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全球化背景下,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英語教學的地位逐漸提升,教育部門和社會各界都關注學生英語水平的提升,倡導教師采取新型、科學的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英語素養。英語閱讀作為學生汲取英語知識、鍛煉語言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在英語教學中占據著重要地位。新課程標準提出了以主題為引領選擇和組織課程內容的理念,指出教師在選取英語課程內容時需要遵循培根鑄魂、啟智增慧的原則,結合學生的現實生活和時代發展背景,聚焦人與自我、人與社會和人與自然等三大主題范疇。教學內容的組織要以主題為引領,以不同類型的語篇為依托,開展主題閱讀教學。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新課程標準下小學英語主題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及其策略,旨在啟發教師的教學思路,使教師意識到主題閱讀教學對于培養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重要性,從而重視主題閱讀教學,積極探究高效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小學英語;主題閱讀;教學策略
作者簡介:張紅旎,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涂寨中心小學。
主題閱讀指的是教師站在單元整體角度,以單元主題為引領,以單元閱讀文本為教學載體,以具體的語言情境為閱讀支架,以實際的英語知識應用和實踐為落實途徑,引導學生理解主題背景下的英語知識,完成深度閱讀和學習的教學模式。和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相比,主題閱讀教學模式具有諸多優勢,教師可以通過設計多元化、有層次的英語閱讀任務,吸引學生積極參與閱讀活動,理解文本內容,并在此過程中鍛煉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因此,探究新課程標準下小學英語主題閱讀教學策略是新時代英語教師面臨的重要課題,具有較高的探究價值。
一、新課程標準下小學英語主題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調動學生的英語閱讀熱情,創設完善的學習環境
教師在英語教學中組織主題閱讀活動,開展主題閱讀教學的首要意義是有利于調動學生的英語閱讀熱情,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創設完善的學習環境。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往往會限制英語閱讀的范圍,指引學生閱讀教材語篇。這種閱讀教學方法雖然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卻具有局限性,不利于充分激發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在主題閱讀教學模式下,教師通過確定閱讀主題,指引學生探尋主題背景下的閱讀內容,可以有效拓展英語閱讀教學的范圍,增加英語閱讀課堂對學生的吸引力,以此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教師開展主題閱讀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逐步養成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具體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第一,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下,教師往往更加重視英語基礎知識的講授,使有限的課堂時間被英語單詞、詞組、句型講解所占據,留給學生閱讀教材語篇、理解文本內容的時間較少,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發展和良好閱讀習慣的形成,使得學生在面對語篇閱讀時力不從心,無法在短時間內精準理解語篇內涵。教師通過確定文本主題,開展主題閱讀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將學習重點放在語篇閱讀和理解上,培養學生捕捉語篇關鍵信息的能力,使其準確理解語篇的深層含義,從而在不知不覺中形成良好的語篇閱讀習慣。第二,在主題閱讀教學中,教師組織的各項教學活動都圍繞著語篇主題,可以降低學生閱讀英語語篇的難度,使學生學會建立句子和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逐步形成邏輯思維能力,掌握理解長難句的技巧,降低閱讀誤解和偏差出現的概率。
(三)有利于加強課堂互動,提高教學效率
教師開展英語主題閱讀教學有利于加強課堂互動,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第一,在主題閱讀教學中,教師不再以知識點講解為重點,而是強化主題引領,這要求教師設計和主題相關的豐富的閱讀活動,為學生融入課堂、參與課堂創造機會,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實現充分的課堂互動;第二,為了幫助學生深入感知主題背景下的語篇內容,理解文本內涵,教師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構建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關系,為閱讀課堂注入活力,以此提升教學效率。
二、新課程標準下小學英語主題閱讀教學策略
(一)圍繞閱讀主題,提出思考問題
新課程標準下,教師要學會從閱讀主題出發,提出引發學生思考的問題,發揮問題的導學作用,明確學生的主題閱讀方向,使學生在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步理解主題背景下的語篇內容,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教師要明確問題的設計意圖,在提出問題后要注意留出時間安排學生閱讀語篇,引導學生從語篇中尋找問題的答案,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強化閱讀效果。
以北師大版小學英語(三年級起點)五年級上冊Unit 2“Animals”為例。本單元的主題是“動物世界”,圍繞此主題,教師提出了如下思考問題,引領學生的主題閱讀。
問題1:Do you like animals?在課堂導入環節,教師并沒有直接引入語篇內容、安排學生閱讀教材語篇,而是提出了導入問題,詢問學生:你喜歡動物嗎?這一做法旨在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指引學生回憶在現實生活中和動物親密接觸的時刻,描述自己喜歡的動物。
教師通過巧妙的提問,有效地營造了活躍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進行積極的交流和分享。學生在交流互動中對動物世界產生了較高的興趣,迫不及待地想要探索語篇中的動物世界,了解語篇所描繪的動物,為高效的主題閱讀教學做好了準備。
問題2:語篇中描述了哪些動物?有哪些是你熟悉的?動物的特征是什么?在語篇閱讀中,為了啟發學生的閱讀思路,教師繼續提問,鼓勵學生一邊閱讀一邊識別語篇中的動物,從中尋找自己熟悉的動物,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另外,為了降低學生的閱讀難度,調動學生的閱讀熱情,教師還采取了圖文結合的教學方法,指引學生觀察教材插圖,結合插圖預測語篇描述了哪些動物,輔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閱讀內容。
教師通過上述問題,指明了學生的閱讀方向,使學生有目的地閱讀語篇,順利從語篇中汲取了豐富多樣的動物信息,從而拓展了生活經驗。此外,學生還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鍛煉了閱讀理解和英語表達能力,嘗試利用“I saw...”“I know...”等句型描述從語篇中汲取的知識和自己的所見所聞,提升了英語素養。
問題3:Animals are our friends. We should product them.What should we do?”在主題閱讀中,學生逐漸形成了正確的價值觀念,了解了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于是教師趁熱打鐵提出了最后一個問題,要求學生思考為了保護動物我們應該怎么做。
教師通過設計此問題,進一步完善學生的價值觀念,全面激發學生熱愛動物、保護動物的情感,使學生在之后的生活中可以做到與動物和諧相處。
(二)創設主題情境,提供合適語境
新課程標準指出了人與自我、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三大主題范疇,教師需要以學生的視角創設主題語境,以此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保證學生的主題閱讀效果。第一,教師要加強對文本主題的解讀,了解主題和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創設貼近學生日常生活的情境,降低閱讀理解的難度,使學生在生活情境中體驗英語閱讀的樂趣,逐步形成閱讀自信心;第二,教師要從閱讀主題出發,拓展主題情境下的閱讀材料,豐富閱讀教學內容,實現高效的拓展閱讀教學;第三,教師要依據小學生的性格特點,分析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為學生參與主題情境創設創造機會,從而全面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
以北師大版小學英語(三年級起點)六年級下冊 Unit 7“Vacation” 為例。本單元的主題是“我的假期”,這是學生非常感興趣的話題,和學生的日常生活也息息相關,非常適合開展生活化教學活動。為此,教師創設了如下生活情境,指引學生的主題閱讀。
情境1:寒暑假期間,你是否有和家人朋友一起外出度假的經歷?同桌相互分享一下。教材語篇的關鍵句型是“Where did you go on your holiday? I went...”,為了幫助學生迅速從語篇中提取該句型,完成關鍵句型的問答練習,教師創設了生活情境,鼓勵學生回憶自己寒暑假期間和家人朋友外出度假的經歷,模仿教材語篇內容,相互詢問與分享,從而交流各自的度假經歷。
教師通過創設此情境,成功調動了學生的閱讀熱情,發散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聯想現實生活中自己的度假經歷,積極利用“Where did you go on your holiday? I went...”這個句型進行交流和分享,鍛煉知識遷移應用能力。
情境2:設計和“我的假期”相關的生活情境,并設計英語對話,完成對話練習。為了保證主題情境對學生的吸引力,教師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設計能力,自行設計情境,完成情境對話練習。同時,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智慧,教師還組建了學習小組,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共同設計情境和情境對話。在活躍的小組合作氛圍中,學生各抒己見,很快就設計了有趣情境。譬如,有的小組設計了邀請別人和自己一起出游的情境,設計了邀請別人共度假期的英語對話,靈活應用了閱讀文本中的知識,完成了拓展學習;有的小組設計了介紹自己旅游過的景點的情境,小組成員相互分享自己在假期去過的地方,然后利用教室的多媒體設備下載了相關圖片和視頻,設計了英語對話,有“Look at this picture,Where is this? Have you been here?”等。在趣味性情境支撐下,學生參與情境練習的積極性較高,紛紛參與情境交流和分享,深入理解和掌握了主題背景下的英語知識。
(三)組織閱讀活動,深入理解主題
新課標倡導教師組織多樣化的學習活動,有聽說活動、說唱活動、玩演活動、視聽活動等。為此,教師要立足單元主題,組織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促使學生獲得豐富的閱讀體驗,深入理解單元主題。第一,教師要結合教材語篇內容,組織和語篇相關的學習活動,比如分角色朗讀活動等,為學生走進文本、閱讀文本創造機會;第二,教師要圍繞單元主題,策劃與主題相關的拓展閱讀活動,比如同主題的繪本閱讀活動等,幫助學生在拓展閱讀中深入理解主題,汲取更多的主題背景下的英語知識;第三,教師要拓展主題閱讀教學的陣地,組織課內外閱讀活動,使學生在現實生活中隨時隨地展開英語閱讀,養成讀英語、說英語、用英語的良好學習習慣,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發展。
以北師大版小學英語(三年級起點)三年級上冊 Unit 5“My home”為例。本單元的主題是“我的家”,圍繞這一主題,教師組織了如下閱讀活動,以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
活動1:分角色朗讀。教師帶領學生閱讀教材中的圖片,依據圖片梳理文本角色,簡單預測文本內容,然后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完成分角色朗讀。在教師的指引下,學生從圖片中找到了小華、小麗等角色,并從圖片中獲取了信息,預測文本情境是有人來家里做客,順利掌握了角色的性格特點,控制了朗讀的語速,使分角色朗讀繪聲繪色,極具吸引力。
活動2:繪本閱讀活動。教師尋找了和“我的家”相關的英語繪本,組織了繪本閱讀活動。譬如繪本Home sweet home,其以母雞的視角描述了一個甜蜜幸福的故事。母雞想要裝飾自己心愛的房子,對話中出現了奶牛、小豬、鴨子等角色,學生分別扮演這些動物,把母雞的房子涂成了不同的顏色,最后母雞說“My house is as bright as a rainbow.”,坦然接受了大家的善意,感受到了幸福。
在繪本閱讀中,學生不僅展開了分角色表演,還結合不同動物的特點,模仿了動物的特征,比如用紙張制作了奶牛的面具、模仿小豬的叫聲、制作鴨子的鴨嘴等,使繪本閱讀變得妙趣橫生。學生不僅通過繪本閱讀掌握了豐富的英語單詞、句子等,形成了完整的英語知識結構,還從母雞的故事得到啟發,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和幸福,產生了對美好家庭生活的向往,在之后的學習和生活中也會更加熱愛自己的家庭、熱愛生活。
在課堂教學最后,為了提升繪本閱讀活動的深度和廣度,教師還為學生推薦了其他和“我的家”主題相關的繪本,有My new home、My Family等,鼓勵學生邀請家長一起展開親子閱讀,營造和諧幸福的家庭氛圍。
教師借助此次繪本閱讀活動,拓展了主題閱讀教學的陣地,也使家長有機會參與孩子的學習和成長,發揮了家長的陪伴作用,推動了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
三、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立足新課標的要求開展英語主題閱讀教學有重要的價值,有利于調動學生的英語閱讀熱情,為學生的英語閱讀創設完善的學習環境,還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有利于加強課堂互動,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胡建英.英語學習活動觀背景下小學英語單元主題閱讀教學策略[J].校園英語,2024(1):145-147.
[2]姚敏.指向核心素養提升的小學英語主題閱讀課程探索實踐[J].教育界,2023(26):116-118.
[3]劉秀鳳.指向深度學習的小學英語主題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英語教師,2023(8):80-83.
[4]朱淳.基于主題意義的小學英語課內外閱讀融合教學[J].名師在線,2023(8):37-40.
[5]單紅霞,王雪君.英語學習活動觀下小學英語主題閱讀教學實踐[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3(3):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