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
【摘 ?要】文章探討了貫通式一體化勞動教育的課程建構,旨在推動學校教育中的勞動教育更加全面和有深度。通過采用勞動項目化策略、家校社協同策略、勞動周的開展策略、開發勞動課程資源和采用多元評價策略等五大教學策略,旨在提升學生的勞動素養和跨學科綜合能力,為培養具備實際工作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的未來公民打下堅實基礎。
【關鍵詞】貫通式;一體化;勞動教育;課程建構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勞動教育作為一項重要的教育內容逐漸受到重視。為了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貫通式一體化勞動教育成為了當下教育領域的一個熱門話題。文章旨在探討如何構建貫通式一體化勞動教育的課程,以培養學生的勞動核心素養。
一、采用勞動項目化策略
貫通式一體化勞動教育的課程建構的首要策略便是采用勞動項目化方法。這種教學策略旨在通過將學生置身于實際勞動項目中,使他們能夠親身體驗、實踐并應用所學知識,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同時培養解決問題和團隊協作的重要技能。
首先,采用勞動項目化策略有助于學生將課堂內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場景相連接。以中學為例,一個關于可持續農業的項目可以要求學生規劃、建立并維護一個小型農場。在這個項目中,學生需要了解土壤學、植物學和氣象學等相關知識,以確保農場的高效運作。通過親身實踐,學生不僅能夠理解理論知識的實際應用,還培養了耐心、觀察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次,勞動項目化策略鼓勵學生的主動參與和自主學習。學生參與項目的選擇和規劃過程,從而感到更有動力和責任感。例如,在一個社區服務項目中,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社會問題,如兒童教育或環境保護,然后設計并實施相關項目。這種自主性激發了學生的自我驅動力,提高了他們的自信心,并鍛煉了時間管理和組織技能。再次,采用勞動項目化策略有助于跨學科學習的促進。學生在項目中面臨多樣性的任務和挑戰,需要綜合運用各學科的知識和技能。以一個關于城市可持續性的項目為例,學生需要了解城市規劃、環境科學、社會學以及政策制定等多個學科領域,以提出全面的解決方案。這種綜合性的學習培養了學生的綜合素養,使他們更具競爭力。最后,勞動項目化策略鼓勵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學生參與項目時,往往需要面對未知的挑戰和問題,這促使他們尋找新的方法和創造性的解決方案。例如,在一個科技創新項目中,學生可能需要設計并制造一種新型的智能設備。通過這個過程,他們不僅獲得了技術技能,還培養了創新精神和實際問題解決的能力。
二、采用家校社協同策略
貫通式一體化勞動教育的課程建構需要借助家庭和社區的力量,采用家校社協同策略,將學校、家庭和社區的資源與勞動教育相融合,為學生提供更豐富的學習機會和全面的教育體驗。
首先,了解家庭的背景和資源是實施協同策略的基礎。學校應積極建立與家長的聯系,了解他們的職業、技能和興趣愛好,以更好地定制勞動教育內容。例如,學校可以通過定期的家庭訪談活動,深入了解學生家庭的文化和價值觀,以便將這些元素融入到勞動課程中。一個例子是,在一所學校中,教師了解到某位學生的家長是農民,因此安排了與農業有關的勞動項目,鼓勵學生分享家庭的農業經驗,從而增強了學習的實用性和學生的參與度。其次,學校與社區之間的協同合作也是協同策略的關鍵。通過與當地社區組織合作,學校可以共同開展社區服務項目,如清潔環境衛生、美化社區等。這種合作不僅使學生能夠將課堂所學應用于實際情境,還培養了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團隊協作技能。以一個學校為例,學校與社區環保組織合作,組織學生參與社區垃圾分類和回收活動,這不僅提高了學生的環保意識,還增進了他們與社區的緊密聯系。再次,協同策略中,學校應積極鼓勵家庭和社區的參與。通過家庭會議、家長工作坊、社區活動等方式,學校可以向家長和社區成員傳達勞動教育的重要性,并征求他們的建議和意見。例如,一所學校設立了家庭委員會,定期舉行會議,家長與教師一起討論勞動教育的課程內容和活動安排。這種參與不僅為家校提供了寶貴的反饋,還加強了家校之間的互信和協作。最后,為了確保協同策略的有效實施,建立明確的溝通渠道至關重要。學校應建立有效的信息傳遞體系,確保及時與家長和社區分享課程計劃、學生表現和教育成果。這種透明的溝通有助于建立信任,促進了協同的順利展開。
三、采用勞動周的開展策略
勞動周作為貫通式一體化勞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課程建構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它不僅能夠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實際勞動活動,還有助于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相結合。
首先,明確勞動周的目標與意義。在課程建構的初期,明確勞動周的目標至關重要。以環保勞動周為例,其目標之一是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責任感。學生通過參與校園環保活動,如垃圾分類、廢品回收等,能夠親身體驗環保行動的積極影響,從而培養對環境的保護意識。此外,勞動周還可以強化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讓他們明白自己在社會中的重要角色。其次,設計多樣化的環保勞動項目。勞動周的成功在于設計多元化、貼近學生興趣和年齡的環保勞動項目。例如,小學階段的學生可以參與校園清潔活動,學會垃圾分類和廢品回收,這些任務既簡單又具有教育意義。而高中生則可以參與更復雜的項目,如組織環保講座、開展環保調查或發起社區環保行動。這種差異化的項目設計有助于滿足不同年齡段學生的需求,讓他們更容易投入到勞動周的活動中。再次,強調團隊合作與領導能力。勞動周不僅僅是單純的勞動活動,還是培養學生團隊合作和領導能力的絕佳機會。以環保勞動周為例,學生通常會被分成小組,每個小組負責一個具體的環保項目。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需要協作解決問題、分工合作,有機會擔任小組領導。通過這種互動,學生不僅獲得了環保技能,還鍛煉了團隊合作和領導才能,這對未來的職業和社會生活都具有重要價值。最后,持續評估和改進。采用勞動周的開展策略不應止于一次性的活動。為了確保課程的持續改進,需要進行定期的評估和反饋。學校可以通過學生反饋、教師觀察以及環保成果的量化數據來評估環保勞動周的效果。基于評估結果,可以對勞動周的設計和實施進行調整,以更好地達到教育目標。例如,學校可以根據學生反饋優化項目選擇,提高學生參與度,或者加強環保知識的傳授。
四、開發勞動課程資源
在貫通式一體化勞動教育的課程建構過程中,開發豐富多樣的勞動課程資源是關鍵的一環。這些資源的合理利用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勞動教育的重要性,并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合。
首先,勞動教育的資源開發需要與課程內容密切相關。例如,如果教師的課程側重于環保意識的培養,那么教師可以開發與環保主題相關的教材和工具。這些教材可以包括環保知識的介紹、案例分析以及環保行動的指南。同時,教具和實驗設備,如可再生能源模型或垃圾分類演示工具,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環保理念并進行實際操作。其次,資源的開發應考慮學生的年齡和興趣。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對于勞動教育資源的需求和接受程度有所不同。對于小學生,可以設計趣味性十足的手工制作項目,例如利用廢舊材料制作可回收垃圾的裝飾品。這不僅培養了他們的環保意識,還提高了他們的創造力。對于中學生,可以開發更具挑戰性的項目,如組織社區環保活動或參與綠化工程,從而鍛煉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領導能力。最后,勞動教育資源的不斷更新和完善至關重要。社會在不斷變化,新的環保問題和挑戰也隨之涌現。因此,教育工作者需要保持教材和資源的更新,以確保勞動教育與時俱進。新的環保技術和理念應不斷納入教育內容,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適應能力。
五、采用多元評價策略
多元評價策略在貫通式一體化勞動教育的課程建構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這一策略旨在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表現,幫助教師調整教學方法和內容,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首先,多元評價策略的核心在于全面了解學生的勞動核心素養和課程表現。傳統的評價方法,如考試和測驗,雖然在衡量學生知識的角度上有其用途,但卻無法捕捉到學生在勞動領域的實際能力和素養。然而,多元評價策略通過多維度的評估,如技能、思維、情感和社會參與等,幫助教育者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成長。以下是一個具體的例子:在一個貫通式一體化勞動教育項目中,學生參與了社區環境改善計劃,他們負責清理公園區域并重新布置花壇。評價不僅關注了他們的環保知識,還涵蓋了團隊協作、領導技能和情感智慧等方面。通過這種多元評價,教育者能夠深入了解學生在實際勞動中的表現和成長。其次,多元評價方法的關鍵之一是結合了定量和定性評價,提供了更全面的數據,以便更好地指導教學和課程改進。定量評價可以幫助教育者量化學生的表現,而定性評價則提供了關于學生思維和情感方面的深入見解。以下是一個案例:在一個家政管理的課程中,學生學習了烹飪技能,計劃并制定了一個家庭晚餐。教育者使用了定量評估,如口味評分和食品安全得分,以評估學生的烹飪技能。此外,他們還要求學生撰寫反思報告,描述他們在規劃和準備晚餐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以及他們的成長和改進。這種多元評價方法不僅反映了學生的技能水平,還關注了他們的反思和學習能力。再次,多元評價策略鼓勵學生參與評價過程,包括自我評價和同伴評價。這種參與有助于學生更深入地理解自己的學習需求,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和反思能力。以下是一個案例:在一個園藝項目中,學生合作種植和維護一個校園花園。在項目的末尾,學生被要求進行自我評價,評估他們在項目中的角色和貢獻。
六、結束語
貫通式一體化勞動教育的課程建構是學校勞動教育改革的關鍵一環。通過采用勞動項目化策略、家校社協同策略、勞動周的開展策略、開發勞動課程資源和采用多元評價策略等五大教學策略,可以豐富勞動教育的內涵,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培養具備實際工作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的未來公民。這些策略的有效實施將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勞動的意義,為他們的未來成功做好充分準備。因此,貫通式一體化勞動教育的課程建構應成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趙榮生,唐華山.“五育”并舉背景下的勞創融合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2(19):61-63.
[2]萬坤利,李艾諾.服務性勞動教育的內涵特征與實踐路向[J].銅仁學院學報,2021,23(6):74-81.
[3]潘建華,黃玉.勞動教育的價值意蘊、現實困境及其路徑探究[J].繼續教育研究,2022(2):7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