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期 丁冬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4.06.026
[摘 要]當前國內電力行業面臨的主要形勢是:一方面,國家逐步深化電力市場改革,推進電力體制革新,提高電力市場化程度;另一方面,國內經濟呈現出轉型升級和新舊動能轉換的態勢,電力需求呈現出復合型、多元化特點,迫切需要電力企業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加快轉型升級。成本控制一直是國內電力企業發展的重要環節,尤其是近年來,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和電力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電力企業更加注重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保持企業穩健發展。為了控制成本,電力企業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提高產能和效益、優化能源結構、加強用能管理、推動能源技術的創新等。本文結合實際情況,分析電力企業成本控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對策。
[關鍵詞]電力企業;成本控制;成本管理方法
[中圖分類號]F27文獻標志碼:A
企業成本控制是指企業在產品或服務生產過程中,實施有效的成本控制策略,以確保產品或服務的質量,提高企業利潤。企業的成本控制包括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直接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運輸成本等,間接成本包括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設備維修等。企業成本控制的重點在于減少不必要的開支,降低成本,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從而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成本控制對于任何企業而言都至關重要,電力企業也不例外。隨著競爭的不斷加劇和國家政策的調整,電力企業需要更加有效地控制成本,以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和盈利能力。本文從電力企業成本控制的實際情況出發,分析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應對策略。
1 電力企業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電力企業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電力企業的盈利能力和成本控制密切相關。成本控制可以減少企業的經營成本,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對于電力企業而言,電力生產、輸配電等環節會涉及許多成本因素,如煤炭、燃料油、能耗、人工等。通過對這些成本因素的精細化管理和控制,可以大幅度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企業成本控制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控制成本可以減少制造成本,降低產品價格,提高產品的競爭力。同時,更好地控制企業生產和經營環節中的成本,也可以提高電力企業的生產效率和市場占有率。通過成本控制,企業可以更好地控制各項成本,提升經營效益和管理水平,提高企業的附加值[1]。
2 電力企業成本控制存在的問題
2.1 傳統成本管理方法的局限性
電力企業成本控制存在許多問題,其中一個主要問題是傳統成本管理方法的局限性。傳統的成本管理方法主要是利用預算、實際成本對比等統計手段來評價企業的成本狀況,為企業提供決策信息。然而,這種管理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傳統成本管理方法往往只依靠基礎數據,難以在企業內部進行細致化管理,無法精確地跟蹤成本的源頭并進行深入分析,也無法準確反映各項成本的實際情況;傳統成本管理方法往往是一次性的、靜態的數據分析,無法及時獲取成本數據的變化情況,使企業難以及時獲取最新的成本漲跌情況,難以快速調整生產或經營策略;此外,傳統成本管理方法對成本的預算往往只關注某些傳統因素,而忽略其他不可控的因素,如天氣、自然災害等會對生產和運營產生重大影響。因此,電力企業需要在成本管理上探索更加深入、有效的方法,以適應市場變化的需求,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益。
2.2 電力企業成本控制中的內部矛盾
為保障經濟效益,部分電力企業盡可能地降低成本,但容易對環境造成一定污染。因此,為保障環境效益,電力企業需要增加環保投入以降低污染排放,但這又會增加企業的成本,使兩者之間存在矛盾和沖突。電力企業通常還需要保證能源安全,采取相應措施確保能源的供應和儲備,而這也會帶來較高的成本,給企業帶來壓力。同時,企業還需要保證供給的穩定性,確保足夠的電力供應以滿足市場需求,而這也需要企業在成本控制上進行一定的投入和犧牲。隨著技術的不斷更新換代,電力企業需要不斷改造設備,引進新技術,提升其生產效率和競爭力,而企業依舊需要進行一定的投入。與此同時,傳統設備仍需要保持正常運行,需要企業支付運營和維護費用,這兩者之間也存在矛盾和沖突。針對這些內部矛盾,電力企業需要進行全面的成本控制和管理,并綜合考慮各方因素,平衡不同的利益關系,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的統一。
2.3 市場競爭帶來的成本壓力
市場競爭帶來的成本壓力是指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為爭奪市場份額、提高自身競爭力而面臨的成本增加和收益減少的壓力。市場競爭會加強企業之間的競爭,迫使企業在生產、銷售及管理方面不斷提高效率,同時降低成本以獲得更高的利潤。而這會給電力企業帶來嚴重的成本壓力,因為電力生產本身是一個高投入、高成本的行業。市場競爭帶來的成本壓力主要來源于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市場價格壓力。市場競爭會促使電力企業調整產品價格以吸引消費者,但如果降低價格,企業可能會面臨生產成本不斷增加的風險,從而增加企業的經營成本。第二,資源和設備的再投入。市場競爭意味著企業需要不斷提高各方面的競爭力,為此需要不斷改善自身的生產基礎設施和生產流程。這就需要電力企業不斷進行資源和設備的再投入,從而增加企業的成本。第三,人力成本壓力。市場競爭給電力企業帶來的壓力,還導致企業需要不斷提高員工素質和技能,鼓勵員工參加各種培訓和學習,從而增加企業的人力成本。面對市場競爭帶來的成本壓力,電力企業需要通過加強內部管理,提高生產效率,優化成本結構,降低庫存和滯銷率,提高產品質量和降低產品成本等措施,降低企業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力。
3 電力企業成本控制改善對策
3.1 引入全面成本管理方法
引入全面成本管理方法是電力企業成本控制改善的一項重要對策。全面成本管理是一種針對企業內部所有成本的管理方法,通過對成本進行全面、系統、精細的管理,達到控制成本的目的,提高企業經濟效益。電力企業需要強化對成本的分類管理,將成本分為直接成本、間接成本、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等幾個方面,以便清晰地了解各成本的構成和特點,掌握成本來源和變化情況,有利于對成本進行控制和管理。在引入全面成本管理方法時,電力企業還應該建立成本控制表卡,通過對成本的科目、金額、時間、負責人等信息進行管理和記錄,實時掌握各項成本的狀況,快速響應成本變化,并及時采取相應措施進行調整,以保證成本控制的效果。建立成本控制表卡需要清晰、明確的成本分類及科目,各項成本都應當被納入其中。同時,要在制定成本控制表卡的過程中,明確責任人和時間節點,通過制定一系列的成本管理指標對成本進行監控和調整。同時,企業還需要根據不同的業務特點和管理需求,適時制定和完善成本控制表卡的相關制度和程序,使其成為管理和業務決策的有效工具[2]。
設置成本目標管理制度對于引入全面成本管理方法至關重要。電力企業應該制定符合公司意愿的成本控制目標,并建立相應的考核機制,增強公司所有成員的成本控制意識,推動全面成本管理體系的建設和完善。成本目標應該既要符合實際,又要具有挑戰性,同時也要與公司整體戰略目標一致。建立相應的考核機制,是實現成本目標管理制度的有力保障。通過獎勵表現優秀者,激勵其持續改善和創新成本控制方法,增強全員的成本控制意識;同時,對未達成成本目標的人員進行懲罰,督促其積極主動地改進行為或方法,從而不斷提高成本控制的效果。通過引入全面成本管理方法,電力企業可以進一步實現對成本的精細化管理,減少資源浪費,提高效率,降低經營成本,增強企業競爭力,從而更好地適應市場變化,擴大市場份額。
3.2 降低供應鏈成本
降低供應鏈成本也是優化電力企業成本控制的一項重要對策。電力企業作為中間企業,需要通過建立供應商和客戶關系的合作,降低采購、運輸、倉儲等環節產生的成本,從而實現供應鏈成本的降低[3]。電力企業可以與供應商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通過共享信息、技術等方面的資源,實現供應鏈協同優化,從而在采購、運輸、倉儲等環節中降低成本。采購是電力企業的重要環節之一,通過優化采購流程,對供應商進行嚴格的評估和選擇,同時通過招標等方式獲得最優價格和質量,降低采購成本。電力企業可以通過建立物流中心、優化運輸路線等方式,降低物流成本。同時可以考慮多種運輸方式,如合理使用鐵路、水路等交通工具來運輸物品,減少運輸成本。倉儲管理是影響供應鏈成本的另一重要因素,通過建立倉庫信息化管理體系,能實現提高倉庫周轉率、降低庫存成本等目標,以減少倉儲成本[4]。
在運作過程中,電力企業應該加強對物流過程的控制,通過合理設計物流路徑和提高車輛利用率,實現領先市場的物流效應,降低物流成本。同時,電力企業需要在供應鏈上建立信息共享平臺,通過分享信息、資源和數據,提高供應鏈協作能力,優化流程和效率,降低成本。此外,采取高效的協作機制是成功的供應鏈管理的關鍵。電力企業應該與供貨商和客戶建立長期穩定的協作關系,并進行長期評估,優化合作機制,實現優勢互補,共同降低成本。通過降低供應鏈成本,電力企業可以提高其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實現滿足市場需求、降低成本并提高利潤的目標。
3.3 加強內部管理機制
加強內部管理機制是電力企業成本控制和提高效益的另一重要對策。內部管理主要包括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生產管理和采購管理等。通過加強內部管理機制,可以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減少資源浪費和人力資源成本的浪費,降低企業成本。首先,電力企業應該加強財務管理,實現財務管理規范化、現代化,確保財務數據的準確性和透明化。因此需要電力企業實現科學的預算和績效考核,建立健全的財務管理體系,規范企業的經濟行為,降低成本和風險。電力企業應建立健全的財務管理體系,包括財務管理制度、會計核算制度、成本管理制度等,規范企業的經濟行為。除此之外,電力企業還要加強預算管理和績效考核,實現科學的預算編制、執行和管理,并根據實際情況對預算進行及時修訂。通過績效考核,對企業業績和經營成果進行定量化評價,促進企業的全面發展。同時,電力企業還需進一步加強成本控制和風險管理,防范財務風險[5]。例如,加強內部控制,規范財務流程和管理,防止企業內部的財務失誤和漏洞,同時關注外部環境和市場變化,及時采取相應措施,以降低財務風險。其次,電力企業應建立科學的員工招聘、培訓和績效管理機制,通過優化人力資源管理,提高員工素質和工作效率,降低人力資源成本。第三,電力企業應提高生產過程中的管理水平,實現生產過程規范化、現代化,降低生產成本,并提高產品質量和效率。第四,電力企業還應通過合理的采購和管理策略,降低采購成本和采購風險。例如,可以通過大量采購來獲得價格上的優惠,實現成本節約。此外,積極建立供應商管理機制,比如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加強供應商協同、共享信息等,從而優化整個采購管理流程。第五,電力企業應關注供應商的風險和采購成本,優化采購策略。同時,加強內部管理機制,建立規范的流程和制度,強化內部監督和審計,并進行績效評估等,從而提升企業的運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3.4 推動能源技術的創新
推動能源技術的創新是電力企業提高效益、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徑。隨著能源消費的不斷增加和能源結構的調整,電力企業需要加強技術創新,提高技術水平,降低能源的生產成本,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電力企業應加強對新能源技術的研發,如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清潔煤技術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同時,積極推廣節能技術,如LED照明、高效空調、節能電機等技術,通過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和降低能源的消耗量,達到降低生產成本的目的。在數字化、信息化的時代背景下,電力企業需促進企業數字化轉型,推廣智能化設備,如智能電網、智能電表等,通過數字化技術,實現能源系統的高效、自動化管理。隨著內部成本控制體系與內部控制體系的優化,電力企業也應重視人才培養與發掘機制的創新,由此,通過人才優化的方式,進一步提高企業成本控制的有效性與合理性。對此,電力企業需優化人才培養和發掘機制,吸引優秀的人才加入,提高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
4 結語
目前,電力企業在控制成本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如要素成本較高、行業競爭激烈、能源物價波動大等。但是,通過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如提高用能效率、推廣新能源技術、促進信息化轉型等,電力企業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希望本文能夠為電力企業優化成本控制提供一些參考和啟示。
參考文獻
[1]俞煒俊. 工業企業成本核算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 鄉鎮企業導報,2019(6):0123-0124.
[2]王敏. 集成電路企業成本核算辦法探究[J]. 質量與市場,2020(24):39-40.
[3]高原. 探討企業會計成本核算的問題與對策[J]. 中國商論,2007(7):188-189.
[4]李文才,李波,夏俊生,等. 一種基于MES系統的集成電路生產線工時核算方法:CN20211147982.2[P]. 2024-03-06.
[5]陸碧政. 工業企業成本核算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探究[J]. 商訊,2020(32):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