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萍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4.05.033
[摘 要]近年來,隨著市場競爭不斷加劇,商業環境也隨之變化,企業內部的風險管理和內控實踐變得愈發重要。在這種情況下,全面預算管理作為一種有效的管理工具,日益受到企業管理者的關注。全面預算管理不僅可以幫助企業合理規劃資源,還可以通過制訂詳細的預算計劃優化企業內部流程,保證其效率。本研究將深入探討全面預算管理在加強企業內控實踐方面的作用,通過案例分析和理論探討,呈現全面預算管理在提升企業內部管理水平中的潛力。
[關鍵詞]全面預算管理;企業內控;管理創新;實踐探索
[中圖分類號]F27文獻標志碼:A
全面預算管理對企業內控的助力影響相對明顯,此類管理模式的應用研究涉及企業管理、財務控制和戰略規劃等方面的事務,一直以來受到各行業企業管理者的關注。全面預算管理有助于企業建立更嚴格的財務管控體系。通過預算,企業可以更好地規劃和配置資源,從而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預算更可用于識別和管理潛在的風險和不確定性。時下,國內市場和經濟環境變化迅速,如企業未能關注預算目標的設定的合理性,此類管理模式的應用也將出現些許問題。由此,本次研究展開企業內控實踐層面的全面預算管理助力探究,具有一定的實際價值。
1 全面預算管理和企業內控關系的分析
全面預算管理是一種綜合性的管理方法,涵蓋了預算制定、執行、監控和調整等各個階段。其目標是確保企業的財務穩定和資源優化利用,通過預先規劃和分配資源,實現業務目標并提升企業績效。現階段,各行業市場主導元素更迭,市場環境變化莫測,而全面預算管理是能保障企業健康運營的管理模式之一,其在管理控制企業資源、預防風險及推動實現企業發展目標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企業內控則是一套旨在保障企業資產安全、合規性和運營效率的制度和措施。其目的是防范潛在風險,保障企業的利益,確保業務活動在法律法規的框架內開展[1]。
全面預算管理和企業內控相互影響,共同促進企業整體管理水平的提升。在預算制訂過程中,要確保資源分配的合理性和透明性[2]。同時,預算執行過程中的監控也涉及內部控制,以確保各項決策在合規性和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實施。一般來說,全面預算管理強調資源的有效配置和優化利用,其通過合理的預算,使企業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實現戰略目標。企業內控通過明確的制度和流程,確保資產得到保護,避免資源的浪費和濫用。全面預算管理與風險管理息息相關,在預算制訂過程中需要對各項風險進行評估,以確保預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3]。而企業內控則更加關注對風險的防范和控制,通過內部控制制度降低潛在風險的發生概率,保護企業利益。全面預算管理和企業內控都依賴對數據的收集、分析和監控。預算管理需要準確的財務數據支持,以評估預算執行情況和作出調整。企業內控通過數據分析來檢測異常和不合規的行為,從而保證內部環境穩定。預算管理對企業決策有指導和限制作用。通過預算,企業可以合理規劃資金的使用,確保達成戰略目標。內部控制在執行階段發揮作用,確保決策在合規和風險可控的情況下得以實施。
2 全面預算管理對企業內部控制的正向影響分析
2.1 全面預算管理可助力內控環境構建
全面預算管理要求組織對其所有財務活動進行全面的跟蹤。這種透明度和可追溯性使組織更容易發現潛在的財務問題和風險,有助于內控環境的建立。
通過全面預算管理,組織可以更好地管理資源,確保資源被合理地分配到各個部門和項目中,減少資源浪費,同時加強內部控制。此外,全面預算管理通常與績效評估和監控相結合。通過定期檢查實際績效與預算目標之間的差距,組織可以更好地了解其績效情況,改進其內控機制。不同部門之間的溝通和協作,可確保預算目標得以實現。這種協作有助于確保企業內控的合規性,并提高內部控制的效率。
2.2 全面預算管理可助力內控資源整合
全面預算管理對內控環境的資源整合同樣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通過全面預算管理,企業可以明確各個部門和項目的真實需求,確保資源(如資金、人力、物資等)的合理分配。全面預算管理的落實,能確保每個部門和項目都有明確的預算目標[4]。這種明確性強化了企業各崗位工作人員的責任心,使各部門之間更容易協調和整合資源。
預算管理通常伴隨著制度和流程的建立,這些標準化流程有助于資源整合的順暢性,確保各部門在資源使用上的一致性。當預算目標和資源被清晰地定義和分配時,不同的部門更有可能相互合作和共享資源,從而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在預算執行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某些項目超支的情況。全面預算管理有助于企業及時進行預算調整,確保資源在最需要的地方得到有效利用。
全面預算管理同樣促進了企業內部各項管理信息的高效流通,使得各個部門對資源的需求、使用和剩余情況都有明確的了解。通過預算管理,企業管理者可更早地識別潛在的資源短缺問題,從而采取措施以規避或減輕預測到的風險。預算提供了一個明確的參考框架,使企業管理者能夠基于實際數據快速作出決策,從而更好地整合資源,減少資源浪費。
3 企業內控中全面預算管理的實踐困境
3.1 數字技術覆蓋面不足
首先,數字技術可以使企業更有效地收集、整合和處理大量數據,從而更準確地制訂預算和進行監控。但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對數字技術的應用相對不足。這類問題會導致企業依賴手工方式進行數據收集和處理,導致信息不準確、更新緩慢,進而影響預算管理的有效性。其次,缺乏數字技術支持會導致數據呈現方式單一,難以洞察潛在的業務趨勢和問題。在數字技術覆蓋面不足的情況下,企業可能無法快速響應預算偏差。第三,數字技術可以促進不同部門之間的協作和信息共享,有助于更好地協調預算執行和管理。缺乏數字化支持可能會導致信息孤島,各部門之間難以進行及時的溝通和協作。最后,引入數字化技術,需要企業進行一定程度的變革,包括流程重組、員工培訓等[5]。然而,這些變革可能面臨內外部的阻力,如果缺乏科學有效的引導和管理,可能導致實施困難和效果不佳。
3.2 全面預算缺少事中控制
全面預算管理在企業內控中的應用,在于確保企業能夠在預定的財務框架內有效地開展經營活動,達到財務目標并實現業務穩定。然而,全面預算管理可能面臨“全面預算缺少事中控制”的問題,即在預算制訂和執行過程中缺乏足夠的事中監控和控制。
全面預算管理的目標是使企業的實際執行與預算計劃保持一致。然而,如果缺乏足夠的事中控制,企業可能難以及時發現預算執行過程中的偏差,導致預算計劃無法實現,財務目標受到威脅。事中控制不僅有助于發現偏差,還可以幫助管理層理解偏差產生的原因,進而調整經營策略和決策。缺乏事中控制可能導致管理層對業務情況缺乏準確的了解,無法及時作出有針對性的決策調整。缺乏事中控制可能使問題在發展過程中逐漸惡化,增加了糾正問題的難度和成本。
此外,事中控制有助于監控不同部門和項目的預算執行情況,從而幫助企業優化資源分配,確保資源得到有效利用。缺乏事中控制可能導致資源浪費或者資源不足的問題。通過建立明確的事中控制策略、引入實時監測機制及加強內部協作,企業可以更好地應對這一問題,提高預算管理的有效性和準確性。
4 基于實際企業內控的全面預算管理實踐策略
4.1 基于全面預算管理的企業內控評價框架設計
全面預算管理應覆蓋企業各個層面和部門,從財務、生產、銷售到人力資源等各個方面進行預算編制和管理。因此,基于這一管理模式設計的內控評價框架,應綜合考慮企業的各種風險和控制點,確保內控體系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基于全面預算管理的內控評價不僅可檢測問題和風險,還可以評估內控措施的績效。通過與預算和實際績效進行對比,企業可以更好地識別內控方面的改進空間,并在必要時進行調整。內控評價更可作為一個推動企業實現持續改進的工具。通過定期評估預算與內控的關系,企業可以不斷優化內部流程和控制,逐步提升整體運營水平。
4.2 基于全面預算管理的企業內控評價優化策略
全面預算管理是企業內控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通過合理規劃、分配和控制企業資源,實現企業目標。基于全面預算管理的企業內控評價優化策略可以使企業提高內部控制水平,降低風險,提高經營績效。為優化基于全面預算管理的企業內控評價,企業管理者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并做好相關規劃。
4.2.1 預算編制階段
企業應明確經營目標和戰略,制定長期和短期目標,并將其與預算編制相結合。只有明確目標,才能合理編制預算,將預算與企業戰略相銜接。企業應根據業務特點和市場環境,制訂詳細的預算計劃,包括銷售預算、成本預算、資金預算等。預算計劃要具體、可量化,并與企業的目標相一致。預算編制不應由財務部門獨立完成,應組織多方參與,包括各部門經理、市場營銷人員、財務人員等。多方合作能夠提高預算編制的準確性和可行性。
4.2.2 預算執行階段
企業應明確預算執行的責任人和責任部門,確保每個部門都有明確的任務和責任。責任分配明確能夠避免責任模糊,提高預算執行的效率。企業應建立激勵機制,將預算執行情況與員工績效掛鉤。通過激勵機制,激勵員工積極履行預算執行責任,提高預算執行的效果。企業應加強預算溝通和監督,定期與各部門進行預算執行情況的溝通和協調,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措施解決。在加強預算溝通和監督相關計劃落實期間,應確保各部門和員工充分理解和接受預算目標和計劃。通過會議、培訓等形式,將預算計劃與企業目標和戰略相銜接,使各部門和人員明確自己的責任和目標。在必要的情況下,應設立預算執行監控崗位,建立相應的預算執行監控制度。監控預算執行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糾正措施。后期,企業管理者也應定期與各部門進行預算執行情況的溝通和協調,了解問題和挑戰,并提供支持和解決方案,確保預算執行的順利進行。
4.2.3 預算監控階段
企業應建立預算監控機制,包括設立預算執行監控崗位、建立相關預算執行監控制度等。通過預算監控機制,能夠及時了解預算執行情況,發現問題并及時糾正。企業應制定預算執行指標,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定量評估。預算執行指標應包括銷售額完成率、成本控制率、資金使用效率等。通過預算執行指標,能夠客觀評價預算執行情況。此外,企業應加強內部控制審計,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定期審計。內部控制審計可以發現預算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建議。
制訂內部控制審計計劃,應根據企業的預算計劃和執行情況進一步確定審計的范圍的重點,以確保審計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后期,應按照審計計劃,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審計。在審計期間,相關工作人員要注意收集證據、評估風險和發現問題,以及提出改進建議。并根據審計結果,編制審計報告,提出有針對性的改進建議。將審計報告提交給相關部門和管理層,以便企業管理層采取相應的措施解決問題。
5 結語
總的來說,全面預算管理在助力企業內控實踐方面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通過預算的制定和執行,企業能夠更好地管理內部資源,有效應對各種風險,并實現業務流程的優化。要實現全面預算管理的最大效益,企業需要建立起合適的預算管理體系,組建高效的預算團隊,并不斷改進預算流程以適應變化的市場環境。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夠為企業管理者和研究人員提供有關如何運用全面預算管理來增強企業內控實踐的有益見解,共同推動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付希玲. 全面預算管理在企業內控中的應用研究[J]. 現代營銷(上旬刊),2023(5):62-64.
[2]王男. 基于全面預算管理的企業內控體系建設[J]. 財會學習,2022(34):70-72.
[3]陳敬青. 以全面預算管理為核心的集團企業內控體系構建研究[J]. 中國集體經濟,2021(34):36-37.
[4]錢芳. 基于全面預算管理的企業內控制度建構策略分析[J]. 企業改革與管理,2021(19):181-182.
[5]那迪拉·居來提. 以全面預算管理為核心的企業內控體系構建分析[J]. 全國流通經濟,2021(6):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