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珊
摘要:加強法治教育,是新課改對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提出的教學新要求。為此,教師需要從實際情況出發,積極探索更有效的法治教育策略和手段,用以提高學生的認知和防范意識以及自我保護意識,同時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與法治觀念,讓學生能夠從小養成良好的法治素養,從而進一步推動學生的健康全面發展。本文主要從意義和策略兩方面出發,就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法治教育有效性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與探索。
關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 法治教育 有效策略
引言
小學階段的學生心智發育尚未完全,對很多事物的認知都比較模糊,再加上他們普遍缺乏法律知識和法治意識,有時難以正確區分是非善惡,可能無法正確地認識事物。對此,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有必要轉變自身傳統的教育理念,著重加強對小學生的法治教育,讓學生能夠在學習基礎法律知識的同時,形成良好的法治意識,真正做到懂法、守法、用法,學會使用法律手段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同時,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和是非觀,以此來助力小學生的健康成長。
一、提高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法治教育有效性的意義
首先,加強法治教育是素質教育理念下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重要教學任務之一,可以借此來培養小學生的道德與法治素養,促進學生的綜合全面發展,為落實立德樹人教育目標提供有效保障,從而充分體現出該課程的教學價值。[1]
其次,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心智發育的啟蒙階段,如果缺乏對是非善惡的判斷能力,在成長過程中對于認知能力的培養很容易受到影響,也可能會影響其價值觀和是非觀的形成。而加強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法治教育,就可以從小抓起,通過不斷地接受正確的教育、認知、體驗,來豐富學生的法律知識和安全意識,讓學生能夠了解我國依法治國的基本治國方針,同時培養學生正確的法治觀念和良好的法治素養,使其能夠明辨是非善惡,并學會使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解決問題,懂得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切實提高小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此外,也可以有效預防和減少青少年的違法犯罪行為,促使小學生在未來成長中做一個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公民,為我國法治社會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2]
二、提高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法治教育有效性的策略
(一)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
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策劃者以及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引導者,其自身的專業能力和素養是影響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想提高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法治教育有效性,學校就需要加強對法治教育師資隊伍的建設。一方面學校可以對外邀請相關專業人士來校作講座,為學校里的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師提供更多的幫助,術業有專攻,才能更好地落實法治教育;另一方面學校也可以對內加強在校道德與法治學科任課教師的專業培訓,使其能夠學習到更多先進的教學手段,用以豐富自己的教學形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成效。[3]
(二)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手段
以往的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法治教育模式比較單一,一些教師照本宣科、學生死記硬背,兩者之間缺乏必要的交流和溝通,再加上小學生的認知特點以形象思維為主,對抽象性、理論性的法治知識存在一定的認知障礙,在傳授式的教學模式下很難對其產生更濃厚的學習興趣。鑒于此,要想進一步提高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法治教育有效性,教師就應該積極轉變傳統的教學思維,將嚴謹的“法律語言”轉換成小學生更容易理解、接受的“兒童語言”。為此,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如,將晦澀枯燥的法律知識改編成朗朗上口的歌謠,吸引小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加深小學生的記憶;再如,將法律知識滲透到真實案例中,通過生活化教學來引導學生立足自己的生活經驗加深對法治案例的思考;又如,借助現代化多媒體設備,結合教學內容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身臨其境中引發情感共鳴,深化對法律知識的理解,強化學生的法治意識和素養。
(三)合理引入網絡資源
在以往的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法治教育中,教學內容多是來自于課本教材。但是如果能適當延伸一些課外資源,這是非常有利于法治教育有效性的提升。基于這一點,新時期的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就可以利用互聯網的共享優勢,在法治教育過程中合理引入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網絡資源,用以擴充法治課堂的信息容量,開拓學生知識視野的同時,也可以借此增加課堂教學的多樣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能夠了解到更多關于法治方面的新聞和案例,從而進一步強化小學生的法治觀念,提高小學生的法治意識。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生作為國家未來發展的儲備人才,應該具備良好的法治意識,以此來響應我國依法治國的基本策略,共同構建法治社會。為此,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不僅要著重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還要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采取多元化的法治教育手段,用以提高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中法治教育的有效性,為小學生的健康全面發展提供更多助力。
參考文獻:
[1]孫桂珍.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中如何落實法治教育[J].家長,2022 (27):39-41.
[2]施漪.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中法治教育的實施策略 [J].智力,2022(05):166-168.
[3]廖柳仙.如何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中落實法治教育[J].文理導航(上旬),2021(11):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