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職業教育促進共同富裕的機制與檢驗

2024-04-17 04:37:39王淑英楊明珠
職業技術教育 2024年4期
關鍵詞:職業教育城鎮化

王淑英?楊明珠

摘 要 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職業教育作為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的教育類型,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關鍵支撐。選取2013-2020年我國30個省市區的面板數據,運用固定效應模型、中介效應模型和調節效應模型,系統分析職業教育對共同富裕的影響,結果表明:職業教育對共同富裕及其各維度均有正向影響,但這種促進作用存在區域異質性;職業教育能夠通過推進城鎮化和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助力實現共同富裕;數字經濟對職業教育促進共同富裕具有正向調節效應。基于上述研究發現,應聚焦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提升中西部地區職業教育水平,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以助力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關鍵詞 職業教育;共同富裕;城鎮化;產業結構升級;數字經濟

中圖分類號 G719.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8-3219(2024)04-0028-08

一、問題提出

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人民的美好夙愿。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我國經濟實現了快速增長,但與此同時,我國的收入差距不斷擴大,2021年基尼系數達到0.466,遠高于0.4的國際警戒線。黨的二十大報告八次強調“共同富裕”,顯示了如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持續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已成為我國在新發展階段的重要戰略任務。職業教育作為橫跨“職業域”“技術域”“教育域”與“社會域”的教育類型[1],在提高勞動者素質、促進就業創業、實現“擴中提低”等方面均發揮著重要作用,是破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實現共同富裕的有力抓手和現實路徑。2021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指出,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職責。可見,職業教育功能和共同富裕需求高度契合,兩者同向同行。

近年來,關于教育與共同富裕的研究成果盈箱溢篋,學者們分別從教育發展均等化[2][3]、教育促進共同富裕[4]以及基礎教育[5]、職業教育[6]、高等教育[7]等對共同富裕的影響進行了多角度、深層次的研究,均肯定了教育在推進共同富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其中,關于職業教育影響共同富裕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從理論角度探討職業教育推進共同富裕的價值邏輯、實踐路徑等。湯玉梅等分別從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縮小城鄉差距、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四個維度分析了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影響共同富裕的價值邏輯[8]。李名梁等充分探討了職業教育助推共同富裕的理論、歷史和現實邏輯,指出應以職業教育為引領,構建同社會經濟、社會收入和院校人才培養“上中下”位協同的發展路徑,助力實現共同富裕[9]。于才晟分析了職業教育助力共同富裕的現實壁壘與破解路徑[10]。實證研究層面,僅有馮淑慧等、王奕俊等少數學者利用耦合協調度模型、CD生產函數分析了職業教育與共同富裕的協調水平和職業教育對共同富裕的貢獻度[11][12]。多數學者是基于共同富裕視角考察職業教育對收入、收入差距以及鄉村振興的影響。如馮惠敏等探究了職業教育促進居民工資性收入增長的程度,發現職業教育能增加居民工資性收入[13]。趙紅霞等通過面板門檻模型實證檢驗了職業教育財政投入對城鄉收入差距的影響及異質性[14]。

綜上,諸多學者對職業教育與共同富裕的關系進行了研究,為本文進一步分析職業教育對共同富裕的影響奠定了理論基礎和邏輯起點。但相關研究多停留在理論層面,實證分析還較為缺乏,僅有的實證研究也多關注于職業教育對共同富裕某一維度(如收入或收入分配)的影響,針對職業教育對共同富裕這一綜合指標的實證分析寥若晨星。實現共同富裕需要兼顧效率與公平,不僅要把“蛋糕”做大,還要把“蛋糕”分好。基于此,本文從“富裕”和“共同”兩個維度構建共同富裕水平的指標體系,選取2013-2020年我國30個省市區的面板數據,檢驗職業教育對共同富裕的影響及作用機制。此外,鑒于數字化發展能夠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縮小因地域、時間所帶來的教育鴻溝,促進教育機會均等[15],將數字經濟也納入分析框架,考察數字經濟在職業教育助力共同富裕過程中的作用。

二、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一)職業教育影響共同富裕的直接機制

職業教育作為面向人人、服務人人的教育,具有較強的社會性和開放性[16],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推動力。一方面,職業教育有利于實現富裕。在物質富裕方面,職業教育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方式,微觀上能提高受教育者的知識素養和職業能力,提升其職業層次和收入水平[17];宏觀上能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提升人力資本質量,促進全要素生產率提高,實現經濟發展提質增效,增加全社會物質財富[18][19]。在精神富裕方面,經過多年探索,我國職業教育富有強烈的創新精神、拼搏精神,加上新時代職業教育一直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相結合,注重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且具有工匠精神、敬業精神、勞模精神的人才培養,均對實現精神富裕產生了積極影響[20]。另一方面,職業教育有益于促進公平。職業教育的服務范圍涵蓋從初高中應往屆畢業生到退役軍人、下崗職工、社會在職人員,以及農村和邊遠地區、少數民族地區大齡人員等不同年齡階段的不同職業人群[21],具有很強的包容性,可以為更多群體尤其是低收入群體提供學歷提升和技術技能培訓機會,實現不同人群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助攻“擴中提低”,暢通向上流動通道,阻斷農村、落后地區和民族地區貧困代際傳遞,促進社會公平[22]。綜上,職業教育不僅具有提升社會財富的“做大蛋糕”效應,還有促進社會公平的“分好蛋糕”效應,是促進全體人民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撐。由此,提出假設1和假設2:

假設1:職業教育有利于實現共同富裕。

假設2:職業教育對共同富裕的“富裕”維度及“共同”維度均有推動作用。

(二)職業教育影響共同富裕的中間路徑

當前,我國存在著城鄉、區域、代際三大不平衡,其中城鄉差距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收入差距擴大的最重要因素[23],實現共同富裕最繁重最艱巨的任務和短板仍在農村。因此不斷推進城鎮化進程,縮小城鄉差距,是推動實現共同富裕的重點突破領域。職業教育作為接近農村低收入群體的“平民教育”,其可以通過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來推動城鎮化發展。據統計,全國職業院校70%以上的學生來自農村,職業教育對增加農村地區人力資本效果顯著,可以有效提高農村地區勞動力素質、生產操作能力[24],還能幫助其克服相對保守的思想意識,擴大社交范圍,增強其接收外界信息的能力,開闊其經濟運作視野,從而促使更多農村農業部門人口轉至城市非農業部門[25]。城鎮化不斷推進意味著更多的農村勞動力向城鎮流動,進入城鎮就業,融入到現代化的生產方式中[26],一方面可以為城鎮注入更多勞動力,提高生產效率,促進城鎮產業結構升級和經濟發展[27];另一方面能夠提高農村轉移人口的可支配收入,推動更多低收入群體向中等收入群體轉化,縮小城鄉居民收入與消費水平差距[28],使得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和幸福度。由此提出假設3:

假設3:職業教育能夠通過推進城鎮化促進全體人民實現共同富裕。

作為技能型人才培養的重要陣地,職業教育能夠促進人力資本結構從初級向高級優化,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速度與質量[29]。2022年發布的《中國職業教育發展白皮書》指出“在現代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等領域新增從業人員中70%以上來自職業院校畢業生”,反映了職業院校在服務現代產業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另外,伴隨知識水平提高,勞動者的知識創新能力和消化吸收應用新技術的能力會隨之提升,從而促進生產中的技術進步[30],推動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產業結構是經濟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31],其升級調整能夠有效推動經濟結構優化、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高經濟增長質量,促進物質經濟富裕。除此之外,隨著產業結構的不斷升級,工業、服務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城市的二三產業會向農村延伸,出現工業反哺農業、服務業扶持農業的現象,即現代工業發展為農業生產提供更先進的技術,促進農業機械化、現代化,現代服務業尤其是金融、咨詢等業務發展為農業農村發展提供資金、信息等資源[32],為農民增收提供支持,助力農民等低收入群體向中等收入水平邁進,縮小發展差距,使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由此提出假設:

假設4:職業教育能夠通過促進產業結構升級推動全體人民實現共同富裕。

(三)職業教育影響共同富裕的邊界條件

教育平衡充分發展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邏輯前提和關鍵環節[33]。數字經濟發展所依托的新型基礎設施、新興數字技術等可以促進教育數字化、信息化發展,突破傳統教育資源在空間上的限制,有效共享教育資源,為教育資源在空間上的再配置提供有利契機,使更多的教育需求者獲得受教育機會。此外,各類教育供給主體也能依托數字經濟發展的便車,將教育資源向欠發達地區擴散,讓更多弱勢群體憑借信息化渠道獲取線上教學課程,擴大教育資源覆蓋范圍,有效縮小教育差距,促進教育服務均等化[34]。職業教育作為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數字經濟發展的帶動下,其公益性也會更加凸顯,使得更多落后地區的貧困學生或其他弱勢群體能夠享受職業教育資源和服務,為他們實現收入躍升、擺脫貧困提供可能,從而推進共同富裕。由此提出假設5:

假設5:數字經濟對職業教育推動實現共同富裕具有正向調節效應。

根據以上假設,構建本文的理論模型,見圖1。

三、研究設計

(一)模型構建

1.基準回歸模型

基于上文的理論研究,構建如下基準回歸模型,考察職業教育對共同富裕的影響:

CPit=α0+α1VEit+αControlit+ui+εit? ? ? ? ? ? ? ? ? ?(1)

在式(1)中,CPit表示省份i在t時期的共同富裕水平,VEit表示省份i在t時期的職業教育水平,Controlit表示一系列控制變量,α0是截距項,ui表示個體固定效應,εit為隨機誤差項。

2.中介效應模型

機制研究發現,職業教育可能通過推動城鎮化和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助力實現共同富裕。本文采用中介效應的三步法進行檢驗。在假定式(1)中的系數α1顯著性通過檢驗的基礎上,構建第二步、第三步回歸模型如下:

MEDit=β0+β1VEit+βControlit+ui+εit? ? ? ? ? ? ? ? ? ? (2)

CPit=χ0+χ1VEit+χ2MEDit+χControlit+ui+εit? ? ? ?(3)

在式(2)和(3)中,MEDit表示中介變量,包括城鎮化水平(Urb)和產業結構升級(IS)兩個變量。

3.調節效應模型

為進一步分析數字經濟在職業教育助力實現共同富裕過程中的調節作用,本文在基準回歸模型的基礎上引入職業教育與數字經濟的交互項,根據交互項系數的顯著性對調節效應進行檢驗分析。

CPit=λ1+λ2VEit+λ3Digit+λ4VEit×Digit+λControlit+ui+εit

(4)

在式(4)中,Digit表示省份i在t時期的數字經濟水平,VEit×Digit表示職業教育與數字經濟的交互項。

(二)變量選取

1.被解釋變量

共同富裕(CP)。共同富裕包含“富裕”和“共同”兩個方面。借鑒劉培林等的分類方法[35]并考慮數據的可得性,從“富裕”維度和“共同”維度兩個層次進行測度。“富裕”維度主要涵蓋物質富裕和精神富裕,分別選取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恩格爾系數、人均擁有公共圖書館藏量、教育文化娛樂消費支出占比來衡量。“共同”維度主要指促進公平,實現平衡充分發展,分別選取地區基尼系數、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和城鄉居民消費差距進行衡量。使用熵值法對各級指標進行賦權,綜合得出各地區共同富裕水平。共同富裕水平指標體系構建結果見表1。

2.核心解釋變量

職業教育(VE)。在我國,職業教育主要由高等職業教育和中等職業教育構成。借鑒潘海生等[36]研究并基于數據可得性,從教學規模、教學投入、教學成效三個層面進行測度。教學規模采用中高職學校數量和在校生數量衡量;教學投入采用中高職生均教育經費衡量;教學成效采用中高職畢業生數量和本年職業技能鑒定獲取證書人數衡量,各指標權重同樣采用熵值法確定。職業教育指標體系構建情況見表2。

3.中介變量

城鎮化水平(Urb)。人口向城鎮地區流入是城鎮化最直接的表現,故采用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表征城鎮化水平。

產業結構升級(IS)。產業結構升級主要表現為產業層次和效率提升,借鑒徐敏等[37]的研究,采用產業結構升級指數來表征,計算方法如下:

IS=Σ3i=1qj×j? ? ? ? ? ? ? ? ? ? ? ? ? ? ? ? ? (5)

上式(5)中,qj代表第j產業的占比,IS代表產業結構升級指數,該指數越大,產業結構升級水平越高。

4.調節變量

數字經濟(Dig)。由于數字經濟發展涵蓋多個維度,單一指標無法準確表征各省的數字經濟水平,因此本文沿襲趙濤等[38]的方法,以互聯網上網人數、每百人移動電話用戶數、人均電信業務量、計算機服務和軟件從業人員占比、數字普惠金融指數為子指標構建衡量數字經濟的綜合指標,并使用熵值法進行測算。

5.控制變量

為盡可能準確衡量職業教育對共同富裕的影響,借鑒以往文獻,結合數據可得性,選取如下控制變量:技術創新(Tech),采用各地區的技術市場成交額表示。交通基礎設施(Tra),用道路運輸長度與地區常住人口比重表示。財政教育支出(Edu),采用政府財政教育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總支出的比重表示。金融發展水平(Fin),用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表示。外商投資水平(Fdi),用當年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額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表示。失業率(Rat),采用城鎮登記失業率表示。人口密度(Den),采用每平方公里人口數表示。

(三)數據來源

考慮數據完整性,剔除數據缺失嚴重的西藏和港澳臺地區,選取2013-2020年我國30個省市區的相關數據進行研究。原始數據主要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中國教育統計年鑒》《中國教育經費統計年鑒》《中國科技統計年鑒》等,個別數據缺失值采用插值法進行補充。具體變量的描述性統計結果見表3。

四、實證研究及分析

(一)基準回歸分析

在進行實證回歸之前,本文進行了Hausman檢驗,結果顯示p值為0.000,因此使用固定效應進行估計更為合適。表4為職業教育對共同富裕及其各維度影響的檢驗結果。列(1)和列(2)分別為只考察職業教育與共同富裕和加入控制變量的情況下,職業教育影響共同富裕的回歸結果。可以發現,無論是否引入控制變量,解釋變量職業教育的回歸系數均在1%的水平上顯著為正,表明職業教育對推動實現共同富裕具有顯著正向效應,具體表現為職業教育每提高一單位,共同富裕水平將提升0.89%,假設1得到驗證。

表4中列(3)和列(4)分別為職業教育對“富裕”維度和“共同”維度的估計結果,其回歸結果顯示,核心解釋變量職業教育對兩個維度的影響系數分別為0.559和0.331,且分別在1%和5%的統計水平上顯著。以上結果表明,職業教育發展不僅能夠助力“做大蛋糕”,還能夠促進公平,有利于“分好蛋糕”,是促進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徑,但值得注意的是職業教育對“共同”維度的積極影響有待強化,假設2得到驗證。

(二)穩健性檢驗

為確保職業教育對共同富裕影響實證結果的可靠性,運用三種方法進行穩健性檢驗:一是替換被解釋變量。運用主成分分析法計算共同富裕指數,其他變量均不變重新回歸。二是剔除直轄市。由于直轄市在政策制定、經濟發展等方面比較特殊,因此將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四個直轄市剔除重新進行回歸。三是滯后解釋變量。將職業教育滯后一期作為核心解釋變量再進行回歸。結果如表5的列(1)至列(3)所示,職業教育發展水平對共同富裕的影響系數均在1%的水平上顯著為正,表明本文基準回歸結果穩健可靠。

(三)區域異質性

由于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政府政策、社會環境等存在顯著差異,職業教育對共同富裕的影響可能會存在空間非均衡性。因此,結合國家統計局的區域劃分標準,將我國省份劃分成東部和中西部兩個子樣本進行回歸。結果顯示,東部地區和中西部地區的職業教育發展對共同富裕均具有顯著的正向效應,其中中西部地區的效果優于東部地區。導致以上結論的可能原因在于,相對于東部地區,中西部地區多為欠發達地區,對職業教育資源需求更強烈,相應職業教育所能創造的邊際效應會更顯著。這種現象表明,職業教育是促進中西部地區實現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徑,對平衡地區發展差距、推進共同富裕進程具有重要作用。

五、機制檢驗

(一)城鎮化、產業結構升級的中介效應

本研究采用中介效應模型檢驗職業教育能否通過推動城鎮化和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助力實現共同富裕,上文基準回歸結果已驗證中介效應第一步,在此不再贅述,重點考察式(2)和式(3)的關鍵系數,結果如表7所示。列(1)和列(2)檢驗了職業教育發展能否通過推進城鎮化來助力實現共同富裕。列(1)結果顯示,職業教育對城鎮化的影響顯著為正。列(2)中,職業教育和城鎮化對共同富裕均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說明城鎮化具有部分中介效應,即職業教育發展確實能夠推動城鎮化,促使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縮小城鄉發展差距,促進共同富裕,假設3得到驗證。列(3)和(4)是職業教育通過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影響共同富裕的檢驗結果。列(3)結果顯示職業教育對共同富裕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列(4)表明職業教育和產業結構升級均能夠顯著促進共同富裕,說明產業結構升級也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即職業教育發展能為產業發展提供高質量技能型人才,賦能產業結構升級,進而助推共同富裕的實現,假設4得到驗證。為了進一步驗證城鎮化和產業結構升級的中介作用,本文還采用Sobel檢驗進行補充驗證。檢驗結果顯示,城鎮化和產業結構升級均能在職業教育促進共同富裕過程中扮演中介角色,因此中介檢驗結果是比較穩健的。

(二)數字經濟的調節效應

既有文獻發現數字經濟對教育公平表現出明顯的正向作用[39]。那么,數字經濟發展能否促進職業教育資源惠及更多弱勢群體,縮小區域、城鄉、人群差距,助力實現共同富裕呢?據此,對數字經濟在職業教育推進共同富裕過程中的調節效應進行檢驗。為避免多重共線性的影響,對職業教育和數字經濟進行去中心化處理,在基準回歸模型中納入去中心化后的職業教育與數字經濟交互項。回歸結果顯示,職業教育與共同富裕交互項的系數為0.202,且在10%的統計水平上顯著。這一結果說明,數字經濟對職業教育助力實現共同富裕發揮顯著的正向調節作用,即數字經濟有助于推動職業教育平衡充分發展,促進職業教育更好助力實現共同富裕。

六、結論與對策建議

(一)結論

我國脫貧攻堅戰已取得全面勝利,共同富裕成為新發展階段的更高層次追求,職業教育發展和共同富裕同向同行,不僅能促進居民增收,推動經濟增長,也有助于在增長中實現共享。本文基于2013-2020年我國30個省市區的面板數據,分析職業教育對共同富裕及其各維度的影響和作用機制,并探究在數字經濟發展帶動下,職業教育是否更有利于促進實現共同富裕。研究發現:第一,職業教育對共同富裕及其各維度均有正向影響,這一結論在進行穩健性檢驗后仍成立;第二,職業教育對共同富裕的促進作用存在區域異質性,對中西部地區的促進效果更顯著;第三,職業教育能夠通過推進城鎮化和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助力實現共同富裕;數字經濟發展對職業教育促進實現共同富裕具有正向調節效應。

(二)政策建議

第一,聚焦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助力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為更好發揮職業教育對共同富裕的促進作用,要積極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建設。一方面,根據職業院校的辦學規模、培養成本等建立教育財政經費動態投入機制,保障職業院校經費投入,提升職業教育辦學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為提高職業教育質量奠定良好物質基礎。另一方面,注重內涵式建設,將重點放在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改善專業結構布局等方面,加速建立“職教高考”制度,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提升職業教育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供給質量,并加速推進不同層次職業教育縱向貫通,促進不同類型教育橫向融通,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增強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為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提供有力支撐。

第二,中西部地區內外兼重,重視提升職業教育發展水平。職業教育是中西部地區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徑,應從內生發展和外部扶持兩方面協同推進,進一步提升中西部地區的職業教育水平。內生發展方面,中西部應依據地區經濟和產業特色,不斷提高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匹配度,促進人才培養和用人市場有效銜接,推動學科專業發展與特色優勢產業精準對接,形成符合自身特色的職業教育發展模式。外部扶持方面,應增加財政對職業教育的支持力度,完善中西部地區職業院校的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其辦學條件。此外,還應加強區域間的協同聯動,拋棄“以鄰為壑”的發展思想,促進東部和中西部地區協作,有序推進東部地區的優質資源向中西部轉移,加快中西部發展步伐。

第三,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積極賦能產業結構升級和城鎮化。一方面,深化產教融合,促進產教供需有效對接。職業院校要精準把握產業發展動態,優化職業教育供給結構,圍繞國家戰略、新興產業等開設相關專業,加大“引企入教”的投入力度,將產業發展的先進技術、工藝融入教學,優化調整相關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促進職業教育充分賦能產業結構升級。另一方面,積極發展農村職業教育,推進城鎮化進程,縮小城鄉差距。重視農村地區職業教育的薄弱環節,提高職業教育政策的針對性,大力支持辦好面向農村的職業教育,完善基于“農村生源”的職業教育普惠性措施,提高農村人口接受職業教育的機會,提升其知識素養和勞動技能,促進更多農村勞動力進入城鎮生活工作,加速城鎮化進程,縮小城鄉差距。

第四,抓住數字化發展機遇,積極推進區域教育協調發展。數字化對職業教育協調發展的積極作用依賴于新興基礎設施及數字技術的支持。據此,職業教育應當以國家職業教育智慧平臺開通為契機,不斷完善教育新型基礎設施,推動智慧教育建設,促進數字化和職業教育的深度融合,提升在線教育質量,擴大教育資源共享,更好地釋放數字化正向作用。此外,還應重視“數字鴻溝”的存在,加強對欠發達地區的建設力度,落實教育信息化工程,推動數字校園建設,增加傳統教室的多媒體設備,并對教師提供數字通識素養和系統操作培訓,為數字教育布局匹配相應的人才,以便能充分借助數字化的“網絡效應”,促進高質量的職業教育資源更好惠及偏遠和欠發達地區,擴展學生的教育資源接觸面,增進教育公平。

參 考 文 獻

[1]朱德全,馮丹.和而不同與高質量發展:職業教育促進共同富裕的理性邏輯[J].教育與經濟,2023(1):3-11+19.

[2]祁峰,高策.教育公共服務均等化推動共同富裕研究[J/OL].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8[2022-08-18].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2dRWw02s3kwKrq2GDd2ZmTLEpw3ifr7Yv_fQ5tajVqQyD4hepbC-2t4HG3Y5zLYBkdWMoCZGO6dwmHwFeB81Qy16nfLcZdQmXwi2dl25kqKild_aS6qVSvaAhBQMnYPTLzFlMjIRFH4=&uniplatform=NZKPT&language=CHS.

[3][33]馬鳳岐,謝愛磊.教育平衡充分發展與共同富裕[J].教育研究,2022(6):148-159.

[4][23][30]閔維方,曹曉婕.教育促進共同富裕的作用機制研究[J].教育經濟評論,2022(6):3-20.

[5]張聰.基礎教育促進共同富裕:內涵詮釋、價值意蘊與作用機制[J].中國教育學刊,2023(1):1-6+19.

[6][21]耿潔.職業教育在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中的新使命[J].職業技術教育,2022(31):1.

[7]藍勇福.西部高等教育振興助力共同富裕的實證研究[J].重慶高教研究,2023(1):76-88.

[8]湯玉梅,楊熙.共同富裕與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價值邏輯與優化路徑[J].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刊,2022(4):80-90.

[9]李名梁,史靜妍.職業教育助推共同富裕的內涵、邏輯及行動框架[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3(1):94-102.

[10]于才晟.新發展理念下職業教育助力共同富裕:理論邏輯、實踐壁壘與破解路徑[J].職業技術教育,2022(31):22-27.

[11][22]馮淑慧,葉蓓蓓.我國職業教育與共同富裕的協調互動關系研究[J].職業技術教育,2022(31):15-21.

[12]王奕俊,邱偉杰,陳群芳.職業教育對于共同富裕貢獻度測度分析與提升策略[J].教育發展研究,2023(3):75-84.

[13]馮惠敏,李俊蓉,林榮日.共同富裕背景下職業教育對居民工資性收入的影響研究——基于CHFS微觀證據[J].職業技術教育,2022(31):6-14.

[14]趙紅霞,杜國龍,王迎香.職業教育財政投入縮小城鄉收入差距了嗎?——基于面板門檻效應的分析[J].蘇州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2(4):105-115.

[15]何聲升.我國數字化與高等教育耦合協調度評價及影響因素研究[J].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2):128-135.

[16]田盈,向栩,潘曉琳.職業教育能改善城鄉收入差距嗎?[J].教育與經濟,2020(6):51-58.

[17]祁占勇,謝金辰,強力華.農村職業教育對個體收入回報率的動態變遷——基于中國家庭追蹤調查(CFPS)的實證分析[J].教育發展研究,2022(19):49-57.

[18]梁晨,廖園園,方緒軍.職業教育助力普惠性人力資本提升的訴求、邏輯與進路[J].教育與職業,2023(6):27-33.

[19]MADSEN J B. Human capital and the world technology frontier[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2014(4):676-692.

[20]王丹霞,王興.高質量發展職業教育推動共同富裕的內在邏輯、基本路徑與突破方向[J].職教論壇,2022(4):13-20.

[24]欒江,陳建成,李強,等.高中教育還是中等職業教育更有利于增加西部地區農村勞動力非農收入?——基于異質性的處理效應估計[J].中國農村經濟,2014(9):32-45.

[25]闞大學.職業教育對中部地區城鎮化水平影響的實證分析:基于城市動態面板數據[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5(3):95-103.

[26][28]趙麗琴,李琳,王天嬌.我國新型城鎮化對共同富裕的政策效應研究[J].經濟問題,2023(2):120-128.

[27]趙軍,張華峰.人口紅利與經濟增長:綜述與展望[J].財會月刊,2022(6):133-137.

[29]吳嘉琦,閔維方.教育對產業結構升級的作用機制[J].教育研究,2022(1):23-34.

[31]林毅夫.新結構經濟學——重構發展經濟學的框架[J].經濟學(季刊),2011(1):1-32.

[32]程銳,馬莉莉.人力資本結構優化視角下的城鄉收入差距——來自省級層面的經驗證據[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3):113-126.

[34][39]韋莊禹,廖月婷,陳燕勇.數字經濟發展能否促進教育公平?——基于省際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J].教育與經濟,2022(5):58-66.

[35]劉培林,錢滔,黃先海,等.共同富裕的內涵、實現路徑與測度方法[J].管理世界,2021(8):117-129.

[36]潘海生,翁幸.我國高等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耦合關系研究——2006-2018年31個省份面板數據[J].高校教育管理,2021(2):12-23.

[37]徐敏,姜勇.中國產業結構升級能縮小城鄉消費差距嗎?[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15(3):3-21.

[38]趙濤,張智,梁上坤.數字經濟、創業活躍度與高質量發展——來自中國城市的經驗證據[J].管理世界,2020(10):65-76.

Mechanism and Tes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Promoting Common Prosperity

Wang Shuying, Yang Mingzhu

Abstract? Common prosperity is an important feature of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As a type of education closely integrated with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the key support to achieve common prosperity. Based on the panel data of 30 provinces from 2013 to 2020,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impac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on common prosperity by using fixed effect model, mediating effect model and regulatory effect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common prosperity and its dimensions, but this promotion has regional heterogeneity; vocational education can help realize common prosperity by promoting urbanization and upgrading industrial structure; digital economy has a positive regulatory effect on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promote common prosperity. Based on the above research findings, we should focus on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mprove the leve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and enhance the adaptabilit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help realize the common prosperity of all people.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common prosperity; urbanization;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ing; digital economy

Author? Wang Shuying, professor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1); Yang Mingzhu, master student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猜你喜歡
職業教育城鎮化
淺談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職業(2016年10期)2016-10-20 22:08:03
“動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養路徑研究
職業(2016年10期)2016-10-20 22:02:09
論七年一貫制體系下本科學科建設中職業教育的重要性
職業(2016年10期)2016-10-20 21:57:21
基于校企合作的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探略
芻議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考試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10:04:53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PLC應用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46:34
讓老年農民挑起城鎮化的重擔?
堅持“三為主” 推進城鎮化
學習月刊(2015年14期)2015-07-09 03:37:50
城鎮化面臨的突出問題和應對之道
全球化(2015年2期)2015-02-28 12:38:55
城鎮化
江蘇年鑒(2014年0期)2014-03-11 17:09:4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亚欧美国产综合| 免费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 亚洲国内精品自在自线官| 成人va亚洲va欧美天堂| 国产美女精品在线| 伊人天堂网| 亚洲区一区| 青青草久久伊人|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999精品色在线观看| 国产丝袜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精品刺激对白在线 | 亚洲欧美国产高清va在线播放| 91视频日本| 亚洲一区精品视频在线| 9久久伊人精品综合| 国产日产欧美精品| 国产精品自在线天天看片| a色毛片免费视频| 欧美激情网址| 欧美一区福利|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五级| 亚洲无线国产观看| 狼友av永久网站免费观看| 伊在人亚洲香蕉精品播放| 日韩美女福利视频| 欧美在线精品怡红院| 亚洲一区色| 午夜在线不卡| 中文字幕亚洲综久久2021| 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免费中文字幕在在线不卡| 免费又黄又爽又猛大片午夜| 特级欧美视频aaaaaa| 凹凸国产熟女精品视频| 日韩欧美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午夜福利网址| 永久在线精品免费视频观看| 欧美成人亚洲综合精品欧美激情| 成人国产三级在线播放| 国产第一色| 亚洲成人一区二区| 久久中文无码精品| 亚洲女同一区二区| 亚洲美女操| 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一区| 老色鬼久久亚洲AV综合| 久久国产精品影院| 亚洲成aⅴ人在线观看| 亚洲不卡影院|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综合试看| 国产自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亚洲无码淙合青草|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女| 国产另类视频| 在线亚洲小视频| 色天天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片| 色首页AV在线| 全部免费特黄特色大片视频|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97se亚洲| 天天躁狠狠躁| 国产精品丝袜视频| 欧美国产在线一区|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国产精品专区第一页在线观看| 亚洲A∨无码精品午夜在线观看| 91亚洲国产视频| 免费看美女自慰的网站| 国产又色又刺激高潮免费看| 国产情侣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视频www| 国产产在线精品亚洲aavv|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图片| 福利姬国产精品一区在线| 四虎成人在线视频| 精品久久综合1区2区3区激情| 幺女国产一级毛片| 日韩人妻少妇一区二区| 91po国产在线精品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