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穎琴 王芬芬
摘 要:入學準備是為了讓幼兒順利過渡到小學階段,為他們未來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幼小銜接視角下推進幼兒學習準備策略能幫助幼兒建立良好的學習基礎,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并發展幼兒的自我管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使他們更好地適應小學學習的要求。通過有效的準備活動和幼小銜接工作,幼兒可以在小學階段更好地適應學習,積累知識,完善自我,并取得更好的學習成績。
關鍵詞:幼小銜接;學習準備;實踐研究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7-2539(2024)01-0095-03
*本文系2022年泉州市基礎教育教學改革專項課題立項課題《幼小銜接中幼兒“學習準備”支持策略的實踐研究》(QZYKT2022-91)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幼兒園時期的教育方式輕松愉快,主要通過游戲的形式來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在這個階段,幼師注重培養幼兒的社交能力,同時關注他們的生理、智力和情感上的發展。而小學階段的教育則更加注重正規課堂教學和靜態知識的學習。當步入小學,幼兒的學習和生活方式將發生巨大的變化。他們需要適應更加嚴謹的學習環境,掌握學科知識的學習方法。因此,幼小銜接階段的重點任務在于幫助幼兒逐步適應小學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方式。通過積極的教育引導和家長的支持,讓幼兒順利度過這個過渡期,更好地適應小學生活,為未來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幼小銜接作為教育領域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凝結了家庭、幼兒園的共同努力,為幼兒的學校生活做好鋪墊。在幼小銜接的過程中,幼兒學習準備至關重要。幼兒學習準備的核心目標是幫助幼兒適應學校環境、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為此,一方面,家庭應與幼兒園密切合作,為幼兒提供合適的學習資源和環境。家長可以在家中為幼兒設置一個學習的角落,配備繪本、益智玩具等教育資源。同時,家長還可以與幼兒園老師進行有效溝通,了解幼兒在學校的表現,共同探討解決辦法。另一方面,幼兒園應提供溫馨的入學環境和優質的教育資源,幫助幼兒逐步適應學校生活。同時,為了幫助幼兒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家庭和幼兒園可以共同合作,注重幼兒的自主學習與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家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鼓勵幼兒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培養自主學習的興趣。幼兒園也可以通過開展一系列有趣的課堂活動,激發幼兒對學習的熱愛和積極性。總之,幼兒入學準備是一個綜合性的過程,需要家庭、幼兒園的共同努力。通過幫助幼兒適應學校環境、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他們打下良好的學習基礎,助力未來的發展。
(一)開展趣味游戲教學
趣味游戲教學策略在幼小銜接視角下的應用是一種有效的教育手段,可以激發幼兒學習興趣,促進他們在學前階段的全面發展。通過設計富有趣味性的游戲活動,可以使幼兒在輕松的氛圍中獲得知識,提高學習積極性。趣味游戲可以融入各類學科,通過互動性強的游戲形式,激發幼兒對知識的好奇心。如通過拼圖游戲培養空間感知能力,通過模擬場景游戲引導幼兒學習社交技能;通過親子互動,促進家庭與幼兒園之間的緊密聯系。
例如,幼師可以設計一場名為“探險樂園”的趣味游戲活動,主要圍繞自然科學和團隊協作展開,以創造性的方式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首先,幼師通過設置不同的探險站點,每個站點都設計富有趣味性的游戲和實踐活動,如“奇妙昆蟲館”“探秘植物園”“動物樂園”等。在“奇妙昆蟲館”,幼兒可以通過昆蟲拼圖游戲認識各類昆蟲,同時在動手實踐中培養觀察和分類的能力。在“探秘植物園”,通過植物種植游戲,讓幼兒了解植物的生長過程,培養對自然的敏感性。而在“動物樂園”,通過角色扮演和模擬場景游戲,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同時培養團隊協作和溝通技能。這個活動強調家園合作,在活動前,老師向家長傳達相關信息,鼓勵家長積極參與。家長可以作為志愿者,與幼兒一同參與游戲,或在各個站點協助活動進行。這不僅為家長和幼兒提供親子互動的機會,也使家長更深入地了解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促進家園之間的密切聯系。通過本次趣味游戲活動,幼兒在愉快的氛圍中獲得了跨學科的知識,培養了社交技能,并在家庭和幼兒園之間建立了更緊密的聯系。這個活動不僅可以為幼兒提供全面的學習準備,也為將來更順利地過渡到小學階段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學科融合交叉教學
學科融合交叉教學策略在幼小銜接視角下推進幼兒學習準備中具有顯著的應用潛力。通過將不同學科的知識和技能有機地融入教學活動,有助于幼兒在學前階段全面發展,并更順利地適應小學學習環境。通過跨學科整合,幼師可以創設多元化的學習情境,使幼兒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接觸到自然、社會、語言、數學等多個學科的元素。學科融合交叉教學還能夠提升學習的趣味性,通過將學科知識與富有趣味性的教學活動結合起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更主動地參與學習。
例如,幼師可以開展一場主題為“四季變化”的活動,通過自然科學、語言、數學、美術等多個學科的元素,設計綜合性的學習任務。首先,在學科活動中,幼師可以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和體驗四季的變化。通過戶外探索,使幼兒親身感受春天的溫暖、夏天的炎熱、秋天的涼爽和冬天的寒冷。在觀察的同時,幼師鼓勵幼兒用簡單的語言描述各季節的特征,培養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接下來,幼師設計繪畫活動,讓幼兒通過繪畫表達對四季變化的理解。在這一環節中,藝術和自然科學相互融合,幼兒可以選擇不同顏色的畫筆,描繪出每個季節獨特的景色。這個過程既能夠激發幼兒的創造力,又可以幫助他們深入理解四季的自然現象。同時,通過對溫度的觀察,幼師可以引入簡單的數學概念。要求幼兒用溫度計記錄每個季節的溫度變化,并通過比較和排序理解數值的大小關系。這樣的活動既培養了幼兒的數學思維,又加深了幼兒對季節變化的認知。通過這個例子,可以看到學科融合交叉教學策略將不同學科元素有機地結合在一個主題活動中,使幼兒在綜合性的學習任務中全面發展,為幼小銜接奠定了豐富的學科基礎。
(三)幼兒閱讀能力培養
培養幼兒閱讀能力,可以有力地推進幼兒學習準備。一個有針對性的閱讀培養計劃,既能夠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和認知水平,也為其更好地適應小學學習環境打下基礎。幼師和家長可以引導幼兒參與有趣的閱讀體驗,通過親子互動,培養他們對閱讀的積極興趣。這不僅可以拓展幼兒的詞匯量,還能提高他們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
例如,幼師可以設計一個名為“探索童話世界”的幼兒閱讀活動。這個活動旨在通過有趣的童話故事,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語言表達和認知能力,為他們更好地適應小學學習環境奠定基礎。首先,幼師和家長一同選擇一系列富有趣味性和教育性的童話故事,如《小紅帽》《三只小豬》等。每個故事都需要涵蓋不同的主題和教育元素,以滿足幼兒的多樣化閱讀需求。通過每日一故事的方式,激發幼兒對書籍的興趣,培養他們主動參與閱讀的習慣;其次,活動需要融入與童話故事相關的手工制作和角色扮演活動。在聽完《三只小豬》故事后,幼兒可以參與制作小豬的紙板房屋,同時通過角色扮演,親身體驗小豬們面對大灰狼的情景。在實踐活動中幼兒將閱讀與實際生活緊密結合,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所學的知識。通過“探索童話世界”這一活動,讓幼兒在愉快的氛圍中獲得語言表達、認知和實際應用的成長。同時,幼師和家長的共同參與促進了家庭與幼兒園之間的密切合作,為小學階段的學習準備提供充分的準備。
(四)創造家庭學習環境
創造家庭學習環境對于推進幼小銜接階段的學習準備至關重要。家庭是幼兒最初的學習場所,通過有計劃的家庭學習環境設計,可以為幼兒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家長在家庭學習環境中發揮關鍵作用,可以與幼兒一同參與學習活動,定期閱讀故事書、解答問題,引導幼兒自主學習,鼓勵幼兒提出問題,引導他們進行獨立思考,促進幼兒的認知和語言能力的發展。通過與家長的親子互動,幼兒能夠在家庭中更好地適應學習氛圍。
例如,家長可以在家中設置一個“學習角”,在這個角落里擺放繪本、拼圖、數字卡片等富有趣味性和教育性的學習材料。每周,家長可以選擇一個特定的主題,并在家庭學習角為幼兒準備相關的材料,引導幼兒在這個角落里自由選擇學習內容,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興趣。此外,每天晚上,家長和幼兒一同選擇一本科普繪本,一起探索書中的知識世界,家長可以引導幼兒提出問題、討論內容,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閱讀時間既是學習的過程,也是親子互動的時刻。最后,家長可以設立“學習獎勵計劃”。根據幼兒的學習表現和努力程度,設立一些小獎勵,如表揚、小禮物等,激發幼兒的學習動力,培養他們的學習責任感,并促使家庭成員共同關注和支持幼兒的學習。通過這一系列的創意活動,家長可以為幼兒提供一個積極、充滿趣味的學習環境,不僅有助于幼兒學習準備的全面發展,還能促進家庭與幼兒園之間的協同合作,共同為幼兒的未來學業奠定堅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本文通過深入探討趣味游戲教學、學科融合交叉教學、幼兒閱讀能力培養、家庭學習環境創設以及家庭校園合作培養五種實踐策略,為幼兒學習準備提供了一系列有利的方法,以促進幼兒在學前階段的全面發展,更好地迎接小學學習。這些策略不僅注重知識傳遞,更強調培養幼兒的興趣、創造力、合作精神和自主學習能力。期望這些實踐經驗能夠為教育者、家長提供啟示,共同致力于打造更富啟發性和關愛性的學習環境,為每個幼兒的未來奠定堅實的基礎。
(責任編輯:劉婷婷)
[1]楊曉斐. 基于心理學視角下的幼小銜接,助力幼兒健康成長[J]. 教育,2023(12):12.
[2]馮潔. 幼小銜接視角下入學準備的問題與對策探索[J]. 孩子,2023(10):137-139.
[3]楊靜. 雙向銜接視角下農村兒童入學準備教育研究[J]. 情感讀本,2021(33):110-112.
[4]張良貴. 幼小銜接視角下如何提高幼兒的時間管理能力[J]. 幸福家庭,2023(9):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