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中,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確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即“兩個確立”,中國的發展開辟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兩個確立不但象征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得到進一步的鞏固,更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研究兩個確立的背景和決定性意義,對新時代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的發展、對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具有必然性意義。
【關鍵詞】“兩個確立”|偉大變革|新時代
中國在改革開放的基礎上,堅持創新驅動,推進高質量發展,加強法治建設和全面從嚴治黨,提高國家治理能力和水平。同時,中國積極推進文化創新和傳承,推動文化產業健康發展,也在全球治理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討“兩個確立”和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和中國未來的發展藍圖的影響,以及對全球治理和人類進步的啟示。
一、“兩個確立”的提出和意義
“兩個確立”的提出和實施是中國共產黨在新時代十年偉大變革中的重要舉措,旨在鞏固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中心地位,與此同時確定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在新時代的偉大變革中,面臨著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和挑戰。為了更好地應對這些挑戰,鞏固黨的領導地位,確保黨始終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提出了“兩個確立”。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明確提出要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強調黨中央的核心地位。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闡述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地位以及指導意義。這兩個重要會議為“兩個確立”的提出奠定了基礎。“兩個確立”的提出具有決定性意義,第一,“兩個確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更加完整和系統的體現。通過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可以明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方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有力的制度保障。第二,“兩個確立”的實施,將有助于進一步提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適應性、創造性和競爭力,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向前發展。通過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向前發展。第三,“兩個確立”有助于提高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水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更加有力的制度保障。通過確立國家治理體系,可以加強國家治理體系的頂層設計,推進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提高國家治理效能和治理水平[1]。
二、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
(一)經濟領域的偉大變革
在新時代的十年里,貫徹新發展理念。中國經濟實現了快速發展和高質量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歷史性成就,充分體現出了中國大力發展經濟的決心。首先,中國堅持創新驅動發展。積極推動科技創新,加快構建創新型國家,努力突破技術掣肘,研發新型產品,推動了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國還加強了科技創新基礎設施的建設,完善了科技創新政策體系,提高了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其次,中國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推動經濟從高速增長階段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轉變。中國進一步加強了供給側改革的政策支持,推動了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再次,中國加強了對外開放。中國在新時代積極推進對外開放,擴大開放領域和程度,推動形成多層次、寬領域、全方位的對外開放格局,提高了開放水平和質量[2]。
(二)政治領域的偉大變革
在新時代的十年里,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推進了全面從嚴治黨,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完善、國家治理體系以及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明顯的提高。首先,制定了《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出臺了《中共中央政治局關于加強和維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的若干規定》,嚴明了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其次,健全了黨的領導制度的體系,完善了黨領導人大、政府、監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武裝力量等制度,確保黨在組織中發揮領導作用。再次,建立健全黨中央對重大工作的領導體制,強化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的職能作用,完善推動黨中央的重要決策有效落實機制。
(三)文化領域的偉大變革
在新時代的十年里,中國在新時代大力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加強黨的各方面建設,包括政治建設、思想建設、作風建設等,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工作向縱深發展。中國還加強了反腐敗斗爭,堅決懲治腐敗分子,提高了黨的執政能力和公信力。中國還加強了法治建設,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法治中國。中國加強了憲法和法律的制定和實施,加強了法治宣傳教育和司法體制改革,真正達到了依法治國,國家的法治水平也得到了明顯提高,并且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創新治理體系,建設現代化國家治理體系。中國加強了國家治理體系的頂層設計,推進了權力清單制度和政府職能的轉變,提高了國家治理能力和水平[3]。
(四)社會領域的偉大變革
在新時代十年里,中國堅持文化自信,推進文化創新,加強文化產業發展,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重要標志,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有力文化支撐。中國在新時代弘揚中華文化,堅持文化自信,推進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中國加強了文化傳承和創新,弘揚了中華文化的精髓和優秀傳統,提高了國家文化軟實力和文化自信。積極推進文化創新,加強文藝創作和文化創新能力,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中國加強了文化創新的政策支持,提高了文化產業的發展水平和質量。加強了文化產業發展,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撐產業。中國在新時代積極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加強了文化交流和傳播,推動了中華文化在世界范圍內的傳播力和影響力。
(五)生態領域的偉大變革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了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的良性互動。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重要標志,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有力的生態支撐。首先,中國堅持綠色發展。中國加強了綠色發展的政策支持,推動了綠色技術和綠色產業的發展,提高了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其次,中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提高了生態環境質量。中國加強了生態環境保護的政策支持,提高了生態環境的可持續性和高質量發展。再次,中國實現了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的良性互動。推動了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協同共進[4]。
三、“兩個確立”與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之間的聯系
(一)“兩個確立”是新時代偉大變革的重要組成部分
“兩個確立”是新時代偉大變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兩個確立”指的是確立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這一政策的出臺,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重要標志,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有力的政治和經濟支撐。中國在新時代確立經濟建設中心,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產業升級和創新驅動,推動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另外,中國在新時代確立政治建設中心,加強黨的建設和全面從嚴治黨,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提高國家治理水平。“兩個確立”的出臺,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導思想和明確的實踐路徑。其中,經濟建設和政治建設兩個中心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為中國經濟發展和政治穩定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和重要的支撐[5]。
(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對于中國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這一思想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重要的指導思想,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創新性的發展。首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始終強調人民至上。將人民群眾的利益放于至高無上的地位,這一理念的貫徹落實,為中國的發展帶來了堅實的基礎,也為解決社會問題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導。其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強調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習近平同志提出了“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為實現這一目標,習近平同志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戰略,如創新驅動發展、鄉村振興戰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這些戰略的實施,加快了產業升級和科技創新的步伐,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堅實的保障。此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始終強調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他強調要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領導下,中國將繼續堅持這一思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更大的貢獻。
(三)新時代偉大變革為“兩個確立”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環境
新時代偉大變革為“兩個確立”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環境。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偉大變革為“兩個確立”的貫徹落實提供了有力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支撐。首先,政治環境更加有利。新時代偉大變革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深入發展,加強了黨的領導和全面從嚴治黨,提高了國家治理能力和水平。這為“兩個確立”的貫徹落實提供了強有力的政治保障。其次,經濟環境更加有利。新時代偉大變革推動了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加強了產業升級和創新驅動,提高了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這為“兩個確立”的貫徹落實提供了強有力的經濟支撐。再次,社會環境更加有利。新時代偉大變革推動了社會文明進步和社會治理創新,提高了社會的文明程度和穩定性。這為“兩個確立”的貫徹落實提供了強有力的社會支撐。
(四)“兩個確立”的實施推動了新時代偉大變革的深入發展
“兩個確立”的實施推動了新時代偉大變革的深入發展。這一政策的出臺,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重要標志,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有力的政治和經濟支撐。首先,“兩個確立”的實施推動了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在新時代,中國堅持經濟建設中心,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這一政策的實施,推動了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提高了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其次,“兩個確立”的實施推動了中國政治體制和治理能力的提升。在新時代,中國堅持政治建設中心,加強黨的建設和全面從嚴治黨,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推動了政治文明建設和政治體制改革,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政治基礎和有力支撐。最后,“兩個確立”的實施推動了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深入發展。在新時代,中國堅持綠色發展,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6]。
四、結語
綜上所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是中國發展重要的理論基石。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領導下,中國在過去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變革和發展。這一思想強調人民至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中國的發展提供了行動指南和科學指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將繼續引領中國走向更加繁榮和強大,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堅實基礎。中國軍轉民
參考文獻
[1]許忠明,李子薇.“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的形成機理研究[J].山東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22(4):28-35.
[2]陳理.深刻理解“兩個確立”的歷史必然性[J].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22(6):1-15+201.
[3]黃承偉.新時代十年偉大變革的最生動實踐——兼論脫貧攻堅的里程碑意義[J].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22(6):1-11.
[4]金敏.從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中汲取奮進力量[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福建行政學院)學報,2022(6):4-6.
[5]陳童敏.以“兩個確立”統籌“兩個大局”[J].廣東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22(1):31-35.
[6]白耀強.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同層次發展目標邏輯關系[J].學理論,2021(10):13-15.
(作者簡介:包起學,佳木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