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兵 方紫玉
摘要:混合式教學模式得到了高校程序語言類教師的廣泛認可。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下如何進行合理有效的過程性考核關系到課程的教學效果以及學生的良好學風形成。本文針對混合式教學模式下Java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的過程性考核進行實踐探索,提出根據課程教學內容設置考核節點、線上線下結合的過程性考核方式、多樣化的考核形式以及過程化考核成績評定方式。文章對混合式教學模式下Java語言程序設計過程化考核進行有益的探索,提升了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對于程序類課程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下通過考核提升學風和學生動手能力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模式;過程化考核;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24)07-0168-03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0 引言
過程性考核評價是學生學習質量監控的關鍵環節,考核的科學性和合理性與教學質量息息相關[1]。傳統教學考核方式存在容易忽略對學生平時學習的監管、不利于對學生個性和興趣的培養等弊端[2];同時存在助長應試學風,不利于知識的掌握;考試結果的片面性,影響學生學習的客觀評價;考試內容的不能全面深入化,考試作用不能全面發揮等問題。過程性考核針對上述問題,通過加強教學過程管理,加強對學生平時學習的監管,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在學習中轉換健康的學風,不以一次考試定成績,促進考核內容的深入化和合理化。
目前對于教學中過程性考核的研究多集中在傳統的線下教學模式,對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下的過程性考核研究較少。劉偉等研究了過程性考核實施對策[2];張明等研究了混合式教學評價模型構建以及“路基路面工程”課程線上線下評價指標精準銜接[1];翟艷男等應用超星學習通平臺從隨堂測試、課后作業、階段考試三個方面進行組織實施過程性考核,實現以考輔教、以考促學,激勵學生自主學習[3]。王琳等根據系統仿真課程內容及特點,引入項目驅動,采用多層次的過程性考核辦法[4]。段睿等對于應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過程性考核滿意度進行研究[5],提出網絡教學平臺有利于實現過程性考核便利化記錄。孫潔等提出基于學習通平臺的N+2過程性考核方式,并應用于數據結構課程的教學中,并進行了對比實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6]。郎振紅研究了數據庫課程過程性考核方案的設計,使用了簽到、投票、評分、選人與搶答、主題討論、隨堂練習、問卷、分組任務等手段[7]。張興玉等總結了國內高校本科課程過程性考核的共同特征,進行了基于智慧教學工具的過程性考核具體實踐[8]。
目前的考核研究沒有綜合考慮程序語言類課程實踐性強,以及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特點,缺少關于過程化考核細化實施的實踐研究,因此本文將對混合式教學模式下Java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的過程化考核進行細化實施的實踐探索,從考核節點設置、考核方式、考核形式等方面展開實踐探索,從根本上實現考核的“導向、檢驗、評價、反饋”功能。本文針對傳統考核方式存在的弊端,結合Java課程實踐性、工程性、創新性的特點,融入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索采取過程性考核方式,減少以考查記憶性知識為主的閉卷考試的比重,增設知識運用能力、實踐創新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多元化考核,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高階能力的培養。通過探索設置合理的過程性考核節點、考核方式、考核形式,并形成考核評定方案并進行課程實踐,提升課堂教學的成效和學生能力,實現在Java語言教學中達到以“考”促“學”、以“考”促“教”,實現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全面協調發展,提高學生的Java語言的綜合素質和Java程序設計的創新能力。
1 基于混合式教學的Java過程性考核改革思路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充分發揮了線上可以重復多次學習的優勢,增強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有利于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傳統的Java語言程序設計課程考核采用總評成績方式,整個成績是由平時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構成,其中平時成績占30%的比重,期末考試占70%。課程平時成績由出勤、實驗練習、作業成績組成。存在考核形式較為單一、學生平時上課積極性差、作業存在抄襲,不注重平時學習,嚴重依賴期末復習等問題,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也較差。傳統的Java語言程序設計課程考核方式已經不能夠適應混合式教學模式下的學生培養的需求,迫切需要改變傳統的考核方式。
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之下,整個教學除了課堂上的教學,還可以將教學延伸到課程之外。通過引入MOOC、SPOC、學習通、雨課堂、希冀平臺等教學平臺,可以很方便地將教學內容擴展到線上。為了有效引導學生借助于網絡教學平臺自主學習,提升教學效果,提高動手能力,有必要對Java進行過程性考核改革。
基于混合式教學的Java過程性考核改革思路是通過考核改革引導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通過減少期末考核所占比重,增加網絡學習以及考核、上機動手能力考核、單元測試考核的比重,引導學生注重平時學習,積極參與網絡學習,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升編程動手能力。
2 混合式教學模式下Java過程化考核節點設置
通過將整個課程的考核進行分散處理,實現考核貫穿整個學習周期,可以有效解決平時不學、期末突擊的現象。在整個課程的教學中,需要針對教學內容設置合理的考核節點,服務整個考核目標。混合式教學模式下Java語言程序設計課程實施過程性考核首先需要根據授課內容合理設置考核節點。
整個Java課程的知識體系可以分為四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Java語言基礎,第二個層次Java面向對象基礎,第三個層次是Java中階內容,包括Java異常、圖形用戶界面和多線程,第四個層次是Java的高階內容,包括網絡和數據庫開發。
整個Java語言的教學內容組織如下:
根據上述教學內容以及Java知識系統的四個層次結構,課程定義以下四個考核時間節點:
考核節點1:Java語言基礎以及三種程序結構、數組講解結束。考核知識點為Java語言基礎,順序結構、選擇結構、循環結構。節點1主要進行Java語言基礎相關技術考核。
考核節點2:面向對象類、接口、面向對象特征等講解結束。考核知識點為類、接口、對象、面向對象特征、重載與覆蓋。節點2主要進行面向對象知識點考核。
考核節點3:異常處理、圖形用戶界面、多線程等講解結束。考核知識點為異常處理機制方法、圖形用戶界面組件的使用、委托事件處理模型、布局管理、多線程的創建方式以及線程同步。節點3主要進行圖形用戶界面以及多線程知識點的考核。
考核節點4:輸入輸出流、網絡編程以及數據庫編程等講解結束。考核知識點為流的定義、流的使用、網絡抓取、網絡通信、數據庫的連接、數據庫的增刪改查。節點4主要進行網絡以及數據庫應用開發知識點的考核。
3 線上線下結合的Java過程性考核方式
Java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融合了希冀平臺、學習通平臺、MOOC課程等多個線上平臺,整個Java過程性考核包括了線上考核和線下考核。Java語法基礎考核以及一些語法基礎實驗的考核安排在線上希冀平臺考核;Java面向對象以及Java圖形用戶界面內容、及配套實驗考核安排在學習通;課程作業練習考核安排在線下課堂。第1節點測試安排在希冀平臺,第2節點測試安排在學習通,第3節點采取線下課程測試方式。
例如第2次實驗安排希冀平臺,實驗內容如圖2所示。
按照課程學習需要,在學習通平臺安排課程課堂測驗。學習通的課程課堂測驗考核如圖3所示。
整個課程學習中還安排多次視頻學習、線上學習考核。
4 混合式教學模式下Java過程性考核形式
混合式教學模式下Java的課程考核貫穿在整個課程教學周期。與Java課程的傳統考核方式相比,盡管考核內容和考核知識點沒有發生變化,但是增加了考核節點、考核次數、考核形式。Java語言程序設計過程化考核形式采用如下幾種形式:
1) 學生出勤考核。Java語言程序設計過程考核中出勤考核10次。要求學生積極參與課程線下以及線上部分的學習。
2) 常規實驗考核。常規實驗對應每一章節具體的知識點,常規實驗共有20個小實驗。通過對實驗代碼和實驗報告進行考核,總結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在課堂進行統一解答。
3) 綜合實驗考核。綜合實驗涵蓋了兩章以上的內容,難度相比常規實驗有所提高。驗收標準按課程設計標準進行,對參與驗收的同學一對一進行考核,除了實驗代碼和實驗報告要達到規范標準,注重學生編程思維能力考核。
4) 現場上機考核。學生進行現場抽題上機編寫程序,進行編程動手能力考核。每位同學在給定的考題庫中選擇三道編程題考核,設置優、良、中、差四個級別。考題庫由初級難度、中等綜合難度、高級難度的題目構成。
5) 階段性測驗考核。整個課程學習進行三次階段性測試考核。階段性測驗1的內容為Java概述和Java語言基礎兩部分的內容;階段性測驗2的內容包括Java面向對象核心特性和接口;階段性測驗3的內容包括異常處理、圖形用戶界面、多線程等。
6) 期中考試考核。整個課程學習進行2次期中考試考核。
7) 期末理論考試部分。期末理論考核通過閉卷形式進行,題型包括選擇題、填空題、綜合題、讀程序,寫程序等多種題型,期末考核對學生進行全面的理論知識檢驗。
Java過程性考核通過上述7種形式融合了線上線下、平時和期末,融合了多個網絡平臺,融合了理論和實踐,真正實現了以考核引導學習、提升能力培養的目標。
5 Java過程化考核成績評定
根據Java課程的培養目標,以及考核改革的思路以及考核形式設置,將整個Java語言程序設計過程化考核成績評定分為6個部分,并設定各部分的合理比例。整個Java語言程序設計過程化考核成績由平時績效(考勤)、常規實驗考核、綜合實驗考核、上機考核、平時理論考核和期末理論考核等6個部分構成。
其中平時績效(考勤)占10%,常規實驗考核占10%、綜合實驗考核占10%、上機考核占10%、平時理論考核占10%和期末理論考核占50%。整個平時成績考核占比為50%,期末考試占比為50%,整個考核中實踐能力部分占比為30%。這些考核方式及占比的設定將引導學生注重平時課程學習以及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助力合格的Java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
6 Java過程性考核總結
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下,團隊積極地進行過程性考核改革。通過實施改革一年的效果來看,取得明顯的成效:1) 學習自主學習情況大幅改善,學生積極學習老師錄播視頻,參與度超過80%;2) 學生學風得到改善,平時作業完成較好;3) 學生整體成績明顯提高;4) 學生動手能力明顯加強。
本文結合多年來講授Java課程的教學經驗,結合混合式教學模式,探討了如何進行Java課程的過程性考核,將課程考核劃分為4個節點,綜合應用了希冀平臺和學習通平臺到課程過程性考核中,采取了多樣性的考核形式,提出了最終考核成績評定的構成。本文是對混合式教學模式下進行過程性考核的有益的實踐探索,學生的學風有所改善,最終綜合評定的課程成績有所提高。從學生在藍橋杯程序大賽和中國軟件杯等比賽中的表現,可以看出學生Java編程能力有了較大的提高,促進了應用型Java軟件人才的培養。
參考文獻:
[1] 張明,王沖.基于混合式教學線上線下過程性考核評價精準銜接教學實踐研究[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22,38(11):82-86.
[2] 翟艷男,張暉,宋暖.基于混合式教學的過程性考核實踐研究:以《電工電子技術》課程為例[J].電子測試,2020(10):115-116.
[3]? 劉偉,張安東.過程性考核在高職院校教學改革中的探索與實踐[J].現代職業教育,2020(13):148-149.
[4] 王琳,張旭秀,陳曉俠.基于OBE理念的“系統仿真”課程過程性考核模式研究與實踐[J].工業和信息化教育,2023(3):45-49.
[5] 段睿.應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養質量提升過程性考核滿意度調查[J].黑龍江科學,2023,14(11):99-101.
[6] 孫潔. N+2過程性考核方式探索和實踐:以“數據結構”課程為例[J].科教導刊,2023(13):61-63.
[7] 郎振紅.過程性考核在計算機專業數據庫課程中的應用探索[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22,24(8):30-35,52.
[8] 張興玉,朱瑤麗.本科課程過程性考核實施與探索[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2,5(9):24-26,48.
【通聯編輯:王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