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雪梅
(溆浦縣中醫醫院,湖南 懷化 419300)
冠心病是指冠脈管腔狹窄或閉塞所致的心臟病[1]。不穩定型心絞痛是冠心病患者的常見癥狀,如未得到積極治療,可并發心肌梗死,嚴重者甚至失去生命[2]。臨床上,其治療目標在于穩定斑塊、治療殘余心肌缺血、改善心功能,常用方法為用藥治療,且不同藥物發揮不同的治療療效[3]。以往的西藥治療雖具有治療作用,但其長期療效不佳,且患者易產生不良反應,預后效果不理想。近年來,隨著中醫治療的不斷發展,血府逐瘀湯已經在冠心病不穩定型心絞痛臨床治療中得到普遍應用,且獲得良好效果[4]。本研究選取2022 年8 月—2023 年8 月期間湖南省溆浦縣中醫醫院治療的62 例冠心病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進行分析,探討應用血府逐瘀湯聯合曲美他嗪治療的效果。
選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期間湖南省溆浦縣中醫醫院治療的62例冠心病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展開分析。以隨機數字表法平均分組,即參照組與治療組,31 例/組。參照組中,男性和女性分別為17 例和14 例,年齡為35~73 歲,平均年齡(54.16±4.79)歲;患病時長由低至高依次為6~64個月,平均時長(35.21±3.68)個月。治療組中,男性和女性分別為18例和13例,年齡為36~72歲,平均年齡(53.85±5.12)歲;患病時長由低至高依次為6~63個月,平均(34.78±4.01)個月。對比各組患者的一般信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要求:① 滿足冠心病診斷依據,且存在不穩定型心絞痛現象;② 認知良好;③ 自主參加并填寫告知同意書;④ 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信息完善。
排除要求:① 存在凝血障礙;② 溝通能力差;③ 存在精神障礙;④ 腎功能損害;⑤ 曲美他嗪過敏;⑥ 血府逐瘀湯成分過敏;⑦ 中途停藥或退出研究;⑧ 依從性差。
本次研究內容已經獲得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
參照組應用曲美他嗪單一藥物治療,選取鹽酸曲美他嗪片(生產廠家:瑞陽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6534,規格:20 mg)治療,一次用藥20 mg,口服,1日3次。治療時長:4周。
治療組應用血府逐瘀湯聯合曲美他嗪治療,詳細治療方法如下:血府逐瘀湯組方包括黃芪30 g,當歸、郁金、赤芍、紅花、桃仁、牛膝各15 g,川芎12 g,地龍、柴胡各9 g,桔梗5 g。以上藥物放入1 000 mL清水中浸泡10 min,之后開火熬煮,時長30 min,過濾藥渣得到藥汁300 mL,1 日1 劑,早晚各溫服半劑。治療時長:4 周。曲美他嗪藥物信息和使用方法與參照組一致。
(1) 左心射血分數、心絞痛情況:后者涉及心絞痛發作次數和每次發作時間2種情況。
(2) 時間指標:涉及心絞痛消失時間、心功能改善時間和住院時間3種時間。
(3) 治療療效:治療后可見心功能提升2 級及以上,且心絞痛現象消失即顯效;治療后可見心功能提升1級及以上,且心絞痛現象有所緩解即改善;不符合以上標準即無效。治療療效(%)=顯效(%)+改善(%)。
(4) 不良反應:種類有皮疹、頭痛、惡心和腹瀉4種不良反應。
治療前,2 組統計數據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的左心射血分數、心絞痛情況均優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的左心射血分數、心絞痛情況對比(±s)

表1 2組的左心射血分數、心絞痛情況對比(±s)
?
治療后,治療組的時間指標短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的時間指標對比(±s)

表2 2組的時間指標對比(±s)
?
治療后,治療組的治療療效高于參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3。

表3 2組的治療療效對比[n(%)]
治療后,對出現皮疹、頭痛、惡心和腹瀉不良反應的情況進行分析,治療組分別有1 例、0 例、1 例和1 例,發生率為9.67%;參照組分別有0 例、1 例、1 例和0 例,發生率為6.45%。2 組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且χ2值為0.217 5,P值為0.640 9(P>0.05)。
冠心病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在心內科診治患者中占比較高,其具有發病率高、起病隱匿和進展緩慢的特點。典型癥狀有心前區疼痛、大汗、惡心、皮膚濕冷等,降低患者生存質量[5]。對于該類患者,藥物是治療的基礎,曲美他嗪是常用的西醫治療藥物,其屬于其他類抗心絞痛心血管藥物,采用口服用藥,吸收迅速,約2 h 達到血藥濃度峰值,最終經尿液清除[6]。該藥的作用機理是通過改善細胞的能量代謝,阻止細胞內的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水平下降,保證細胞內環境穩定,進而緩解心絞痛現象,有助于促進患者病情恢復[7-8]。但部分患者用藥后可見皮疹、惡心等不良反應,治療安全性不佳。在中醫領域,該病屬于“胸痹”范疇,主要是由于氣滯血瘀、心陽不振等所致[9]。血府逐瘀湯是一種常用治療湯劑,涉及多味藥物,以紅花、桃仁為君藥,具有活血化瘀、行氣通絡的效果;以當歸、赤芍、牛膝、川芎為臣藥,加強君藥的通絡化瘀作用,改善患者機體氣血循環;以柴胡、地龍、黃芪、桔梗為佐藥,發揮滋陰養血、行氣寬胸、宣肺祛痰的效果[10-12]。諸藥合并可起到活血祛瘀、行氣止痛的功效。采用血府逐瘀湯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機體代謝,調節其血液循環,增加冠脈血液流動,減輕心絞痛現象,加快其病情恢復,且僅少數患者出現惡心現象,用藥耐受性較好,患者易于接受。將以上中西藥物聯合應用治療,治療效果明顯擴大,從多角度改善患者的冠脈血液循環,利于其心功能恢復,減輕心絞痛情況,加快康復進程,且一定程度上安全性較佳。本研究表明,2 組治療前左心射血分數、心絞痛情況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治療后的左心射血分數、心絞痛情況優于參照組,且各項時間指標均較短,療效較好(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治療組治療后的不良反應情況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血府逐瘀湯聯合曲美他嗪治療是一種效果較理想的治療方式,對減輕心絞痛、加快病情恢復有重要價值。
綜上所述,對冠心病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應用研究藥物聯合治療,其療效較為確切,能夠提高患者左心射血分數,改善心絞痛情況,促進心功能恢復,加快康復出院進度,可進一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