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農業全產業鏈精細化管理有助于提升農業競爭力,助力農民增收致富。為促進甘肅省天水市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分析精細化管理對于農業全產業鏈的意義,探討天水市農業全產業鏈精細化管理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針對性地提出更新精細化管理理念,著力發展精細農業;打造高素質人才隊伍,為精細農業提供支撐;加大信息技術投入,為精細農業注入新動能等對策。
關鍵詞 農業全產業鏈;精細化管理;農民增收;甘肅省天水市
中圖分類號:F325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04.039
《農業農村部關于加快農業全產業鏈培育發展的指導意見》中表明,“農業全產業鏈是農業研發、生產、加工、儲運、銷售、品牌、體驗、消費、服務等環節和主體緊密關聯、有效銜接、耦合配套、協同發展的有機整體”。《國務院關于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要“加快全產業鏈、全價值鏈建設”。由此可見,我國已經將農業全產業鏈置于重要戰略位置。在此背景下,加快建設農業全產業鏈不僅是提升農業競爭力的關鍵引擎,亦是由“大國小農”走向“大國強農”的必由之路[1]。同時,推進農業全產業鏈高效發展能夠為提高鄉村產業績效、農民增收注入強勁動能。作為加快農業全產業鏈發展的有效舉措,高效實施精細化管理能夠有效減少資源浪費及環境污染、保障農產品質量及安全、提高農民的生產技術水平和經濟收益[2]。然而,隨著社會現代化發展加快,在實施農業全產業鏈精細化管理過程中面臨的問題也逐漸顯現,難以從根本上滿足農業全產業鏈現實發展需求。近年來,甘肅省天水市依托當地農業農村特色資源,嚴格貫徹并落實國家農業產業政策,持續優化調整產業布局與區域布局,通過打造品牌、延長產業鏈等方式帶動特色農業全產業鏈精細化發展、升級,并取得一定成效。基于此,闡述精細化管理對于農業全產業鏈的意義,并根據天水市農業全產業鏈精細化管理發展現狀與現存不足,提出針對性對策建議,希冀為提高天水市農業全產業鏈精細化管理水平提供有益參考。
1 精細化管理對于農業全產業鏈的意義
精細化農業是指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先進設備實現對農業過程的精準監測、精細管理和精準調控,是現代農業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3]。就農業產業鏈而言,精細化管理能夠提高農產品產量和品質。精細化管理可通過大數據信息技術實時檢測田間土壤溫度、濕度及養分指標,從而實施精準施肥、灌溉、病蟲害防治,實現對農作物生長及環境科學管理。就農業供應鏈而言,通過應用大數據和物聯網技術可以實現精細化管理。具體而言,各地區實施精細化管理可借助農業信息網絡,展開農業信息資源匹配,并應用于供應鏈各環節,同時結合“5S”技術監督農業物資配送,加強農業供應鏈管理,推進農業物聯網信息化,賦能農業全產業鏈[4]。就價值鏈而言,各地區對農業實施精細化管理有助于幫助農民掌握農業生產技術,提高產品經濟效益。具體來說,對農業生產全過程實施精細化管理有助于提升農業生產標準及農產品品質,進而有效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為農民帶來更高效益[5]。綜上所述,農業全產業鏈精細化管理有助于推動農民增收,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對實現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
2 現狀
2.1 政策支持
天水市深入實施“兩個牽引”戰略和現代寒旱特色農業三年倍增行動,依據“建基地、強龍頭、樹品牌、聚集群”的要求,聚焦優質果菜畜藥現代化示范區、文旅農康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6]。在此基礎上,天水市政府統籌謀劃部署,優化結構布局,深入實施精細化管理,為全力推進特色產業賦能提色,促使全市農業產業延鏈強鏈補鏈獲取新成效。同時,天水市果樹研究所與中國農業科學研究院果樹研究所簽訂了科技合作協議,本著“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互惠互利、協同發展”的原則,建立方向明確、布局合理、運轉高效的果樹科技創新平臺,締結了友好的科研合作關系。
2.2 發展模式
天水市通過現代信息技術搭建信息共享平臺,著力推廣農業全產業鏈精細化管理模式,扎實推進各級現代化農業產業園區聯創共建,以此加快打造集農業生態種植、倉儲冷鏈物流、加工展示銷售于一體的精細農業產業園區[7]。同時,天水市新創建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15個,麥積區、秦州區、張家川縣產業園被認定為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麥積區現代農業產業園與秦州區農業現代示范區分別進入國家級創建名單。
2.3 發展優勢
天水市秉持外引內培、頭雁引航理念,不斷發展新型精細化農業經營主體,大力培育高成長企業,高效引進“領頭羊”企業,為農業全產業鏈精細化管理注入新動能。同時,天水市搭建干部包聯企業工作機制,縣級以上重點龍頭企業實現省市縣包聯全覆蓋。以“引大引強引頭部”等活動為載體,瞄準央企和民企500強等進行精準招商,為農業全產業鏈精細化發展奠定基礎[8]。此外,天水市堅持科技賦能、挖潛增效,激發科技創新活力,加快孵育精細化農業新業態,扶持引導龍頭企業大力開展技術創新,推動“糧變粉”“菜變漿”“果變汁”等新型產業加工,以預制菜產品加工為基礎,促使“農產品”變“食品”,為農業全產業鏈高效發展奠定基礎。
3 存在的問題
3.1 管理理念相對薄弱
伴隨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精細化管理逐漸融入農業生產過程,能夠有效提高農產品的產量和品質,減少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提高農民的技術水平和經濟收入。目前,天水市農村居民存在對農業全產業鏈精細化管理理念認知不足、節約意識淡薄等一系列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農業全產業鏈精細化管理的開展。1)農村傳統成本核算方式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作用逐漸減弱,難以有效測度新型農業產業生產成本,致使農業全產業鏈成本流失。2)在實際農業生產過程中,部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雖重視成本控制理念,但依舊存在不規劃農資投入、節約意識淡薄、勞動力成本逐年增長、耕作方式滯后等問題。不僅如此,部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依舊憑借經驗組織生產,導致種子、水電、機具等投入品的使用不科學,難以完全符合精細化管理理念,致使農業全產業鏈精細化管理質量低。
3.2 技術人才較為匱乏
作為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核心,技術人才是農業全產業鏈精細化管理的關鍵引擎,其能夠依據當地的土地、氣候、作物種植特點制訂精細化管理方案,為農業生產提供有力支撐。然而目前,技術人才匱乏導致天水市農業全產業鏈精細化管理無法正常開展,不利于農業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1)天水市農業處于收益較低的狀態,薪資待遇相對較低,許多技術人才更傾向于尋找高薪資的工作,因此農業全產業鏈精細化管理技術人才短缺。同時,天水市農村常住人口中,部分中老年人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弱,無法熟練使用數字新媒體,難以有效進行農業精細化管理,對農業全產業鏈精細化管理造成影響。2)在農業生產過程中,農業技術研發承擔較高的自然風險及市場風險,表現為資金投入高、轉化率低。由于這種風險的存在,部分公司可能會選擇模仿其他公司技術,而不是將精力與資金投入人才培訓及農業技術研發創新中,導致精細化管理人才的缺乏。
3.3 信息技術應用不足
伴隨“互聯網+”模式的快速發展,信息技術能夠有效對接精準農業,為農業全產業鏈精細化管理提供強勁動力。然而,天水市農業全產業鏈依然面臨農業信息化規劃效力較弱、農業信息服務體系急需完善與農業信息資源共享程度低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農業全產業鏈精細化管理的高效開展。具體而言,天水市在應用現代信息化與信息基礎建設等方面相對欠缺,不利于農業全產業鏈精細化管理的開展。1)天水市山區交通不暢、地勢崎嶇,致使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水平較低、現代信息技術推廣難度大,難以為精準農業提供有效支撐,無法提升農業全產業鏈精細化管理質量。2)天水市農村在信息收集、分類、處理和應用方面未形成統一標準,導致農村信息結構急需完善,以及地方政府無法有效掌握實時農業全產業鏈精細化管理現狀,不利于開展農業全產業鏈精細化管理。
4 對策
4.1 更新精細化管理理念,著力發展精細化農業
隨著精細化管理理念的提出,天水市需要加強鄉村精細農業建設,擴大農業生產試點,建立優質農產品供給基地。1)天水市應合理規劃農業全產業鏈精細化管理的發展方向,更新農村居民精細化管理理念,指導農村居民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節約資源、保障糧食質量及保護環境,進而全面提高農業全產業鏈精細化管理效率。2)天水市應積極創新精細化管理理念,著力推進“精細化+”農業生產模式,有效將精細化管理與創意農業、生態農業及綠色農業相結合,實現農業全產業鏈精細化管理的同時,助力農民增收致富。3)天水市應加快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結合農業全產業鏈精細化管理,切實解決傳統農業生產中遺留的“高速度”“高投入”“高消耗”“低質量”“低產出”及“低效益”問題,從而有效提高農產品產量與品質,實現農業全產業鏈綠色化生產。
4.2 打造高素質人才隊伍,為精細農業提供支撐
隨著現代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天水市政府應出臺優惠政策、加大人才資金投入與建立培訓引進機制,為建設技術人才隊伍奠定基礎,為提升農業全產業鏈精細化管理持續賦能。1)天水市政府應出臺優惠政策、設立專項基金、推廣科技成果,為農村技術人才成長提供有力支撐。同時,天水市應借助政策引導和推動,促進農村技術人才流動和交流,打破人才發展地域限制,推動全國范圍內人才流動,為提升農業全產業鏈精細化管理奠定基礎。2)天水市應加大對技術人才培養的投入,提高精細化管理人才教育與培訓的質量、數量,同時搭建完善技術人才培養機制,吸引更多技術人才投身農村生產,進而提高農業全產業鏈精細化管理效率。
4.3 加大信息技術投入,為精細農業注入新動能
伴隨現代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天水市應加大對信息技術的投入力度,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推動農業全產業鏈高效發展,加速實現農業全產業鏈管理模式向精細化轉變。1)天水市應聯合企業與科研院所增加信息技術資金投入,高效使用“3S”信息技術,實現農田信息收集與規劃。2)通過精細播種、精細管理、精細收割等精細化管理模式,將精細播種與精量播種相結合,實現農業生產過程低耗、優質、高效,推動農業全產業鏈精細化管理。3)天水市居民應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對氣象、土壤、病蟲害、水分等多維信息資源的高效管理,實現農業產業精細化管理。此外,天水市需要進一步借助大數據信息分析法,為農民提供各種增值服務,促使農業全產業鏈精細化管理得以高效進行,從而促進天水市農業高質量發展。
5 結語
天水市應梳理當下農業全產業鏈精細化管理面臨的相關問題,完善農業全產業鏈精細化管理方法。具體實踐過程中,天水市應更新精細化管理理念、打造高素質人才隊伍、加大信息投入力度,為農業全產業鏈精細化管理注入新動能。
參考文獻:
[1] 陳叢刊.鄉村體育治理在農業農村現代化中的意蘊、困境與推進路徑[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21,39(6):10-16.
[2] 葛士濤.芻議“互聯網+”模式下山東省農業產業經濟的發展路徑[J].南方農業,2022,16(18):110-112.
[3] 張潔慧.數字鄉村建設驅動下推進宿遷市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的路徑研究[J].商業經濟,2022(8):135-137.
[4] 王繪娟.國家大數據綜合實驗區建設對區域流通產業發展的影響分析[J].商業經濟研究,2023(17):189-192.
[5] 徐光平,曲海燕.“十四五”時期我國農業高質量發展的路徑研究[J].經濟問題,2021(10):104-110.
[6] 黃承偉.新征程上鄉村振興前沿問題研究[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5):1-10.
[7] 文豐安.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的路徑選擇[J].新視野,2023(5):99-104.
[8] 甘肅省商務廳.多邊合作異彩紛呈 簽約項目量質齊升 蘭洽會:開創新時代甘肅發展新局面[J].發展,2023(7):12-14.
(責任編輯:張春雨)
收稿日期:2024-01-14
基金項目:2023年天水市科技局項目(2023-ZCFGK-5140)。
作者簡介:裴雯(1972—),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為環境會計。E-mail:115854969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