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教學改革的深化,教學方式及工具在不斷創(chuàng)新。多媒體作為一種新的教學輔助工具,被廣泛應用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本文闡述了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的具體措施及效果,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多媒體技術;實踐;思考
教師將多媒體技術手段運用到教學中,并將科目特性與教學目標相結合,可達到提高教學效果與質量的目的。教師應積極學習多媒體技術及其設備的應用,拓寬自己的學科視野與研究領域,使自己的教學工作能夠順利地實現(xiàn)信息化。
一、應用多媒體輔助小學語文教學的優(yōu)勢
(一)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優(yōu)越性在于它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小學生一般都比較活潑好動,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對所學內容的理解能力較為欠缺,這就造成了學生學習效果不佳。同時,由于學習方式與環(huán)境的變化,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將靜態(tài)教學和實地教學相結合,能為學生打造優(yōu)質的學習環(huán)境和生動有趣的學習氛圍,從而讓學生積極、主動、專注地投入到學習過程中。多媒體教學能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產(chǎn)生深厚的興趣,進而在興趣的驅動下對知識進行全面的理解,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有助于提高教育質量
將多媒體技術運用于小學語文教學中,可以大幅度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相比,多媒體教學更具新意,更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在多媒體技術打造的學習環(huán)境中,學生會持續(xù)產(chǎn)生自主學習的動力,并充分利用自身主觀能動性,迅速地獲得所需要的知識。利用多媒體技術和設備,也可以對教學資源進行高效的存儲與利用,方便學生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這樣的教學方式,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有助于解決教學難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技術,有助于解決教學難點。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語文課堂教學大多依賴于教師的口頭講解和板書整理。雖然通過這樣的方法,可以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定的認識,但是,對于小學生而言,口授和板書知識的抽象程度仍然比較高,不利于學生直觀地理解和掌握。同時,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教師的教學內容主要來源于教材。單一依靠教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學生不能從多個方面對知識形成深刻的認識。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教師通過多媒體演示,可以使學生更直觀地了解所學知識。多媒體課件以其直觀的視覺效果,能引起學生的濃厚興趣,幫助學生突破重點。同時,利用多媒體技術,還可以使學生從多個方面去思考、了解知識,從而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四)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方式存在教學內容單調、難以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等問題。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突破這一局限,以全新的結構和形式,為學生營造一個更加生動、有趣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的認知潛能得到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從而對所學知識形成更深刻的了解。在多媒體技術的支持下,教師可以利用圖片、音頻、動畫與視頻等形式,對語文教學內容進行多元化的呈現(xiàn)。比如,利用動畫或圖片,使學生對詩中的意境、情節(jié)等有更直觀的認識,激發(fā)學生的想象與創(chuàng)造力。同時,它也能為學生提供豐富的互動方式,使學生能積極地投入到對知識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中,從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與認知能力。
二、應用多媒體輔助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與學生的有效互動
在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時,教師往往缺乏與學生的有效互動,僅僅關注多媒體課件的展示效果,而缺乏真情實感的傳遞。有部分教師摒棄傳統(tǒng)教學方法,大量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但在具體的實踐中,仍采用單向傳輸?shù)慕虒W方式,缺乏和學生的有效互動,影響了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因此,在開展課堂教學時,教師應將傳統(tǒng)教學手段與多媒體教學手段相結合,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忽視了對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多媒體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但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多媒體課件的展示方式,通常是將主題直接展現(xiàn)出來,而缺少讓學生深入思考的環(huán)節(jié),這嚴重影響了對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同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常常以自己的教學思路為主,以課件播放為主,忽視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教師與學生缺乏有效的溝通與交流。這樣的教學方式勢必會影響課堂教學的互動性,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因此,教師在運用多媒體教學資源時,要注重演示與指導的均衡,重視對學生獨立思維與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從而促進學生的綜合發(fā)展。
(三)教師的多媒體技術水平有待提升
很多語文教師在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時,都遇到了一定的困難。最大的問題之一就是缺少必要的電腦操作能力,很多語文教師不能有效地應用多媒體教學資源,導致學生無法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同時,教師制作的PPT課件往往缺乏個性與創(chuàng)新性,給人一種沉悶、單調的感覺。因此,提升語文教師的多媒體技術應用技能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唯有如此,語文課堂才會更富有趣味性,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應用多媒體輔助小學語文教學措施
(一)增強師生互動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可增強師生互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多媒體的輔助下,學生的語文水平已經(jīng)有了明顯的提高,這說明多媒體對學生的學習十分有益。在這一背景下,增加師生之間的課堂互動頻率十分重要。以多媒體為“理”,以課堂互動為“實”,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采取“理實一體化”策略,教室不只是教師一個人的舞臺,更是學生學習成長的空間。教師讓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鼓勵并引導學生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和教師一起完成學習任務,幫助學生強化知識的理解,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設計一些開放性的題目,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使課堂氣氛變得更加輕松、更具互動性。在課堂互動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提問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讓學生分組討論、互相學習。例如,教師在教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贈汪倫》古詩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演示與這首詩相關的圖片與視頻,并向學生講解詩歌背后的趣味故事。講解完成后,教師向學生提出相關的問題,如:“汪倫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引導學生思考與討論,使學生對詩歌形成更深入的理解和領悟。通過互動式教學方法,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詩歌的了解,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思維和協(xié)作精神,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
(二)提高教師的多媒體設備應用能力
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是教師必備的能力之一。學校應定期對教師進行信息技術設備操作培訓,尤其是年齡比較大的教師。這些教師受教育環(huán)境所限,對現(xiàn)代化的教學設施及多媒體技術有抵觸心理,同時,他們對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比較熟悉,對信息技術設備的使用經(jīng)驗較少,在制作和使用課件時往往存在困難。因此,學校要加強對教師信息技術設備應用能力的培訓,為教師提供系統(tǒng)化的陪練與支持。這樣,教師就可以更好地使用多媒體技術開展教學,增加課堂教學的吸引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個性特征,選擇適當?shù)奈淖帧⒁曨l等元素來制作課件。
例如,在制作小學語文部編版三年級下冊《她是我的朋友》一課的課件時,教師可以在課件中加入兒童交朋友的動畫,使學生直觀地體會友情的溫馨及其對人生的意義。教師可以選擇兩名小學生手拉手的圖片作為課件封面,并配合輕快的樂曲,讓學生在音樂與畫面營造的溫馨氣氛中體會友情的美妙。成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后,教師可以簡單地介紹一下作者所處的時代,以及當時發(fā)生的一些重要的歷史事件,加深學生對文章的認知。通過解釋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使學生對文中所表現(xiàn)的友情、互助這一主題有更深刻的認識,進而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友情的意義。運用多媒體教學策略,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進行語文學習,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水平,從而為以后的語文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整合語文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注重整合語文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在利用多媒體教學之前,教師需要提前準備課件。課件的內容應包括課堂教學重點與難點,并對語文知識進行整體的規(guī)劃與整理。課件設計要與學生的審美意識一致,符合小學生的興趣特點,能夠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比如,教師可以將卡通形象和受小學生歡迎的樂段插入教學課件中,在課程最開始為學生播放。這可以使語文課堂氣氛更加活躍,使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同時,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可以幫助學生對語文知識形成更加直觀的了解,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內容。比如,教師可以將五年級上冊中學到的事物特點、人物與所蘊含的人文素養(yǎng)元素進行梳理,如人物廉頗的特點是有錯能改;牛郎的特點是勤勞能干等。通過對語文知識的整合,幫助學生構建系統(tǒng)、完整的知識體系,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四)豐富教學材料,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工具進行課堂教學的導入,充分調動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比如,在教授小學語文部編版五年級上冊《開國大典》課程時,教師要廣泛收集、整理相關材料。材料內容不僅要以史料為中心,還要使用視頻、照片等多種形式向學生展示開國大典的盛況,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同時,教師也要把搜集到的照片、視頻等資料加以整理、剪輯,加入課堂導入部分的 PPT中,創(chuàng)造出一個真實的教學情境。在課中,教師為學生放映提前準備好的教學材料,使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視覺沖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意愿。在此過程中,教師要適時采用提問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在教學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詢問學生觀看視頻后的感想。期間,教師可以結合教學設計進行提問,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多媒體技術所呈現(xiàn)的視覺效果,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教學效果。
(五)對課堂評價進行優(yōu)化
課堂小結是課堂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評,既能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又能增強學生對學習語文的信心。
以小學語文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狼牙山五壯士》課程教學為例,在教學總結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充分運用多媒體課件,對課文內容進行歸納,并對學生進行評價。例如,教師引導學生歸納課文中形容“五壯士”英勇頑強的相關詞匯,并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歸納過程呈現(xiàn)出來。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狀況,對學生進行客觀的評價,并對其提出相應的建議,使學生在學習中取得進步。同時,教師還可以向學生詢問對本課教學的建議,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建議,以便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優(yōu)化與創(chuàng)新。
四、結束語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提高教學質量。
作者單位:李謝平 宕昌縣金木學區(qū)葉納小學
參考文獻
[1]林華.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20,8(08):95-96.
[2]鐘艷青.淺析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20,(01):113.
[3]高晉.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思考[J].學周刊,2019,(10):151.
[4]王玉花.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信息記錄材料,2019,(03):200-201.
[5]高英仙.小學語文教學中多媒體使用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策略[J].基礎教育論壇,2019,(05):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