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簡介:蘇曉群,大學本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產科疾病診治。
【摘要】目的 觀察多烯磷脂酰膽堿(PPC)輔助熊去氧膽酸(UDCA)治療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ICP)的效果,以及對患者生化指標、炎癥因子、不良妊娠結局的影響。方法 以隨機數字表法將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安徽省婦幼保健院收治的60例妊娠期ICP患者分為對照組(UDCA治療,30例)與聯合組(PPC+UDCA治療,30例),兩組患者均持續治療2周,并隨訪至妊娠結束。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治療前后瘙癢評分、生化指標及炎癥因子水平,以及不良妊娠結局發生情況。結果 聯合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瘙癢評分及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總膽汁酸(TBA)、總膽紅素(TBiL)、直接膽紅素(DBiL)、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6(IL-6)、白細胞介素-8(IL-8)水平降低,且聯合組均低于對照組;聯合組不良妊娠結局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均P<0.05)。結論 在UDCA治療妊娠期ICP的基礎上聯合PPC輔助治療,可有效減輕患者瘙癢癥狀,改善肝功能,抑制炎癥反應,降低不良妊娠結局發生風險,療效顯著提高。
【關鍵詞】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 ; 多烯磷脂酰膽堿 ; 熊去氧膽酸 ; 肝功能 ; 炎癥反應 ; 妊娠結局
【中圖分類號】R714.2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3718.2024.06.0004.03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4.06.002
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in pregnancy,ICP)常見于妊娠中、晚期,此病癥可能增加早產、胎兒窘迫等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風險,危害母嬰健康。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熊去氧膽酸(UDCA)治療妊娠期ICP,UDCA通過增加膽堿的合成,促進膽汁的排泄,減輕肝細胞受損的程度,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然而,妊娠期ICP的發病機制較復雜,單一藥物難以全面干預病因,雖有一定的療效,但仍未能達到預期效果[1]。因此,臨床需積極優化治療方案。多烯磷脂酰膽堿(PPC)可穩定和修復肝細胞膜,還能促進肝細胞再生,是較好的保肝、護肝藥物,療效確切[2]。但在UDCA治療的基礎上聯合PPC治療妊娠期ICP能否進一步提高療效,有待進一步驗證。基于此,本研究以60例妊娠期ICP患者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UDCA與PPC聯合治療的效果,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隨機數字表法將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安徽省婦幼保健院收治的60例妊娠期ICP患者分為兩組,各30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2~35歲,平均(26.15±2.23)歲;孕周27~37周,平均(31.84±
3.25)周;BMI 18~29 kg/m2,平均(24.49±2.26)kg/m2。聯合組患者年齡22~35歲,平均(25.94±2.51)歲;孕周27~37周,平均(31.72±3.36)周;BMI 18~29 kg/m2,平均(25.01±2.19) kg/m2。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比。納入標準:⑴符合《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診療指南(2015)》 [3]中標準;⑵單胎頭位初產婦;⑶入組前未接受過相關治療。排除標準:⑴由皮膚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瘙癢;⑵合并其他妊娠期并發癥;⑶合并重要臟器功能不全或肝膽疾病;⑷合并感染或傳染性疾病;⑸妊娠期間服用過可能影響研究指標的藥物。本研究符合2013年修訂的《赫爾辛基宣言》中的相關要求,患者及其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接受吸氧、高滲葡萄糖、維生素等常規治療。在此基礎上給予對照組患者熊去氧膽酸片(江蘇普華克勝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3777,規格:50 mg/片)口服治療,8~10 mg/kg體質量,2次/d。基于上述治療,聯合組患者給予15 mL多烯磷脂酰膽堿注射液(成都天臺山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7684,規格:5 mL∶232.5 mg)溶于2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中靜脈滴注,1次/d。均治療2周,并于治療后每2周進行
1次隨訪,直至妊娠結束。
1.3 觀察指標 ⑴臨床療效與瘙癢癥狀:治療2周后患者皮膚瘙癢癥狀消失,肝功能指標恢復至正常為顯效;皮膚瘙癢癥狀減輕,肝功能指標明顯改善為有效;皮膚瘙癢癥狀與肝功能指標無變化為無效[3]。總有效=顯效率+有效率。評估患者治療前后瘙癢程度,無瘙癢癥狀、偶爾瘙癢、間斷瘙癢但無癥狀波動、間斷瘙癢且有癥狀波動、持續瘙癢分別計為0、1、2、3、4分[4]。⑵生化指標:抽取兩組治療前后空腹靜脈血5 mL,經3 500 r/min離心15 min,取上層血清,采用自動生化分析儀[深圳邁瑞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型號:邁瑞(mindray) BS-230]測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總膽汁酸(TBA)、總膽紅素(TBiL)、直接膽紅素(DBiL)含量。⑶炎癥因子:采血與血清制備方法均同⑵,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6(IL-6)、白細胞介素-8(IL-8)含量。⑷不良妊娠結局:隨訪記錄兩組胎兒窘迫、早產、羊水污染等發生情況。不良妊娠總發生率為各發生率之和。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5.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經S-W法檢驗證實均符合正態分布,以( x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與瘙癢癥狀評分比較 與對照組比,聯合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較高;治療后兩組瘙癢評分降低,聯合組較對照組更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 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生化指標比較 治療后兩組ALT、AST、TBA、TBiL、DBiL水平降低,聯合組較對照組均更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治療后兩組TNF-α、IL-6、IL-8水平降低,聯合組均較對照組更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不良妊娠結局發生情況比較 對照組患者中發生胎兒窘迫2例、早產3例、羊水污染2例、新生兒窒息2例,總發生率30.00%(9/30);聯合組患者中發生胎兒窘迫1例、早產1例,總發生率為6.67%(2/30)組間比較,聯合組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455,
P<0.05)。
3 討論
妊娠期ICP的發病機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確,由于膽汁酸具有細胞毒性,濃度過高可損傷細胞功能,對胎兒和孕婦都有明顯的不良影響。因此積極治療妊娠期ICP對于保障母嬰安全非常重要。目前尚無妊娠期ICP的特效藥物,降低患者TBA,并緩解癥狀成為臨床主要治療
目標。
UDCA是妊娠期ICP的標準治療方法,UDCA可以增加肝細胞內的膽汁酸轉運蛋白表達,促進膽汁酸從肝細胞排出,降低肝細胞內膽汁酸濃度,從而保護肝細胞免受膽汁酸的損傷;同時UDCA可以增加膽汁流量,改善膽汁淤積,從而緩解瘙癢、黃疸等癥狀[5]。PPC是一種輔助治療肝臟疾病的藥物,可用于改善肝臟功能。妊娠期ICP的治療中,PPC的機制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PPC可以促進膽汁酸的轉運和代謝,降低膽汁酸在肝臟內的濃度,減輕膽汁淤積;PPC具有膜穩定作用,能夠保護肝細胞免受膽汁酸的毒性作用,減輕肝細胞損傷;PPC可以改善肝臟血流,促進膽汁分泌,減輕膽汁淤積[6-7]。本研究在UDCA治療妊娠期ICP的基礎上聯合PPC,通過對比兩組療效及生化指標變化情況發現,與對照組比,聯合組治療總有效率較高;治療后瘙癢評分及血清ALT、AST、TBA、TBiL、DBiL水平均較對照組降低,這提示PPC輔助UDCA治療妊娠期ICP的臨床療效顯著,可有效減輕患者瘙癢癥狀,恢復肝功能。
TNF-α是一種細胞因子,可以促進炎癥反應、細胞凋亡及膽汁酸產生等;IL-6是一種重要的炎癥介質,能夠調節炎癥反應和免疫功能;IL-8是一種趨化因子,能夠誘導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的趨化。TNF-α、IL-6、IL-8水平異常升高可通過影響膽汁酸代謝途徑,繼而干擾肝細胞功能、誘發炎癥反應等機制,參與妊娠期ICP的發病過程[8]。通過對比觀察兩組炎癥因子變化情況發現,治療后聯合組炎癥因子水平均較對照組降低,說明PPC輔助UDCA治療妊娠期ICP,可有效抑制炎癥反應。分析其原因,UDCA可以降低肝細胞的炎癥反應,減輕肝臟損傷;PPC是一種磷脂類化合物,可以通過清除自由基和減少氧化應激來抑制炎癥反應;此外,PPC輔助UDCA治療妊娠期ICP可以增強細胞膜的穩定性,防止炎癥因子和有害物質的滲透,減輕炎癥反應[9]。
另外,本研究在UDCA治療妊娠期ICP的基礎上聯合PPC,通過隨訪對比兩組妊娠結局情況發現,聯合組不良妊娠結局總發生率較低,說明PPC輔助UDCA治療妊娠期ICP,可降低不良妊娠結局發生風險。分析其原因,UDCA可以改善胎兒生活環境,減輕胎兒宮內缺氧,降低胎兒生長發育受限并發癥的風險。PPC是一種天然的磷脂類物質,可以通過調節細胞膜脂質組成,增加細胞膜的彈性和穩定性;在妊娠期ICP患者中,PPC輔助UDCA治療不僅可以改善患者的肝功能、膽汁酸水平及瘙癢癥狀,還可以降低血小板聚集,降低感染、胎兒窘迫、窒息等不良妊娠結局發生風險[10-11]。
綜上,在UDCA治療妊娠期ICP的基礎上聯合PPC,可有效減輕患者瘙癢癥狀,改善肝功能,抑制炎癥反應,降低不良妊娠結局風險,療效顯著。但本研究為單中心研究,且樣本量較小,研究結果可能存在偏倚,后期需增加樣本量進行多中心研究,以驗證本研究結果。
參考文獻
曾凡英, 何國琳, 鐘新麗.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聯合熊去氧膽酸治療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效果[J]. 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 2023, 31(2): 456-459, 465.
王純冬, 張瑞. 熊去氧膽酸聯合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療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綜合征的臨床觀察[J]. 貴州醫藥, 2022, 46(9): 1455-1457.
賀晶, 楊慧霞, 段濤, 等. 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診療指南(2015)[J]. 臨床肝膽病雜志, 2015, 31(10): 1575-1578.
倪惠華, 曉霄, 李娟, 等. S-腺苷蛋氨酸聯合利膽藥對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的療效分析[J]. 中國現代醫學雜志, 2018, 28(26): 100-103.
蔣靜文, 陳嘉麗, 鄔瑞霞, 等. 熊去氧膽酸聯用思美泰對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重癥患者瘙癢程度、妊娠結局及肝功能的影響[J]. 現代生物醫學進展, 2019, 19(6): 1168-1171.
樊陽陽, 張京京, 王影. S-腺苷蛋氨酸聯合熊去氧膽酸治療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的臨床療效及對肝功能、炎癥因子的影響[J]. 藥物評價研究, 2018, 41(2): 267-271.
周麗華, 楊威. 多烯磷脂酰膽堿輔助治療對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患者免疫功能及SOCS-3、TNF-α、IL-12表達的影響[J]. 中國現代醫學雜志, 2018, 28(3): 41-45.
楊德紅, 邵慶華.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聯合多烯磷脂酰膽堿治療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的療效觀察[J]. 肝臟, 2018, 23(4): 357-359.
云蕊, 符映, 符怡. 腺苷蛋氨酸聯合多烯磷脂酰膽堿治療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對孕婦內皮素表達及妊娠結局影響[J]. 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 2022, 30(10): 2267-2271.
曹杰, 蔡艾杞, 田立碧, 等. 熊去氧膽酸、腺苷蛋氨酸聯合多烯磷脂酰膽堿對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患者相關指標的影響[J]. 中國藥房, 2017, 28(18): 2509-2511.
王曲. 多烯磷脂酰膽堿聯合熊去氧膽酸與腺苷蛋氨酸治療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的效果及安全性[J]. 重慶醫學, 2022, 51(2): 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