后出血的影響。方法 將2020年7月—2021年7月在泉州市第一醫院實施陰道分娩的110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將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55例。對照組采用產科常規護理模式,觀察組采用責任制助產士護理制度,對比2組產婦分娩產程、產后出血量、新生兒阿普加(Apgar)評分、母嬰結局及產婦自我效能。結果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產婦各產程耗費時長明顯更短(P<0.05);觀察組不同時間段產婦產后出血量均少于對照組(P<0.05);2組新生兒Apgar評分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后出血、胎兒窘迫及新生兒窒息等發生率分別為3.64%、1.82%、1.82%,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0.00%、18.18%、14.55%(P<0.05);分娩后2組產婦自我效能評分均得以提升,觀察組提升幅度更大(P<0.05)。結論 對于選擇陰道分娩的產婦,責任制助產士護理制度的實施不僅有助于縮短產婦產程,減少產后出血量,改善母嬰分娩結局,還能提高產婦自我效能,值得臨床借鑒應用。
【關鍵詞】? 責任制助產士護理;陰道分娩;產程;產后出血
中圖分類號:R717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721(2023)36-0135-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36.045
分娩是一個極為自然的生理現象。大多數產婦缺乏分娩知識,尤其是初產婦對分娩知識知之甚少,受分娩時的劇烈疼痛、分娩時間過長及初為人母時緊張且期待的心理狀態等因素影響,產婦在分娩過程中極易產生不良情緒,給其心理及生理帶來較大影響[1]。隨著現代人服務意識的提升,“以人為中心”逐漸成為護理服務的重點和中心。在實施常規護理的基礎上更加注重人文關懷和人文精神,通過充分發揮護理人員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將優質的護理服務用于產科,以滿足產婦心理和生理雙重需求。助產士熟悉整個分娩流程,可應對產婦分娩時的突發情況,是產婦分娩時重要的合作伙伴[2]。責任制助產士護理制度是一種新興的護理模式,體現了以產婦為中心的核心護理理念,為產婦提供“一對一”護理指導,不僅能提高助產士的責任感,保證護理工作的科學性和持續性,還能一定程度上加快分娩進程,改善分娩質量[3]。鑒于此,本次研究將在泉州市第一醫院實施陰道分娩的110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實施不同護理干預模式對產婦陰道分娩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20年7月—2021年7月在泉州市第一醫院實施陰道分娩的110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將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55例。觀察組年齡22~38歲,平均年齡(28.89±3.78)歲;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9.02±0.52)周;初產婦43例,經產婦12例。對照組年齡23~40歲,平均年齡(28.92±3.82)歲;孕周38~41周,平均孕周(39.10±0.55)周;初產婦44例,經產婦11例。2組患者基線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均衡性良好。
納入標準:均為陰道分娩;孕周>37周;單胎及產前檢查完整。
排除標準:合并嚴重妊娠合并癥;合并精神器質性疾病;不配合研究。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產科常規護理模式。產婦入后,辦理住院手續,合理分配病房,告知產婦需要準備的物品及注意事項,積極與產婦交流,給予產婦鼓勵及開導,密切關注產婦產程進展。待產婦宮口開至2 cm,出現規律宮縮時進入分娩室,開始助產護理過程。助產士監測產婦的生命體征及產程進展,指導產婦保持體力,根據產婦的宮縮情況,指導產婦正確的呼吸、屏氣及用力方式,協助產婦完成分娩。產后觀察2 h再將產婦送回病房,并完成與病房護士的交接工作。
觀察組采用責任制助產士護理制度。(1)產婦入院后安排1名專職助產士全程陪伴產婦。助產士了解產婦基本情況,如疾病、體質量、受教育程度和心理狀態,及時解答產婦的疑惑,消除其陌生和恐懼感,與產婦建立信任。向產婦講解分娩知識,告知產婦陰道分娩的優勢,根據產婦的細微動作和表情開展針對性的心理疏導,以緩解其負性情緒。密切監測產婦的產程、羊水和胎心等指標,及時給予針對性的干預。(2)產婦進入第一產程時,由指定的助產士向產婦介紹產房環境,溫和、耐心地告知產婦分娩注意事項,使產婦明白宮縮引起的疼痛為正?,F象。密切關注其臨床表現,若出現異常情況及時采取干預措施。告知產婦多走動有助于加快產程,對于耐受性差的產婦進行呼吸及按摩指導,鼓勵產婦多飲水并保持體力,可通過看電視和聽音樂的方式轉移其注意力,營造輕松的氛圍,緩解其緊張情緒。隨時告知產婦產程進度,陪伴在產婦身邊并給予產婦鼓勵。(3)產婦進入第二產程時,待產婦宮口完全擴張后,握住產婦雙手,通過肢體語言鼓勵產婦集中注意力,指導產婦放松身體、哈氣及屏氣用力。宮縮間歇期指導產婦放松休息,可食用巧克力或飲用高熱量飲料幫助恢復體力,為下輪產程做準備。助產士及時擦掉產婦汗水,與產婦溫柔交談,使產婦獲得力量,待胎頭娩出后指導產婦喘-吹式呼吸。(4)產婦進入第三產程時,在助產士的幫助下順利分娩后,及時告知產婦新生兒情況,使產婦安心,向產婦表示祝賀。協助娩出胎盤,并觀察產婦陰道傷口及宮縮情況,幫助產婦按摩子宮。新生兒娩出后,讓新生兒與產婦適當皮膚接觸,使產婦內心得到安慰。(5)產后指導產婦正確的擁抱姿勢及母乳喂養姿勢,了解其產后出血情況、排氣情況、子宮收縮情況、惡露排出情況及顏色,為產婦制定康復計劃。向產婦傳授專業育嬰知識,比如嬰兒臍部護理知識及喂養知識,為產婦制定營養食譜,促使其身體機能盡快恢復。
1.3 觀察指標 (1)記錄產婦各產程時間。(2)記錄產婦產后出血量及新生兒Apgar評分,從心率、呼吸、肌張力、皮膚顏色和喉反射等方面進行評估,每項0~10分,評分越高表示新生兒狀態越好。(3)母嬰結局。包括產后出血、胎兒窘迫及新生兒窒息等。產后出血參照《婦產科學》診斷標準,胎兒分娩后24 h內出血總量>500 mL即診斷為產后出血。(4)產婦自我效能評分。產婦入院時及進入分娩室后,采用簡化版分娩自我效能量表(the short form of the Chinese childbirth self-efficacy inventory,CBSEI-C32)進行評估,包含結果期望(OE-16)及自我效能期望(EE-16),各16個條目,每個條目1~10分,得分越高表示產婦自我效能水平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產婦各產程時間對比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產婦各產程時間明顯更短(P<0.05),見表1。
2.2 2組產婦產后出血量及新生兒Apgar評分對比 觀察組產后2 h和產后2~24 h的出血量均少于對照組(P<0.05);2組新生兒Apgar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2組母嬰結局對比 觀察組產后出血、胎兒窘迫及新生兒窒息等發生率分別為3.64%、1.82%、1.82%,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0.00%、18.18%、14.55%(P<0.05),見表3。
2.4 2組產婦自我效能評分對比 分娩后2組產婦CBSEI-C32評分均得以提升,組間對比可知,觀察組提升幅度更大(P<0.05),見表4。
3 討論
分娩是人類繁衍生息的自然過程。分娩過程中受精神、心理及環境等因素的影響,產婦易出現宮口擴張緩慢及產程延長的情況,增加產后并發癥發生風
險[4]。尤其是初產婦缺乏生產經驗,難免會有緊張、擔憂,導致出現不良的心理應激反應,使得中樞神經系統紊亂,交感神經興奮性提升,進而出現宮縮乏力的現象,不利于產婦順利分娩[5]。因此,對產婦實施優質護理干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常規產科護理在提升產婦認知水平方面有一定作用,但護理人員流動性大,易出現護理服務不足的情況。常規產科護理注重產時護理,對產前及產后的護理重視程度不足,護理人員僅機械執行工作流程,缺乏與產婦的溝通,導致產婦的負性情緒難以消化[6]。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及護理服務需求的多元化發展,產婦對護理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責任制助產士護理制度作為一種新的護理模式在產科廣泛運用,通過“一對一”的護理服務,讓產婦在整個分娩過程中都得到專人的貼心照顧及陪護,根據產婦自身情況,為產婦提供個性化的服務,使得產婦的心理、生理雙重需求均得到滿足。該種護理模式體現了護理服務的人性化和人文精神,有助于產婦身體機能及心理狀態的恢復[7]。助產士是產婦分娩過程中重要的合作伙伴及精神支柱。助產士在對產婦基本情況進行全面了解的基礎上,為產婦提供針對性的心理疏導,拉近與產婦之間的距離,調節產婦的心理狀態,使產婦獲得安全
感[8-9]。助產士在產婦分娩過程中做好相應的指導及情緒疏導,能夠在縮短產婦產程的同時,減輕產婦的痛苦,使產婦順利分娩[10]。在產婦分娩后對產婦進行育嬰知識的專業指導和宣教,關注產婦營養及健康狀態,幫助產婦順利完成角色轉變[11]。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產婦各產程時間明顯更短(P<0.05)。分析原因為責任制助產士護理制度對產婦開展針對性護理,指導產婦保留體力、配合用力的訣竅,縮短其產程的同時,促使產婦順利分娩。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產后2 h和產后2~24 h的出血量均少于對照組,產后出血、胎兒窘迫及新生兒窒息等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分析原因為責任制助產士護理制度盡顯助產士的責任感,通過助產士專業且科學的指導,可避免產婦宮縮乏力等情況發生,降低新生兒窒息率;產后加強子宮按摩,減少產后出血量[12]。經過護理后,觀察組新生兒Apgar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責任制助產士護理制度以產婦為中心,為陰道分娩創造良好條件,持續監測產婦各項指標,并及時處理異常情況,使產婦順利分娩,改善母嬰不良分娩結局[13-14]。研究結果顯示,分娩后2組產婦自我效能評分均提升,組間對比可知,觀察組提升幅度更大(P<0.05),提示責任制助產士護理制度的實施可提高產婦分娩自我效能。助產士利用自身專業知識及技能為產婦提供一對一的分娩知識宣教,給予產婦情感支持,使產婦對分娩充滿信心,提高產婦對分娩的認知和自我效能,使產婦順利完成陰道分娩。
綜上所述,對陰道分娩的產婦實施責任制助產士護理制度不僅有助于縮短產婦產程,減少產后出血量,改善母嬰不良分娩結局,還能提高產婦自我效能,值得臨床借鑒及應用。
參考文獻
[1] 游禎.助產士應用責任制助產護理干預對產婦分娩質量的影響[J].云南醫藥,2019,40(5):473-474.
[2] 劉磊,陳宥藝,王會茹.助產士主導的全過程“一對一”責任制護理在初產婦圍分娩期的應用效果[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20,5(13):161-164.
[3] 劉晶,黃芝圃.助產責任制護理結合產時體位管理對分娩結局的影響[J].山西醫藥雜志,2019,48(20):2572-2574.
[4] 陳麗芬,羅琳雪,李妹燕,等.助產士門診對初產婦分娩及母嬰結局的影響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21,36(12):1057-1061.
[5] 張士瓊,劉書蓮.以助產士為主導的孕產期干預措施對初產婦分娩方式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9,38(12):1859-1862.
[6] 朱瑋,陳焱,陸婷,等.助產士連續性服務模式在瘢痕子宮孕婦陰道分娩中的應用[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9,36(7):79-82.
[7] 仇靜波,程蔚蔚,朱瑋.以助產士為主導的陰道分娩產后出血預防流程的優化及效果[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8,35(15):50-54.
[8] 郭紅超.以助產士為主導的會陰無創不保護干預模式對經陰道分娩初產婦會陰側切率的影響分析[J].四川解剖學雜志,2020,28(4):12-13.
[9] 高平.助產士門診模擬分娩教育對初產婦妊娠結局的影響研究[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0,20(24):4198-4200.
[10] 甘錦愛,周結芬.助產士門診開展臨床護理干預對降低陰道分娩產后出血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醫藥科學,2016,6(22):124-126,150.
[11] 白麗慧,李昌安,范曉亞.助產士一對一全程陪伴聯合配偶產程支持干預在單胎足月初產婦經陰道分娩過程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臨床醫學工程,2021,28(2):233-234.
[12] 駱麗英,潘健,蔡彩蘭.持續性質量改進聯合責任助產提高產房助產護理質量效果觀察[J].齊魯護理雜志,2021,27(4):101-103.
[13] 李世瓊,劉麗娜,宋波萍,等.連續性助產護理模式對孕婦分娩結局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9,25(4):70-72.
[14] 伊媛,羅麗莉,廖小梅,等.全程導樂助產護理干預對減少產婦不良情緒及促進妊娠的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8,22(4):113-115,119.
(收稿日期:2023-10-19)
作者簡介:鄭春梅,女,本科,護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