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該文系統探討了高職體育課程中有效融入職業核心素質的設計與實施策略。基于模塊化教學與體驗式學習理念,課程設計著重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團隊合作精神及創新能力,旨在提升學生的體能水平,并全面增強其關鍵職業素質。研究結果顯示,將職業素質融入體育課程,不僅顯著提升了學生的職業適應性,還為高職教育的改革提供了可行的操作路徑與寶貴經驗,為培育具備綜合能力的職業人才奠定了堅實基礎。
【關鍵詞】 高職體育教育" 職業核心能力" 課程創新" 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 G80-0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813(2024)36-0052-04
Research on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of Higher Voca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tegrating Vocational Core Qualities
JIN Shanglu
Tianjin College of Commerce, Tianjin, 30035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discusses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of integrating vocational core qualities into higher voca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Based on modular teaching and experiential learning, the curriculum design focuses on cultivating students' communication skills, teamwork spirit and innovation ability, aiming to help students improve their physical fitness while comprehensively improving their key vocational qualit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tegrating vocational qualities into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not only significantly improves the vocational adaptability of students, but also provides a feasible operational path and valuable experience for the reform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lays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raining professional talents with comprehensive ability.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Vocational core quality; Curriculum innovation; Practical teaching
職業核心素質在高職教育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不僅是學生未來職場成功的關鍵因素,也是其融入社會、實現自我價值的重要基石。隨著社會對職業人才綜合素質要求的日益提高,高職體育教育的功能已不再局限于增強學生體質,其還肩負起了培養職業素養的重任。然而,當前高職體育課程設計存在內容滯后、目標不明確的問題,難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職業核心素質。在此背景下,深入探究如何通過科學合理的課程設計與實施策略,將職業核心素質融入高職體育教學中,具有顯著的現實意義[1]。
本研究結合理論分析與實踐探索,旨在為高職體育課程改革提供思路,以更好地服務于高職學生的職業發展和社會需求。
1" 理論基礎
1.1" 職業核心素質概念界定
職業核心素質是指個人在職業發展和社會實踐中所必需的基本能力和綜合素養,這些能力包括但不限于團隊協作能力、溝通表達能力、創新意識、問題解決能力以及社會責任感。它是衡量學生未來職業發展和個人成長的重要指標。在高職教育中,職業核心素質的培養目標不僅體現在學生專業技能的提升上,更體現在其軟技能的全面發展上。因此,高職體育課程的設計應當緊密圍繞這些核心素質展開,旨在提高學生的綜合競爭力。此外,職業核心素質的培養還需要針對學生的職業特點進行個性化引導,特別是在高職教育中,要結合學生的職業方向制訂清晰的素質提升路線,讓職業核心素質的培養更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
1.2" 高職體育教育目標定位
高職體育教育不僅關注學生的身體素質提升,更應以培養職業素質為核心目標。具體來說,體育課程不僅要鍛煉學生的體能,還應通過體育活動提升其團隊協作、領導能力、抗壓能力及自我管理等關鍵職業素質。同時,體育教育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職業適應性與工作能力,使他們具備在未來職業生涯中應對挑戰的綜合素養。例如,通過有針對性的訓練設計,學生可在真實的職業化情境中鍛煉決策能力與協調能力,從而為自身職業生涯打下堅實基礎。因此,高職體育教育的定位在于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與職業素質同步發展[2]。
1.3" 教育學原理指導下的課程設計理念
基于教育學原理的高職體育課程設計應以學生為中心,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并重視多元化教學方式的運用。課程設計不僅要體現體育技能的培養,還應融入體驗式學習和跨學科知識的整合,以全面提升學生的職業素質。同時,課程應強調個性化發展和職業核心素質的滲透,通過合理設置教學目標與模塊化教學內容,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例如,在課程設計中,可引入情境模擬與問題導向式教學法,幫助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團隊合作精神與創新能力。在教育學原理的指導下,高職體育課程將更具科學性與實踐性,并為學生提供全面發展的機會。
2" 現狀分析
2.1" 高職體育教學課程設計內容滯后
目前,高職體育課程設計內容與現代職業教育的發展需求存在脫節現象。課程內容更新不及時,缺乏針對性,是普遍存在的問題。許多體育課程仍沿用傳統的教學內容,重視體能訓練而忽視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3]。特別是在信息技術和智能化應用迅速發展的背景下,課程設計未能及時融入現代教學工具和技術,導致教學效果不佳,學生的職業核心素質得不到充分鍛煉。課程內容的滯后使得體育教學難以有效支持學生未來職業發展的需要,亟須調整與改革。例如,在傳統課程中,技能訓練多以單一項目為主,缺乏跨學科知識和綜合能力的融合,這使得課程內容對學生的吸引力不足,也難以實現課程目標的多元化。
2.2" 體育教學課程設計目標不明確
當前的高職體育課程設計普遍存在目標不明確的問題,具體表現為課程的教育目標與職業核心素質培養脫節。部分課程僅關注學生體能和技能的提升,忽視了通過體育活動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如團隊協作、溝通能力和心理素質等。課程設計缺乏針對不同專業的定制化目標,導致教學內容泛而不精,難以滿足學生未來職業發展的需求。例如,不同專業的學生在體育課程中的需求差異較大,管理類專業需要更多團隊合作和領導能力的培養,而技術類專業則更注重耐力、靈活性及快速決策能力的訓練。如果課程設計未根據學生專業需求量身定制,就容易造成資源浪費和學習效果的偏離。因此,明確課程設計目標,不僅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關鍵,也是提升學生職業素質的重要途徑[4]。
3" 課程設計原則
3.1" 以培養學生職業素養為核心
高職體育課程的設計應以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為核心,緊密圍繞其未來職業需求展開。職業素養涵蓋溝通能力、團隊合作、領導力、抗壓能力及責任意識等關鍵軟技能,這些素質是學生適應未來工作環境的重要基石。課程內容不僅要包含體育技能,還需融入這些職業素質的培養,以確保學生不僅具備強健的身體素質,還具備出色的職業素養,從而在未來職場中脫穎而出,展現出更強的競爭力。此外,課程設計還需注重針對不同專業特點和學生個性需求的細化設置,例如通過設置特定場景的模擬訓練,讓學生在真實的職業化情境中充分體驗并提升職業素質,達到理論與實踐的深度融合。
3.2" 強調實踐性與體驗式學習
高職體育課程設計應著重強調實踐性和體驗式學習,鼓勵學生在真實情境中鍛煉和提升職業技能。通過參與體育活動、競賽、團體項目等,學生不僅能夠提升體能,還能在互動和協作中培養團隊精神、領導力及問題解決能力。實踐性學習能夠加深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增強對職業素質的感知和應用能力,幫助他們在日后的職業場景中更加游刃有余,從而提高課程的實際效能[5]。例如,教師可在課程中設計角色扮演環節,要求學生模擬職場團隊中的不同角色,完成協作任務,從中體驗如何有效溝通、合理分工以及高效解決問題。這種學習模式能夠極大地提升學生的參與感和綜合能力。
3.3" 注重跨學科知識整合
高職體育課程設計應注重跨學科知識的整合,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體育課程不應孤立于專業學習之外,而應與學生的專業課程相結合,如融入健康管理、心理學、信息技術等多學科內容,使學生在學習體育的同時,能夠提升多方面的能力。這種跨學科的整合不僅能夠豐富課程內容,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解決復雜職業問題的能力,以適應多元化的工作環境。例如,信息技術的引入可以幫助學生通過數據分析軟件評估運動表現,增強課程的科學性和實踐性,同時提升學生的數字素養,為其職業發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3.4" 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
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是保障高職體育課程設計效果的關鍵環節。評價體系不僅要關注學生的體能和技術水平,還應綜合評估其職業素質的提升,如團隊協作能力、領導力、心理素質等。評價應采用多元化方式,結合量化評估與質性評估,通過實踐項目、團體活動及日常表現等多維度來評價學生的綜合素養。例如,課程中可增加階段性評估和反饋機制,實時跟蹤學生在職業素質方面的進步情況,并通過個性化輔導幫助其改善薄弱環節。此外,教師還應注重評價方式的公平性和激勵性,采用分層次、多元化的評價標準,確保學生的不同能力和潛力都能得到充分體現。
4" 實施策略
4.1" 構建模塊化教學內容
高職體育課程的模塊化教學內容構建應依據不同專業的實際需求,定制專項訓練項目,以確保教學內容與學生未來職業發展緊密結合。不同專業的學生在職業核心素質和技能要求上各有側重,體育課程需據此提供具有針對性的訓練模塊[6]。例如,管理類專業可重點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領導力和決策能力,以適應未來職場中的管理與協調工作;技術類專業則應注重提升學生的反應能力、耐力及問題解決能力,以應對高強度的職業要求。
此外,課程還應融入心理健康教育,通過體育活動增強學生的抗壓能力和情緒調控能力,提升他們在壓力環境下的適應能力與心理素質。這些素質不僅能夠提升學生日常學習的自信表現,還能為其未來職業生涯應對復雜挑戰提供助力。團隊協作精神的培養同樣是模塊化教學中的關鍵,通過集體項目和協作任務,學生能在實際操作中提升溝通與協作能力,學習分工與配合,培養集體榮譽感與責任意識。模塊化教學內容的設置,不僅能讓學生在體育訓練中實現多方面能力提升,還能幫助他們清晰認識體育訓練與職業發展的緊密聯系,從而有效提升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參與度,進一步增強職業核心素質的培養。
4.2" 創新課堂教學模式
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是提升高職體育教學質量的關鍵。通過應用信息技術優化教學過程,教師可以引入多媒體、虛擬現實技術等現代科技手段,增強教學的互動性和趣味性,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例如,利用數據分析軟件實時監控和反饋學生的運動表現,幫助學生了解自身進步情況,并針對不足進行個性化改進,增強教學的針對性。虛擬現實技術則可模擬真實運動場景,讓學生在虛擬環境中體驗不同的運動項目,增強學習體驗感。同時,翻轉課堂等新型教學方法也應得到廣泛推廣。翻轉課堂強調課前學習與課堂討論的結合,學生在課前通過線上資源自主學習理論知識,課堂上則通過實踐訓練、討論和問題解決等方式深化理解和應用。這種教學模式不僅能提高課堂效率,還能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參與度,促進知識的內化與遷移。信息技術與翻轉課堂的結合,能為學生提供更加靈活且個性化的學習體驗,進一步培養其職業素養和綜合能力,使教學效果更加顯著、持久,為學生的未來職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7]。
4.3" 拓展課外活動平臺
拓展課外活動平臺是提升高職體育課程綜合效益的重要途徑。通過組織各類體育競賽,可以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與興趣,增強其體育鍛煉的積極性,推動其自覺參與體育運動習慣的養成。競賽活動不僅能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還能促進團隊協作、互助精神的養成,這些素質在未來的職業發展中至關重要。
此外,學校應結合社會需求,積極組織志愿服務和公益活動,如社區服務、幫助弱勢群體等。這些社會實踐不僅能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還能在真實情境中提升其問題解決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應對復雜情境的靈活性。這些經歷有助于學生將職業核心素質融入日常生活和未來的職業環境中。課外活動平臺的拓展,既豐富了學生的課外生活體驗,又為他們提供了更多實踐機會,有效提升了學生的職業素養和社會責任感,實現了職業能力與個人素質的全面發展。
4.4"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是提升高職體育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定期組織教師培訓,有助于教師更新教學理念,掌握最新的教學技術,應對現代化教育的多樣化需求。通過系統化培訓,教師能夠提升業務能力,尤其是在信息技術應用、翻轉課堂等新型教學方法的運用上,增強課堂互動性和趣味性。同時,教師應積極參與國內外學術交流,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與實踐經驗[8]。
此外,鼓勵教師開展科研工作,不僅能提升其學術水平,還能為教育教學改革提供前瞻性的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導。科研成果的轉化與應用,可直接推動教學內容的優化與升級,確保課程設計更加科學、有效,幫助教師在職業素質教育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形成教學與科研的良性循環。通過這些舉措,師資隊伍建設將更好地支撐高職體育課程的不斷改進與創新,確保學生獲得全面發展。
5" 結語
高職體育課程的設計與實施不僅是增強學生體能的關鍵所在,更是培養職業核心素質的重要途徑。在社會需求日新月異的背景下,體育課程需采取更具前瞻性的策略,引導學生在提升體能的同時,增強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領導力等軟技能。通過科學的課程設計、創新的教學模式以及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學生的職業素養能夠得以全面提升,為未來的職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此外,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與加大教學改革力度,將有力推動高職體育教育的持續發展,促使學生綜合素質與社會需求實現精準對接。
參考文獻
[1] 沙茜.高職體育教育核心素養視角下田徑教學評價改革的策略研究[J].冰雪體育創新研究,2024,5(16):161-163.
[2] ZHAO Q J,XIAO M L,YANG C F.Enlightening Research on the Education Thought of Cultivating Talents under the Discipline Core Accomplishment to the Physical Educa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s At Undergraduate Level[J].Advances i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Psychology,2022,6(1):79-83.
[3] 劉元強,景懷國.“立德樹人”理念下高職體育學科核心素養培養實踐[J].工程技術研究,2020,5(21):220-222.
[4] 王友高,覃倩倩.以運動素養提升為目標的高職體育課程教學內容及形式研究——以廣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2(2):157-159.
[5] 孟桐宇,蔡瓊.試論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核心和職業特色的突出[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6,29(8):114-115.
[6] 王智博.基于以職業素養為核心的高職體育教學改革路徑略談[J].品牌研究,2021(9):242-244.
[7] 王鴿子.“十四五”高職體育教師職業素養現狀及發展策略研究[D].長春:吉林體育學院,2023.
[8] 李三三.素質拓展訓練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23,39(1):157-159.
基金項目:天津市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研究會2023-2024年度課題(項目名稱:結合職業核心素質的高職體育教學模式創新研究,項目編號:2024-H-104)。
作者簡介:金尚璐(1994—),女,碩士,助教,研究方向為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