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以廣告專業課程為例,深入探討高校融媒體教材的建設與實踐。在當前信息化、數字化時代,媒體融合已是大勢所趨,高校廣告專業的教育模式也需要與時俱進,進行相應的改革與創新。因此,研究廣告專業融媒體教材建設與實踐,對于培養具備融媒體技能的廣告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首先,文章結合廣告專業的發展歷程和現狀,分析廣告專業融媒體教學的發展趨勢與需求。隨著互聯網、移動終端等新媒體平臺的興起,廣告行業正面臨著從傳統媒體向融媒體轉型的挑戰。廣告專業教學也需要從單一的技能培訓轉向綜合素質培養,涵蓋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整合傳播、創意策劃、數據分析等多方面內容。其次,文章探討了廣告專業融媒體教材的要求。融媒體教材應具備較強的實用性和前瞻性,既要涵蓋傳統廣告課程的基本知識體系,又要關注新媒體廣告的發展趨勢和技能要求。此外,融媒體教材還應注重案例教學,以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培養具備實戰經驗的廣告人才。
在此基礎上,文章對廣告專業融媒體教材進行了具體的設計與構建。其一,教材內容應充分考慮廣告專業課程的特點與需求,包括對理論知識、實踐技能和職業素養的培養;其二,教材應采用融媒體呈現方式,如線上線下相結合、圖文聲像并茂,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其三,教材還應與行業發展同步,及時更新案例和數據,為學生提供最新的廣告行業動態。
關鍵詞:高校;廣告專業;融媒體教材;教學發展趨勢;內容構建
中圖分類號:F713.80-4;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4)04-0115-03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2022年度湖南省職業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高校融媒體教材建設與實踐研究”成果,項目編號:ZJGB2022605
融媒體時代,新舊媒體相互融合,打破了傳統媒體的界限,為廣告行業帶來了全新的機遇和挑戰。高校廣告專業也需要順應時代發展趨勢,培養具備融媒體素養的人才。
就當前來看,我國高等教育在廣告專業教材建設方面雖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與融媒體時代的要求相比,仍存在較大的差距,教材內容陳舊、更新不及時,缺乏實踐性和創新性等諸多問題依然存在,難以滿足廣告行業的發展需求[1]。
而且,高校廣告專業現行教材內容更偏向于理論性層面,實際操作演練的內容不多,學生的實踐機會少,使得學生在畢業后面臨就業困境。因此,高校廣告專業教材亟待改革和創新。
(一)融媒體教材的內容構建設計
1.基礎理論知識的整合和創新
基礎理論知識是學生廣告專業學習的重要基礎。在融媒體教材的設計中,需要對廣告專業的基礎理論知識進行整合和創新,讓學生能夠全面理解廣告的本質和基本原理[2]。高校融媒體教材建設與實踐探究以廣告專業課程為例,旨在滿足當前廣告行業對融媒體人才的需求。
第一,廣告的定義與特點章節,通過授課講解和案例分析的方式,讓學生深入了解廣告的基本概念和特點,如傳播性、商業性和創意性等。第二,廣告的目標與策略章節,闡述廣告主要目標,如品牌建設、銷售推廣等,并介紹常用的廣告策略和營銷手段。通過授課講解和案例分析,幫助學生掌握廣告策略的制定和實施流程[3]。第三,廣告創意與創作章節,重點介紹廣告創意的概念和創作過程,提供激發創意的方法和技巧。授課講解和實踐操作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廣告創意構思和實際操作能力。第四,媒體傳播與媒介選擇章節,分析不同媒體的特點和優勢,讓學生了解不同媒體的傳播效果,并為融媒體廣告的策劃提供基礎知識。加強授課講解和案例分析,使學生掌握各種媒體的特性和廣告投放策略[4]。
2.實踐案例的引入和分析
廣告是一個實踐性較強的領域,學生需要通過實際案例來學習廣告的創意、策略和效果[5]。
(1)品牌廣告案例。選擇國內外知名品牌的廣告案例,介紹廣告的背景和宣傳效果。重點關注目標受眾定位、創意策略、傳播媒體選擇以及宣傳效果評估。加強對不同品牌廣告案例的分析,使學生深入了解品牌廣告策略和效果評估方法[6]。
(2)跨界合作案例。選取跨界合作的廣告案例,展示創意的跨界聯合和營銷方式。重點關注跨界合作的市場效應、品牌影響力以及傳播策略評估。這些案例可以讓學生了解不同行業之間的合作方式,以及如何發揮互補優勢來實現最佳營銷效果。
(3)社交媒體廣告案例。選取社交媒體平臺上的廣告案例,介紹社交媒體廣告的特點和傳播方式。重點關注社交媒體用戶行為、內容創意以及互動營銷策略。通過這些案例,學生可以了解社交媒體廣告的優勢和特點,并學習如何根據用戶行為和平臺特點來制定營銷策略[7]。
(4)移動廣告案例。選取移動廣告的創新案例,介紹移動廣告的技術應用和互動體驗。重點關注移動廣告平臺、創意形式以及用戶參與度的評估。這些案例可以讓學生了解移動廣告的發展趨勢和技術應用,以及如何通過創意形式和互動體驗吸引用戶的關注[8]。
3.多媒體教學資源的開發與應用
融媒體教學的核心是通過多媒體資源,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案例相結合,提供生動、豐富的學習體驗[9]。在開發多媒體教學資源時,應根據課程內容和教學目標設計合適的教學資源。可以利用圖片、音頻、視頻等多種媒體形式展示廣告創意、廣告分析等內容,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10]。
應用多媒體教學資源,可以通過網絡教學平臺或學校內部的教學平臺進行在線教學,以方便學生隨時隨地開展學習。教師可以將多媒體教學資源制作成課件、PPT等形式,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展示和講解,同時可以設置互動環節,讓學生參與其中,提升學習效果[11]。此外,還可以利用社交媒體平臺,例如,教師可以將相關案例、分析報告等學習材料發布在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平臺上,供學生閱讀和學習。
(二)融媒體教材的形式和呈現方式設計
1.教材形式設計
教材的形式不僅要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和教學目標,還要適應融媒體教學的特點和要求,以提高學習效果和學習體驗。在教材形式設計上,可以采用電子書、網絡教材或移動應用程序等數字化形式來呈現教材內容。數字化教材具有靈活性和互動性,能夠滿足學生隨時隨地獲取教材信息的需求,還可以通過嵌入多媒體內容和交互式學習工具,提供更豐富的學習資源和學習方式[12]。在教材的呈現方式設計上,可以采用多媒體展示、場景模擬、案例分析等教學方法。多媒體展示可以通過圖片、音頻、視頻等形式呈現廣告案例、創意設計等內容,使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和理解廣告的實際操作和效果。場景模擬則可以通過模擬真實的廣告創作環境,讓學生參與其中,鍛煉其實踐能力和創造力。
2.呈現方式設計
(1)互動性。融媒體教材的呈現方式應具有較強的互動性,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可以設置在線問答、討論區、虛擬實驗室等,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實時互動,分享學習心得和經驗。此外,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反饋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提高教學質量[13]。
(2)個性化和智能化。融媒體教材的呈現方式應具備一定的個性化和智能化特點,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可以通過為學生推薦個性化學習路徑、自適應學習系統等方式,實現教學資源的精準投放[14]。同時,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分析學生的學習行為和成果,為學生提供智能化輔導和建議,提高學習效果。
(3)實踐性。廣告專業課程的融媒體教材呈現方式應注重實踐性,在促進學生理論學習的基礎上,鍛煉其實際操作能力。可以通過設置實踐環節、虛擬廣告創作平臺、在線實踐項目等方式,讓學生參與到實際的廣告策劃和執行過程中。此外,還可以引入行業導師、企業案例等資源,使學生更好地了解廣告行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15]。
(三)廣告專業融媒體教材教學評價與考核設計
1.教學評價設計
(1)綜合評價。廣告專業融媒體教學涉及廣告策劃、創意設計、媒介運營等多個方面,教學評價應該全面考查學生在不同知識和技能領域的掌握程度。可以采用綜合考核的方式,包括學術論文寫作、廣告創意策劃、創意呈現、實踐項目等多種形式,以全面評價學生的綜合素質。
(2)實踐性評價。廣告專業融媒體教學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教學評價應注重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考察。可以設置實際案例分析、模擬創意制作等實踐任務,評價學生在實際廣告實踐中的表現。同時,可以利用虛擬廣告創作平臺等工具,評估學生在虛擬環境中的廣告創意和實踐能力。
(3)反思性評價。廣告專業融媒體教學強調學生的反思和創新能力,教學評價應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和自主學習。可以通過開展小組討論、案例分析報告、個人學習觀察等形式,評價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時,可以要求學生撰寫學習總結或自我評價,促使學生更深入地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和成果。
2.考核設計
(1)考核形式上,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包括書面考核和實際操作考核。書面考核主要是針對廣告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通過編寫廣告策劃案或撰寫廣告文案的形式進行測試。實際操作考核則是讓學生完成一份廣告制作實踐項目,評估其實際操作能力。
(2)考核內容上,涵蓋廣告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能力。廣告理論知識包括廣告策略、廣告傳播原理、廣告制作技巧等,要求學生能夠準確理解和運用這些理論知識。實際操作能力主要是針對廣告創意和廣告制作技術的實踐能力,要求學生能夠根據具體的廣告任務進行策劃和制作。
(3)考核標準上,綜合評價學生的理論知識掌握程度和實踐能力。理論知識方面,主要評價學生對廣告理論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實踐能力方面,主要評價學生在廣告創意和廣告制作方面的實際操作能力。評價標準以能否達到預期目標為主,同時也注重學生的創新性和獨立思考能力。
廣告專業融媒體教材建設是適應時代發展和行業需求的必然選擇。通過對廣告專業融媒體教材建設的需求進行分析,可以看到廣告專業融媒體教學的發展趨勢和教材建設方向。同時,廣告專業融媒體教材建設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需要與時俱進、保持敏感性。
參考文獻:
[1] 陶鵬.新時代背景下高校廣告學專業教學模式改革初探[J].中國廣告,2023(11):12-14.
[2] 韓鵬飛.廣告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與創新創業訓練融合的探索[J].傳媒論壇,2023,6(19):64-66.
[3] 夏喜蓮,夏超群.傳媒類院校專業課“課程思政”教學探索:以《廣告學》課程為例[J].傳媒論壇,2023,6(19):67-70.
[4] 張任.安徽省本科高校廣告學專業新媒體課程設置及實踐教學調查研究[J].西部學刊,2023(12):141-144.
[5] 張任.廣告學專業新媒體類課程校企合作教學模式研究[J].山西能源學院學報,2023,36(1):44-46.
[6] 張天懿.廣告學概論課程思政探索與思考[J].大學教育,2022(7):24-26.
[7] 劉瑞琴.深化“三教”改革,推進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以平面廣告設計與制作課程為例[J].學園,2022,15(8):74-77.
[8] 段甲貴.數智時代高校廣告學本科教學的堅守與創新:以西部地方桂林理工大學(G高校)為例[J].傳媒論壇,2021,4(12):175-176.
[9] 魏雪飛.創新創業理念下廣告學本科畢業設計教學改革研究[J].海峽科學,2021(2):85-89.
[10] 陳筱旻.融媒體時代地方高校廣告專業教學創新探索[J].作家天地,2020(19):55,57.
[11] 孫笑琰,郭雅靜,袁寶華,等.新時代地方高校教材建設與管理的現實問題與對策分析:以某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為例[J].嘉興學院學報,2023(10):1-4.
[12] 何建.“三全育人”視角下地方高校教材建設思考[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23,39(5):80-83.
[13] 夏小雪.高校融媒體教材開發的探索與實踐[J].傳播與版權,2022(11):25-27.
[14] 張龍卿.“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新形態教材建設芻議[J].傳播與版權,2022(7):12-14.
[15] 仕帥.新時代融媒體新業態高校教材建設芻議[J].中國出版,2022(7):42-45.
作者簡介 劉葉,講師,研究方向:新媒體廣告、融媒體運營、廣告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