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地
〔摘? ? 要〕? 在小學數學教育中,傳統的單向授課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整組教學模式可以提高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和參與度,促進學生的合作學習和創造性思維,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和科學思考水平。基于此,本文結合小組組建、課程設計、教學實施、科學評價等方面的內容,探討了小學數學課堂整組教學模式的應用路徑。
〔關鍵詞〕? 小學數學;整組教學模式;創新
〔中圖分類號〕? G424?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1674-6317? ? (2024)? 05? ? 061-063
小學數學課堂整組教學方法是近年來教育界普遍關注的教學模式,該模式通過分組學習,讓學生在小組內相互合作,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潛力,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
一、小學數學課堂整組教學模式的創新路徑
(一)教師角色的轉變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扮演著一個“知識傳授者”的角色,主要是通過教授知識點來實現教學目標。而在整組教學模式中,教師的角色發生了明顯的轉變。首先,教師在整組教學模式中扮演的是一個指導者的角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知識傳授者。在整組教學模式中,教師需要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權,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導,但不再是直接授課。其次,教師需要更加注重對學生的情感教育。整組教學模式中的教師需要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情感變化,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調整心態,消除學習焦慮和心理壓力,建立良好的學習氛圍和積極的情感體驗。最后,整組教學模式中教師還需要成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這意味著,教師需要指導學生如何制定學習計劃、如何解決學習難點和疑惑,以及如何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評價和反思。教師需要通過引導學生思考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我發現、自我學習和自我成長,從而實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
(二)小組的建立
小組是整組教學模式的核心,小組的建立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是實現整組教學模式的重要基礎。合理地建立小組有利于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建立小組需要強調以下要點。
1.成員選擇
小組的成員應該是來自同一層次和水平的學生,避免把水平相差過大的學生放在同一個小組中。小組成員的數量一般為3~5人,過多或過少都會影響小組的工作效率。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學科特長和學習態度等因素來分配小組成員,同時要確保小組成員之間的關系和諧。
2.規則制定
小組內應該制定一些規則,如小組成員的職責分工、交流方式、作業分配、評價標準等。小組成員應該遵守這些規則,如果出現違規行為,應該及時進行調整。
3.合理分工。小組成員應該根據各自的興趣和特長,合理分工,共同完成任務。分工合理能夠提高小組成員的工作效率,同時也能夠提高小組成員之間的合作性和團隊精神。
4.交流溝通
小組成員應該積極交流協商,共同解決問題。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交流和討論,同時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增強學生的表達能力。
5.評價反饋
小組成員之間應該互相評價和反饋,及時發現問題,改進不足。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對小組活動的觀察和評估,為小組提供及時的反饋,同時也可以讓小組成員對自己的表現進行自我評價,發現自身的優缺點。
(三)任務的設計
任務設計是小學數學課堂整組教學模式的重要環節,任務設計的質量直接關系到整個教學效果的成敗,任務設計需要強調以下幾個要點。
1.確定任務目標
任務目標是任務設計的重要起點,任務目標應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特點,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和實際情況,同時也應符合教學目標和教學大綱。在確定任務目標時,應考慮學生的知識水平、學習興趣、思維能力等因素,確保任務目標既具有挑戰性又能夠實現。例如,小學三年級的學生正在學習分數,任務目標可以設計為“通過小組合作,讓學生能夠掌握基本的分數概念和計算方法”。
2.任務內容選擇
任務內容應該充分體現任務目標,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特點選擇合適的任務內容。任務內容應該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和學習環境,讓學生感到任務具有重要意義。以小學四年級的學生正在學習的面積和周長為例,任務內容可以設計為“根據給定的圖形和尺寸,小組成員合作計算出圖形的面積和周長”。
3.任務難度適當
任務難度應該適當,不宜過于簡單或過于困難。任務難度的選擇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特點,要有一定的挑戰性,同時也要保證任務的可完成性。任務難度適當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地興趣和學習動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例如,小學五年級的學生正在學習幾何圖形的特征,任務難度可以適當提高,任務內容可以設計為“小組成員通過自己的觀察和思考,找出幾何圖形的特征,并歸納總結”。
4.提供支持和指導
在任務設計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導,幫助學生完成任務。教師可以提供一些相關的參考資料,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和思考,同時也應該及時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指導,確保學生能夠順利完成任務。例如,在小學四年級學生完成面積和周長任務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提供一些相關的測量工具,引導學生進行測量,同時也可以提供一些相關的參考資料,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任務內容。
5.引導學生交流合作
小學數學課堂整組教學模式中,任務設計應該鼓勵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同時也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團隊意識。例如,在小學二年級學生學習數的加減法時,任務可以設計為“小組成員之間相互出題、相互交流,并互相批改”。
6.體現趣味性
小學數學課堂整組教學模式中,任務設計應該具有趣味性,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能夠獲得快樂和成就感。任務設計可以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實際生活情境,創造出生動、有趣的任務形式。例如,在小學一年級學生學習數的認知時,任務可以設計為“小組成員利用實物進行數的認知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體驗學數學的樂趣”。
二、小學數學課堂整組教學模式創新路徑
(一)設計教學目標和任務
在運用整組教學模式之前,教師需要先設計好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任務。例如,在人教版一年級數學課中,通過加減法的教學讓學生能夠掌握“加減法”的概念和方法,理解加減法的概念和基本原理,能夠正確地進行一位數加減一位數的計算,運用減法解決簡單的問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合作精神。基于這個目標,結合班級的實際情況,設計如下的三個任務。任務1,小組內的學生通過討論,總結出“加減法”的定義和加減法的基本性質。任務2,小組內的學生在自己的本子上,通過對應題目的分析,找到其中的加減數、被加減數和差,明確加減法運算的意義。任務3,小組內的學生根據教師提供的數學游戲,利用加減法技巧完成游戲。
(二)組建小組
在確定了教學目標和任務之后,教師需要將學生分組,每個小組有3~5名學生,由不同成績水平的學生組成,包含一些高水平的學生,一些中等水平的學生和一些低水平的學生,使小組成員之間可以相互學習和支持。使用隨機分組的方式,結合學生的學習水平、性格等因素進行分組。
(三)活動策劃
在學生分組之后,教師需要給每個小組提供一份工作任務單,讓學生知道具體要做什么。同時,教師還需要為每個小組分配一個組長,組長的主要職責是協調組內工作,并確保任務完成。每個小組的學生可以定期聚集在一起,進行各種數學活動和游戲。例如,可以組織以下活動。
1.數學游戲
讓學生參加各種數學游戲,例如數獨、數學謎題和數學競賽等,從而培養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互相教授
在學生開始探討前,教師應該強調小組內學生的互相協作。讓學生了解到完成任務需要大家一起協作。教師可以給小組內每個學生分配不同的角色,例如組長、時間管理員、記錄員等,讓學生在角色分工中體驗協作的樂趣。每個小組的學生可以輪流擔任教師,教授其他小組成員一些他們已經學會的數學知識和技能,例如,進行豎式加減法計算,計算527-286=?時,學生需要熟練掌握各個位數的數學概念,以及進位和借位的技巧,逐步提高自己的計算速度和準確性。計算的過程需要進行整組討論,學生通過探討可以得出,這個題目的計算,需要從個位數開始減,首先減去6,得到1,然后從十位數減,需要借位,將5變成4,然后從4減8,得到6。最后從百位數減,得到2,因此,527-286=241。在學生開始探討后,教師應該在課堂上監督和引導學生完成任務。教師可以在小組內巡視,看看學生是否能夠合理分工,是否互相協作,是否正確理解任務要求,給予學生必要的指導和幫助。
3.小組競賽
當小組內所有學生完成任務后,教師應該安排小組間展示和總結。讓每個小組介紹自己完成的任務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教師也可以在展示和總結環節向學生強調一些需要注意的知識點,鞏固學生的知識和技能,可以讓小組之間進行數學競賽,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競爭意識。小組競賽可以按照以下步驟開展。準備題目:為每個小組準備一些數學知識競賽題目,先考查學生的基本數學知識和技能,難度不宜過高,例如87+11=?,111-38=?,248-33=?,同時,確定比賽的規則和時間,每個小組有30秒的時間回答這三個問題。比賽進行:在規定的時間內,讓每個小組盡可能多地回答問題,為確保公平性,讓每個小組同時回答問題,比賽結束后,計算每個小組回答正確的題目數量,評估小組的表現。獲勝小組:根據每個小組的表現,宣布獲勝的小組,可以為獲勝的小組頒發證書或獎勵,以激勵他們繼續努力學習。
4.跟蹤評估
在整組教學科學方法結束后,教師需要對學生的表現和成果進行評價。可以評價小組內每個學生的表現,也可以評價整個小組的表現。評價可以基于學生的任務完成情況、角色扮演情況、協作情況等方面,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定期跟蹤小組的學習情況,并根據學生的表現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可以對小組的學習計劃進行調整和改進。同時,及時獎勵學生的成就,以鼓勵他們繼續努力學習。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表現和反饋來改進教學模式。例如,如果學生在協作方面存在問題,教師可以在下次課程中加強團隊協作的培養。如果學生在某些知識點上存在困難,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增加相關練習或講解。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課堂整組教學模式的創新,可以幫助學生在輕松有趣的氛圍中鞏固數學知識,并且可以促進小組成員之間的互動和協作。同時,整組教學科學方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競爭意識,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因此要大力推廣這種教學方式,通過設計和實施課程,帶領學生進行小組合作,讓他們互相協作,共同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合作精神。
參考文獻
[1]李曉立.基于單元整組教學的群文閱讀課堂教學模式和方法淺析[J].文學少年,2021(32):1.
[2]劉慶懷.互聯網時代下單元整組的“群文閱讀”課堂教學模式探究[J].中國新通信,2022(7):3.
[3]尹靜.小學數學線上教學模式的創新路徑探討[J].教師博覽(下旬),2022(8):2.
[4]程洪川.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模式的構建策略研究[J].進展(科學視界),2021(8):192.
[5]齊煥青.小學數學線上教學模式的創新途徑[J].女人坊(新時代教育),20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