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5G、物聯網、區塊鏈、AI、VR等技術的不斷發展,元宇宙概念應運而生。在元宇宙背景下,部分播音主持工作開始被人工智能所取代。本文運用舊金山大學教授海因茨·韋里克提出的SWOT戰略模型,總結了當前播音主持行業SWOT現狀,結合其自身優勢以及外部機遇展開分析并提出應對策略,旨在規避元宇宙背景下播音主持行業的劣勢及外部環境的威脅。
關鍵詞:元宇宙;播音主持;虛擬數字人;SWOT戰略模型
中圖分類號:G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24)04-0051-04
一、虛擬主持人發展概述
“元宇宙”一詞最早出現在20世紀90年代的科幻小說《雪崩》中,原指三維空間中的平行世界[1]。近年來,隨著移動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行業的發展,“元宇宙”一詞被再次提出,其概念目前沒有官方解釋,學術界對其定義也各有不同。筆者認為,對“元宇宙”的合理解釋可以概括為基于區塊鏈、云計算、數字孿生技術等實現的虛擬現實交互世界。對于播音主持行業,元宇宙目前的主要應用是虛擬數字人。
2000年,英國出現了世界首位虛擬主持人“阿娜諾娃”(Ananova),由此開啟了虛擬主持的大門。經過各國專家20余年的研發以及技術的不斷迭代升級,當前虛擬主持人已經實現了通過捕捉真人動作、神態打造的孿生模擬虛擬主持人以及通過計算建模打造的具有自主形態的智能虛擬主持人。
2021年10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印發的《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十四五”科技發展規劃》提出,要積極推動虛擬主播、虛擬主持人在天氣預報、文藝科教、新聞報道等場景中的應用,借助新技術創新節目形態,積極提升節目制作效率和智能化水平,提升觀眾和用戶的滿意度[2]。各級廣電機構迅速部署行動,比如,湖南衛視的“小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的“康曉輝”“小小撒”、上海東方衛視的“申·雅”等虛擬主持人、主播紛紛進場。虛擬數字人不僅能在外形上實現自由變換,更重要的是能在工作時間上實現24小時無休,這是當前播音主持從業人員強大的競爭對手。
二、播音主持行業現狀
自1940年延安新華廣播電臺開播,到1977年作為中國傳媒大學前身的北京廣播學院開始招收播音專業,再到1998年教育部進行高校專業調整后將播音專業調整為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至今,我國的播音主持行業經歷了從誕生到學院派,并日漸成長、成熟的漫長歲月。80余年來,播音主持行業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技術的革新不斷調整,于動態發展中蝸行摸索。進入元宇宙時代以來,播音主持行業部分從業人員面臨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的挑戰。針對該問題,本文基于舊金山大學教授海因茨·韋里克提出的SWOT戰略模型,對播音主持行業當前的優勢(Strengths)、劣勢(Weaknesses)以及外部環境的機遇(Opportunities)與威脅(Threats)展開了深入分析[3]。
(一)優勢(Strengths)
當前,播音主持行業從業人員具有鮮明的個人特質、強大的控場能力、敏銳的主觀判斷力、無需人工操控等優勢。從這些優勢來看,與虛擬數字人相比,傳統真人主持人在流程復雜、互動性強的節目中仍然具有不可替代性,而當前的虛擬數字人即便是被植入相關任務程序,也不具備在沒有預設的情況下完成臨場即興主持的能力。基于此,播音主持從業人員應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樹立鮮明的個人特質,從而不斷提升自身的不可替代性。
(二)劣勢(Weaknesses)
當前,播音主持行業從業人員存在日工作時長有限、知識儲備量有限、年紀逐年增長、外貌逐年衰敗等劣勢。任何人每天的工作時長都是有限的,主持人也需要休息時間,盡管播音主持從業人員的知識儲備量相對比較豐富,但是也很難與海量存儲系統的人工智能相抗衡。此外,年紀增長及外貌衰敗遵循了自然法則,播音主持從業人員只能通過日常護膚或醫美手段延緩其進程。因此,播音主持從業人員應在有限的時間里抓住機遇,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彌補其劣勢。
(三)機遇(Opportunities)
隨著大小屏全媒體平臺的搭建成功并日趨完善,越來越多主持人開始走出電視熒屏,參與到移動端的節目錄制中,這給他們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同時,元宇宙時代的人工智能技術不僅推動了虛擬主持人的發展,也使傳統真人主持人在主持形式上擁有了更多的發揮空間,比如快速切換不同虛擬場景,增強觀眾的現實體驗感、提高觀眾黏性等。
(四)威脅(Threats)
當前,播音主持行業從業人員面臨的威脅主要來自其他賽道,比如帶貨主播、跨界藝人等。近年來,隨著短視頻平臺的逐步發展,越來越多網絡主播進入大眾視野,更有甚者還參與到相關主持工作中。他們憑借自身個性、語言特質等積累了固定的粉絲群。相比之下,傳統播音主持從業人員在短視頻賬號運營方面存在不足。其中,不僅有播音主持工作自身特性限制等行業因素,比如不能庸俗、娛樂大眾等,也有從業人員自身原因,比如風格相似、機械輸出,難以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等。此外,藝人跨界從事播音主持工作近年來也屢見不鮮,對傳統播音主持從業者而言,無疑又增添了一份競爭壓力。
三、元宇宙背景下播音主持行業SWOT分析
基于當前播音主持行業現狀,本文對其SWOT模型中的優勢與機遇(SO)以及劣勢與威脅(WT)進行了組合分析,具體如下:
(一)機遇與優勢雙補給
縱觀傳媒領域的發展情況,從新媒體到融媒體再到智媒體,播音主持行業在不同發展時期一直面臨著相應的挑戰,但無論是曾經的互聯網,還是如今的虛擬數字人、ChatGPT等新產品,均無法完全取代播音主持從業人員的地位。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真人主持人具有主觀能動性,即具有鮮明的個人特質、較強的控場能力以及敏銳的主觀判斷力,并且不需要人工操控,這也是現階段人工智能領域難以達到的。
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推動著媒體技術的更新迭代,虛擬主持人和真人主持人之間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相互競爭的關系,但這種競爭是良性競爭,媒體技術的升級對于當前播音主持從業人員而言大有裨益,是對播音主持工作的有力補充和助力。因此,播音主持從業人員應充分利用現有的媒體技術,結合自身的優勢,豐富播音主持工作的多樣性,拓展業務渠道,提高業務質量。
從收視習慣來看,對于大部分聽眾、觀眾而言,他們更多關注的是一檔節目內容的優劣,并以此決定是否繼續收聽、收看,因此,我們可以嘗試換一種視角進行研究,將目光聚焦到節目主持人身上。全世界范圍內不乏許多優秀節目主持人,提到相關類型的節目時,人們的第一反應更多是對應到該節目的主持人身上,從而形成一種個人品牌效應。對于播音主持從業人員而言,培養獨特的垂直領域,努力打造個人IP,充分發揮自身的潛能,更有利于提升自身在元宇宙時代的競爭力。
(二)困難與挑戰兩重關
對播音主持從業人員而言,目前他們無法像虛擬數字人一樣具有永動性等優勢,并且不僅要在本職工作范圍之內做好增量,還要盡可能地放大自身的優勢和附加值。
如今,播音主持行業發展已走過了40余年,盡管一直在探索中前行發展,但是專業教育大多專注于課程的精進與拓展,播音主持從業人員的準入門檻和評定標準未發生過較大的變化。然而,與其他行業相比,播音主持從業人員的情商、閱歷、應變能力等在實踐工作中更為重要,一個只會機械誦讀稿件的播音員在融媒體時代必然會被淘汰。因此,播音主持從業人員在掌握播音主持基本功的同時,還要注重培養自身的復合技能,比如營銷學、心理學知識以及邏輯思維能力等。此外,對當前的播音主持從業人員而言,廣播電視觀眾的流失是他們面臨的挑戰之一。2012年至2021年10年間的全國有線廣播電視用戶數據(圖1)顯示,自2015年起,我國有線廣播電視用戶數呈現出明顯的下降趨勢,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既有觀眾收視習慣的改變,也有節目內容以及質量的問題。對播音主持從業人員而言,觀眾的減少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市場的流失,隨著越來越多的節目被整改甚至關停,相關欄目主持人的處境便會陷入尷尬的境地。因此,在當前的媒體環境下,注重培養自身的復合技能、不斷拓展行業賽道,是廣大播音主持從業人員應著重思考的問題。
四、應對策略
本文通過對元宇宙背景下的播音主持行業進行SWOT分析,發現該行業尚有諸多提升空間。對此,播音主持從業人員要抓好現有機遇并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彌補自身短板,從而更好地應對外界環境的威脅,具體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一方面應著力塑造鮮明的個人特質,打造個人IP、掌握全平臺運營規律、不斷深耕垂直領域,進而提升自身的影響力,避免在技術不斷革新、人員不斷更替的主持工作中被人工智能虛擬主持人所取代;另一方面,應著力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不斷拓展復合技能,從而更好地應對隨著外界環境變化而不斷改變的工作模式。
(一)深耕垂直領域
1.打造個人IP
當前,播音主持從業人員在高校已經學習了不同形式的相關專業主持課程,比如真人秀、演播室訪談、現場直播等。對真人主持人而言,大部分情況下他們充當著節目播報的輔助角色。因此,面對當前元宇宙時代的媒體環境,播音主持從業人員可以通過打造主持人個人IP等方式來增加節目的黏性。比如,通過對“戶外旅行節目主持人”“美食競技節目主持人”等IP標簽進行具體細分來方便觀眾記憶。
在實際操作方面,第一,主持人可以結合自身興趣以及過往主持經驗,精準提煉IP標簽。第二,在確定IP標簽的基礎上,主持人需深入學習研究所涉及領域的相關行業知識,成為業內“達人”。第三,主持人結合自身氣質形象等特征,設計IP宣推方案,使個人IP形象切實落地,發揮功效。
2.掌握全平臺運營規律
從傳統媒體到新媒體、自媒體、融媒體,媒體形式在不斷發生著變化,而播音主持從業人員一直以來更多的是在自身業務上不斷學習和精進,但觀眾的需求形式會隨著這些新的媒體形態的出現不斷發生轉變,因此,播音主持從業人員也應緊跟時代腳步,拓展全平臺用戶。比如,新聞播報類主持人除了在電視端完成節目直播或錄制之外,可以在移動端以個人短視頻的形式呈現關鍵性的新聞內容,以滿足無暇收看完整新聞節目的觀眾;可以將短視頻新聞轉至個人音頻賬戶,以便粉絲收聽;還可以通過個人全媒體平臺與用戶進行互動和交流,增強用戶的忠誠度和歸屬感。
在實際操作方面,第一,播音主持從業人員應掌握全平臺運營規律,熟悉不同平臺的流量算法。第二,播音主持從業人員應改變以往傳統的主持風格及形象,從而適應在不同平臺的角色切換。
(二)拓展復合技能
1.拓展賽道
隨著媒體形式的不斷變化,新的媒體職業層出不窮,比如互聯網主播、短視頻主播等。筆者將這些新的媒體職業與傳統播音主持從業人員進行了對比,并歸納出播音主持從業人員的優劣勢。而換個角度思考,播音主持從業人員完全可以拓展現有邊界及賽道,在掌握新媒體形式的同時又兼具傳統媒體自身的專業性及權威性。
在實際操作方面,播音主持從業人員一方面可以學習借鑒現有不同媒體形式的主播、主持人的業務技巧,適應媒體形式變化帶來的挑戰;另一方面,也可以結合當下的媒體傳播規律,培養自身獨特的業務風格。
2.拓展營銷
隨著媒體生態的不斷發展,傳統媒體從最初的新聞播報,到逐漸實現游戲競技、真人秀交友、在線購物等其他功能,媒體的作用和價值均發生了較大變化。而播音主持從業人員作為媒體傳輸中的重要一環,也應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但是部分播音主持從業人員僅僅把自身定位為節目生產中的一環,并未意識到自身在節目后續營銷及宣發中的重要性。對此,播音主持從業人員可以換個角度進行思考,將自己定位為節目產品的營銷者,通過開發節目形態、創新廣告營銷模式,充分發揮自身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從而提高節目的商業價值。此外,盡管觀眾市場是其工作價值的重要體現之一,但是節目制片方的滿意程度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所以讓制片方看到自身的營銷價值也是播音主持從業人員在元宇宙時代提升個人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抓手。
在實際操作方面,播音主持從業人員一方面可以通過學習MBA等課程,提升自身的全面營銷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參與到頻道或節目的日常營銷工作中,從實踐中積累相關營銷經驗。
3.拓展全媒體運營技能
播音主持從業人員在做好自身業務的同時,還要參與節目產品的全程制作過程,只有全面地了解節目產品的相關信息,才能更好地駕馭節目生產。因此,播音主持從業人員要在提升自身技能的基礎上,不斷了解攝像、導播、剪輯乃至廣告、宣發等對接人員的工作內容,充分拓展全媒體運營技能,提升自身在元宇宙時代的競爭力。
在實際操作方面,播音主持從業人員一方面可以在相關的各個工種開展“實習”,了解相關工種的大致工作內容;另一方面,可以將本職工作與相關工種進一步融合,不斷總結經驗,提高節目質量及自身全媒體運營技能。
五、結 語
總而言之,隨著科技的進步,未來必然有新技術出現并領先于元宇宙時代的廣播電視技術,但是,當下對于播音主持從業人員而言,元宇宙虛擬數字技術是其工作中繞不開的挑戰。元宇宙時代,播音主持從業人員必須具備全媒體運營能力,努力打造個人標簽,才能在與元宇宙虛擬數字人的競爭中獲得長足發展。媒體單位也要建立主持人獨立績效薪酬體系,比如成立主持人工作坊,為主持人量身打造相關欄目,并給予工作坊自主運營權,以年度或單獨欄目營收設定KPI,超出既定的部分由工作坊自行安排績效發放;建立主持人職業晉升系統,根據主持人的業務能力以及業績表現增加相應的崗位層級,明確崗位層級職責并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而未來,各大高校培養出的播音主持專業學生該何去何從?這也是一個值得研究者思考的新問題。
參考文獻:
[1] 尼爾·斯蒂芬森.雪崩[M].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
[2] 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十四五”科技發展規劃[EB/OL].國家廣播電視總局,http://www.nrta. gov.cn/art/2021/10/8/art_113_58120.html,2022-07-16.
[3] WeihrichH.TheSWOTmatrix-Atoolforsituational analysis[J].LongRangePlanning,1982(15):54-66.
[責任編輯: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