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晶
—項目化學習探索—? ? ? ? ? ? ? ?策劃? ?本刊編輯部? ? ? ? ? ? ? ? ? 主持人? ?岳煒鑫
項目化學習是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一種新型教學方式,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在項目化學習的背景下,課堂教學需要發生怎樣的轉變?項目化學習的基本內涵與實踐途徑有哪些?為了解答這些問題,本刊編輯部特別策劃了項目化學習專題,旨在給廣大教師提供借鑒。
摘? ?要:項目化學習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教師要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將數學教學與項目化學習進行結合,并充分利用現代信息設備,激發學生參與數學課堂教學的興趣,促進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
關鍵詞:項目化學習? ?小學數學教學? ?實踐研究
數學是一門較為抽象的學科,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耐心和理解力。小學階段的學生普遍年齡較小,理解能力和認知能力有限。在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沒有給學生預留思考的時間,學生在課堂上無法有效理解數學知識,課堂參與度低。為了加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教師需要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如在教學中采用項目化學習模式。項目化學習可以培育學生搜集、總結信息的能力,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愿意了解數學知識,不斷提升數學學科核心素養。
一、項目化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項目化學習屬于行動導向教學法的一種。在開展項目化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對教學內容進行設計,制訂相關的教學計劃,學生則按照教師制訂的計劃進行分工與合作。在項目完成后,教師要對學生的活動成果進行評價,要肯定學生的表現,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這種教學模式可以推動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產生與發展,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興趣。項目化學習還能夠豐富小學數學教學的內容,讓學生找到數學學習的樂趣,為后續學習奠定基礎。
例如,在教學“分與合”時,教師首先要明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即在完成基礎知識教學的基礎上,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教師可以用圓球作為導入,先擺放兩個圓球,詢問學生有幾個圓球,以及怎樣用數字表示。學生回答:“用數字2表示。”教師可以繼續追問:“除了數字2,還可以怎么表示呢?”學生思考后得出:“可以用2個1表示。”教師稱贊道:“你們說得對。2的構成較為簡單,那么接下來讓我們學習一下4的構成吧。”這種項目化學習模式能夠讓學生感受到自身的課堂主體地位,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學生對4的構成進行了積極的探索:4可以由1和3,2和2,3和1組成。在學生探索數字組合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木棒分發給學生,將抽象的知識直觀化,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
二、項目化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途徑
(一)明確教學目標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對數學知識進行系統分析,明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根據教材內容設計教學任務。教師只有在課前對數學教學內容進行合理規劃,才能保證教學的有效性,準確把握學生的項目化學習時間。
例如,在 “克和千克”的教學中,由于本章節的教學目標是掌握千克、克的概念,因此教師可以利用電子秤,讓學生自主稱出物品的重量,將抽象的概念具象化。教師所列舉的事物一定要符合學生的認知,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提高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問:“大家知道5角錢有多重嗎?今天,我就帶領大家用電子秤稱一下5角錢的重量。”學生掌握電子秤的使用方法后,教師可以給每個學習小組分配電子秤,讓學生自主稱重,了解生活中常見物品的重量。
(二)合理進行分組
在項目化學習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給學生留下小組討論的時間,以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在分配小組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的數學知識水平進行充分了解,保證各個小組學生的數學水平比較均勻。這樣做的目的是促進學生之間的取長補短,推動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
例如,在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時,學生的學習目標是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在項目化學習的過程中,小組成員可以利用直尺進行測量,自主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進行探索。若小組內有學生提出疑問,那么小組內其他學生就要為該生進行解答。在這個過程中,整個小組內部的學習氛圍會變得更好。在小組討論過后,教師可以邀請學生談一談自己的發現,以及歸納一下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異同點。有的學生可能存在思維誤區,這時,其他學生就可以進行糾正。在解答與被解答的過程中,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會更加深刻,自主探索能力也會提高。
(三)設計趣味性的項目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要保證數學課堂教學內容的趣味性,引導學生自主對數學知識進行探索,從而讓學生喜歡上數學,強化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保證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例如,在“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相應的實踐活動,讓學生自己制作長方形和正方形。在此過程中,學生會發現長方形的兩個長、兩個寬都是相等的,而正方形的四條邊都是相等的,且長方形與正方形的每個角都是90°。學生在探索過程中,會和小組成員交流、合作,如此一來,他們的合作交流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升。在項目化學習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思維方式,以學生喜歡的方式進行項目化實踐活動,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興趣。小學階段的學生動手能力較強,因此在設計教學實踐活動的時候,教師要發揮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四)利用現代信息設備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利用好信息設備,將數學知識直觀展示給學生,利用動圖、音頻等形式,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欲望。
例如,在“小數的初步認識”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5.98、0.85、2.6、5.26”這樣一組數,并提問:“這組數字和我們學過的整數不一樣,這是一組怎樣的數字?你們可以把這組數字正確地讀出來嗎?”有的學生回答道:“這是一組小數。”此時,教師應適當對學生進行鼓勵,增加學生的自信。教師還可以向學生展示超市購物的小票,從而以生活化的教學素材拉近學生與小數之間的距離,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
總之,項目化學習屬于一種新型教學模式,教師在使用該教學模式時,要對學生的數學能力進行全面掌握,客觀評價學生在項目化學習中的表現,以鼓勵為主,讓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機會。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在每節課結束后,可以詢問學生對于本節課的看法,及時聽取學生的意見,并在下次教學中作出改進,從而保證項目化教學的順利進行,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
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項目化學習模式,可以豐富數學課堂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使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得到發展。教師在設計項目活動時,要從學生的學情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教學改革,以此促進學生數學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徐乙鑫. 項目化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 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22,36(2):109-112.
[2]錢中平. 項目化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 求學,2021,(39):17-18.
[3]錢麗萍. 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項目式學習的實踐途徑[J]. 數學大世界(上旬),2021,(10):31-32.
[4]李欣. 項目化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實踐探究[J]. 讀寫算,2021,(17):157-158.
[5]魏小玉. 小學數學項目化學習的設計和實施[J]. 學苑教育,2023,(4):59-61.◆(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星湖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