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等職業教育功能的國際定位與中國路徑

2024-04-17 04:37:39賀芳陳偉
職業技術教育 2024年4期
關鍵詞:就業

賀芳?陳偉

摘 要 根據經合組織數據庫和歐盟數據庫,國際中等職業教育功能主要定位于升學、就業和終身學習,在近十年間呈現出以下發展趨勢:高中階段職業教育以升學為主而高中后以就業為主、就業功能依然強勁、終身學習功能備受重視。科學技術發展、勞動力市場需求的外力驅動,以及高等教育機會供給的拉動和職業教育與培訓體系的內在驅動,是經合組織與歐洲各國中等職業教育功能定位及其變遷的主要原因。我國中等職業教育功能定位的優化,應扎根中國大地、順應世界潮流,積極強化升學功能,有效推進人才培養模式與內容的多樣化,全面彰顯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功能。

關鍵詞 中等職業教育;功能定位;升學;就業;終身學習

中圖分類號 G718.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8-3219(2024)04-0012-09

我國普通高中教育的持續擴招、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的不斷提升、生育率斷崖式下跌等諸多因素的復雜疊加,直接導致中等職業教育面臨改革與發展的十字路口,一方面遭遇著生存壓力和發展挑戰,另一方面也迎來了新的改革機遇和調整空間。實踐中的困惑與難題,需要從理論上厘清其邏輯和規律。為探明中國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道路,本研究圍繞“中等職業教育功能定位”這個理論問題,從國際比較的角度厘清國際潮流與趨勢,以世界發達國家為鑒,進而扎根中國大地,深度厘清中國的政策路徑。

一、國際社會近十年中等職業教育功能定位及其調整趨勢

本文選取指標法對經合組織與歐洲國家中等職業教育功能定位進行考察,包括各國中職學生入學的年齡分布、非學齡人口數的占比,以及各國中職畢業生的就業率、升學率。各指標的數據均來源于歐洲數據庫(Eurostat)與經合組織數據庫(OECDSTAT)。根據2004年《經合組織國際比較教育統計手冊:概念、標準、定義和分類》中有關教育分類的標準,我國中職教育大致可以包括兩個部分:一是高中職業教育(ISCED 3)(Upper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入學年齡通常是15歲或16歲,學齡年齡分布在15~19歲之間;二是高中后非高等職業教育(ISCED 4)(Post-secondary non-tertiary vocational education),部分西方國家明確規定該階段的教育屬于高中教育階段,旨在擴大已經完成高中職業項目學習者的知識,學習時長為6個月至2年,年齡分布在20~24歲之間[1]。為了更加全面地展示國際社會中等職業教育功能定位的現實圖景,本文用于考察各國中職功能定位的各個指標的統計口徑均包含以上兩個層面的教育。

(一)國際社會近十年中等職業教育的功能定位

1.升學功能

升學功能定位是指中職為學生畢業后直接進入高等學校接受教育作準備。一般而言,包括進入短周期高等教育(short-cycle tertiary)的大專、本科學士學位或同等學歷水平的教育層次。

如圖1所示,2021年,經合組織與歐洲國家高中職業教育升學占比為50%以上的國家有35個,升學占比為100%的國家是加拿大、哥倫比亞、哥斯達黎加、芬蘭、韓國、巴西、葡萄牙七個國家。OECD國家升學占比的均值為73.3%;歐洲25國升學占比的均值為70%。高中后非高等職業教育的升學占比為100%的國家包括芬蘭、巴西、葡萄牙。其中,高中后非高等職業教育的升學率為100%的國家包括芬蘭、巴西、葡萄牙、立陶宛、瑞士、挪威、德國、意大利、斯洛伐克、匈牙利、法國、愛沙尼亞、美國,升學占比低于50%的國家包括保加利亞、比利時、冰島。

如圖2所示,2015年,經合組織與歐洲國家高中職業教育畢業生升學占比為100%的國家包括加拿大、日本、芬蘭、韓國、巴西、葡萄牙。升學占比超過50%的有30個國家,低于50%的國家包括英國、盧森堡、荷蘭、比利時、冰島、匈牙利。高中后非高等職業教育升學占比為100%的國家包括芬蘭、巴西、葡萄牙、立陶宛、愛沙尼亞、瑞士、斯洛伐克、匈牙利、美國,高于50%的國家包括奧地利、德國,低于50%的國家包括捷克、比利時、冰島。

2.就業功能

就業功能定位是指中職為學生畢業后進入勞動力市場或者先進入高中后非高等教育(post-secondary non-tertiary education)而后進入勞動力市場作準備。

首先,高中階段職業教育畢業生就業率情況。本文選取2022年、2014年歐洲國家高中職業教育畢業生就業率的相關數據進行分析。如圖3所示,2022年27個歐盟國家高中職業教育畢業生的就業率平均值為32.65%,就業率超過50%的國家依次包括荷蘭、芬蘭、瑞士、德國、瑞典、塞浦路斯六個國家,其中就業率最高值為荷蘭的87%。塞爾維亞、比利時、西班牙、意大利、希臘、羅馬尼亞等國家的高中職業教育就業率在30%及以下,最低值為羅馬尼亞的4.9%。如圖4所示,2014年歐洲高中27國高中職業教育畢業生就業率的均值為32%,超過50%的國家包括瑞士、德國、荷蘭、瑞典、挪威、英國,就業率最高值為瑞士79%。比利時、西班牙、羅馬尼亞、黑山、意大利、塞爾維亞的高中畢業生就業率均在20%以下,最低值是塞爾維亞的12%。

圖3 2022年歐洲國家15~19歲高中職業教育畢業生就業率

資料來源:Eurostat.Employment rates by sex, age and educational attainment level (%)2022,15-19years[EB/OL].[2023-10-27].https://ec.europa.eu/eurostat/databrowser/view/lfsa_ergaedn__custom_7874207/default/line?lang=en.

圖4 2014年歐洲國家15~19歲高中職業教育畢業生就業率

資料來源:Eurostat.Employment rates by sex, age and educational attainment level (%)2014,15-19years[EB/OL].[2023-10-27].https://ec.europa.eu/eurostat/databrowser/view/lfsa_ergaedn__custom_7874207/default/line?lang=en.

其次,高中后非高等職業教育畢業生就業率情況。本部分考察了近十年歐洲國家20~24歲高中后非高等職業教育畢業生就業率。如圖5所示,2014年,歐洲國家20~24歲高中后非高等職業教育畢業生就業率的均值約為60.3%,就業率位于均值以上的包括德國、瑞士、奧地利等15個國家。其中,畢業生就業率最高值為德國83.85%,其次是瑞士82.5%,排名第三的是奧地利81.95%,就業率最低的是塞爾維亞25.73%。如圖6所示,2022年歐盟國家20~24歲高中后非高等職業教育畢業生就業率均值為66.5%,就業率超過50%的國家包括荷蘭、德國、瑞士、奧地利等27個國家,高中后非高等職業教育就業率最高的國家為荷蘭88.8%,排名第二位的是德國88.4%,第三位的是瑞士85.38%,就業率最低值的國家是盧森堡,約為36%。

3.終身學習功能

終身學習功能定位是指通過靈活的職業教育與培訓系統,滿足人們不同生活階段的不同教育需求,包括為學生初次畢業后的就業或升學作準備,或者為未來繼續學習與就業作準備。根據OECD數據庫公布的數據,各國在高中階段接受職業教育的年齡分布廣泛,即不同年齡段的學習者通過全日制或者在職(Full-time and part-time)的形式,在公辦或私立教育機構接受高中階段的職業教育。各國不同年齡組接受中職教育的學生占比情況見圖7。

首先,中職學生年齡分布廣泛。西方國家中職學生年齡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即15~19歲、20~24歲、25歲以上。歐洲國家年齡在15~19歲接受中職教育的學生占比均值約為43%,年齡在20~24歲、25歲及以上占比的均值約為76%;OECD國家15~19歲接受中職教育的學生占比均值為37%,20~24歲占比的均值為62%,25歲以上占比的均值為61%。其中,英國、法國、愛爾蘭等絕大部分OECD國家中職學生年齡分布在15~19歲、20~24歲、25歲及以上三個年齡段,僅少數幾個國家中職包括某個或某兩個年齡段的學生,如日本中職僅包括15~19歲年齡段的學生;韓國、以色列中職包括15~24歲年齡段的學生。

其次,各國之間不同年齡組接受中職教育的學生占比差距較大。波蘭、土耳其、以色列等國家15~19歲年接受中職教育的學生占比較大。愛爾蘭15~19歲接受中職教育的學生數占比為11%,20~24歲年齡段的占比為98%,25歲及以上年齡段的占比為100%。與愛爾蘭相似,英國、法國、澳大利亞、新西蘭、西班牙、南非、冰島、丹麥等發達國家與經濟體20~24歲、25歲及以上的學生接受中職教育的占比較大。其中,冰島、南非和西班牙參加中職教育與培訓課程的學生中,25歲及以上的學生相比20~24歲的學生至少高出19個百分點。荷蘭、捷克、斯洛文尼亞、意大利、斯洛伐克、奧地利、瑞士、盧森堡等國家三個年齡段接受中職教育的學生占比均超出50%。

再次,部分國家中職非學齡段入學人口占比較高。經合組織與歐洲國家中職教育非學齡段入學人口占比詳細情況見圖8。歐盟23國高中職業教育20歲及以上的入學人口占比均值為31%,高中后25歲及以上入學人口占比均值為52%;OECD國家高中職業教育20歲及以上的入學人口占比均值為30%,高中后25歲及以上入學人口占比均值為56%。奧地利、丹麥、愛爾蘭、新西蘭等7個國家有50%的中職學生入學年齡超過了20歲。奧地利、冰島、芬蘭、西班牙、瑞典、挪威、盧森堡等7個國家,25歲以上的學生入學人口占比超過70%。

(二)國際社會近十年中等職業教育功能定位的調整趨勢

1.高中職業教育以升學為主,而高中后以就業為主

中職教育功能定位是優先服務學生升學,還是優先服務學生就業,西方各國之間存在較大差異。具體而言,高中職業教育(15~19歲)以服務學生升學為主,而高中后非高等職業教育(20~24歲)以服務學生就業為主。首先,高中職業教育的功能定位主要服務于學生升學。2021年歐盟各國15~19歲高中職業教育的學生升學占比約為70%,相對應,該年齡組學生就業占比2022年僅為30%。在OECD國家,平均而言,參加高中職業教育的學生中大約有2/3的學生為他們提供了直接進入高等教育學習的機會,通常是短周期的高等教育(short-cycle tertiary),但也有學士或同等水平教育。巴西、加拿大、智利、哥倫比亞、哥斯達黎加、芬蘭、韓國、葡萄牙等國中職教育的學生,在全部完成高中職業教育學業后,將100%獲得升入高等教育階段的資格。在奧地利、以色列、瑞士和英國等國家,參加直接進入高等教育項目的中職學生比例大于普通高中學生。其次,高中后非高等職業教育的功能定位主要服務學生就業。如歐盟各國20~25歲中學后非高等職業教育的學生2021年的升學率為40%左右,然而2022年該年齡段學生的就業率為65%,高出升學率近25個百分點。如奧地利,在高中后非高等職業教育中,2022年的就業率約為85%,2021年的升學率約為36%,就業率高出升學率50個百分點左右。同樣,德國、捷克的高中后非高等教育學生就業率遠高于升學率。

2.就業功能仍然強勁

圖9所示的是2014年、2022年西方各國15~19歲中等職業教育畢業生就業率。對比分析發現,近十年大部分國家15~19歲年齡段中等職業教育畢業生就業率有所上升。2022年歐洲27國平均就業率為32.65%,相比2014年的32%增加了0.65%。其中,瑞士、德國、荷蘭、瑞典、芬蘭、匈牙利、法國、波蘭、捷克、葡萄牙、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比利時、西班牙、意大利、塞爾維亞等國高中職業教育的就業率出現增長,增長速度較快的包括芬蘭、荷蘭、瑞典等國家。

近十年西方各國高中后非高等職業教育畢業生就業率變化情況見圖10。對比分析發現,近十年西方大部分國家高中后非高等職業教育畢業生就業率呈現明顯上升趨勢。歐洲國家20~24歲高中后非高等職業教育畢業生就業率的均值,2014年約為60%,2022年約為65%,近十年提升了5個百分點。德國、瑞士、奧地利、馬耳他等28個國家與經濟體的就業率近十年出現了增長,增長速度較快的是挪威、克羅地亞、塞爾維亞、愛爾蘭等國家。其中,挪威、克羅地亞、塞爾維亞等國家該年齡段的就業率近十年增長了近20個百分點。冰島、愛沙尼亞、盧森堡、羅馬尼亞四國近十年的就業率呈現下降趨勢。

綜上所述,不論是就業率相對較低的高中階段職業教育,還是就業率相對較高的高中后非高等職業教育,絕大部分國家近十年均在不斷提升這兩個階段教育的畢業生就業率,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3.終身學習功能備受重視

數據表明,澳大利亞、丹麥、愛爾蘭和新西蘭70%或以上的中職教育學習者年齡均超過了入學年齡,即年齡大于20歲。在丹麥、芬蘭、冰島和西班牙,參加高中職業課程的平均入學年齡為25~29歲,而澳大利亞、愛爾蘭和新西蘭的平均入學年齡超過30歲[2]。在整個歐洲,不同國家之間的成年人學習者比例存在差異,初始職業教育與培訓(IVET)對適齡人口的關注越來越少[3]。如圖11所示,2020年經合組織與歐洲國家高中階段不同類型教育初次畢業生的平均年齡中,初次畢業的普通高中學生的平均年齡在西方各國之間沒有太大差異,但職業教育初次畢業生的平均年齡存在的差異有所擴大,如哥倫比亞中等職業教育初次畢業生的平均年齡為16.48歲,加拿大約為33.54歲。

大部分國家高中職業教育或高中后非高等職業教育的初始職業教育與培訓包括相當比例的20歲及以上群體,而且由于各種原因,如受教育時間的延長、青年照護、移民等因素的影響,成年人接受高中職業教育的比例還在增加[4]。數據顯示,2019年的歐洲成年人參與終身學習的平均水平為11.1%,只有少數幾個成員國達到了歐盟在2010年設定的目標,即到2020年有15%的成年人參與終身學習[5]。因此,各國的決策者和職業教育與培訓的利益相關者面向成年人不斷開放更多的學習機會,并與各類培訓組織合作,提供更多量身定制的成人學習項目[6]。

需要說明的是,以上分析是各國高中階段職業教育功能定位的若干較為明顯的發展趨勢,但是并不能直接套用全部國家。例如,在升學功能方面,并不是所有國家都將服務升學作為中等職業教育的首要功能定位,如冰島中等職業教育的功能定位就以服務就業為主,畢業生的升學占比近十年呈現下滑趨勢,從2015年的大約9%下降至2021年的5%左右。

二、國際社會中等職業教育功能定位的歸因分析

入學年齡、就業率、升學率等指標所折射出的國際社會中等職業教育功能定位及其近十年的調整趨勢,深受一系列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的影響。

(一)職業教育與培訓體系的外力驅動

1.科學技術的發展

中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是初、中級技術技能型人才,其功能定位深受技術發展水平的影響。當初、中級技術技能型工作崗位大量存在時,中職教育功能定位理應以就業為主。然而,隨著技術的發展,當初、中級技術技能型工作崗位開始逐漸被機器人所取代時,升學必將成為中職教育的重要功能。2016年,OECD預測14%的工作崗位處于自動化的高風險之中,另外32%的工作崗位可能在未來幾年發生根本性變化[7]。與此相應,OECD國家的整體升學率均得到顯著提升,2015年OECD各國中等職業教育升學率的均值為61%,2021年上升至73.3%,增幅11.7%左右。OECD數據表明,2012年工作崗位處于自動化的高風險工作的比例(share of workers at high risk)在5%以上的國家包括奧地利(12%)、加拿大(9%)、捷克(10%)、丹麥(9%)、芬蘭(7%)、法國(9%)、德國(12%)、愛爾蘭(8%)、意大利(10%)、日本(7%)、韓國(6%)、荷蘭(10%)、挪威(10%)、斯洛伐克(11%)、英國(10%)、美國(10%)、瑞典(7%)[8]。相應地,這些自動化高風險比例越高的國家,其中等職業教育的升學率越傾向于保持在較高位的水平。如2021年奧地利、德國中等職業教育的升學率均在90%以上,斯洛伐克約為79%。這意味著隨著技術的發展,初、中級技能的職業教育與培訓學習者相比高級技能職業教育與培訓的學習者在未來的就業中可能存在更大的危險,此時,升學功能將逐漸得到強化。

2.勞動力市場需求的變化

伴隨著技術變革速度加快,新技能、新技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出現在工作崗位中。因此,這種技術上的更新對職業教育與培訓系統造成了重大挑戰,要求職業教育系統能夠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快地應對因技術變更而帶來的勞動力市場變化。其中,技能培訓系統能夠及時靈活地響應新出現的或者是可預見的技能需求。此時,勞動力市場中一個重要變更趨勢是臨時就業和兼職就業的增長。當一個國家勞動力市場的臨時就業和兼職就業需求增長時,中職就業率隨之增加。2002-2017年,歐洲臨時雇員的比例從11%上升到13%,兼職工作人員的比例從15%上升到19%。與此同時,國家間的差異很大:臨時工比例最高的國家是西班牙和波蘭(均占26%),羅馬尼亞最低(1%);兼職就業人數荷蘭最高(47%),保加利亞最低(2%)[9]。相對應的,西班牙、波蘭的中職畢業生就業率高于羅馬尼亞。西班牙2014年、2022年就業率為50.7%、40.9%;波蘭2014年、2022年就業率分別為57.7%、67.2%;羅馬尼亞2014年、2022年中職畢業生就業率分別為37.3%、36.65%。荷蘭中職的就業率高于保加利亞,荷蘭2014年、2022年中職就業率分別為77%、88.8%。保加利亞2014年、2022年中職的就業率分別為45.6%、49.4%。

(二)高等教育機會供給的拉動

高等教育機會的拉動對中職的功能定位產生深刻的影響。首先,高等教育毛入學率較低,這意味著高中成為大部分孩子能夠獲得的最高學歷。在這種情況下,由于中等職業教育畢業生相比普通高中教育畢業生更具有就業優勢,而不具備升學優勢,因此,大部分中等職業教育畢業生選擇就業。通過對比近五年歐洲各國中等職業教育的就業率與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數據可以較明顯地看出這種變化趨勢。歐洲數據庫中不同教育層次畢業生就業率的數據顯示,2016年15~24歲中等職業教育的學生就業率為61%;2020年15~24歲中等職業教育的學生就業率為58%[10],五年減少了3個百分點。相應的,根據世界銀行(Bank of World)數據庫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2020年歐洲高等院校毛入學率分別約為68%、75%[11],五年增加了7個百分點。當一個國家高等教育尚未普及或普及率較低的時候,中等職業教育的功能定位應以就業為主,無論是對國家的經濟發展,還是對個體來說都是有益的。伴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對勞動者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成為全球性的趨勢。此時,越來越多擁有高等教育學歷的人口進入勞動力市場就業。在這樣的背景下,中職畢業生的就業優勢逐漸減弱。為了提升自身的就業競爭力,中職畢業生必將選擇升學的道路。各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的均值由2016年的73.6%提升至2020年的78%。相應地,高中職業教育支持學生升學成為政策和戰略重點,2015年、2021年OECD各國中等職業教育升學率的均值分別為61%、73%。

(三)職業教育與培訓體系的內在驅動

1.中等職業教育升學與就業通道日益完善的內在驅動

西方各國通過打通高中階段職業教育學生在升學、就業方面的發展通道,為學生順利過渡到工作崗位以及升入高等教育學習做好鋪墊。首先,在服務學生就業方面,通過將職業高中課程設置與勞動力市場技能需求進行對接,幫助向勞動力市場過渡的年輕人提供獲得專業技能的機會,并通過提供特定的普通技能,幫助他們發展專業能力,在不同崗位之間進行遷移,應對勞動力市場需求的變化。在斯洛文尼亞,通過對職業教育改革,20%的課程與社會合作伙伴共同開發,特別是與當地公司合作設計。因此,斯洛文尼亞高中階段職業教育畢業生的就業率由2014年的25%上升至2022年的30%[12]。在全球范圍內,比利時、智利、愛沙尼亞、芬蘭、法國、德國、以色列、意大利、拉脫維亞、韓國、荷蘭、斯洛文尼亞、西班牙和英國,通過與企業合作,將職業教育與培訓系統的技能與認證課程與勞動力市場需求匹配。其次,在服務學生升學方面,雖然大部分國家高中后非高等職業教育的目的是為學生在結束高中階段職業教育的學習后進入勞動力市場作準備,但也不排除學生通過短期通識課程的學習,可以選擇進一步地在高等教育階段學習。奧地利、以色列和英國為中等職業教育畢業生提供機會,使他們繼續參與短期高等職業課程的學習,而后進入更高層次高等教育學習[13]。部分國家尋求打通與更高層次教育水平的聯系,以使高等職業教育與培訓對年輕學習者更有吸引力[14]。最后,兼顧服務升學與就業方面。如高中后非高等教育旨在擴大學生在中學獲得的各項知識、技能和能力[15]。該項目是為了拓寬學生未來畢業后在勞動力市場就業的可選擇性,或者升入高等教育進行學習深造,或者兼顧升學與就業的需求。

2.成人繼續教育途徑不斷擴展的內在驅動

世界銀行發布的數據顯示,歐洲、OECD的總和生育率分別于1977年、1982年跌破人口更替水平,2021年分別下降至1.5、1.6[16]。伴隨著人口老齡化和出生率下降,中職教育的培養對象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適齡人口,而是更加關注對成年人進行再培訓和技能升級,以及通過非正式或正式途徑提升成年人的技能水平,這已經成為國際社會職業教育與培訓發展的重要目標[17]。在這些成年人中,有高中畢業生、在崗人員、兼職或臨聘工作人員、不就業也不參加教育與培訓的人(Neither Employed Nor in Education or Training:NEET)。因勞動力市場需要工人經常更新技能,故工人常常需要獲得更高水平的技能。此時,中職教育為這些學生提供第二次技能學習的機會,并讓其重新進入學習環境發展技能,從而提高他們的就業或學習能力。此時,非線性和靈活的職業學習途徑已經變得十分普遍。如荷蘭的職業教育與培訓中心提供靈活的授課和模塊化課程,使職業教育與培訓對成人學習者更有吸引力。2020年,荷蘭中職初次畢業生的年齡達到21歲。愛沙尼亞25歲以上的中職學生的比例從2007年的14%上升到34%,抵消了適齡人口減少的數量。在奧地利、愛爾蘭、丹麥等國家,高中階段職業教育非適齡人口,即20歲以上的學生占比超過70%。這些非適齡學習者通過學徒制、遠程在線學習、在職培訓等途徑學習中職課程。在完成職業課程學習后,他們既可以選擇繼續就業,也可以選擇繼續升學深造,因此,這些國家中職教育的升學率與就業率之和往往超出100%。究其原因,這些國家存在大量非適齡人口通過回爐學習的形式重新進入中職接受技能學習,從而整體提升了該國的升學率與就業率水平[18]。

三、優化中等職業教育功能定位的中國路徑

我國中職被賦予是“就業+升學”的功能定位,2022年修訂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更是為推進中職“就業與升學”并重提供了堅實的法律依據。結合西方國家的經驗,我國在繼續推行“就業與升學”并重政策的同時,中職教育的功能定位可以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調整與完善。

(一)積極強化中等職業教育的升學功能

在技術發展水平相對緩慢,高等教育處于精英化的背景下,高中學歷是大部分人獲得的最高學歷。將中等職業教育的功能定位于以服務就業為主,無論是對個人,還是對社會發展都是有益的。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國長期以來堅持中職就業的功能定位有其必要性與現實性。

隨著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推進,高中教育逐漸普及,特別是在“中國制造2025”以及“工匠精神”等政策的導向下,高級技術技能型人才將越來越成為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主導需求。2016年,教育部、人社部、工信部聯合發布的《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顯示:中國制造業10大重點領域2020年的人才缺口將接近2000萬人,2025年制造業人才缺口將接近3000萬人[19]。在人社部門2021年公布的2020年第四季度全國“最缺工”的100個職業排行中,制造業人才需求繼續保持旺盛勢頭,新晉排行25個職業中,有15個與制造業直接相關,占比60%,如“冶煉工程技術人員”“鑄造工”“汽車工程技術人員”“金屬熱處理工”等。短缺程度加大的34個職業中,有16個職業與制造業直接相關,占比47.1%,如“鋼筋工”“機修鉗工”“紡織染色工”等[20]。雖然普通工人未來可能將被機器人所取代,但是專業的高級技工在可預見的將來是無法被機器人代替的。在這樣的背景下,中職面向就業的需求將有所縮減,而面向升學的需求將有所加大。

事實上,《2022年中國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中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中職畢業生升學總人數180萬人,升學率為55.9%[21]。然而,這個水平與2015、2021年OECD與歐洲國家中職升學率的平均水平依然存在明顯差距。2015年OECD國家中職升學率的均值約為61.1%,歐洲25國中職升學率的均值約為65%。2021年OECD國家中職升學率的均值約為73.3%,歐洲25國中職升學率的均值約為71%。因此,一方面,在短期內,我國中職教育應繼續保持“就業+升學”并重的政策,但從長遠來看,適當提高中職的升學比例應成為一種趨勢;另一方面,對于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高,高等教育資源相對充足的省份和地區,應該進一步彰顯中等職業教育的升學功能,提升中職教育畢業生的升學比例。

(二)有效推進中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與內容的多樣化改革

長期以來,我國中等職業教育為當地企業輸送了大批技術技能型人才,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然而,中等職業教育依然面臨著吸引力不足,人才培養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等現實問題。因此,有效推進中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和內容的多樣化改革不容耽誤。

從西方國家的經驗來看,一方面,人才培養內容豐富,26個OECD國家的中職教育為20~24歲的適齡人口提供高中后非高等教育(Post-secondary non-tertiary education),學習時長為6個月至2年[22]。這個階段的課程有助于中職畢業生擴大中職階段獲得的知識、技能和能力范圍。該方案的目的旨在增加學生在未來勞動力市場就業,或進入高等教育學習,或兼顧兩者的選擇機會。另一方面,人才培養模式多樣,包括學校本位人才培養模式(school-based)、工作本位人才培養模式(work-based)、學校與工作結合人才培養模式(combined school and work-based)等,為學生未來升學與就業奠定了扎實的基礎[23]。

根據升學、就業等不同教育目標,行業、產業、企業的需求,并基于地區的差異,我國應建構多樣化的中職人才培養模式與內容,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從而提升中職吸引力。一方面,在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方面,對于在崗的學員來說,可以基于工作崗位培訓的方式開展教學,幫助其更好地提升崗位適應能力;對于適齡學生更多的是基于學校實施教育教學,幫助其增加升學機會;同時增設結合工作與學校場所的培養方式,如學徒制等為學生增加升學與就業的機會。基于不同的人才培養模式,采用彈性學制,線上線下結合的教學形式,多元評價手段有針對性地培養。另一方面,在改革人才培養內容方面,可在公辦或私立機構內通過學校環境或遠程學習,全日制或在職等多樣的學習形式,增設以職業教育為主要內容的半年至二年中職后過渡期的學習階段。從多個維度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職業技能、職業素養等綜合素質,為擴展學生未來就業與升學的機會,打下更加扎實的基礎。

(三)全面彰顯中等職業教育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功能

伴隨著我國出生人口的下降,高中階段適齡人口也將出現大規模萎縮現象,高中階段適齡人口未來可能僅能滿足普通高中的生源需求,中職教育將面臨生源枯竭。在這一背景下,調整中職教育功能定位將成為必然。

從西方國家的經驗來看,大部分國家擴大招生范圍,無論是全日制還是非全日制學生,入學的年齡遠遠超出了適齡人口年齡范圍,參加職業教育和培訓的非適齡人口占比,在OECD國家均值約為29.9%;歐洲國家均值約為31.3%[24]。其中,奧地利中職教育非適齡學生占比高達85%、愛爾蘭為79%、丹麥為71%。無疑,這些國家支持全民終身學習成為了中職功能定位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國尚未建立起中職教育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功能定位。一方面,中職作為學生特定成長階段的教育層次,應當成為全民終身學習的環節之一。一直以來,我國中等職業教育的學生主要為15~19歲的高中階段適齡人口,需要逐步對中職招生制度進行改革,在入學年齡上取消僅招收適齡人口的限制,將非適齡人口納入中職招生范圍,如在崗、兼職、失業人員等不同身份、不同年齡,且有意愿就讀中職教育的群體,均可納入中職招生范圍。另一方面,中職作為社區的職業教育與培訓資源,應當成為提供終身學習機會的場所之一。構建中職—社區共同體的方式,將中職作為服務社區終身學習的主要場所,通過向社區民眾提供適當的教育內容,推動社區居民專業職業技能的培訓,不斷提高其職業技能水平以滿足工作與生活的需要,是保障中職終身學習功能實現的重要路徑。

猜你喜歡
就業
阿勒泰市就業扶貧問題及對策研究
人間(2016年27期)2016-11-11 16:33:26
我國體育院校表演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調查
以就業為導向的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建設探索
淺議民辦本科院校大學生就業工作
高職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問題的對策研究
高職學校社會工作專業學生就業現狀與前景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業為導向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的思考
淺談高校輔導員的就業指導力
大學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25:02
如何指導大學生提高面試技能
考試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13:25
內蒙古自治區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體系建設及對策研究
大學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7:57:5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观看国产小视频|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不卡片视频免费观看| 99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无码不卡| 日韩 欧美 小说 综合网 另类| 香蕉久久国产超碰青草|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无码AV| 扒开粉嫩的小缝隙喷白浆视频| 日本三级欧美三级|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 亚洲无码37.| 亚洲熟妇AV日韩熟妇在线| 国产麻豆另类AV| 欧美在线伊人| a级毛片免费播放| 成人自拍视频在线观看| 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 欧美视频在线播放观看免费福利资源| 成人精品在线观看| 欧美中文字幕第一页线路一| 久久婷婷六月| 毛片视频网| 国产拍揄自揄精品视频网站| 欧洲高清无码在线| 97国产在线视频| 国产日本欧美亚洲精品视| 亚洲香蕉在线| 国产精品福利尤物youwu |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观看| 热思思久久免费视频| 丁香婷婷在线视频| 久久99蜜桃精品久久久久小说| 高清色本在线www| 亚洲美女一区| 欧美一区日韩一区中文字幕页| 在线观看精品自拍视频| 亚洲 日韩 激情 无码 中出| 国产高潮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波多野吉| 国产乱子伦手机在线| 国产成人福利在线| jizz在线免费播放| 看你懂的巨臀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欧美精品在线免费| 97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高清国产三级囯产AV| 成人夜夜嗨| 亚洲熟妇AV日韩熟妇在线|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2页| 六月婷婷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丁香六月激情综合|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国产| 黄色网址手机国内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AV一区二区三区| 97精品久久久大香线焦| 超清人妻系列无码专区| 她的性爱视频| 国产精品hd在线播放| 欧美人与牲动交a欧美精品| 日韩午夜片| 免费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 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国产v精品成人免费视频71pao | 97国产在线播放| 日本不卡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爽爽|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一区| 久久国产精品嫖妓| 亚洲手机在线| 亚洲美女高潮久久久久久久|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 久久久亚洲国产美女国产盗摄| 国产精品女熟高潮视频| 国产清纯在线一区二区WWW|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视频7| 99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欧美午夜视频| 国产手机在线小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内射一区亚洲| 99精品热视频这里只有精品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