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子涵
關鍵詞:英語繪本;小學英語;運用策略;研究
前言: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模式過于機械化,導致學生學習興趣并不高。在新課改下,教師的教學觀念與模式得到改變,教師堅持以學生為主體,豐富課堂教學內容與形式,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有效利用英語繪本能構建輕松愉快的英語課堂,促進課堂互動性的提升,從而來引導學生在繪本中學習英語知識,在提升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同時,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提高。
針對繪本在英語課堂的應用,旨在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基于此,教師首要做好的便是選擇合適的繪本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學習。小學生生性好動,對于生活充滿好奇,因此教師可以選擇生活化繪本,讓學生在繪本的閱讀中了解生活、提升興趣的同時,掌握做人的道理。以繪本David,no為例,在該繪本中主要講述David在生活中一些調皮的行為以及需要改正的行為,與學生的生活十分貼切。學生在繪本的閱讀中將聯(lián)想到自己在家中的行為,從而來提升繪本閱讀的興趣和學習的質量。對于繪本的選擇,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繪本難度不宜過高,否則很容易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繪本的選擇要能結合課內知識,從而來實現(xiàn)課內外知識的有效銜接,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1]。
在小學英語繪本教學中,教師要有效利用繪本中的圖片來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促進學生主動進行英語知識的思考與探索,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創(chuàng)造性思維。繪本中最為吸引學生的便是圖片,通過圖片,學生能利用自身的想象能力來感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從而來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運用。以“Colours”知識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利用繪本Mouse Paint,這樣學生在繪本的閱讀中感受貓和老鼠的生動,同時也能在閱讀中體會到顏色的變化,了解關于顏色的相關知識。在學習之后,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去闡述自己所喜歡的顏色,用英語知識去表達,從而來提升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有效利用繪本故事來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到英語課堂閱讀中。每一個繪本都能呈現(xiàn)出一個多姿多彩的故事,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并在繪本閱讀中主動學習英語知識。以“Wheres the bird?”教學為例,教師可以選擇繪本Whats for lunch?,引導學生去探討小鳥在午餐時會吃一些什么呢?讓學生利用英語去溝通與回答,從而來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促進學生主動進行英語知識的學習與發(fā)展。
在信息技術背景下,有效運用多媒體輔助模式開展英語繪本教學,能將復雜抽象的英語知識變得簡單化,更易于學生的理解與運用。利用多媒體技術能調動學生的感官刺激,利用動畫以及圖片的直觀性將復雜的英語知識變得直觀化,調動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在多媒體技術應用中,教師要能結合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繪本動畫,將其進行編輯整理,制作出教學課件,從而來引導學生在繪本學習中加深對英語知識的理解與運用,提升學生英語學習質量。
結語: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有效運用繪本教學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在繪本圖片與文字的閱讀中感受英語閱讀的興趣,體會學習的魅力,同時也實現(xiàn)課內外知識的延伸與拓展,對于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陳潔.在小學英語繪本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實踐探索[J].校園英語,2023(37):64-66.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高新區(qū)實驗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