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玲
探索實施“1+X”證書制度,是“職教20條”的重要改革部署,也是推進新時代職業教育改革的重大創新。同時促進人才培養和產業升級。“1+X”證書制度,是把學歷證書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結合起來、互相銜接,解決長期以來經濟社會發展與職業教育之間的脫節問題,打通學歷教育和職業培訓之間的屏障,推進我國職業教育現代化進程,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人才強國戰略的時代布局。“1+X”室內設計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既貫徹了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產教融合,又增強了職業教育的適應性。
1 “1+X”室內設計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解讀
1.1 什么是“1+X”證書?
什么是“1+X”證書?“1”代表學歷證書,學歷證書最能直接體現學校教育的人才培養質量。“X”則為可以獲得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室內設計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是指完成本專業相關學歷的課程基礎上,再申請與專業相關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1+X”證書制度,并不是簡單的學歷證書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相加,更不是職業院校增加就業門檻,而是“1”加上“X”后,學生既可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通過考核又可取得多種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這樣,學生的就業空間范圍得到拓展,能有效緩解就業矛盾,提升創新能力,涌現更多高水平、多技能復合型人才。就室內設計專業而言,本院校專業課程未涵蓋的則通過職業技能培訓模塊加以補充、強化和拓展,并組織專業培訓,經中國室內裝飾協會考核合格后,方可獲得證書。證書分為初級、中級、高級。“1+X”室內設計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是讓職業教育發展重歸職場實踐階段,結合“三教改革”,即與專業教學標準、課程考試評價結合;與課程項目融合、教學內容融合。關注課程教學質量與效果,構建科學的室內設計課程評價體系。X證書一邊連著學校教學,一邊連著企業崗位實際需求,要讓其作用發揮到極致,就必須要實現校企深度合作。院校要和眾多優質企業積極對接,并獲得認可單位的滿意證書,擁有口碑,為企業輸入更多優質人才。因此,加強校企合作,及跨界融合能力的培養,運用全新的現代信息技術,改變傳統的思維方式,促進室內設計職業教育體系功能多樣化。
1.2 “1+X”室內設計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實施的意義
“1+X”室內設計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的實施,對于提升室內設計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和就業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首先,通過學歷證書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雙重認證,可以更全面地評估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學歷證書代表著學生在學校接受的教育質量,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則體現了學生在實際工作中所掌握的技能。這種雙重認證的方式使得學生的就業能力更加可靠可信,能夠更好地適應職場的需求。其次,“1+X”證書制度的實施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就業選擇和發展機會。傳統的學歷證書在就業市場上往往只能起到一個基礎性的作用,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則能夠進一步證明學生在某個特定領域的專業能力。通過獲得多種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學生可以更加靈活地選擇不同的崗位和行業,擁有更廣闊的就業空間。同時,這也鼓勵學生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不斷學習和進步。最后,“1+X”證書制度的實施還促進了校企合作和產學融合。室內設計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頒發需要與相關行業協會和企業進行緊密合作以確保證書的權威性和實用性。通過與企業的深度合作,學校能夠更好地了解行業的實際需求,調整教學內容和方式,培養出更符合市場需求的人才。
從以上來看,“1+X”室內設計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的實施對于提高室內設計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拓展學生就業空間以及促進校企合作具有積極的作用。這一制度的推行將為室內設計行業注入更多具備實際工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復合型人才,推動行業的發展和進步。同時,學生也將受益于這一制度,能夠更好地適應職場需求,實現自身的職業發展目標。綜上所述,“1+X”室內設計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的實施對于提高室內設計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拓展學生就業空間以及促進校企合作具有積極的作用。這一制度的推行將為室內設計行業注入更多具備實際工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復合型人才,推動行業的發展和進步。同時,學生也將受益于這一制度,能夠更好地適應職場需求,實現自身的職業發展目標。
2 促進校企雙方合作
在現代社會,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學校、教育部門和企業都在努力尋求創新的方法。具體方法是:(1)實操匹配。通過實操匹配來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這種方法利用實訓基地、實訓室等設施設備的建設,讓學生能夠在實際操作中掌握專業技能,從而更快地適應進入社會崗位的需求。隨著新材料和新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們需要不斷地對硬件進行升級和改進。這樣,我們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和條件。通過項目實訓,還會檢驗學生對于四年的專業教學的軟件、手繪表達能力,補充、強化、拓展專業知識。(2)學分互換。為了避免學生在將來的學習深造中重復學習,減少學習成本。2019年,國家推出了一項名為“學分銀行”的職業教育項目,旨在為在校學生和社會學習者提供一個便捷的學習平臺。該項目制定了詳細的學時學分記錄規則,通過在校學生和社會學習者來建立職業教育個人學習賬號,存儲、積累學習成果和技能財富。2022年,教育部職成司印發了《職業教育與繼續教育2022年工作要點》。該文件強調了加快探索國家學分銀行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擴大學習成果名錄范圍。同時,該文件還明確指出,形成學習成果認證、轉換學習成果名錄是國家學分銀行發布經過認定的學習成果及其學分的重要手段。經認定的X證書及對應的學分值,將作為有關院校和培訓評價組織進行學習成果轉換的依據和參考。室內設計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初、中、高級)對應的學分銀行學分均為8學分,這就把學歷教育和職業教育之間的學分互換得以實現。具體內容已在職業教育國家學分銀行官網正式發布。(3)企業認可。保證室內設計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含金量,積極和優秀企業對接并得到認可,證書才有價值。企業設計師也表示校企合作有進行雙向選擇的需求,不僅是將優秀的學生“推出去”,為了保有人才,也需要給學生提供優選企業師傅的平臺,讓學生進入企業后真正能夠“學有所依、學有所成、學有所用”。具體可以讓學生以實際案例來進行某一門課程的學習,從設計施工圖紙到工程實地施工工藝,讓他們能有一個直觀的感受,特別在材料燈光照明等方面,以材料市場作為學習的第一現場,或通過熟悉公司的運作流程,體驗職業工作過程,獨立完成方案設計、方案優化的能力,精準地向客戶闡述出設計理念,針對客戶需求,提供合理化的建議及設計,同時提供完整的設計方案,并能協助方案的實施,深入施工現場,這樣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事半功倍。(4)標準對接。課程標準與企業標準和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對接。在教育領域,課程標準的制定是為了確保學生能夠獲得全面而系統的知識和技能。然而,僅僅有課程標準還不足以滿足學生實際的職業需求。為了更好地培養適應市場需求的專業人才,課程標準需要與企業標準和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對接。通過與企業進行合作,學校可以了解到當前行業的最新發展動態和技術需求,從而調整課程設置,使之更符合實際需求。這樣一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能夠接觸到真實的工作場景和問題,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與企業標準對接還可以幫助學生了解當前行業的就業形勢和就業要求。通過與企業進行合作,學校可以邀請行業專家來進行講座和培訓,讓學生了解行業的最新動態和技術趨勢,幫助他們更好地規劃自己的職業發展。此外,課程標準還需要與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對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是針對某個特定專業所制定的一套培養方案,其中包括該專業的核心課程、選修課程、實踐環節等。將課程標準與專業人才方案對接,可以確保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全面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就業競爭力。同時,也有助于學生更好地了解當前行業的發展動態和就業形勢,為他們的職業發展提供指導和支持。
3 融入專業人才培養
3.1 書證融通
書證相互銜接和融通是“1+X”室內設計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的精髓。深入實施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開創“書證融通”,不斷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學生崗位能力的培養是通過課程核心內容的學習,以前單一的教材已不再適合,可以大家共同探討,本專業教師共同備課,確定教學進程。改變傳統教學模式,通過多媒體的運用,智能化同步課堂,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微課、慕課等網課的學習,學生就能直接參加考試,合格后取得證書。“這種模式與以往為了考證而考前刷題完全不同,需要將教學資源與X證書的培訓內容完全打通,對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效地將職業技能等級與學歷教育課程互相滲透。通過培訓和評價,學生可以獲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一方面,為了深化校企合作,我們必須堅持工學結合的原則,充分利用院校和企業場所及資源。與此相應,我們需要在企業和場所、資源方面進行深入協作,并與評價組織共同實施教學和培訓活動。“一線教師并不能很好地掌握企業需求,而企業技術人員又不太理解職業教育的內涵,兩者間必須取長補短”。另一方面,依據國家職業標準,借鑒國際國內先進標準,對市場上更新的材料、工藝要及時充實進入教材內容,實現書證融通。要每三年修訂一次教材,使學生能掌握行業最新動態與前沿理念。課程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融合,提升學生的理論與實操、實踐能力,實現室內空間設計課程的課證融合。
3.2 “崗課賽證”相互融通
融入“崗課賽證”綜合育人的教學理念,是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首先,“崗”代表工作崗位,意味著教學內容要與實際工作需求相對接,緊密結合職業標準和工作流程。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在課堂上學到真正實用的知識和技能,為將來的就業做好準備。其次,“課”指課程體系,即專業核心課程的設置。這些課程不僅要具備學科的深度,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這樣一來,學生既可以掌握專業知識,又可以培養解決問題、溝通協作等綜合能力,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再次,“賽”指職業技能大賽,是對課程教學的高端展示。通過參加職業技能大賽,學生可以將所學知識和技能進行實踐和應用,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這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自信心,還可以激發他們對學習的興趣,進一步推動課程教學水平的提升。最后,“證”代表畢業證書、職業資格證書和技能等級證書。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能力,并通過各種考核手段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這樣一來,學生不僅獲得畢業證書,還可以獲得與之相匹配的職業資格證書和技能等級證書,增強他們的就業競爭力。可見,融入“崗課賽證”綜合育人的教學理念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它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還可以培養他們的綜合素質。通過將專業課程教學與職業資格證書考試相銜接,實現課證結合,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教育部“1+X”證書制度的推行,也為這一理念的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持。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崗課賽證”綜合育人的教學理念將在教育界得到廣泛應用,為培養更多優秀的職業人才作出貢獻。中國室內裝飾協會將積極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落實“崗課賽證”相互融通,推進學歷教育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相互融通,推動學習成果互認轉換,繼續推動產教深度融合,為技術技能人才持續成長拓寬通道,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關于課程,第一個關注信息處理,傳統發起者主要是教師,如今職業教育課程的發起是社會、是網絡。第二個要和企業聯手。第三個加強軟件課程與手繪表現相互補充。創建教學作業的場景。第一,組團運作。組團可能基于以下幾個問題,今天的教師更多的像是一個主持者,而不是一個新知識的提供者。通過組團,學生在團隊中提出問題,通過多種渠道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主動參與,積極性得到最大調動,從被動學變成主動學。第二,取決于選題,根據選題來結合權重分組作業,設計管理有分工,通過角色輪值來熟悉崗位職責也非常重要。這是行業、項目賦予明天設計人才的要求,大家可以在作業場景當中共同發展。關于“材料、設備、施工”以及“軟裝物料、工程管理、單品定制、設計服務、行業標準”這兩方面,職業教育院校應該盡可能創造條件,多舉辦一些講座,加強創意能力、審美形式的敏感性訓練與理性分析與把控;注重設計形式創新與生產工藝的銜接;注重專業規范與標準意識的強化、跨專業領域與本專業知識擴展。
3.3 人才培養
高職院校是“1+X”證書制度試點的實施主體。職業技術教育人才培養是崗位職責教育。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是標準鑒定,可檢驗、可復制,它是以崗位職責來定人才、定質量,是按照行業標準來要求我們考評每一個人才的“才”,屬于質量標準。培訓內容與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課程內容相互融合,嚴把證書標準和人才質量兩個關口規范培養,培訓過程深化,加強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室內設計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需通過技能培訓模塊加以補充、強化和拓展。學校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等必須與企業先進的技術標準對接,學生從學習到實踐到工作實現了無縫對接,有效空間得到了更大的提升。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轉型升級不斷加快,解決職業教育在人才培養的適應性、吻合度、前瞻性方面的不足,這就要求搞清楚室內設計企業對設計師的要求。(1)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與美學基礎,包括室內空間整體設計、進程,如設計準備、方案設計、施工圖設計、設計實施、程序與表達、色彩的造型、熟悉各風格流派與流行趨勢、整體風格搭配、家具的組合、材料的預決算、效果圖的制作等。(2)經驗的積累。對于剛畢業的學生而言,由于缺乏實踐經驗,往往難以快速掌握客戶的心理需求和談單的技巧。這導致他們在與客戶溝通時難以獲得認可,同時也限制了他們在設計作品中展現自己的才華。通過參與更多的設計項目,與客戶面對面交流,傾聽他們的意見和建議,提供更符合他們期望的設計方案。從中學習并總結經驗教訓。因此,我們需要不斷反思和分析,通過積累經驗來彌補這些不足。設計行業發展迅速,新的設計理念、技術和趨勢層出不窮,需要我們不斷學習和更新知識,閱讀設計相關的書籍、文章,參加行業研討會和展覽,與其他設計師交流經驗,這些都是積累經驗的有效途徑,這樣才能更好地把握市場需求,提供具有競爭力的設計作品。(3)保持視覺敏感性。新材料迭代升級非常快,不僅啟發設計師的方案、理念,還可以反作用于設計。保持敏銳觀察力,迅速感知市場的需求與變化。(4)新技術與藝術的和諧統一。對材料、結構、色彩、肌理科學地、技術地理解,技術是藝術的基礎,藝術在技術中成長,二者密不可分、共同促進。好的藝術作品應該是高度的技術與藝術的結合。從埃及金字塔、古希臘神廟、哥特式建筑等,都是當時新技術的產物,近代的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代表作——巴塞羅那博覽會德國館、柯布西耶——朗香教堂、格羅皮烏斯——包豪斯校舍、賴特——流水別墅、貝聿銘——盧浮宮玻璃金字塔、扎哈——望京SOHO等,無疑都是新的科技結晶與代表。(5)設計師要和業主、工程技術人員緊密合作,設計師有責任激發客戶的設計思維,充分尊重他們的想法,引導、發現客戶想要的生活方式。設計師的作品需要有項目實施的落地性。職技教育關注的是限定性和每個設計完成之后的產品,重技術和熟練性。職技教育是關于材料、工藝、體系、技能、規律和標準的教育。職技教育以現場剖析為主,它是關于深度、專精、行業標準的教育,總體來講是技術工程從業者,注重質量標準的教育。通過項目實訓,檢驗學生對于四年的專業教學的軟件、手繪表達能力,補充、強化、拓展專業知識,將最新的云計算設計平臺酷家樂、SketchUp等融進了課程教學,在真實項目的設計過程之中,培養了學生單兵作戰、團隊協商和軟件設計能力的融通創新能力。在技能人才培養方面,可以采用更加靈活多樣的培養模式,例如引入實踐教學、項目驅動等方式,使學生能夠真實地參與到室內設計實踐中,提升他們的實際操作能力。同時,在評價模式方面,可以借鑒國際先進的評價體系,建立科學、全面的評價指標體系。除了傳統的考試和作品展示,還可以引入實踐項目評估、綜合能力測試等多種評價手段,全面評估學生的技術水平、創新能力以及團隊協作能力等方面的表現。
4 結語
室內設計行業不斷發展,教育理念和創新方法也需要與時俱進。可以引入設計思維、跨學科融合等教育理念,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綜合素質,更好地培養出適應行業發展需求的優秀室內設計人才。“1+X”證書制度是一項重要的改革部署,旨在推動新時代職業教育改革的發展。這一制度將學歷證書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相結合,有效地解決了經濟社會發展與職業教育之間的脫節問題,促進了人才培養和產業升級。以室內設計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為例,這一制度充分體現了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產教融合理念,增強了職業教育的適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