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雞養殖過程中,由于雞群健康狀態、母源抗體水平、疫苗種類、免疫途徑、劑量以及飼養管理等因素的影響,在對雞群接種疫苗之后,往往會引發應激反應,對雞群的生長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嚴重者還可能造成雞只死亡,給養殖場帶來經濟損失。本文總結了凍干活疫苗和滅活疫苗接種后常見的幾類應激反應,同時對此提出了幾點應對措施,以期降低因免疫應激反應對雞群造成的損害,促進雞養殖業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雞;疫苗免疫;應激反應;應對措施
為提高雞群的特異性免疫能力,有效預防禽類疫病的發生,在養殖過程中需要按照計劃給雞群進行免疫接種,但是在對雞群進行免疫接種以后,非常容易發生應激反應,即家禽在產生免疫應答的同時,其機體也會受到一定的損傷。造成雞群免疫應激反應的因素有很多,主要與家禽機體的健康情況、疫苗的免疫接種方法、疫苗的質量、養殖場的飼養管理水平以及環境衛生情況等息息相關。當前養殖場的雞群規模與集約化程度較大,如養殖戶對疫苗接種方法不夠了解,就非常容易引發雞群嚴重的應激反應,影響雞群的正常生產性能與機體健康情況,進而給養殖場帶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了解雞疫苗免疫過程中常見的應激反應過程,并且采取相對應的措施進行改進,可以降低由于免疫應激所造成的損失。
1雞疫苗免疫反應的影響因素
1.1雞群的健康狀態
只有在雞群機體處于健康狀態時,對其接種疫苗才能夠獲得良好的免疫應答反應,產生足夠的特異性抗體。如果養殖場內的飼養管理水平較差,飼喂的飼料質量不佳,雞群營養攝入不足等就會導致雞群的抵抗力降低,容易發生免疫抑制性疾病或者呼吸道癥狀等,如在對雞群進行免疫接種前發生了這些疾病,則會影響雞群產生正常的免疫應答反應,還會導致雞群的病癥加重,出現嚴重的應激反應。
1.2機體內母源抗體的水平
只有雞群體內的母源抗體水平維持在適宜的范圍內,接種疫苗后才能獲得正常的免疫應答,若雞群體內的母源抗體水平較低,則會導致雞群在接種疫苗后產生嚴重的應激反應;而當雞群體內的母源抗體水平過高時,接種疫苗后又很難產生理想的免疫保護效果。因此,在對雞群進行免疫接種之前,可先進行抗體水平監測,在雞群體內抗體水平合適的最佳日齡進行免疫接種。
1.3雞舍內的環境衛生狀況
養殖環境較差會對雞群造成一定的應激反應,導致雞群的自身抵抗力較低,如雞舍內的氨氣、硫化氫等有毒有害氣體濃度超標時,就會對雞群的呼吸道黏膜造成破壞,影響其黏膜免疫的屏障保護作用,此時若雞舍內的衛生條件較差,就容易滋生大量的病原微生物,侵入到雞群的呼吸道、消化道或者生殖道中進行大量的繁殖生長,最終造成雞群感染疾病。此時對雞群接種疫苗則會引發嚴重應激反應,引發雞群呼吸道疾病、消化系統疾病、產蛋率下降等,給養殖場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此外,雞舍的空舍時間也會影響到疫苗接種的效果,如空舍時間不夠,空舍后未按照標準進行消毒、通風等,均會對雞群造成負面影響。
1.4疫苗的來源
疫苗的來源決定了疫苗的安全性,若接種使用的活毒疫苗來源于非SPF的普通雞胚,就可能會攜帶沙門氏菌、傳染性貧血和支原體等母源性的致病毒株。如果雞胚帶毒,則使用這種疫苗給雞群接種后,就會導致雛雞感染這些疾病,造成雞群發生慢性呼吸道等疾病。因此,在選用活毒疫苗時建議使用SPF來源的。
1.5接種途徑
即使是同一種疫苗,免疫接種的途徑不同,所產生的接種效果也有所不同。例如使用傳染性喉氣管炎疫苗對雞群進行點眼免疫時,往往會導致雞群流淚咳嗽和眼腫等應激反應,而當改用涂肛的方式接種后,就會降低應激反應的發生率。當使用新城疫Ⅳ系對雞群進行氣霧免疫時,會誘發支原體感染等嚴重的應激反應,而改用滴鼻、點眼等方式接種后,可減小應激反應,若改為飲水免疫,所產生的應激反應會更小。但是使用飲水方式免疫新城疫Ⅰ系時,又會產生強烈的應激反應,嚴重的甚至誘發非典型新城疫疾病[1]。
1.6毒力強弱和免疫劑量
不同日齡的雞只對疫苗毒力的承受能力不同,若疫苗的毒力與雞群的接種日齡不符合,也會引發強烈的應激反應。如接種的傳染性喉氣管炎具有殘留毒力,當雞群的接種日齡較小時,就會非常容易導致雞群出現流淚、咳嗽以及腫眼等情況。另外,在接種時適當地加大劑量,能夠產生較好的免疫效果,但若接種的劑量過大,就會引發類似發病的強烈應激反應或者免疫抑制情況。如接種過量的新城疫活疫苗后,會導致雞群的神經型癥狀,出現精神沉郁和神經性轉頭。
2雞疫苗接種產生的應激反應
2.1凍干活疫苗常見應激反應
雞群接種凍干活疫苗后通常會表現出頻繁甩頭、流淚、咳嗽以及打噴嚏等常見的應激反應,這些應激反應一般會在接種疫苗之后的2~4 d內出現,隨后兩天反應癥狀加重,之后會漸漸減輕。部分應激反應嚴重的雞只,則會表現出精神沉郁,采食量明顯降低,甚至廢絕,部分雞只還會出現拉綠色稀便等情況。但是對于部分凍干活疫苗來說,根據雞群表現出來的反應癥狀,可以判斷免疫效果如何,例如對雞群接種球蟲疫苗后,部分雞只可能出現排紅色糞便的情況,但幾天之后往往可以自行恢復;點眼接種傳染性喉氣管炎凍干苗后,個別雞只可能會發生輕度的眼炎,而涂抹肛門接種,則會導致肛門處的黏膜出現潮紅的現象。有上述表現的情況說明雞只產生了較好的免疫效果。
2.2滅活疫苗常見應激反應
1)接種部位出現游離腫塊。如果在氣候較寒冷的季節對雞群注射滅活疫苗,則在接種部位很可能出現游離的腫塊。這主要是由于在接種疫苗之前沒有提前對油苗進行預熱,當疫苗進入雞只體內后,就會導致機體內局部的毛細血管迅速收縮,時間長后就會出現局部壞死的情況,表現為炎性反應,此時的油苗也會被包裹成為游離的腫塊,影響疫苗免疫的效果。
2)癱瘓。肌肉注射疫苗,容易造成雞只的坐骨神經損傷,導致雞只癱瘓。另外,若在對雞只進行免疫接種之前沒有進行嚴格的消毒,則很可能導致注射部位發生感染,從而發生癱瘓。
3)臉、頭腫大。如果接種疫苗時太接近雞只的頭部,或者接種的方向為雞只頭部,就容易導致雞只的頭和臉部腫大。一般發生這種情況的雞只精神狀態良好,采食量和飲水量有輕微的減少,不會發生死亡,通常經過5~7 d后雞只會自行恢復,嚴重的雞只可能會持續2周以上,恢復正常。若將雞只的腫脹部位切開,則可見有干酪樣物質和肉芽腫存在[2]。
4)頸部僵硬。若采取頸部接種,則非常容易造成雞只采食量降低,閉眼縮頸,頸部僵硬等情況,嚴重者還可能出現消瘦,最終死亡的現象。這主要是因為雞只頸部的肌肉比較少,但是分布著大量的神經和血管,如在注射疫苗時損傷到這些神經或者血管,就會引起雞只硬脖,嚴重的還會威脅到雞只的生命。
5)急性死亡。若在接種疫苗時,操作方法不當,就會對機體造成一定的損傷。如在胸部肌肉注射,如果針頭進入過深,就可能將雞只的肝臟刺破,從而造成大出血,威脅雞只生命;而在腿肌內側注射時,又容易將腿部的大動脈血管刺破,而引發大出血,造成雞只的急性死亡。
3減少雞疫苗免疫應激反應的措施
3.1加強飼養管理措施
養殖場需加強雞群的飼養管理措施,使用優質飼糧,適當補充維生素、礦物質以及中草藥提取劑等營養物質,以均衡雞群營養,提高雞群的自身免疫力。同時還需及時對雞舍進行清潔、消毒,保持雞舍內部干燥、衛生,避免滋生大量的病原微生物。此外,還需注意雞舍內部的溫度、濕度和通風控制,保證雞群生活在一個舒適的環境當中,避免雞群出現任何應激反應,在接種疫苗之前保持一個良好的健康狀態。
3.2嚴格疫苗接種操作
工作人員應嚴格按照相關疾病的接種計劃進行疫苗接種,并且接種方式、接種劑量、接種日齡等均按照疫苗接種說明進行。同時注意在對雞群免疫接種之前,需要將使用的接種器械進行嚴格的消毒,所有計劃接種雞只均需在健康的狀態下進行免疫,并且進行抗體水平監測,根據母源抗體水平合理安排接種劑量和疫苗種類,并且有專業的獸醫工作人員進行指導。
3.3科學選擇疫苗和接種方式
采用凍干活疫苗免疫時,需要使用SPF級雞胚疫苗,防止造成雞群感染,還可減小應激反應。此外,采用不同的接種方式,對雞只造成的應激反應也有所差異,應根據疫苗的種類選擇合適的免疫接種方法。
3.4免疫接種后的護理
雞群在進行免疫接種以后,自身抵抗力會相對減弱,此時可以在雞群的飲用水當中添加一些電解多維,以增強機體免疫力。或者在疫苗接種后的3~5 d時,飲水中添加適量的抗菌物質,保護雞群不被病原微生物侵襲,減低雞群的應激反應[3]。
3.5疫苗免疫應激反應的治療措施
對于疫苗免疫后出現應激反應的雞只,可進行對癥治療??蓪⒍嗑S溶于飲水當中,給患雞服用;對于出現感染的病雞,可以在飼料中添加適量的抗生素進行治療,減小炎癥反應對雞只的影響。對于病癥嚴重的雞只則需直接淘汰處理。
4 結語
綜上所述,雞群接種疫苗后可產生多種應激反應,養殖人員需根據反應情況對患雞進行對癥治療,同時根據誘發因素進行科學的預防,以降低由于疫苗免疫應激反應所造成的雞群生產性能降低的情況,促進雞養殖行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霞,高廣堯,吳建剛.家禽疫苗接種應激反應的原因及其防范對策[J].廣東畜牧獸醫科技,2006(3):29-30+32.
[2] 李劍.雞免疫效果影響因素及疫苗使用注意事項[J].畜禽業,2021,32(12):76-77.
[3] 李彬,王群義,劉東,等.如何有效預防疫苗的應激反應[J].中國禽業導刊,2004(1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