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睿
摘要:在當今數字經濟背景下,中國戲劇產業評價體系亟待發展。保利劇院公司作為文化演出行業的引領者,始終致力于推動行業建立健康有序的演藝新生態,綜合其行業規模、評價體系探索實踐等多方面因素,已具備搭建客觀的戲劇互聯網評價體系的條件和基礎。文章從該體系的模式出發,闡述其多重效益并作出未來展望,以戲劇評價賦能推動戲劇產業的多元價值共振,實現大眾的藝術參與和文化認同,并助力文化交流與傳播。
關鍵詞:數字經濟背景;戲劇產業評價體系;模式構建
中圖分類號:F4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6432(2024)011-0000-05
[DOI]10.13939/j.cnki.zgsc.2024.11.014
1?引言
在保利劇院、保利票務的共同規劃運營下,為進行劇目推廣、戲劇知識普及,2020年11月30日,保利票務官方微信公眾號推出“娛伯牙”欄目,聚焦深度劇評與訪談發布。經內容積累與業務擴展,娛伯牙現已發展為集劇目評價、深度鑒賞、專業知識普及、舉辦戲劇線下活動為一體的保利劇院自有深度戲劇內容品牌。目前,娛伯牙已發布推送140篇,在抖音、視頻號等平臺上線視頻采訪節目近130期,全網播放累積突破1300萬,平均單期全平臺播放量近10萬,微博話題討論度累積2900萬。
2024年,娛伯牙將在前期運行基礎上,打造“娛伯牙劇目評價體系”。這是一個兼具專業性與大眾化的戲劇互聯網評價體系,其中包括“伯牙指數”“伯牙觀劇”“伯牙盛典”三大板塊。通過線上網絡評分、戲劇評價呈現、線下榜單發布的全流程覆蓋,構建了立體、多元、權威的戲劇產業評價體系。權威的戲劇互聯網評價體系應具備獨立、客觀特點,不能被資本裹挾,且能普遍反映行業真實狀態。
目前,綜合行業規模、央企實力、評價體系探索實踐等多方面因素,保利劇院公司已具備搭建客觀的戲劇互聯網評價體系的條件和基礎。文章將對“娛伯牙劇目評價體系”的本體及相關延伸內容進行簡要介紹,并結合“娛伯牙”品牌“和懂的人聊聊戲,讓藝術點亮生活”的品牌價值理念,試闡明其未來繼續深耕的方向與文化使命。
2?數字經濟背景戲劇產業評價體系發展概述
2.1?在線評價影響內容消費
近幾十年來,信息和通信技術(ICT)的發展改變了文化創意的生產和消費。國際上的意見共識是數字化在線評價的出現使個人能夠控制自己的內容消費(Bucy,2003)[1]。數字化在線點評鼓勵個人通過評論和在線論壇收集和表達意見。即使內容由個體而非組織獨立發布,一旦獲得社會共識就會廣泛傳播。簡而言之,在線點評增加了用戶之間的互動,以及平臺和用戶之間的互動。在內容發布和在線輿論形成之間出現了雙向流通結構(Ksiazek等,2016)[2]。
隨著用戶對在線評價響應興趣日益增加,人們一直在積極研究用戶評論,將其作為用戶參與的重要機制(Ksiazek,2018)[3]。評論讓用戶公開討論相關主題,因此用戶認為評論空間是一個有意義且重要的地方(Springer等,2015)[4]。評論的作用不僅限于用戶的公眾參與,還會影響用戶對整體公眾輿論的看法。大多數用戶認為評價空間是形成公眾輿論的寶貴場所,即使只有相對較小比例的用戶積極參與評論。
評價空間有助于內容消費者更好地理解公眾輿論,因為它們為消費者提供了各種反饋選項,如評論、喜歡、不喜歡和回復,這些反饋選項可以被理解為評論社會化。人氣指標作為專門的數據系統,根據喜歡和建議提供全面的社會信息,并導致社會對在線評價的興趣和參與?!皡^分在線和離線的關鍵特征之一是在線評價推薦系統”[6],點評的排名(例如,觀看次數最多、最受歡迎、評分最高、評論最多)越高,讀者對它們的興趣就越大。數字經濟背景,評估意見的重要性體現為人們將其他用戶的量化偏好(如點贊、瀏覽量和分享數量)解釋為潮流啟發式建議。截至2020年,大多數門戶網站提供瀏覽量最大的文章列表,并按點贊數量對文章和評論進行排序(Dvir-Gvirsman,2019)[5],“最佳評論”成為最受歡迎的網站功能之一。這種基于人氣的界面并不新鮮,在過去十年中被穩步引入在線平臺。這些流行指標取代了傳統品牌,特別是隨著社交類APP的普及在媒體提供商中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在線評價影響的增加也會帶來負面影響,比如評價濫用問題,例如反復發布評論,并通過使用快速執行重復性任務的宏程序故意增加某類帶有偏好性質的評論,從而通過操縱有利于特定利益方的評論數量來操縱公眾輿論(Claire?Lee,2018)。因此,對特定內容的片面和重復的評價可能會導致用戶認為該內容質量差(Prochazka等,2018)[6]。由于難以管理評價濫用,一些機構如路透社已經完全刪除了評論部分(Muddiman&Stroud,2017)[7]。
2.2?戲劇領域評價發展歷程
評價之于藝術,始終被視為在評估作品創造價值上具有很高的可信度(Fleming,2012)[8]。傳統的專業戲劇評價領域,國際知名的戲劇獎項有英美的托尼獎、奧利弗獎和紐約劇評人獎等,國內有中國戲劇獎、文華獎、荷花獎、牡丹獎等。這些傳統戲劇獎項反映了戲劇作品在藝術創作與表演領域的最佳水平,是業內戲劇評價的重要風向標。
數字經濟背景的到來使以大眾評分為基礎的網絡評分體系應運而生。國際上有較為成熟的“爛番茄指數”“IMDbTop250”,國內則有人們所熟知的豆瓣、大麥、貓眼、淘票票等民營互聯網平臺。此外,愛奇藝、騰訊、優酷等視頻平臺以及微博等社交平臺也相繼建立具有評價性質的各類榜單體系。這些由用戶評價形成的網絡評分,逐漸成為專業評獎外,大眾觀看戲劇影視作品的重要參考,甚至成為媒體和業內從業者關注和評價某個作品的參考指南。當前,電影、電視劇的互聯網評價已隨著產業鏈的成熟,出現燈塔專業版、貓眼專業版、云禾、象舞指數、索福瑞等較為專業的行業軟件和數據服務商,可對相關收視數據進行動態監測,反映劇目及行業的發展狀態。但在文化演出領域,目前由社會資本主導的戲劇評分體系評價維度較為單一,只能表現觀眾或評價機構的部分意見,在客觀性上存在缺失。此外,戲劇行業暫未出現業內較為權威、可信的大數據發布平臺,行業數據發布零散,抓取途徑有限,以致市場動態的呈現往往相對滯后,從業者無法及時有效追蹤和預判市場趨勢。
3?數字經濟背景中國戲劇的評價模式
3.1數字基礎:伯牙指數
“伯牙指數”的設立宗旨是將專業觀眾、媒體、戲劇愛好者、普通觀眾的意見及作品基礎信息以可視化的分值呈現,使用戶直觀便捷地獲取劇目評價。其作為娛伯牙劇目評價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整個戲劇互聯網評價體系建設的數據基礎。
設計原則主要有以下內容。一是考慮不同群體的意見權重配比,根據行業地位、口碑、活躍度等因素進行差異化權重配比,在可操作性范圍內提升評價的真實、有效程度;二是在統一業內人士評價指標類型的前提下,有針對性地調整不同類型作品的評價指標權重,同時給予新興項目和新銳團體以更多關注,避免優質劇目及有發展潛力的主創團隊由于知名度不夠、曝光度不足而被忽視或低估;三是建立貫穿劇目演出全流程的評分體系,使劇目評價不被單場質量所影響,評分可以整體反映劇目的平均演出質量;四是設計數據維護機制,以數據篩查、人工審核等形式,剔除低質量評分數據,避免惡意評分、無效評分,提高評價質量,維護數據安全,以營造健康有序的劇目評價環境。
3.2?內容輸出:伯牙觀劇
娛伯牙將在保利票務客戶端內與“伯牙指數”同步上線“伯牙觀劇”,作為戲劇互聯網評價體系中的內容發布平臺,包括媒體資訊、劇目深度評價和臺前幕后花絮等,從內容維度為評價矩陣提供支撐,滿足從業者、戲劇愛好者和演員粉絲更深層次的鑒賞、交流和互動需要。伯牙觀劇的設計原則。
一是面向院線和演出主辦方進行多方內容采集,涵蓋全國觀眾與知名人士的深度劇評、專家導賞、明星主創臺前幕后訪談、伯牙市場洞察等;二是進行高頻次、高質量、多元化的臺前幕后內容輸出,通過圖文和視頻兩種形式,為用戶提供有效的觀演建議;三是鼓勵用戶討論,開放頻道的圖文及視頻用戶評論功能,以“內容+互動”的形式,有效提升頻道頁日活訪問量及互動量。使精彩獨家內容、藝術大師課第一時間直達用戶,累積用戶粘性,共建云端藝術成長互動社區;四是采用先審后發機制,提前設置敏感詞庫,通過系統審核和人工監督,維護干凈、健康、正向的評價環境,保障文化安全。
3.3?場景拓展:伯牙盛典
“伯牙盛典”是娛伯牙戲劇互聯網評價體系的線下實踐場景,包括伯牙年度榜單、伯牙戲劇節、伯牙頒獎典禮三項活動。以年度為單位,在伯牙指數的評分基礎上,結合專家評價意見,發布“伯牙年度榜單”,內含年度內優秀劇目、演員、主創等榜單。同時,開通觀眾投票通道,設置各類人氣獎項,豐富伯牙戲劇節和伯牙頒獎典禮的活動形式及內容。榜單發布后,將舉辦伯牙戲劇節系列活動,邀請行業專家、資深從業者參加伯牙論壇,討論行業發展新趨勢;打造伯牙戲劇節精品劇目展演盛事,并舉辦伯牙頒獎典禮,催生全新行業熱點拉動戲劇文化消費升級,把握文旅融合發展趨勢,每年在不同城市落地伯牙盛典,助力地方文旅融合事業發展挖掘新亮點。
4?中國戲劇產業評價體系的構建意義
4.1?戲劇數字化成果全民共享
數字經濟背景的“去中心化”特質使得人人皆為內容創作者,移動互聯網平臺成為人們可以自主選擇和控制的與日?!敖尤搿钡男滦问?。伯牙指數和伯牙觀劇的出現適應了數字經濟背景媒介使用的個性化特征,為廣大消費者提供了發聲的平臺,在“深度數字化”的進程中,重塑在數字化生存中的人類社會關系,并作用于戲劇創作、生產、傳播、消費[9]。對于票務營銷平臺、院線運營方和投資出品方來說,借助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能夠在海量的戲劇作品中篩選出優秀作品并進行全面評估,幫助院線運營方和投資方挖掘具有較大發展潛質的IP、主創和主演,為院線排期、投資提供決策依據,提升作品上座率與投資回報率;對于演出院團和戲劇演員來說,借助伯牙觀劇平臺與觀眾互動,營銷推廣作品,能夠增加粉絲粘性,通過聽取觀眾意見不斷提高專業技能;對于戲劇制作方來說,隨著消費升級的不斷推進,消費者對文化產品的需求不斷增加,要求日益提高,真實有效的互聯網戲劇評價代表市場聲音,可為劇方提供直接反饋,提高戲劇作品的整體質量,提升作品口碑與演出收益。
在社會媒介化的趨勢之下,原本界限分明的社交邊界被數字空間所消解,在虛實融合與共生的數字文化時代,網絡環境所衍生的線上虛擬社群和線下實體群體構筑出了新的關系結構,以自身興趣和價值取向交換信息、傳播內容和創造連接的交往形式成為獨特個體間抵達共識的通道[10]。該體系線上評價與線下盛典相結合的模式,將形成文旅融合發展的新經濟增長點。以評價數據為基礎,通過舉辦匯集伯牙論壇、伯牙精品劇目展演、契合年度主題的伯牙音樂節、伯牙文化市集等內容的伯牙戲劇節和伯牙頒獎盛典等其他線下衍生活動,開發熱門作品、演員周邊,促進戲劇與文旅、文創的融合發展。
4.2?戲劇文化的數字全景呈現
保利所搭建的戲劇產業評價體系通過互聯網捕捉戲劇及其他文化演出評價數據,監測真實市場動態和輿論反饋,以戲劇評價為撬動點,利用大數據背景下互聯網傳播迅捷、個性化等特點,引起全民觀劇熱潮。吸引更廣泛的民眾走入劇場了解戲劇,營造良好的社會文化藝術氛圍,提高國民文化素質。并可以此為契機,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促進國家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的大力發展,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提供全新活力。戲劇評價網絡化、多元化,是時代數字化發展的必然趨勢。當前,包括文化演出領域在內的各類網絡意見領袖群體迅速壯大,廣泛影響互聯網用戶心智。因此,立足服務文化演出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建立全新、專業、客觀、公正的戲劇互聯網評價體系,?符合中國整個文化演出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的客觀需求,健康的網絡評價環境也有助于更好地發揮網絡意見領袖的作用。
該評價體系作為新的戲劇宣傳營銷方式能夠提升社會對戲劇行業的關注度。使更多優秀戲劇作品、主創團隊、演職人員走入公眾視野,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交融、碰撞中得到傳承、壯大和發揚。此外,“伯牙指數”“伯牙年度榜單”的發布和演出數據庫的數據統計、分析功能,將為戲劇行業的未來發展奠定基石,為戲劇研究提供豐富的行業數據資源和全新的研究視角。學者們可以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對戲劇作品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推動學術進步。同時,通過舉辦伯牙盛典系列活動,讓戲劇知識普及到更廣泛的受眾群體,使更多人有機會接觸和了解戲劇藝術,為行業發展培育后備人才。
5?數字經濟背景中國戲劇產業評價體系的發展展望
5.1?指導藝術鑒賞,引領大眾審美
作為數字化場景下的戲劇互聯網評價體系,“娛伯牙”通過“伯牙指數”和“伯牙觀劇”兩大矩陣,將“網絡評分”與“戲劇鑒賞”有機結合,形成平臺化產品,構建全新、即時、互動、多元的戲劇評論及戲劇鑒賞模式。在評分體系建設上,通過重構戲劇評分的算法,兼顧專業劇評人等業內人士的權威意見,以及普通大眾的即時點評反饋,改善目前主流互聯網戲劇產業評價體系評分維度單一、算法機械、專業度欠缺等問題,致力于為專業劇評人與普通大眾打造開放、包容、健康、有序的戲劇評價環境。
另一方面,通過“伯牙觀劇”內容矩陣建設,持續拓展“娛伯牙”深度內容品牌的藝術鑒賞引導功能,為專業劇評人等業內人士提供發布戲劇評論的新平臺,讓各種戲劇現象、戲劇思潮、戲劇觀念、創作主張、戲劇流派等不同維度的內容得以充分展示,為廣大用戶提供全方位、多視角的戲劇知識和戲劇評論內容,打造戲劇藝術鑒賞互動社區,避免單一機械地評分,淪為作品宣傳和票務銷售的工具。
5.2?挖掘行業潛力,指導戲劇創作
“世界已進入數字化時代。相對于互聯網時代將消費推向極致,催生一系列消費的新模式、新方式、新業態,數字化時代將生產推上新高度,生產方式的革命性變革,促進生產要素配置效率更高,創造生產力新形態—數字化生產力。換言之,互聯網觸及的是消費,數字化撬動的是生產”[11]?;ヂ摼W上的內容豐富且碎片化,但是有說服力且能自證的內容占比較低。信息爆炸、文化短缺,應是互聯網內容的真實寫照。當前,文化演出行業的各項指數發布未能與互聯網評價形成有機聯動、互為支持的局面。
未來,在“娛伯牙”戲劇互聯網評價體系的運營中,可在目前“伯牙洞察”行業分析報告基礎上,綜合統計“娛伯牙”用戶評價的各類數據。根據演出項目類型、上座率、演出場次、票房數據、用戶關注度、用戶評價等方面的表現,綜合發布各類別伯牙年度榜單,為行業主管部門的動態監測提供數據支撐,為權威媒體的社會價值報道等提供可靠素材來源,為國有及民營院團提供劇目市場化運營的真實反饋,為原創內容制作提供正向的價值引導同時,還可以打破傳統的“唯票房論英雄”模式,通過多元維度的評價指數,為行業新人、新作提供展示的平臺和空間,挖掘和培育行業的新生力量。
5.3?營造清朗環境,提振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的根源在于五千年中華文明的深厚積淀,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既體現了文化自信,也鞏固了文化自信”[12]。搭建戲劇互聯網評價體系有助于維護國家文化安全,增強全民文化自信。近年來,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面臨嚴峻挑戰,文化陣地內的安全斗爭日趨尖銳。樹立文化自信、維護文化安全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要保障。
我國戲劇行業已隨著時代發展衍生出評價體系優化升級的現實需求。從當前戲劇互聯網評價環境來看,由社會資本主導的網絡評分體系,普遍存在質量低、內容雜、水軍多、把關難,只重商業效益、忽視社會效應等問題。其中,大麥、貓眼演出兩大票務平臺的評分主要是為其票務銷售服務,帶有較強的傾向性;定位為文藝青年聚集地的豆瓣,主營業務為書影音而非戲劇,且其戲劇評分信息均由“貓眼”提供,不具備獨立性。此外,票務平臺由于演出票務代理的局限性及其市場份額的不均衡發展,其評價數據未能形成有效的行業大數據畫像,無法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多價值參考。戲劇作為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其價值評定、審美標準更需要一個以公正價值觀為引領的客觀評價環境。對邁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當代中國來說,堅定文化自信,才能更好地凝聚民族精神,著力賡續中華文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更好地展示中華文化的當代價值與世界價值。因此,建立基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藝觀的戲劇產業評價體系,可為戲劇創作和民眾觀演提供客觀有效的價值引導,營造良好的戲劇藝術氛圍。
5.4?促進藝術交流,展現東方美學
“讓世界更好地認識中國、認可中國,不僅要著眼于經濟舉措、發展成效,更要從中國發展背后的歷史文化原因入手,做好中華文化的國際傳播,讓世界了解中國發展的文化底蘊”[12]。該互聯網評價體系未來將通過“戲劇評論+”藝術社區,能夠挖掘和培養一批國內外的優秀戲劇評論人才,發揮戲劇評論在戲劇創作流通過程中的信息反饋和正向調節作用,使各種戲劇現象、戲劇思潮和戲劇觀念得到充分的展示和交流。
娛伯牙戲劇互聯網評價體系隨著行業大數據庫的深入建設,以及“伯牙指數”大量評價數據的積累,將逐漸成長為一個獨立的戲劇互聯網評價藝術社區。不僅僅可以對國內各大在售文化演出項目進行評價追蹤,還可以進一步通過藝術社區屬性,延展戲劇評價的外延,以“戲劇評論+戲劇節”等模式,與國內外各大知名戲劇節聯動,深化國內外戲劇評價的交流,推動中國的戲劇評價與國際接軌,增加中國戲劇評價的國際話語權,讓世界看到全球戲劇研究與發展的中國力量與東方智慧。
6?結語
作為數字化場景下的戲劇產業評價體系,“娛伯牙”在創新戲劇鑒賞模式的同時,將線上評價與線下場景結合,打造充滿生機的戲劇評價生態圈。該評價體系為專業劇評人與普通大眾營造開放、包容、健康、有序的戲劇評價氛圍,為文化演出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真實、客觀、可靠的價值參考。同時,也為深化國內外戲劇評價的交流,推動中國的戲劇評價與國際接軌,不斷增強中國戲劇評價的國際影響力。未來,“娛伯牙”將在內容生產的基礎上,致力于打造集C端口碑與專業視角為一體的全新演出行業專業評分體系。在大數據背景下,搭建演出行業數據庫,實現信息共享,持續為行業賦能,推動行業管理數字化轉型升級。
參考文獻:
[1]BUCY?E?P,NEWHAGEN?J?E.The?interactivity?paradox:closer?to?the?news?but?confused[M].Media?access:?Social?and?psychological?dimensions?of?new?technology?use?,Mahwah,NJ:ERlbaum,2004:47-72.
[2]KSIAZEK?T?B,PEER?L,LESSARD?K.User?engagement?with?online?news:conceptualizing?interactivity?and?exploring?the?relationship?between?online?news?videos?and?user?comments[J].New?media?&?society,2016,18(3):502-520.
[3]KSIAZEK?T?B.Commenting?on?the?news:explaining?the?degree?and?quality?of?user?comments?on?news?websites[J].Journalism?studies,2018,19(5):650-673.
[4]SPRINGER?N,ENGELMANN?I,PFAFFINGER?C.User?comments:motives?and?inhibitors?to?write?and?read[J].Information,communication?&?society,2015,18(7):798-815.
[6]DVIR-GVIRSMAN?S.I?like?what?I?see:studying?the?influence?of?popularity?cues?on?attention?allocation?and?news?selection[J].Information,Communication?&?Society,2019,22(2):286-305.
[8]PROCHAZKA?F,WEBER?P,SCHWEIGER?W.Effects?of?civility?and?reasoning?in?user?comments?on?perceived?journalistic?quality[J].Journalism?studies,2018,19(1):62-78.
[9]MUDDIMAN?A,STROUD?N?J.News?values,cognitive?biases,and?partisan?incivility?in?comment?sections[J].Journal?of?communication,2017,67(4):586-609.
[10]FLEMING?M.The?arts?in?education:an?introduction?to?aesthetics,theory?and?pedagogy[M].London,?UK:?Routledge,2012.
[11]張錚,許馨月.從創意者經濟到認同者經濟——數字文化產業發展模式的需求側轉型[J].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3,44(2):162-170.
[12]張錚,許馨月.從創意者經濟到認同者經濟——數字文化產業發展模式的需求側轉型[J].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3,44(2):162-170.
[13]高書生.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背景與布局[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45(5):11-18.
[14]胡鈺.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戰略內涵[J].青年記者,2023(21):36-40.
[作者簡介]姚睿(1972-),男,北京人,碩士研究生,中國演出行業高級經紀人,高級政工師,北京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黨委書記、總經理,研究方向:文化產業管理。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