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悅
摘要:計算是數學學習的基礎,也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生剛剛接觸數學學科,需要從最基礎的內容進行學習,提升計算能力能為學生進行更高難度知識點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那么,教師應該如何重視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呢?小學生的學習能力是比較強的,而計算注重細節,細節方面出現問題會影響計算結果的準確度,因此,教師要更加需要注重對學生計算精準度的訓練。
關鍵詞:小學數學? 計算準確率? 增加計算訓練? 提高口算速度? 養成檢驗習慣
“小學數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培養計算能力,應該要求學生算得正確、迅速,同時還應注意計算方法的合理性和靈活性。”計算時,不僅要讓學生“知其然”,能正確計算,還要“知其所以然”,理解、掌握算理。要減少學生在數學計算中的錯誤,首先要重視算理教學,使之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心理學家認為: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要使學生掌握數學知識,促進思維發展,這就需要在形象思維和數學抽象之間架一座橋梁,充分發揮學具操作的作用。
在完成課堂訓練時,教師強調的問題學生會有意識地改正,但是一些沒有意識到的問題,學生就會容易忽視。在計算方面也是如此。課堂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對基礎知識進行高效的把握,讓學生在學習和計算的過程中能夠發現到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進而積極地進行改正,逐步提高計算水平。
一、增加日常計算訓練
計算訓練對于學生來說非常重要,因為在學習了一種計算方式之后,只有經過鞏固練習,才能夠更加熟練。小學生需要打好基礎,這樣才能夠不斷提高學習能力。教師就需要結合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情況,給學生布置練習,不斷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增加熟練度。
例如,在教學“加減混合”這一小節時,由于加減混合比較考驗學生的計算能力,而且需要通過練習才能夠提高計算熟練度。教師在課堂中準備一定量的計算題目,在講解完知識點之后,給學生進行分發計算題目,給學生留夠時間,然后就可以開始讓學生進行計算練習。學生完成之后,讓學生對比答案,并且將自己計算的準確度進行記錄下來。教師根據學生的計算結果,適當調整教學設計,促進學生計算能力的提升。[1]
二、提高學生口算速度
口算也是計算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學生來說,口算速度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夠提高學生的做題速度。在計算初期階段,教師就需要有意識對學生的口算速度進行鍛煉,幫助學生提高口算的準確度和速度。并且課堂中學生進行練習計算的時間是有限的,利用口算也可以節省一些時間,讓學生接受到更多的課堂練習。而且學生口算得多了,對于數字的敏感度就會增加,在進行筆算時,學生自然會借助口算的形式來提高計算整體速度。
例如,在教學“20以內的加法、10以內的加減法”這一小節時,在進行簡單的數字計算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多進行口頭計算。一些學生的口算能力可能并不是特別強,因此課堂中就需要教師對學生多加鼓勵,讓學生感受到口算的成就感。在課堂中可以對學生進行提問,讓學生嘗試進行口算,這樣可以增加學生的計算積極性,不斷讓學生通過嘗試增加口算的準確度和速度。[2]
三、養成結果檢驗習慣
數學學科比較注重細節,如果學生在一些細節處總是出現錯誤,這是由于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沒有形成嚴謹的做題態度,而且做題后也沒有進行檢驗。對于數學計算,在學習當中有檢驗意識也可以提高學生計算的準確度。有的學生在計算時容易馬虎,一些數字容易寫錯,導致最后的計算結果出現偏差,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養成檢驗意識,特別是計算過后,一定要檢驗,這有助于學生發現做題過程中遺漏的部分。
例如,在教學“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這一小節時,由于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對于學生來說還是有一定難度的,特別是進位加錯位減,學生一不注意就會漏掉數字,從而影響計算結果。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可以準備一些典型例題,課堂中對學生進行提問,讓學生懂得在計算結束后進行檢驗的重要性,以提高學生的檢驗意識。學生的計算意識得到加強的話,計算時學生也就會認真檢驗,從而增加計算的準確度。課堂中教師就需要不斷引導學生進行檢驗,幫助學生形成習慣,促進學生計算水平的提高。
總而言之,計算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定要讓學生在小學階段打好基礎,提升計算水平。而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不是一兩天的事情,老師要有恒心、耐心,除了做好以上工作外,還要對學生進行針對性輔導,對學生在計算時出現的錯誤問題及時加以解決,并認真分析錯誤原因,找出規律,對癥下藥,使學生的計算能力有所提高,進一步為學習數學打下良好的基礎。在計算當中,教師可以借助一些新型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提高計準確度和計算積極性,培養計算興趣。
參考文獻:
[1]楊立榮.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與提高[J].學周刊,2016(08).
[2]郭世杰.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J].學周刊,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