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正奎 王巧云 張文貞
收稿日期:2024 - 02 - 05;修訂日期:2024 - 02 - 21
作者簡介:何正奎(1967 — ),男(土族),甘肅積石山人,推廣研究員,主要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Email: gsyjhzk@163.com。
執? 筆? 人:王巧云。
摘要:草莓產業是永靖縣特色農業的優質名片。通過對永靖縣草莓產業發展提出新思路和新理念,為永靖縣草莓產業進一步高質量發展提供決策支持。在概述永靖縣草莓產業發展現狀的基礎上,分析了目前永靖縣草莓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加強草莓產業規劃引導;進一步提升草莓產業科技支撐能力;健全草莓種苗繁育技術體系;加快實施草莓規范化生產;大力推動草莓品牌化建設;創新草莓產業發展壯大的機制等發展建議,并提出了今后永靖縣草莓產業的發展重點。
關鍵詞:草莓產業;現狀;問題;建議;永靖縣
中圖分類號:S668.4?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2097-2172(2024)04-0325-05
doi:10.3969/j.issn.2097-2172.2024.04.005
Status and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of the Strawberry Industry in
Yongjing County
HE Zhengkui, WANG Qiaoyun, ZHANG Wenzhen
(Yongjing County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re, Yongjing Gansu 731600, China)
Abstract: The strawberry industry serves as a hallmark of high-quality agriculture in Yongjing County. This paper presents new ideas and concep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rawberry industry in Yongjing County, offering decision-making support for its further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Based on an overview of the status of the strawberry industry in Yongjing County, this paper analyzes existing issues and proposes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including strengthening industry planning guidance, enhancing technological support for the strawberry industry, improving the breeding technology system for strawberry seedlings, accelerat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andardized strawberry production, vigorously promoting brand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ng mechanisms for the growth of the strawberry industry. It also identifies key focus area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Yongjing County's strawberry industry.
Key words: Strawberry industry; Status; Issue; Suggestion; Yongjing County
草莓屬薔薇科多年生草本水果,果實鮮紅、芳香多汁、酸甜鮮美,富含多種微量元素,營養價值豐富,素有“水果皇后”之稱[1 - 10 ],深受消費者的喜愛。同時,草莓因種植周期短、結果早、收益早、采果時間長、經濟效益高、適于設施栽培等優勢而備受種植者歡迎,成為我國發展速度最快的新興漿果之一[3 ]。目前,中國草莓栽培面積大約為36.67萬hm2,在小漿果品類中居世界第一,全國各地廣泛種植。中國是全球第一草莓出口強國和第一消費強國[11 - 12 ]。甘肅省草莓種植面積約2 200 hm2,其中栽培草莓約1 400 hm2,主產區域主要以永靖縣為主。永靖縣位于甘肅省中部西南,區域內海拔1 560~2 851 m,多年平均氣溫10 ℃,絕對最高氣溫39.1 ℃,絕對最低溫度-23.1 ℃,為大陸性氣候,生態類型有川塬區、高寒陰濕區和干旱半干旱區。相對濕度平均為56%,無霜期167 d,日照時數2 535 h,年均降水量260 mm左右,蒸發量1 500 mm左右。川塬小氣候條件適宜草莓生產和草莓種苗繁育。截至2023年永靖縣栽培草莓生產面積達533.3 hm2,品種主要以引進的日本品種章姬和國內育成品種妙香7號為主[11, 13 - 14 ],栽培方式以日光溫室設施栽培或塑料拱棚栽植為主,草莓產業已成為永靖縣特色農業的優質名片,是面向高附加值現代化農業發展出的設施農業首選產業,是鄉村振興的優選路徑之一[2 ]。隨著草莓新品種的選育及推廣,繁育方式、栽培及管理技術的逐步改良升級,草莓產量水平提升明顯,生產現代化程度也逐步提高,草莓產業的發展對當地豐富農產品市場和休閑采摘游及農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是名副其實的小產業、大市場[5 ]。為了對永靖縣草莓產業發展注入新思路、新理念,促進永靖縣草莓產業進一步高質量發展,進而壯大永靖縣草莓產業,提升種植戶的科技水平,提高產品質量和效益,帶動群眾增收致富。隨著市場需求的多樣化,對永靖草莓產業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在科學地分析永靖草莓產業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永靖草莓產業切實可行的發展建議,并提出了今后永靖縣草莓產業發展的重點任務,有助于推進永靖草莓產業持續高質量發展。
1? ?永靖縣草莓產業發展現狀
1.1? ?種植面積穩定,產量及效益提升明顯
永靖縣草莓栽培面積約533.3 hm2,主要遍布于太極、劉家峽、鹽鍋峽、西河、峴塬、三塬等6個川塬鎮, “劉家峽草莓”在省內外享有很高知名度,目前已成為蘭州、西寧、臨夏等周邊地區的草莓供應基地。永靖縣以三塬現代農業產業園、三馬臺循環農業示范園、永靖縣黑方臺地質災害區現代高效節水農業示范基地、羅川臺農業科技示范園等四個示范基地為核心,輻射帶動周邊村莊發展。永靖縣的草莓栽培形式主要有節能日光溫室和鋼架大棚種植,在節能日光溫室種植時平均產量高達45 000 kg/hm2,產值超過150.0萬元/hm2,投入約45.0萬元/hm2,純收入105.0萬~120.0萬元/hm2,經濟效益相當可觀。塑料大棚種植時平均產量約30 000 kg/hm2,產值約60.0萬元/hm2,純收入約37.5萬元/hm2。目前有游客自采、街頭零售、批發、電商等多渠道銷售。
永靖縣草莓生產苗年需求量約8 000萬株,苗木來源為50%以上外地購買,其余為農戶自繁自育,部分口感較好且市場受歡迎的新品種苗木主要從外地調入。永靖縣相對于我國西南省份的高原育苗具有更加優越的自然條件,夏季氣溫較低且降水量少、空氣干燥等氣候條件使得草莓育苗發病率極低,并且由于海拔較高、晝夜溫差大,繁育的草莓苗植株矮壯、花芽分化也相對平原地區更早,秋季栽培后草莓上市時間普遍提前,產量和經濟效益相對更高。
1.2? ?政策支持力度較大
近年來,永靖縣重點支持草莓產業發展,將草莓產業打造成永靖縣特色農業的優質名片,相繼出臺了《臨夏州“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永靖縣2022年百合產業提質增效工程實施方案等七個方案的通知(縣委辦發〔2021〕81號)》《永靖縣2022年蔬菜產業綠色創建工程實施方案》等文件以及2022年度永靖縣中央定點幫扶項目(特色產業技術支撐體系建設項目)、中國地震局定點幫扶項目等有關項目的實施方案,均對草莓產業發展做了部署和具體安排,并于2021年成立了永靖縣草莓產業協會。
1.3? ?具有一定的種植規模, 品牌效應凸顯
永靖縣草莓具備一定的產業基礎,草莓年產值數億元,產量約2萬t,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近年來種植規模穩步擴大,節能溫室種植、鋼架大棚種植、基質種植等各種種植形式并存。“劉家峽草莓”遠近聞名,品牌價值持續提升,吸引蘭州、西寧等周邊大城市消費者前來采摘和休閑,以草莓為主題的三產融合得以快速發展。
1.4? ?具有較為完善的品種和技術積累
近年來,由于草莓種植經濟效益較高,效益和技術驅動了產業的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在中國地震局定點幫扶項目的持續支持下,依托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和永靖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等單位組建了永靖縣草莓專家工作站,加快了草莓品種、栽培技術、產品標準化、種植模式化等方面的創新并加以推廣應用,大大增強了永靖草莓產業的科技支撐能力和產業影響力。
2? ?永靖縣草莓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2.1? ?品種更新換代慢, 新優品種種植面積小
目前永靖縣草莓主栽品種是妙香7號和章姬,妙香7號豐產、抗病、耐鹽堿、適應性強,但果實品質中等偏上,而且成熟期偏晚,前期產量低,影響總體經濟效益;章姬是日本品種,品質優良,在國內已種植20 a以上,但不抗白粉病、炭疽病,果實偏軟,不耐貯運,且經長期種植已經出現種性退化、抗病能力降低、果品質量變劣、繁苗率下降等現象,目前國內新選育的優良品種如中莓系列、京香系列等優良品種均已在永靖示范推廣,但面積較小。
2.2? ?種苗繁育技術水平較低
永靖縣由于草莓種苗來源混亂,病害交叉感染和傳播,造成的危害和經濟損失較為嚴重。草莓苗主要為外地購買或群眾自己繁殖,育苗合作社或企業很少,群眾繁育種苗,購買的母苗不是正宗的脫毒苗,并且品種少,加之管理水平低,導致生產的種苗病蟲害較多,定值后死苗現象較嚴重,產量相對較低。
2.3? ?連作障礙和土壤鹽漬化較重
永靖草莓主要以日光溫室等設施栽培為主,較少輪作,連作障礙成為突出的問題。土壤藥劑熏蒸消毒應用不普及,農戶普遍采用太陽能消毒,雖然消毒成本低,但消毒不徹底,控制病害效果有限。另外,由于在設施內旱地栽培,長年累月施肥,土壤鹽漬化較重,有機質含量偏低,引起植株生長不良和產量下降。
2.4? ?市場開拓不夠, 品牌創建需加強
草莓市場開拓不夠,市場體系不健全,銷售渠道相對單一。精品包裝占比小,電商剛起步,產、供、銷產業鏈脫節,沒有規模較大的包裝分銷和加工企業,“劉家峽草莓”品牌影響力初步形成,但仍需擴展和提升。
2.5? ?政策支持力度仍需加強
草莓以設施栽培為主,前期建棚、水肥一體化等基礎設施投入大,對品種、技術的要求較高,規模適度擴大和產業高質量發展需要政府在設施建設、品種技術引進示范等方面提供項目和資金支持。另外,新品種、新技術、新產品等引進需要政府部門的對接,技術交流與合作需要政府搭臺,種植規模和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需要政府的引導。
3? ?永靖草莓產業的發展建議
3.1? ?加強草莓產業規劃引導
根據永靖縣特色農產品發展規劃,對永靖縣草莓生產布局進一步優化。一是堅持適地適種。總體上應針對各個地區小氣候和土質等自然生態環境,實施功能區規劃,明確不同種植方式的草莓生產最佳適合生態區。永靖縣沿黃兩邊川塬地區土壤和灌溉水偏堿,冬季氣溫偏低,應發展以新型日光溫室為主的促早栽培,選擇淺休眠早熟品種;另外,適度發展三層薄膜大棚覆蓋的半促成栽培,選擇中晚熟品種,以及耐鹽堿草莓品種。二是堅持市場導向。立足多元化、優質化的市場需求,充分考慮縣內縣外兩個市場,以滿足當地市場為前提,優先發展市場需求量大、占有率高、前景廣闊的品種。三是堅持適度規模生產。統籌考慮蘭州、西寧等周邊地區草莓產品供給能力,科學合理規定各產區產品規格,以效益為中心,形成均衡有序的草莓生產供應體系。
3.2? ?進一步提升草莓產業科技支撐能力
一是新品種引進示范。鼓勵示范園區引進一些具有口味、香味、營養含量、鮮食加工兼用,抗病性強、抗逆性好、適貯運等特點的好品種。二是新技術示范推廣。加快應用水肥一體化灌溉、生物有機肥、綠色有機防控、智能管控、土壤消毒、無土栽培等新技術的示范推廣,構建草莓水果安全品質的監測系統,以及充實草莓加工衍生產品,提升附加值,延長產業鏈。三是管理模式提升。推進互聯網+、智能管理、物聯網檢測等設施設備在草莓生產上的運用,形成全新的生產模式,提升企業生產管理的智能化、信息化管理水平。
3.3? ?健全草莓種苗繁育技術體系
一是健全繁育制度。加快形成草莓脫毒幼苗繁殖技術體系,開展苗木純度鑒定與病毒檢測工作,建立和完善草莓病毒分子檢測方法。通過脫毒、快繁、隔離、鑒定等技術,從源頭上確保優良品種的原原種苗質量[13 ]。依托中央、省州產業扶持項目,建立本地草莓優質種苗擴繁基地,增加無病毒或病毒少的種苗量,提高種苗成活率,提升產品品質和單產。二是加強種苗品質監督管理。根據最新制定的《種子法》的規定,進一步健全了苗木品質管理體系,嚴格苗木監督檢查,并及時地為生產提供純度高、健康優良的草莓優質種苗。三是加強優質種苗技術推廣。借助種植大戶、民營企業等新型市場營銷主體,打造優良草莓種苗繁育示范基地,促進健康種苗的推廣應用。
3.4? ?加快實施草莓規范化生產
制定劉家峽草莓地方標準。根據永靖縣生態環境、土壤質量等因素,參考國家、行業標準,制定若干適合永靖縣草莓種植及種苗繁育的地方標準并加強標準推廣。在優勢產區,依托蔬菜產業協會、合作社、龍頭企業,建立一批草莓生產及種苗繁育示范基地,組織全縣農戶觀摩學習,提高農戶發展草莓信心,引導農戶發展草莓,并按標準化生產。強化產品質量管理。圍繞地方優勢產區建設草莓產品質量安全全程監督管理機制,進一步完善農藥、肥料、種苗、地膜等生產物資的管理制度、做好生產記錄、產品質量監測等,以保障產品質量安全。
3.5? ?大力推動草莓品牌化建設
聯合草莓協會等社會組織,共同推動草莓品牌構建,積極提高有機蔬菜或綠色蔬菜標準化生產意識,引導種植戶向品牌化發展[13 ]。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推廣應用新技術、新品種。通過媒體等宣傳平臺,積極提升“劉家峽草莓”公共品牌影響力。
3.6? ?創新草莓產業發展壯大的機制
在政府政策支持下,盡快形成新型經營主體。加強合作社、龍頭企業和種植大戶的培養,通過宣傳培訓、實地觀摩等方式,引導種植戶標準化生產。加大水果或蔬菜(草莓)產業協會等社會化社會服務機構扶持力度。開展物資統一供應、病蟲害統防統治等社會化業務,以提升草莓產業的組織化水平。積極推動“三產”結合。積極發展貯運加工業、休閑農業、鄉村旅游和電子商務等新興業態、新產業、新模式,推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滿足不同群體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
4? ?永靖草莓產業的發展重點
4.1? ?建設永靖縣草莓產業研發中心
積極創造條件,建立具備法人資格的新型研發機構,使其成為新品種、新科技、新產品開發、生產新模式的研發和策源地。開展草莓種植實用技術人才培訓工程建設,為種植大戶、家庭農場、種植企業等蔬菜(草莓)產業協會會員培訓草莓實用技術人才、管理人才和新型職業農民。
4.2? ?建設草莓三級種苗繁育體系
以永靖縣農發集團百合組培中心為基礎,建立草莓脫毒苗木繁殖中心,包括原種苗木繁殖圃、生產用苗標準化繁育基地等設施,使其具備年產原種苗5萬株、種苗100萬株的生產能力,輻射繁育生產苗5 000萬株以上,以滿足當地草莓園用苗需求,并外銷省內外,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生產用苗育苗基地主要建在三塬鎮、峴塬鎮、鹽鍋峽鎮等草莓主產區,選擇水土較好的地塊,采用節水灌溉技術,繁育優質商品苗,滿足當地需求。
4.3? ?建設智慧草莓園
引入智慧草莓大數據平臺管理系統,包括草莓種苗追溯子系統、大棚智能監控子系統、大棚設施遠程控制子系統、草莓種植知識服務子系統、草莓種植過程數字化管理子系統等。同時配套硬件設備,基于5G通信技術打造數智草莓生產樣板,實現草莓智能控制流程中灌溉、施肥、環境管理、大數據分析以及設備巡檢的全托管服務。在智慧草莓園建設產值150萬元/hm2以上的高產值示范園,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永靖模式,引領甘肅草莓產業發展。
4.4? ?建設無土栽培示范基地
2022 — 2025年,在鹽鍋峽鎮規劃建設“黑方臺地質災害區現代高效節水農業示范基地”,計劃建立日光溫室1 516個,其中部分種植草莓,采用高架無土栽培模式[15 ]。草莓無土栽培對生產環境、品種、技術等要求更高,集成了現代農業最新種植技術。因此,必須組建生產管理團隊,按照項目實施要求,對草莓新品種新技術新產品開發新模式進行集中展示。
4.5? ?創建以草莓為主導產業的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
以三塬現代科技農業示范園、三馬臺循環農業示范園、鹽鍋峽黑方臺地質災害區現代高效節水農業示范基地、羅川臺科技示范園等四個農村示范園為生產核心,并輻射帶動周邊發展。重點打造1~2個草莓主題示范園或草莓小鎮,創建以草莓為地方特色優勢主導產業的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
4.6? ?建設草莓采后分揀包裝物流保鮮和加工體系
建設預冷、分揀包裝生產線、冷鏈物流等采后冷鏈體系,以及草莓衍生品設計和加工體系[16 ]。以龍頭企業為主體,組建草莓營銷體系,開展以品牌效益為核心的營銷策劃,以自采、批發、電商平臺等多種銷售方式,提高產品附加值和草莓產業效益。
4.7? ?提升“劉家峽草莓”品牌價值
申報“劉家峽草莓”“三品一標”認證,促其登錄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舉辦草莓節會,加強媒體宣傳,以“劉家峽草莓這十年”做專題報道,創建“草莓之鄉”,提升“劉家峽草莓”品牌價值。
參考文獻:
[1] 許影強.? 設施草莓高產栽培技術[J].? 鄉村科技,2021(6):74-75.
[2] 彭珍鳳,鄂? ?穎.? 鎮江市設施草莓產業發展現狀及建議[J].? 農業裝備技術,2023,49(6):13-14;19.
[3] 姜莉莉,田中一久,宗曉娟,等.? 山東省草莓產業現狀及發展建議[J].? 農業科技通訊,2023(2):13-16.
[4] 黃? ?齊,孔麗娟,高? ?會,等.? 鄒城市草莓產業發展現狀與思考[J].? 基層農技推廣,2023,11(5):65-67.
[5] 錢偉紅,施星仁,陸群康,等.? 湖州草莓生產現狀與發展措施[J].? 新農村,2023(2):12-13.
[6] 許佳君,王盼盼.? 江蘇省草莓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分析[J].? 熱帶農業科學,2022,42(12):131-135.
[7] 田中一久,焦其芬.? 草莓育苗現狀及發展對策[J].? 落葉果樹,2023,55(1):8-11.
[8] 蒲忠貴,張慶全.? 草莓莖尖組織培養技術研究[J].? 甘肅農業科技,2022,53(9):86-89.
[9] 李玉亮,胡軾林,潘旭升,等.? 蘭州新區日光溫室綠色食品草莓生產技術規程[J].? 甘肅農業科技,2020(5):91-94.
[10] 湯? ?玲,賀? ?歡,孔? ?芬,等.? 甘肅省草莓產業發展現狀及建議[J].? 甘肅農業科技,2017(12):86-89.
[11] 王衛成,湯? ?玲,潘艷花,等.? 甘肅草莓種業現狀及發展對策[J].? 寒旱農業科學,2023(11):1009-1012.
[12] 李亮杰,楚宗麗,張惠妹,等.? 河南省草莓生產現狀調查、經濟效益分析及發展建議[J].? 中國果樹,2022(7):97-102.
[13] 湯? ?玲,賀? ?歡,楊馥霞,等.? 草莓品種引種觀察試驗初報[J].? 寒旱農業科學,2022,1(3):224-226.
[14] 楊馥霞,湯? ?玲,賀? ?歡,等.? 低溫下7個草莓品種的抗性生理指標比較[J].? 甘肅農業科技,2021,
52(4):14-17.
[15] 林? ?森,郭文忠,鄭建鋒,等.? 基于知識圖譜和機器視覺的智慧草莓生產托管服務系統實踐[J].? 農業工程技術,2021(2):17-20.
[16] 邱朝坤,范? ?露,趙曉菲,等.? 溶菌酶和乳酸鏈球菌素在草莓保鮮中的應用研究[J].? 湖北農業科學,2014(4):1631-1633;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