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靜
摘要:在信息時代,高職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移動通信、在線課程等渠道獲取豐富的學習資源,這為深度學習提供了便利。對于高職學生而言,深度學習不僅是提高學業成績和就業競爭力的關鍵,也是培養終身學習能力,適應未來社會發展需求的重要途徑。文章闡述深度學習的內涵及其特征,強調信息時代高職學生深度學習的必要性,結合信息時代高職學生深度學習的現狀,對信息時代高職學生深度學習質量提升的策略進行探討,以期為高職教育的創新發展和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信息時代;高職學生;深度學習;現狀;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4)07-0133-04
基金項目: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學規劃2022年度一般課題“基于SPOC的促進高職學生深度學習的教學設計與實驗研究”(課題編號:2022YB0722)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在信息時代,知識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日趨多元化和專業化。高職學生是未來社會的建設者,其學習方式和學習能力直接影響著他們的職業發展。深度學習是一種高階思維方式和有效學習策略,對于提升高職學生的學習質量、培養高職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重要意義[1]。本文對信息時代高職學生深度學習現狀及質量提升策略進行探討,旨在為高職教育的教學改革提供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導,推動高職教育質量的整體提升。
1.深度學習的內涵
首先,高階認知與理解。深度學習是一種高認知水平的學習活動,它強調學習者對知識的理解、應用和遷移。這種學習不僅要求學習者掌握知識的表面含義,更需要他們深入理解知識的內在邏輯和關聯,從而能夠促進高階思維和復雜技能的發展。深度學習不是簡單的信息記憶和重復,而是要求學習者對所學內容進行深度加工,把握其本質和規律[2]。其次,學習觀的轉變。深度學習體現了學習觀的轉變,從傳統的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知識的主動探尋和建構。在深度學習中,學習者不再是知識的容器,而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他們通過自己的經驗和認知結構,對知識進行選擇和加工,從而賦予其新的意義。這種學習觀的轉變,使得學習不再是一種單向的傳遞過程,而是一種雙向的互動和協商過程。最后,學習的整體性。深度學習強調學習的整體性,認為學習是認知、情感、個人與社會等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過程。在深度學習中,學習者不僅要掌握知識和技能,還要培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種整體性的學習觀,使得深度學習成為一種全面的、綜合的學習方式,旨在促進學習者的全面發展。
2.深度學習的特征
(1)強調學習動機的內驅力。學習動機無疑是深度學習的強大引擎,它在學生的心靈深處悄然運轉,激發著他們朝著明確的學習目標穩步前行。這種動機,作為一種難以察覺的內在心理狀態,深刻地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軌跡。學習方式的差異往往可以追溯到學習動機的多樣性,不同的動機驅使著學生采用不同的學習策略和方法。學習動機可大致劃分為外在動機和內在動機兩類。外在動機能暫時推動學生前進,但真正引領學生走向深度學習之路的,往往是那些源自內心的渴望和力量。深度學習的學生,他們的學習動機多基于對知識的無限熱愛和對個人成長的執著追求。只有基于內驅力的學習,才會使學習者積極主動地尋求學習之道[3]。
(2)強調知識體系的完整建構。知識體系建構主要是指知識的加工和存儲過程。皮亞杰等人將其分為感覺登記、同化順應、整合建構三層級。淺層學習獲得的知識是凌亂的,不足讓學習者實現新舊知識的建構與重組并形成整體認識。深度學習的學習者在學習新知識時會主動思考新舊知識或思想之間的聯系,將新知識納入原有的認知結構中,將破碎的知識編織成網,體現知識體系的完整性。
(3)強調反思與批判。深度學習的發生不是對知識的全盤接收,其強調在學習新知識與經驗時,學習者能夠批判性地對新知識做出理解與判斷。這種批判性理解有助于學習者不斷對已建構的知識體系進行審視反思,對學習進行積極主動的檢查、評價與改進。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信息時代背景下,知識更新換代的速度日益加快,傳統的教學模式和內容往往顯得呆板乏味,難以引起高職院校學生的真正興趣。相比之下,深度學習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鼓勵學生主動出擊,去挖掘、探索和理解知識的深層含義。借助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如多媒體展示、虛擬現實體驗、在線資源庫等,深度學習為學生們打造了一種立體、多元、極富吸引力的學習環境。高職學生可以自由地探索未知的領域,發現知識的奧秘,這種學習方式可以極大地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使他們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學習的海洋中,享受知識帶來的無盡樂趣。
2.培養學生的批判能力和創新思維
信息時代要求人們不僅具備獲取知識的能力,更要有批判性地分析、評價和創新知識的能力。高職學生是未來的職業人才,培養他們的批判能力和創新思維尤為重要。深度學習鼓勵高職學生對知識進行深入的反思和批判性接受,而不是簡單地接受書本或教師的觀點。通過參與討論、研究項目、解決實際問題等深度學習活動,高職學生能夠鍛煉自己的批判性思維,培養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提高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
信息時代的社會和工作場所充滿了復雜多變的問題和挑戰,需要高職學生具備出色的問題解決能力。深度學習注重知識的實際應用和遷移,強調高職學生在真實情境中解決問題。通過深度學習,高職學生可以學會如何將所學知識與實際問題相結合,運用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思維來分析和解決問題。這種能力培養有助于高職學生在未來職業生涯中更好地應對各種挑戰,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一。
1.學習的內驅力不足
深度學習本質上依賴于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這種動機能夠更深入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學習熱情。然而,現實情況是,大部分學生主要以外部動機為驅動力,如為了完成學業。在這種狀態下,部分高職學生往往被動學習,缺乏主動參與和積極探索的精神。因此,部分高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相對較弱,其內在的學習動力亟待加強。
2.缺乏批判與反思能力
深度學習要求學生具備批判性思維和反思能力,能夠對所學知識進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然而,當前部分高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這種能力,他們往往只是被動地接受教師的講解和書本知識,很少對所學知識進行質疑和反思,這種缺乏批判與反思的學習方式不僅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展,也影響了他們的深度學習效果。
3.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較差
在信息時代,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是學生進行深度學習的重要基礎。然而,當前部分高職學生在信息技術應用方面存在較大的欠缺,他們缺乏必要的信息素養和技能,無法有效地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究。同時,由于缺乏對網絡學習資源的了解和獲取途徑,部分高職學生很難從海量的網絡信息中篩選出有價值的學習內容,這種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不足不僅限制學生的深度學習效果,也影響他們的未來職業發展。
1.有效引導,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
首先,啟發式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式教學強調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多種教學啟發手段和方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掌握知識。在高職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目標啟發、比喻啟發等方式,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和探索問題,發現深度學習的樂趣和意義。同時,教師可以運用生動有趣的案例,將抽象的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相結合,增強學習的趣味性和實用性[4]。其次,目標導向,明確學生的學習方向。明確的學習目標是高職學生深度學習的重要動力來源。有了清晰的目標,高職學生不僅能有目標地去學習,也能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在實際教學中可以發現,那些學習目標明確的學生,往往更能投入到深度學習中去,也更能取得優異的學習成績。教師可以通過與高職學生一起設定學習目標,為他們指明深度學習的方向,這樣不僅能讓學生更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還能增強他們的學習動力和自主性。同時,教師可以鼓勵高職學生把學習目標跟個人興趣和職業規劃緊密結合在一起,這種以興趣為導向、以職業為目標的學習方式,不僅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內驅力,還能幫助他們更清晰地規劃自己的未來。最后,互動式學習,營造積極的深度學習氛圍。互動式學習通過多樣化的學習活動和合作學習,能夠激發高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實現“以教為中心”向“以學為中心”的重要轉變,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角色扮演、成果交流等互動式學習方法,引導高職學生積極發表自己的觀點和見解,踴躍參與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以此促進高職學生的深度學習,全面提高高職學生的核心素養。
2.精準施教,提高學生的知識構建能力
在信息時代,高職學生的學習方式、知識來源以及學習需求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為了更好地適應這種變化并提升學生的深度學習效果,精準施教顯得尤為重要。其一,利用大數據技術,進行精準學情分析。在信息時代,高職學生的學習行為和學習軌跡都可以被數字化記錄和分析。通過智慧教學系統,教師可以收集學生在課前、課中、課后等各個環節的學習數據,包括學習時長、學習路徑、互動頻率、作業完成情況等。通過對這些數據的深入分析,教師可以精準地掌握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包括知識掌握程度、學習難點、學習偏好以及學習風格等。這種精準學情分析為后續的個性化教學和深度學習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持。其二,借助智慧教學系統,提供及時的反饋和指導。在高職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教師的反饋和指導如同明燈,照亮前行的道路,指引著學生繞過障礙,直達知識的彼岸。尤其在信息時代,學生不再局限于傳統的課堂學習,而是通過各種數字化工具和平臺,進行碎片化、個性化的學習,這就要求教師必須緊跟時代的步伐,運用現代科技手段,緊密跟蹤每位學生的學習進展和狀態。教學實踐證明,通過智慧教學系統,教師可以迅速發現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和挑戰,進而提供及時、有針對性的反饋和指導。例如,當系統顯示某位學生在某個知識點上停留時間過長或反復出錯時,教師便會主動介入,通過在線交流或面對面輔導的方式,幫助學生解決難題。
3.任務導向,提高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
在信息時代,高職學生的學習方式正在發生深刻變革。對于高職學生而言,任務導向教學是提高主動性、批判性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的有效途徑,教師要理性認識該教學模式的作用,確保深度學習教育理念可以在高職教學中落地生根。首先,將真實的工作任務融入教學,并鼓勵學生自主探索,是提升高職學生學習效果的關鍵。任務導向的教學模式,以其明確的目標和實用性,已被各學科和領域廣泛采納。為了更有效地激發高職學生的探索欲望,教師應結合行業現狀和課程目標,精心設計具有真實背景和挑戰性的工作任務,以此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其次,新知講解與優化提升。教師既是高職學生的引路人,也是知識的詮釋者和優化提升的助推者。在任務導向教學中,教師可以針對任務中涉及的新知識進行詳細講解,幫助高職學生掃清知識障礙。這種講解并非單向灌輸,而是雙向互動。教師要密切關注高職學生的反應,通過他們的眼神、提問和討論來判斷學生對新知的掌握程度。為了確保每位學生都能跟上進度,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教學策略,如生動的舉例、直觀的演示和鮮明的比較,將那些看似高深莫測的抽象知識轉化為具體、可感的形象。同時,教師要引導高職學生對初步形成的解決方案進行優化,鼓勵他們通過實踐驗證、反思改進等方式,不斷完善解決方案,提高問題解決能力。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通過實踐驗證,學生才能發現自己的解決方案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而反思改進是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學生需要不斷地對自己的解決方案進行審視、調整和優化,直到達到最佳效果[5]。最后,評價反饋與拓展應用。在最后階段,評價反饋與拓展應用顯得尤為重要。教師要對高職學生的任務完成情況進行細致入微、全面客觀的評價,并提供具有針對性的反饋和建議。評價的內容應涵蓋任務完成的結果以及學生的學習態度、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等多個維度。教師可以利用評價反饋幫助學生全面認識自己的學習優勢和不足,從而提高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同時,教師要著重引導學生進行拓展應用。教師可以通過設計具有挑戰性的拓展任務、引入實際案例、組織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等方式,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教師也可以利用拓展應用鞏固和深化學生的學習成果,培養他們批判性思維、團隊協作和問題解決能力。
4.多元評價,提高學生的評價與反思能力
在信息時代,為了有效提高高職學生的深度學習質量和評價與反思能力,實施多元評價策略顯得尤為重要。首先,綜合運用量化與質性相結合的評價方法。量化評價可以通過數據直觀地反映高職學生的學習成果,如測試成績、作業完成率等,為教學提供客觀的參考依據。然而,量化評價難以全面評價學生的復雜能力和素質,因此需要結合質性評價來彌補其不足。質性評價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態度、合作精神等不易量化的方面,通過觀察、記錄、反思等手段來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和發展需求。綜合運用這兩種評價方法,可以更全面、更準確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和發展情況[6]。其次,采用多種評價方式。除了傳統的筆試、口試等評價方式外,還可以引入作品展示、項目匯報、小組討論等多樣化的評價方式,這些評價方式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展示自己才能和成果的機會,同時也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通過多種評價方式的結合使用,可以從多個角度全面評價高職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應用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最后,涵蓋多個評價主體。在傳統的高職教育評價模式中,教師往往扮演著“裁判”的角色,是學生學習成果的唯一評價者。然而,這種單一的評價方式不僅帶有教師的主觀偏見,還無法全面、真實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成長歷程。為了打破這一局限,教師要積極引入更多的評價主體,構建一個多元化、互動性的評價體系,如學生自評與互評、企業導師評價、家長評價等,這些評價主體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對高職學生的學習和發展進行評估,提供更全面、更客觀的評價結果。同時,多個評價主體的參與可以增強高職學生的參與感和責任感,促使他們更認真地對待學習和評價過程。通過學生自評與互評、企業導師評價、家長評價等多方參與的方式,可以更全面、更客觀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和發展情況。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人類已經跨入了第四次工業革命時代,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普遍應用極大地改變了人類的生存方式、工作方式和學習方式。這就要求學生改變學習過程和學習行為,以全新的方式和手段從事學習生活,積極探索深度學習,以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需求。為了提升高職學生深度學習質量,教師要有效引導、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精準施教、提高學生的知識構建能力,任務導向、提高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多元評價、提高學生的評價與反思能力。
參考文獻:
[1]祝智庭,彭紅超.深度學習:智慧教育的核心支柱[J].中國教育學刊, 2017(05):36-45.
[2]胡永琴.深度學習內涵的多維詮釋[D].重慶:西南大學,2020.
[3]何玲,黎加厚.促進學生深度學習[J].現代教學,2005(05):29-30.
[4]吳永軍.關于深度學習的再認識[J].課程·教材·教法,2019(02): 51-58+36.
[5]郭華.如何理解“深度學習”[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01):89-95.
[6]周曉紅.學術型碩士生的深度學習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22.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Quality Improvement Strategies of Deep Learning fo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Information Age
Sun Jing
(Xuchang Electrical Vocational College, Henan Province, Xuchang 461000, China)
Abstract: In the information age,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can obtain rich learning resources through the Internet, mobile communications, online courses and other channels, which provides convenience for in-depth learning. Fo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deep learning is not only the key to improving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employment competitiveness, but also an important way to cultivate lifelong learning ability and adapt to future social development needs. The article elaborates on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eep learning, emphasizes the necessity of deep learning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information age, and combin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eep learning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information age to explore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eep learning fo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information age,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Key words: information age; higher vocationalcollegestudents;deep learning;currentsituation;strate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