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
【摘要】浮力問題是初中物理力學部分的一大重難點,綜合性強,需要學生有較強的思維能力和等價轉化能力.浮力大小的求解一般與密度、壓強等因素息息相關.解決浮力問題需要綜合應用阿基米德原理、力的平衡分析、物體沉浮條件等多個知識點.本文結合例題探究浮力問題的幾種處理方法,以供讀者參考.
【關鍵詞】初中物理;浮力;阿基米德原理
作為力學問題的重要組成部分,解決浮力問題的第一步就是對研究物體進行受力分析,搞清楚力的個數和力的性質.之后再根據力的性質,結合題目的已知條件和阿基米德原理算出每個力的大小,列出相應的力的平衡方程.最后聯立方程組即可解得浮力的大小.
方法1 阿基米德原理法
阿基米德原理: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體排開的液體的重力大小.公式表達形式為:F=G=mg=ρVg.在使用此方法時,要搞清楚物體排開液體體積是哪一部分,同時還要理清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物體浸入液體和露出液面體積三者之間的關系.
例1 如圖1所示,有一個底面為500cm的圓柱形容器,將一個體積為1×10,質量為0.6kg的木球用細線系在圓柱形容器的底部.往容器里倒入足量的水使木球被浸沒(g=10N/kg),求此時:
(1)木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2)細線對木球的拉力大小;
(3)如果剪斷細線,過一段時間,當木球靜止時,木球露出水面的體積大小.
解 (1)由阿基米德原理得:
F=ρVg=1×10kg/m×1×10×10N/kg=10N.
(2)如圖2所示對木球進行受力分析,則有:
F=F+G,
F=F-G=10N-6N=4N.
(3)剪斷繩子后,由于木球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木球必然會浮在水面上,此時對木球進行受力分析,浮力等于重力,即:F=G=6N.
又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有:F=ρVg,
則此時木球露出水面的體積
V=V-V=1×10-6×10=4×10.
評析 由此題可見,阿基米德原理的應用非常廣泛,其核心公式就是F=ρVg,辨清公式中每個量的大小.一般來說,浸入物體有兩種情況,一是物體完全浸沒在液體里,二是物體漂浮在水面上,需要根據不同的情況具體分析.
方法2 力的平衡法
當一個物體處于靜止或者勻速運動狀態時,物體處于平衡狀態.當物體受到多個力作用時,就說明這幾個力在坐標軸上的分量相互抵消.在應用此方法時,要首先明確研究對象,畫出研究對象的受力分析圖,列出平衡等式進一步求解,即可得到答案.
例2 如圖3所示,在彈簧測力計底部掛著一個金屬塊,其重力大小為8N,將其浸沒在水中,當金屬塊靜止時,彈簧測力計上的示數為5N,則當金屬塊受到的浮力為______N.
解 如圖4所示,畫出金屬塊的受力分析圖,它受到三個力:重力、水對其豎直向上的浮力、彈簧對其豎直向上的拉力,三者平衡,所以得到力的平衡等式:F+F=G,代入數據可以得到F=G-F=3N.
評析 運用力的平衡法解題時,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列出物體的受力平衡等式,之后代入相關數據即可解得.對于比較復雜的情況,還需要建立合適的坐標系,將力正交分解而后進行求解.
方法3 壓力差法
應用壓力差法需要知道物體浸沒在液體里上下表面的壓力,一般來說,其都是間接通過上下表面距離液面的深度和上下表面的表面積求得,再代入公式F=F-F計算浮力.
例3 有一個盛滿水的大燒杯,將一個邊長為0.1m的實心正方體木塊輕輕放入水中,待木塊靜止時,測量從杯中溢出的水的質量為0.6kg,求:
(1)木塊受到的浮力大小;
(2)木塊下表面受到的壓強大小.(g=10N/kg)
解 (1)F=G=0.6kg×10N/kg=6N.
(2)F=F+F=6N,
例4 一個實心的正方體懸浮在裝滿水的燒杯中,其上下表面的面積均為0.01m,上表面距水面0.1m,下表面距水面0.3m,求物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解 根據液體內部的壓強公式可得:
p=ρgh=1×10kg/m×10N/kg×0.1m=1×10Pa,
p=ρgh=1×10kg/m×10N/kg×0.3m=3×10Pa.
由此求得物體上下表面受的的壓力分別為:
F=PS=1×10Pa×0.01m=10N,
F=PS=3×10Pa×0.01m=30N.
所以該物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為:
F=F-F=30N-10N=20N.
評析 此方法揭示了浮力的本質,就是物體處在液體中,上下表面的壓力差使得物體受到一個豎直向上的力,就是浮力.因此,從本質出發解決浮力問題也是一個重要的方法.
結語
從上述解答過程來看,浮力問題的解法眾多,但是其都離不開本質的阿基米德原理,受力分析等等.學生在解決浮力問題時,要能夠聯系起所學知識,將多種方法交叉使用,解題會更加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