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簡介:徐夢詩,碩士研究生,主治醫師,研究方向:腦血管疾病的診療。
【摘要】目的 探討阿加曲班聯合依達拉奉右崁醇治療對急性腦梗死(ACI)患者炎癥指標、神經功能及認知功能、不良反應的影響,并評價其臨床療效。方法 回顧性分析蘇州市第九人民醫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68例ACI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組,各34例,將采用依達拉奉右崁醇治療的患者作為單用組,采用依達拉奉右崁醇聯合阿加曲班治療的患者作為聯合組,兩組患者均治療14 d。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NLR)、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評分、簡易智力狀態檢查量表(MMSE)評分,以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聯合組臨床總有效率較單用組高,但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hs-CRP、Hcy、NLR水平較治療前均降低,且聯合組更低;治療后兩組患者NIHSS評分較治療前降低,且聯合組較單用組更低,MMSE評分較治療前升高,且聯合組較單用組更高(均Plt;0.05);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結論 阿加曲班聯合依達拉奉右崁醇治療ACI臨床療效確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經及認知功能,降低機體炎癥反應,且不會明顯增加藥物不良反應,安全性良好。
【關鍵詞】依達拉奉右崁醇 ; 阿加曲班 ; 急性腦梗死 ; 神經功能 ; 認知功能
【中圖分類號】R9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718.2024.04.0013.03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4.04.005
急性腦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是因多種原因造成腦動脈管腔狹窄與閉塞,從而導致腦組織缺血、缺氧甚至壞死的腦血管病變。目前臨床認為炎癥與氧化應激反應貫穿ACI的整個發生發展過程,患者常采用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環等治療方案,但部分患者治療后,仍可造成腦組織損傷,從而阻礙患者認知功能與神經功能的恢復[1]。依達拉奉右崁醇作為一種腦神經保護劑,主要成分包括依達拉奉與右莰醇,其中依達拉奉有清除氧自由基和抑制遲發性神經元凋亡的功能;右莰醇則具有抗炎作用,能抑制炎性因子表達,避免腦組織進一步損傷,但單一用藥難以徹底阻斷ACI患者因缺血所致的級聯反應[2]。阿加曲班是一種抗凝劑,能與凝血酶上的活性位點發生可逆性結合,從而抑制凝血酶參與的凝血過程,緩解ACI患者腦缺血癥狀及機體因凝血造成的炎癥反應[3]。鑒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阿加曲班聯合依達拉奉右崁醇治療ACI患者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蘇州市第九人民醫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68例ACI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單用組和聯合組,各34例。單用組患者中年齡45~80歲,平均(62.39±3.49)歲;男性19例,女性15例。聯合組患者中年齡45~81歲,平均(62.84±3.84)歲;男性20例,女性14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組間可比。納入標準:⑴符合《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8》 [4]中ACI的相關診斷標準;⑵首次發病,且發病至入院在48 h內;⑶無法行溶栓治療;⑷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5]評分4~24分;⑸病例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⑴重要器官功能異常;⑵對本次治療藥物過敏;⑷既往有開顱手術史;⑸近3個月內使用過抗凝藥物;⑹伴活動性出血疾病。本研究經蘇州市第九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抗血小板、調血脂、神經營養等常規治療,同時對伴有基礎疾病的患者給予相應的對癥治療。單用組在以上治療基礎上加用依達拉奉右莰醇治療,將30 mg依達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濃溶液(海南先聲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200007,規格:5 mL∶依達拉奉10 mg與右莰醇2.5 mg)與100 mL 0.9%氯化鈉注射液混合,靜脈滴注0.5 h,2次/d,連續治療14 d。聯合組在此基礎上同時加用阿加曲班治療7 d,將10 mL阿加曲班注射液(天津藥物研究院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50918,規格:20 mL∶10 mg)與100 mL 0.9%氯化鈉溶液混合,連續微量泵靜脈滴注48 h;后調整滴注頻率為2次/d,連續治療5 d;7 d后單獨用依達拉奉右莰醇治療7 d,劑量、頻率與單用組相同。
1.3 觀察指標 ⑴臨床療效。于治療14 d后根據患者癥狀及NIHSS評分評估兩組臨床療效,顯效:癥狀、體征完全消失,NIHSS評分改善gt;85%;有效:癥狀、體征明顯改善,65%≤NIHSS評分改善≤85%;無效:癥狀、體征無變化或加重,NIHSS評分改善lt;65% [6]??傆行?顯效率+有效率。⑵炎癥指標。抽取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空腹靜脈血5 mL于無菌抗凝管內,取其中3 mL離心
(3 000 r/min,10 min),取上層血清,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剩余2 mL血樣采用全自動血液細胞分析儀(深圳邁瑞生物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型號:BC-5310)測定血液中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水平,并計算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NLR)。⑶神經、認知功能。采用NIHSS評估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范圍0~42分,得分越高表示神經功能缺損越嚴重;采用簡易智力狀態檢查量表(MMSE) [7]評估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認知功能,評分范圍0~3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認知功能越好。⑷不良反應。統計兩組患者肝腎功能損傷、消化道出血的發生情況。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各發生率之和。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6.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經S-W法檢驗證實符合正態分布,以( x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t檢驗,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 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聯合組臨床總有效率較單用組高,但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炎癥指標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
hs-CRP、Hcy、NLR水平較治療前均降低,且聯合組均較單用組更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神經、認知功能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NIHSS評分較治療前降低,且聯合組較單用組更低,MMSE評分較治療前升高,且聯合組較單用組更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 Plt;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單用組出現肝腎功能損傷2例、消化道出血1例,共3例;聯合組出現肝腎功能損傷2例、消化道出血2例,共4例,單用組、聯合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經比較(8.82%對比11.76%),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000, Pgt;0.05)。
3 討論
ACI因大腦局部供血、供氧受到極大影響,可影響患者神經功能的恢復。依達拉奉作為一種自由基清除劑兼抗氧化劑,可清除多種氧自由基,抑制單線態氧誘導的細胞凋亡及神經元內線粒體凋亡,抑制脂質過氧化及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的表達,從而發揮減輕腦水腫、降低氧化應激損傷、改善腦血流動力學等作用[8]。右崁醇是一種雙環單萜類化合物,可激活γ氨基丁酸受體,抑制腫瘤壞死因子和炎癥因子的表達以及谷氨酸過度興奮產生的毒性,從而發揮抗炎、減少腦細胞凋亡和壞死、調節血腦屏障功能的作用[9]。依達拉奉右崁醇由依達拉奉和右崁醇以4∶1配比混合而成,可通過兩種成分的多靶點藥理機制充分發揮改善腦循環和保護腦神經功能的雙重作用,進而改善患者預后[10]。阿加曲班是一種新型凝血酶抑制劑,可與凝血酶活性部位直接、迅速、可逆性結合,有效抑制由凝血酶參與的凝血反應,從而發揮抗凝作用,同時還可緩解由凝血過程導致的炎癥反應,減輕血管內皮細胞損傷[11]。
本研究中,聯合組臨床總有效率較單用組高,治療后兩組患者NIHSS評分較治療前降低,且聯合組較單用組更低,MMSE評分較治療前升高,且聯合組較單用組更高,提示阿加曲班聯合依達拉奉右崁醇治療ACI療效確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與認知功能。依達拉奉右崁醇可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質過氧化,從而減少腦細胞的過氧化損傷,并可減輕機體由于炎癥及谷氨酸毒性導致的腦細胞凋亡和壞死。阿加曲班可抑制凝血酶參與的凝血過程,抑制血栓形成,減輕內皮細胞損傷和機體炎癥反應,緩解患者腦缺血癥狀。因此,依達拉奉右崁醇聯合阿加曲班可有效改善腦循環及腦梗死所致的神經功能缺損,從而提高患者的神經功能與認知功能[12]。本研究中,治療后兩組患者hs-CRP、Hcy、NLR水平較治療前均降低,且聯合組均較單用組更低,提示阿加曲班聯合依達拉奉右崁醇治療ACI可有效降低機體炎癥反應。hs-CRP是一種炎癥標志物,在腦組織損傷時會顯著升高,其可誘導黏附分子表達,對神經細胞有直接毒性作用;ACI發生后機體處于應激狀態,會激活下丘腦 - 垂體 - 腎上腺軸及交感神經系統,造成淋巴細胞降低,中性粒細胞增多[13]。Hcy的高表達會引起內皮細胞損傷,使腦tau蛋白磷酸化,增強Aβ淀粉樣蛋白的神經毒性,損害腦神經功能。依達拉奉右崁醇可抑制黃嘌呤和次黃嘌呤活性,促進前列腺素的合成,降低氧自由基活性與含量,減輕腦梗死所致的再灌注損傷,并可抑制炎癥因子的表達,從而降低機體炎癥反應;阿加曲班可有效發揮抗凝作用,改善腦循環,調節血管內皮細胞功能,從而緩解血管內皮受損及腦缺血導致的機體炎癥反應[14]。另外,本研究中,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提示阿加曲班聯合依達拉奉右崁醇治療ACI不會明顯增加藥物不良反應,安全性良好。分析原因可能為,阿加曲班與凝血酶的結合作用是可逆、短暫的,在治療劑量條件下不會引起血小板下降,且代謝較快,在體內不會蓄積,因此不易增加出血等不良反應風險[15]。
綜上,阿加曲班聯合依達拉奉右崁醇治療ACI臨床療效確切,可改善患者的神經及認知功能,降低機體炎癥反應,且不會明顯增加藥物不良反應,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谷聚賢, 李文建, 劉超, 等. 依達拉奉聯合阿加曲班治療急性腦梗死療效觀察[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9, 28(2): 162-
165.
楊雪微, 施嬋宏, 周金麗, 等. 早期應用依達拉奉右崁醇治療經急診血管內再灌注治療后的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臨床療效觀察[J]. 實用藥物與臨床, 2022, 25(4): 317-320.
邵枝定, 許忠強, 許利. 丁苯酞聯合阿司匹林、阿加曲班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療效[J].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23, 43(3): 523-526.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 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8[J]. 中華神經科雜志, 2018, 51(9): 666-682.
張本銀, 路吾長, 楊靖.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評分、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與急性腦梗死的關系及危險因素分析[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21, 25(22): 102-105.
張立紅, 彭道勇, 張策, 等. 不同年齡急性腦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靜脈溶栓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 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 2018, 20(9): 962-965.
朱燁, 吳雅利, 李寶香, 等. 丁苯酞聯合阿替普酶對急性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認知功能和Hcy等血清學指標的影響[J]. 中國藥房, 2018, 29(8): 1095-1098.
陳庭玉, 高靜, 王俊珺. 依達拉奉 - 阿加曲班對腦梗死患者血流動力學及神經功能缺損的影響[J]. 湖南師范大學學報( 醫學版 ), 2020, 17(5): 125-128.
劉前, 鄧倩, 周靜, 等. 依達拉奉右莰醇聯合阿托伐他汀治療老年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療效及對腦血流動力學的影響[J].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23, 43(2): 276-279.
林雅明, 吳云虹, 肖林婷, 等. 依達拉奉右莰醇聯合丁苯酞治療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臨床研究[J]. 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 2023, 39(18): 2602-2606.
王吉慧, 周昌虎, 陳令東. 阿加曲班聯合丁苯酞治療老年急性缺血性腦梗死的臨床療效分析[J]. 河北醫學, 2023, 29(2): 249-
254.
郭慧, 秦鼎, 焦鴻云, 等. 依達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濃溶液聯合阿加曲班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研究[J]. 現代藥物與臨床, 2023, 38(4): 834-839.
劉佳琪, 侯志剛, 米玉霞, 等. 血清hs-CRP和NLR與急性腦梗死患者依達拉奉右莰醇治療效果的相關性[J]. 臨床急診雜志, 2023, 24(4): 179-184.
王慧娟, 吳琦, 李恒, 等. 阿加曲班聯合依達拉奉右莰醇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療效分析[J]. 中國處方藥, 2023, 21(10): 96-98.
張雄智, 丁彥博, 賈燕燕. 阿加曲班聯合依達拉奉對后循環急性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恢復及血清Hcy、CXCL16和TGF-β1的影響[J]. 中國動脈硬化雜志, 2021, 29(8): 695-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