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增河
〔摘? ? 要〕? 本文主要圍繞如何在小學科學教學中踐行“立德樹人”理念。首先,探討了科學教學與立德樹人理念的理論聯系,強調科學素養和道德素質的共同重要性;然后,提供了一些具體方法,如課程設計的道德導向、教學策略的道德強調,以及實踐活動的道德實踐;最后,分析了當前小學科學教學在立德樹人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一系列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 小學科學;立德樹人;道德教育
〔中圖分類號〕? G424?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1674-6317? ? (2024)? 05? ? 028-030
一、立德樹人理念與科學教學的聯系
在教育領域,立德樹人的理念占據了核心地位。它不僅是一種教育目標,更是教育過程中的一個引導原則。立德樹人的目標是培育具有良好品質和健全人格的人,這種目標與科學教學的理論聯系密切。科學教學的本質是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包括科學知識的掌握和科學思維方式的培養。而這些目標的實現,離不開立德樹人的理念。因為,科學素養不只是知識的積累,更關乎道德的內涵。例如,科學的探索和實踐需要誠實和負責任的態度,科學的發展需要尊重他人和合作的精神,科學的應用需要考慮其對社會和環境的影響。這些都需要道德的引導。從理論上看,科學教學和立德樹人的理念有著共同的教育目標,那就是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科學教學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而立德樹人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道德素質。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不能偏廢。只有科學素養和道德素質都得到提升,學生的全面發展才能得到保證。同時,立德樹人的理念也為科學教學提供了方法指導。這是因為,立德樹人強調的是全面教育,而全面教育需要的是主體性教學,也就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這符合現代科學教學的理念,那就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引導,通過探索和實踐,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這種教學方式,不僅有利于學生的知識學習,更有利于學生的道德培養。因為,在探索和實踐中,學生需要遵守科學的道德規范,需要考慮科學的社會影響,需要尊重他人的觀點,這些都是道德的實踐。
二、小學科學課堂落實立德樹人理念的方法
(一)課程設計的道德導向
1.道德教育在課程設計中的重要性
課程設計是教育活動的重要環節,它決定了教育的方向和路徑。道德教育在課程設計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第一,道德教育是全面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知識和技能的教育中融入道德教育,可以幫助學生形成全面的素質和人格。第二,道德教育是培養公民素質的關鍵環節。學生通過道德教育,學習和理解社會規范和價值觀,從而成為具有社會責任感的公民。第三,道德教育是預防和解決社會問題的有效手段。道德教育可以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對他人和社會的影響,從而培養他們的道德責任感。
2.在課程設計中融入道德教育的元素
課程設計中融入道德教育的元素,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第一,在課程內容的設計中,要注重道德教育的內涵。這意味著,不僅要包含道德知識的教學,也要包含道德情感和道德行為的培養。例如,在科學課程中,可以設計一些關于科學道德和科學社會責任的內容,讓學生在學習科學知識的同時,理解和接受科學的道德要求。第二,在教學方法的設計中,要注重道德教育的實踐。這意味著,要通過實際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實踐道德行為,體驗道德情感。例如,在科學實驗課中,可以設計一些需要團隊合作的實驗項目,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和實踐合作的道德規范。第三,在課程評價的設計中,要注重道德教育的評價。這意味著,不僅要評價學生的知識和技能,也要評價學生的道德行為和道德態度。例如,可以設置一些評價指標,如誠實、尊重、責任等,作為評價學生的一部分。第四,在課程環境的設計中,要注重道德教育的氛圍。這意味著,要創造一個尊重、公平、關愛的課程環境,讓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自然而然地接受和實踐道德規范。
(二)教學策略的道德強調
1.應用道德教育的教學策略
教學策略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實現教學目標所選擇的方式和方法,而道德教育的教學策略則為在這個過程中,更好地引導學生內化道德規范,形成道德習慣。第一,案例教學是一個有效的道德教育策略。通過分析和討論具體的道德問題,學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道德規范,更有效地形成道德意識。例如,在科學教學中,可以通過分析科學史上的倫理案例,如克隆、基因編輯等,讓學生理解科學的道德責任和社會責任。第二,角色扮演也是一種有效的道德教育策略。通過扮演不同的角色,學生可以從不同的視角理解和感受道德規范,從而更好地理解和接受道德規范。例如,在科學教學中,可以設計一些科學決策的角色扮演活動,如環境保護、資源利用等,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理解和感受科學的道德和社會責任。第三,反思和討論是一種重要的道德教育策略。通過反思和討論,學生可以深化對道德規范的理解,增強道德判斷的能力。例如,在科學教學中,可以組織一些關于科學道德和科學社會責任的討論,讓學生通過反思和討論,深化對科學道德和科學社會責任的理解。
2.通過教學實例分析立德樹人的作用
以科學教學中的環保主題為例,教師可以設計一種教學策略,使學生通過親身參與,更好地理解環保的重要性,從而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在課程內容的設計中,融入環保的相關知識,如資源的重要性、環保的方法等。在教學方法的設計中,采用項目式學習,讓學生開展實際的環保活動,如垃圾分類、植樹活動等。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反思自己的行為,理解自己的行為對環境的影響,培養他們的環保意識。在課程評價的設計中,除了評價學生的知識掌握和技能運用,還要評價學生的道德行為和道德態度。例如,教師可以設置一些評價指標,如參與度、合作性、責任感等,作為評價學生的一部分。通過這樣的教學策略,學生不僅學習到了環保的相關知識,也在實踐中體驗到環保的重要性,從而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這就是教學策略在立德樹人中的作用。
(三)實踐活動的道德實踐
1.實踐活動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實踐活動是道德教育的重要載體,它可以提供直接、生動的情境,使學生在實踐中直接感受和體驗道德規范,從而促進學生的道德認知、情感態度和行為習慣的形成。第一,實踐活動可以提供豐富多樣的道德情境,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感受道德規范的內涵。比如,參與社區服務活動,可以讓學生理解和體驗什么是責任、什么是奉獻。第二,實踐活動可以提供直接的道德體驗,使學生在實踐中直接感受道德規范的影響,從而形成深刻的道德認知。比如,通過團隊合作活動,學生可以直接體驗團隊合作的價值,從而理解和接受合作的道德規范。第三,實踐活動可以提供有效的道德訓練,使學生在實踐中不斷嘗試和練習道德行為,從而形成穩定的道德行為習慣。比如,通過模擬法庭活動,學生可以不斷嘗試和練習公正、公平的道德行為,從而形成公正、公平的道德行為習慣。
2.通過活動設計,培養學生的道德認知和情感態度
設計實踐活動的目標應是為了幫助學生深化對道德規范的理解,并在實踐中形成正確的道德情感態度。以下是一些具體的設計策略。第一,在活動主題的選擇上,應選擇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具有強烈道德內涵的主題。比如,可以選擇環保、公益服務、團隊合作等主題。第二,在活動過程的設計中,應設計一些需要學生進行道德判斷和道德行為的任務。比如,可以設計一些需要學生討論和決策的任務,讓學生在討論和決策中理解和接受道德規范。第三,在活動結果的反饋中,應給予學生關于道德行為的反饋,讓學生理解自己的道德行為對他人和社會的影響。比如,可以設置一些反饋環節,讓學生反思和討論自己的道德行為。第四,在活動評價的設計中,應評價學生的道德行為和道德態度,以此作為活動成功的重要標準。比如,可以設置一些評價指標,如責任感、合作精神、公正態度等,作為評價學生的一部分。
三、面對立德樹人挑戰提出對策
(一)分析小學科學教學在立德樹人方面存在的問題
在當前的小學科學教學中,盡管立德樹人的重要性已經逐漸被認識到,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依然面臨一些挑戰。第一,科學教學中的道德教育內容不足。在課程設計和教學實施中,常常過分關注科學知識的灌輸和科學技能的培養,而忽視了道德教育的嵌入。例如,教師在講述科學知識或者科學發現的過程中,往往忽視了科學家的道德品質和科學探索的道德原則。第二,科學教學中缺乏有效的道德教育形式。當前,道德教育主要通過直接講授或者間接灌輸的方式進行,缺乏實踐性和互動性。這導致學生無法在實際的情境中體驗和練習道德規范,影響了道德教育的效果。第三,科學教學的評價體系不完善。在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時,過分強調知識和技能的評價,而忽視了道德行為和道德態度的評價。這可能導致學生對道德的重視程度不夠,影響了道德教育的效果。第四,科學教學中的道德教育資源不足。無論是教材的編寫,還是教學活動的設計,往往缺乏充足的道德教育資源,這限制了科學教學在立德樹人方面的效果。
(二)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和建議
面對上述問題,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對策和建議。第一,強化科學教學中的道德教育內容。在設計課程和教學活動時,應將道德教育融入科學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例如,可以在教授科學知識時,穿插科學家的道德品質和科學探索的道德原則。第二,創新科學教學中的道德教育形式。可以設計一些實踐性和互動性強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實際的情境中體驗和練習道德規范。例如,可以設計一些科學實驗,讓學生在實驗中體驗合作、公正、誠實等道德規范。第三,完善科學教學的評價體系。在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時,應同時關注學生的道德行為和道德態度,將這些作為評價的重要指標。例如,可以設置一些道德行為的評價指標,如團隊合作態度、科學實驗的誠實度等。第四,豐富科學教學中的道德教育資源。可以編寫一些包含豐富道德教育內容的科學教材,設計一些能夠提供道德體驗的教學活動,以此提高科學教學在立德樹人方面的效果。
立德樹人是科學教學的重要目標,它要求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還要培養他們的道德素質。通過合理的課程設計、有效的教學策略,以及有意義的實踐活動,幫助學生理解和接受科學的道德規范,形成正確的道德認識和道德態度。同時,也需要對現有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反思,如道德教育內容的不足、教學形式的單一、評價體系的不完善,以及道德教育資源的匱乏等,并尋找有效的解決對策。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科學教學的立德樹人目標,培養出既有科學素養又有道德素質的全面發展的學生。
參考文獻
[1]周清松.淺議小學科學教學如何落實“立德樹人”[J].教育與裝備研究,2022(1):81-83.
[2]曾文鋒.小學科學教學中要落實立德育人[J].新一代(理論版),2020(7):1.
[3]黎錦桃.基于立德樹人的小學科學德育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2021(8):29-30.
[4]成艷萍.小學科學教學中德育導師育人途徑的探究[J].天津教育,2021(1):184-185,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