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廣昕 高云志
摘要:邊疆少數民族地區以高質量的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民族地區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核心和關鍵。民族地區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涉及眾多領域,應有諸多對策與路徑,但基礎性、關鍵性的一項內容應該是師資隊伍建設。文章以內蒙古敖漢干部學院(以下簡稱“敖漢干部學院”)為例,對敖漢干部學院現有專兼職教師、講解員及班主任等師資力量的專業學歷、年齡結構、職稱層次進行詳細論述,理性分析敖漢干部學院師資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并對其如何建設高質量師資隊伍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民族地區;干部學院;師資隊伍;建設;干部培訓
中圖分類號:G451.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4)11-0021-04
2010年10月,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黨校校長的習近平同志在出席中央黨校西藏民族干部培訓班創辦30周年座談會上強調:“建設一支能夠擔當重任、經得起風浪考驗的高素質的各族干部與人才隊伍,尤其是大力培養和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備的少數民族優秀干部,是更快更好推動民族地區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的關鍵性因素?!盵1]“在培養少數民族干部工作中,黨校系統負有義不容辭的責任,也具有優良傳統和獨特優勢。”[2]做好民族地區的干部教育培訓工作關鍵在師資,敖漢干部學院地處努魯爾虎山北麓、科爾沁沙地南緣,是民族地區極具代表性的干部學院。敖漢干部學院由于成立較晚,師資力量相對薄弱,要想發揮好干部學院主渠道、主陣地作用,助力干部在能力高峰行穩致遠,需要將師資隊伍建設工作作為全院事業發展中最重要的基礎性工程來抓。
2019年1月,敖漢干部學院正式成立,9月開始辦學,同年被自治區黨委組織部確定為內蒙古干部黨性教育基地,被中組部首批備案為省級干部黨性教育基地。2022年2月,學院實現獨立辦學,9月正式更名為內蒙古敖漢干部學院,成為具有面向全國開展黨性教育培訓資格、在中組部備案的72家黨性教育干部學院之一。其自建院以來,共舉辦各級各類培訓班340期,培訓學員113351人次。敖漢干部學院核定事業編制30名,其中領導班子職數3名,設院長1名、副院長2名。內設機構科級領導職數9名,其中正科級5名、副科級4名。目前學院在編在崗人數23名,其中縣處級領導3人、鄉科級干部5人。
(1)專職教師隊伍。充足的師資是完成高質量授課、開展高水平科研工作的基礎。敖漢干部學院在編在崗從事專業教學的教師共計20人,其中從事專題課程教學、精品課程研發、現場課程講解、班主任等工作的專職教師共計14人(理論授課教師4人、現場教學授課教師7人、專職班主任3人)。專職教師中副教授1人、講師3人、助教7人,未參加職稱評審3人。適合從事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思政類、文史哲類、黨史黨建類專業的教師5人。具有全日制本科以上學歷的教師6人,其中具有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學歷的教師3人,這3人均為35周歲以下的年輕教師。為更好地服務教學科研、決策咨政、理論宣講職能定位,學院將專職教師組建成生態文明、黨性教育、鄉村振興、拓展訓練、提升七種能力五大教研中心,負責相關領域的課程研發。(2)兼職教師隊伍。敖漢干部學院針對專職教師較少的問題,探索構建全職引進和柔性引智相補充的人才引進體系,打造專職教師+“特聘教師”的“雙師體系”。按照擇優入庫、結構合理、動態管理的原則,敖漢干部學院通過與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省級黨校、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事業單位達成合作框架協議,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柔性引進知名專家學者80人作為特聘教師。同時聘請先進典型人物、優秀基層干部模范、優秀企業家21人作為兼職教授。這支兼職教師隊伍學歷層次較高、實踐經驗豐富、學科專業齊全、理論功底深厚、紀律作風嚴明,成為敖漢干部學院專題理論課程、黨性教育課程、專業能力提升課程授課教師的主力軍、大部隊和排頭兵。(3)講解員及班主任隊伍。敖漢干部學院共有專職講解員7名,主要負責學院自主打造的六道嶺小流域綜合治理教學點、熱水湯生態文明教學點、三十二連山民族團結教育教學點、馬場梁生態文明教學點、連長山黨性教育教學點、治沙林場荒漠化治理典型教學點等教學點的講解工作。兼職講解員若干名,他們主要是根據培訓班次日程長短與需求,從赤峰市周邊精選出來的。敖漢干部學院共有專職班主任8名,其中在編在崗專職班主任3人、社會層面臨時雇傭班主任5人,7名專職講解員同時兼任班主任。
各干部學院高度重視教師隊伍建設,但從整體來看,仍然存在一些問題。特別是少數民族邊疆地區的干部學院,師資隊伍問題更為明顯。2022年,中共中央組織部干部教育局將敖漢干部學院師資隊伍建設有關意見進行了反饋。
1.編制短缺,教師總數不足
做好新時代的傳道、授業、解惑工作,關鍵要有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從民族地區干部學院師資隊伍現狀分析中不難發現,其存在編制短缺、教師總數不足的問題,處于學科帶頭人、高層次人才緊缺的困境。一方面,編制部門為學院核定的人員編制較少,所核定的30個事業編制不能滿足干部學院的發展需要。另一方面,學院專職教師總數不足,年輕骨干教師偏少,能夠獨立承擔主體班次理論課程教學的教師數量較少,年輕教師教學能力有待提升。學院還缺乏學科帶頭人。擁有豐富的教學、科研經驗的學科帶頭人奇缺,高層次、高水平教師比例較低,特別是研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馬克思主義經典理論的拔尖人才或學術骨干力量不足。另外,學院還缺乏素質精良、能夠深度講解的專業講解隊伍。
2.教師經濟工作壓力較大
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干部學院的教師面臨工作和經濟的雙重壓力。一方面,由于敖漢干部學院的人員編制較少,因此專職教師的培訓管理工作量較大,專職教師幾乎沒有時間進行理論學習、精品課程研發、現場教學講解詞打磨,始終處于高負荷工作狀態,在教研、科研工作方面投入的精力不夠。另一方面,干部學院專職教師的工資福利待遇偏低。同時,社會層面對干部學院缺乏全面系統的認識,這導致一些干部學院教師感覺未受到應有的尊重。
3.教師的專業化程度偏低
不斷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科研能力,促進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朝高質量方向發展是干部學院的主責主業。民族地區干部學院教師受數量結構、客觀條件影響,其教學、科研業務能力素質尚不能滿足高質量干部教育培訓的新形勢和新要求,教師隊伍能力素質有待提高。一方面,從專業學歷層次來看,敖漢干部學院的專職教師大部分是從教育系統鄉鎮中小學轉隸而來的,學歷層次較低,適合從事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教師甚少,不足專職教師的28.6%。“現在的領導干部學歷都比較高,很多人有博士、碩士學位?!盵3]高學歷的教育培訓對象,對培訓師資具有一定的要求。另一方面,從職稱結構來看,教師職稱晉級能夠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推動教師專業可持續發展。截至2023年,敖漢干部學院專職教師中有3人未參加職稱評審,已評職稱中教師以助教為主,其中擁有助教職稱的7人、中級職稱的3人、副高級職稱的1人,可見教師職稱晉升工作需要加強。
4.引才育才留才工作欠缺
地處民族地區貧困旗縣、偏遠鄉鎮的干部學院,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切切實實面臨引才難、留才難的問題。一方面,個別地區的地方組織人社部門對人才存在不珍惜、不重視的現象,這會給干部學院引才帶來困難。另一方面,由于干部學院專職教師的數量較少、工作量較大,因此缺少外出培訓進修的機會,可參加的培訓多為短期培訓,到基層掛職鍛煉的機會較少。同時,由于貧困旗縣人才引進缺少優惠政策,偏遠鄉鎮交通不便、生活艱苦,一旦有編制,有的教師便想方設法調到市直其他部門工作,造成人才流失。
黨校不是一般學校,黨校教育培訓對象不是一般學生,這樣的“不一般”對黨校師資的要求也不一般,黨校師資隊伍建設力度也應該不一般。最新修訂的《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指出:“注重專職教師隊伍建設,創新引才育才機制,完善考核、獎懲和教育培訓、實踐鍛煉制度,專職教師每年參加教育培訓的時間累計不少于1個月?!痹谏贁得褡暹吔貐^干部學院師資隊伍人才建設上,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出臺行之有效的措施。中共中央組織部干部教育局針對敖漢干部學院師資提出了“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優化專職師資隊伍結構,通過導師傳幫帶、交流研討、跟班學習、掛職鍛煉等方式加強年輕教師培養,全面提升政治素養和專業能力”[4]的有效措施。
1.完善機構編制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校教師是我們黨直接掌握的一支教師隊伍,是我們黨一支不可多得的理論力量?!盵5]主管干部教育培訓的組織部門要聯合編制部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著力改革完善干部教育師資編制標準,創新編制配備。一方面,要完善民族地區干部學院師資編制政策,可以用三年至五年的時間解決民族地區貧困旗縣、偏遠鄉鎮的干部學院師資編制短缺的問題。比如,可以由編制部門統籌分散閑置編制資源,盤活直屬高校、其他事業單位現有空編,建立編制“周轉池”,及時向急需編制的干部學院定向定量投放[6]。另一方面,要通過優化干部學院師資編制核定周期,健全干部學院師資編制年度統籌制度,由上級主管部門建立干部學院師資編制資源剛性管理制度。
2.構建人才高地
民族地區干部學院要充分借鑒、吸收全國一流干部學院的先進辦學理念和治校經驗,不斷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多措并舉,抓好師資引進工作。首先,可以探索實行“行政+教師”崗位管理模式,打破身份界限,根據崗位需求,在干部學院內部按照規定選派行政部門懂教學科研的管理人員,到一線參與教學工作。其次,要抓好重點學科和關鍵崗位急需人才的引進工作,特別要引進具備跨學科研究教學能力的優質師資,重點從國內“雙一流”院校引進哲學、黨建、經濟、法律類學科研究生,形成一支學科體系完整、理論功底扎實、教學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再次,要引進高端駐校導師,借鑒沿海發達地區干部學院的成功經驗,從省級黨?;蚋咝RM退休教授為駐校導師,使其參與指導學院專職教師開展教學規劃設計、課程項目研發等工作,選拔培養各類拔尖人才、學術領軍人物和中青年教師。最后,要落實領導干部上講臺制度,邀請懂理論、懂實踐、會講授的縣處級以上黨政領導班子成員特別是主要領導干部到學院授課,以彌補干部學院人才短缺的不足。
3.加大培養力度
民族地區干部學院教師隊伍能力素質不高的問題,與教師隊伍培訓教育機制不夠完善密切相關。因此,各地黨委、政府可以從頂層設計角度,探索干部學院之間互相交流借鑒的長效機制,倡導先進地區的干部學院幫扶、支持、帶動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干部學院的建設,安排邊疆地區干部學院的教師到國家級先進干部學院蹲點鍛煉??梢远ㄆ谶x派發達地區干部學院的優秀教師來民族地區干部學院掛職支教,加大傳幫帶力度,提高民族地區干部學院教師的教科研能力。對優秀青年教師要破格晉升、大膽使用,加強碩博人才儲備,利用資金支持政策鼓勵民族地區干部學院青年教師提升學歷。比如,對于已在干部學院列編工作的本科生、碩士研究生錄取為“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專職教師,其畢業后愿意重新回到學院工作,干部學院則可以實行保留其原有編制、就讀期間每月給予相應的生活補貼、按一定比例報銷其學費的人才學歷提升措施。
4.強化政策扶持
一方面,在地處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干部學院師資隊伍建設上,當地組織人社部門要給予更多的政策支持,用好用活各級人才引進政策,保證人才引進“綠色通道”的絕對暢通,比如,可以根據工作需要,由人才工作領導小組采取“一事一議”的方式組織實施校園專項引才、市外在編人才引進。對于引進人才,要建立長效培養機制。另一方面,要從政治待遇和福利保障等方面,出臺有效措施,讓人才進得來、留得住。比如,各類拔尖人才、學術領軍人物的引進可設置不同層級和比例的生活補貼、安家費、科研基金。對現有優秀的青年專職教師在職稱評定、學術研究等方面要給予傾斜。另外,要根據政策探索建立不同于普通事業單位的“獎勤罰懶、治庸治散”績效工資標準體系,增強教師的獲得感,讓人才進得來、留得住。比如,根據《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事業單位實施績效工資的意見》(內政發〔2011〕125號)文件精神,干部學院可以參照高校執行績效工資,引導績效工資向教學、科研一線人員傾斜,激發全院專職教師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5.加強合作交流
目前,敖漢干部學院已成為北京大學思想政治實踐課教育基地、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教學基地、內蒙古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實踐教育基地、“內蒙古農業大學、內蒙古工業大學、內蒙古醫科大學”三校統戰聯盟教育培訓基地、赤峰學院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內蒙古商貿職業學院大思政課實踐教育基地。一方面,敖漢干部學院要抓住合作機遇,充分發揮高校人才薈萃、智庫智力優勢,通過積極邀請高校名師擔任客座教授等方式,從理論教學、學科建設、精品課程研發等方面助力學院發展。同時,要構建高校名師培養學院內部教師的機制,使學院專職教師在考取合作單位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方面獲得一定的政策傾斜。另一方面,要進一步加強與河南紅旗渠干部學院、山西右玉干部學院等兄弟學院的交流合作,學習借鑒先進理念和辦學思路,建立合作關系,形成互幫互建、共同發展的工作格局。同時,敖漢干部學院要注重信息宣傳,成立信息宣傳專班,通過各級各類媒體加強宣傳,提高自身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綜上所述,通過對敖漢干部學院師資隊伍現狀的詳細分析,不難發現地處邊疆少數民族地區、老少偏遠山區小鎮的干部學院,存在編制短缺、教師總數不足,教師經濟工作壓力較大,教師的專業化程度偏低和引才育才留才工作欠缺等問題。各級黨委和政府需要從戰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認識民族地區干部學院教師工作的重要性,可以從完善民族地區干部學院師資編制政策、構建人才高地、加大培養力度、強化政策扶持、加強合作交流等方面入手,加強民族地區干部學院師資隊伍建設,促進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在推動地方經濟發展、民族團結、民生改善、邊疆穩定、生態良好等方面作出積極貢獻。
參考文獻:
[1][2]習近平.進一步做好少數民族干部培訓工作[J].共產黨員,2010(21):8.
[3]習近平.在中央黨校建校90周年慶祝大會暨202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J].求是,2023,836(7):4-13.
[4]鄧銳,聶思芹.中國共產黨民族干部培養政策的寶貴經驗與當代啟示[J].傳承,2023(01):39-46.
[5]林存華.中國共產黨干部教育培訓師資隊伍建設的歷史進程與基本經驗[J].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學報,2022,16(06):126-136.
[6]北京市工會干部學院舉辦教師教學基本功培訓班[J].北京市工會干部學院學報,2021,36(04):2.
Reflection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 Teams in Cadre Colleges in Border Minority Areas
———Taking Inner Mongolia Aohan Cadre College as an Example
Zheng Guangxin, Gao Yunzhi
(Inner Mongolia Aohan Cadre College,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 Chifeng 024300, China)
Abstract: The high-quality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cadres in border ethnic minority areas is the core and key to promoting high-quality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cadres in ethnic areas involves many fields, and there should be many strategies and paths. However, a fundamental and crucial aspect should b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ing staff. The article takes Inner Mongolia Aohan cadre college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Aohan cadre college") as an example to discuss in detail the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s, age structure, and professional title levels of the existing full-time and part-time teachers, interpreters, and homeroom teachers in Aohan cadre college. It rationally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ing staff in Aohan cadre college and proposes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n how to build a high-quality teaching staff.
Key words: ethnicregions;cadrecollege; teachingstaff; construction;cadretrai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