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蓉
摘要:在推動新一輪初中數學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教師將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置于教學核心,積極促進教學與評價的有機結合。這一發展趨勢明確指向中學數學教學的未來方向,強調培養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以提供更多樣化的學習活動,實施多元評價任務,培養初中學生數學核心素質。文章提倡設立進階式教學目標,構建富有創意的數學學習活動,并運用科學系統的評價手段,以實現“教學評一體化”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初中數學 “教學評一體化” 教學實踐
引言:教學中的“教學評一體化”模式將教學過程中的三個重要環節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實現了相互促進、互為支撐的效果,有效提升了初中數學的教學水平和效能。教師在數學教學中靈活運用“教學評一體化”的方法,通過教與評的融合、學與評的結合,以啟發引導學生,滿足當前“提高教學質量”的教育需求。這種教學方式有助于提升教學效果,增強學生學習動力,為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提供了有效途徑。
一、設定進階性教學目標,確定“教學評一體化”起點
清晰明確的教學目標對于教師具有指導性作用,能夠有效指引教學方向。教師可根據這些目標科學評估學生學習成果,提升教育質量,促使學生高效學習。在“教學——學習——評估”融合視角下,教師可借鑒泰勒的目標評估模型進行教學目標的選擇。[1]首先,教師可以在開始階段分析幾個問題:期望實現何種目標?如何達成這些目標?怎樣最有效地推動學生學習?如何確保目標的實現?其次,分析學生現有知識體系,確定教學和學生學習的起點。最后,結合新課標中對初中數學教學的要求,教師應細致閱讀,結合前期分析,制訂適宜的教學目標。這些目標將成為引導教學、學習和評估的“指南”,確保各項工作有序開展。
例如,在開展《直線、射線、線段》這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將教學目標設定為“認知目標、技能目標、思維目標”。認知目標:讓學生能夠準確理解直線、射線和線段的定義,掌握它們的特征,區分不同之處。技能目標:培養學生繪制和辨識直線、射線和線段的能力,學會在幾何圖形中識別這些要素。思維目標:激發學生思考,能夠運用所學概念解決簡單幾何問題,培養邏輯推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后通過生動有趣的例子或問題引入課程,激發學生興趣,并提出學習目標。清晰講解直線、射線、線段的定義、特征和區別,并進行示范性繪圖和實例演示。在線課堂教學中組織學生討論不同幾何圖形中直線、射線和線段的應用,促進思想碰撞和知識共享。在課下通過練習、小測驗或簡單問題進行評價,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以調整教學方向。通過設定這樣的教學目標和實踐,能夠更全面地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幫助他們建立穩固的數學基礎,并在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上有所提高。
二、凸顯學生主體,豐富自評活動
在中學數學課堂上實施自我評價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自我反思習慣,有效提升學習效能。[2]在教學實踐中,有的學生在面對難題時,往往做出錯誤判斷,這影響了他們的學習效率和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師可以推行自我評價活動。通過自評,讓學生按照特定標準評估自身學習行為、學習效果和階段性成果,以量化評價方式正確評估自身學習行為,從而提升學習效率,實現更高效的學習和更有效的教學,充分發揮評價在學習中的積極作用。
針對《勾股定理》這一課程,開展數學學習的自我評價活動可以促進學生對自身數學學習問題的發現和解決。首先,學生可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評估。通過課堂講解、練習以及作業完成情況,學生可以自我檢視自己對勾股定理的理解程度和掌握情況。這涉及到對直角三角形、斜邊、直角邊等基礎概念的掌握,以及對定理本身的理解和應用能力。其次,學生可以針對自身在勾股定理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或挑戰進行分析。可能是在證明定理時存在邏輯推理方面的困難,或是在應用定理解決問題時遇到難以把握的情況。接著,讓學生就解決這些困難提出自我反思和改進的方向,可以思考采取何種學習策略,如更多練習、尋求老師或同學幫助、查閱資料等來加強對勾股定理的理解和運用能力。最后,讓學生在完成自我評價后,制訂一份針對自身的學習計劃。這個計劃可以包括每周復習一定量的相關知識、多加練習、參加討論或小組學習等方式,以提升自己的勾股定理學習效果。這樣的自我評價活動能夠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在勾股定理學習中的問題,引導他們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幫助他們制訂針對性的學習計劃,從而更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數學學習能力。[3]
三、運用科學評價手段,提高學生學習質量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采用“教學評一體化”的方式,需要采用科學、系統的評價方法,以確保學生數學學習的質量。若老師不重視教學評價,可能會導致學生自主進行數學學習時比較隨意,不能按照設定的目標進行學習。因此,老師可分析不同評價方法,包括口頭評價、筆試評價以及操作演示評價,在這些評價中對學生學習狀況進行動態監測,從而促使學生在期中、期末等總結性評估中取得更優秀的學習成果。同時,老師應理解,在初中數學“教學評一體化”的模式下,目標是培養學生數學綜合素質,而不僅僅是檢查他們的學習成果。因此,老師要對學生進行全面評估,以便及時調整和改進中學數學教學,實現教學評價在實際教學中的有效落實,從而提升中學數學教學的效能。
結束語:
初中數學“教學評一體化”將教學與評價緊密結合,這種教學模式能夠綜合考量學生的知識掌握、思維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創新意識,從而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通過全面的教學評價,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表現調整教學方法和內容,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克服困難,提高學習效率。“教學評一體化”是教育改革的趨勢,倡導綜合素質教育,對學生的能力培養和全面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趙欽良.探析初中“教—學—評”一體化教學模式[J].新課程導學,2023(16):24-27.
[2]歐陽鑾容.探究“教—學—評”一體化課堂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以初中數學學科為例[J].名師在線,2023(01):10-12.
[3]謝慧娟.“教學評”一體化打造初中數學“趣味課堂”[J].讀寫算,2023(27):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