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鐵紅 宋薇 柳冬春 熊國良
摘要:科學技術的進步為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無窮便利,旅游也逐漸成了大眾的“必需品”“旅游平民化”進度日益加深。而隨著VR虛擬技術的高度發展,虛擬旅游的出現打破了空間、時間的限制,為眾多因經濟、時間等因素限制的人群提供了足不出戶走遍天下的可能,逐漸成為人們生活、學習的一種新方式,同時也為很多用戶提供了更多的精神文化滿足感,在高職院校學生中也廣受追捧?;诖?,本文以VR虛擬旅游的高職學生用戶體驗調查研究為基礎,通過對學生們進行虛擬旅游的沉浸式和交互式體驗調查,動態搜集了學生對虛擬旅游體驗的建議和關注點,了解了虛擬旅游行業在學生層面需要做的改進和優化,為虛擬旅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指明了方向,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為高職院校動漫專業和動漫產業的3D虛擬旅游系統的建模與設計實現奠定了理論基礎。
關鍵詞:VR虛擬旅游;高職學生;用戶體驗;調查研究
引言
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旅游消費也成了成為人們生活開支中的重要部分,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在假期出游,為旅游行業帶來可觀經濟收入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小的壓力,旅游場地人滿為患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劇了游客的旅途疲勞感,難以充分展現旅游地的文化價值,基于此,虛擬旅游逐漸發展起來,為更多游客提供了足不出戶了解天下的可能,通過高新技術,立體呈現景觀,從視覺、聽覺多個方面提升用戶感官體驗,是線下旅游的良好補充方式,促進了未來旅游行業的多元化發展,具有極大的研究意義[1]。
一、研究背景
虛擬旅游是一種依托于現實景觀,通過高科技模擬技術,構建起一個三維立體的旅游環境,幫助用戶實現足不出戶即可游覽風景名勝的高新技術,是信息化高度發展的一種表現。
近年來,隨著虛擬旅游技術的不斷發展,國內外對虛擬旅游的研究也越來越多。縱觀當前國內外對虛擬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虛擬旅游中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和實現方式方面,其中對虛擬旅游用戶體驗的研究相對比較薄弱,尤其是對年齡在18—22歲的年輕人的虛擬旅游用戶體驗的研究相對較少,理論分析與實例論證相對比較缺乏。然而,從虛擬旅游的發展現狀來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才是虛擬旅游的主要服務對象。因此,需要不斷拓寬虛擬旅游的研究領域和范圍,增加年輕人對虛擬旅游體驗調查研究,從不同研究思路和角度來深入挖掘虛擬旅游的價值,拓寬了虛擬旅游研究視角,才能有效把握高職學生受眾群體的心理特點,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旅游體驗。同時,還可將本次研究的結果與高職院校動漫專業開設的《VR動畫技術》《3D MAX 三維動畫設計》課程的實際教學相結合,從而為將來動漫專業的3D虛擬旅游系統的建模與設計實現奠定基礎。
二、研究目的
相對于線下旅游而言,一些由于時間或空間原因而無法實現線下旅游的人,可以通過虛擬旅游實現足不出戶,游歷天下的夢想[2]。同時,伴隨著虛擬旅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成熟。虛擬旅游已成為線下旅游互補的良好替代形式,基于此本研究通過對VR虛擬旅游高職院校學生用戶體驗調查,了解當前高職院校學生對虛擬旅游的實際需求,結合虛擬旅游發展現狀,合理對虛擬旅游產品開發流程進行優化,進一步規劃虛擬旅游設計開發系統,提出更有建設性和可行性的虛擬旅游開發流程,為后續虛擬旅游產品設計發展提供更多參考。然后通過系統評價,探究虛擬旅游系統的用戶體驗效果,為后續虛擬旅游開發設計提供更好的優化指導。
三、研究方式及意義
借助高職院校VR創業體驗中心、虛擬現實(VR)設計與制作實訓室中的VR9D三座蛋殼艙影院、VR探索體驗設備、VR雪橇車、VR神舟飛行、VR小飛龍、VR飛行賽車、VR自行車、跑步設計類VR體驗設備中的VR沉浸虛擬旅游系統,實現讓學生輕松穿梭于世界各個城市的街頭,身臨其境地體驗北京故宮博物院,紐約時代廣場,巴黎埃菲爾鐵塔,倫敦大英博物館,埃及金字塔等近百個著名旅游景點,實現學生們對虛擬旅游的沉溺式和交互式體驗。
首先通過實驗采集學生們在交互體驗、內容體驗、審美體驗、情緒體驗和沉浸體驗這5個評價指標的實驗數據,然后對采集的數據進行獲取、處理、清洗、挖掘、分析、可視化呈現得到高職院校學生對VR沉浸虛擬旅游的用戶體驗效果分析,總結出高職院校學生對虛擬旅游的心理特征,為虛擬旅游的后續開發設計提供理論基礎,最后還可將調研結果反饋給動漫專業開設的《VR動畫技術》《3D MAX 三維動畫設計》課程的實際教學中,為將來動漫專業和動漫產業的3D虛擬旅游系統的建模與設計實現奠定基礎[3]。
四、虛擬旅游的概念及特征
對于虛擬旅游,學術界并沒有統一的定義或概念,有學者認為,一些如國外的先進模型公園就已經具備了虛擬旅游的初級精神。另有學者認為,在大眾逐漸喪失對傳統旅游的興趣的時候,一些以游客為主體、根據游客需求所建立起來的重復表演旅游客體隨之而生,旅游的性質發生變化,虛擬旅游逐漸成為線下旅游的一個組成部分。因此,虛擬旅游就是指通過互聯網或其他載體,將旅游景觀立體、動態、逼真地展現在游客面前,游客通過自主意愿選擇旅游路線、匹配游覽速度或觀景角度,從而實現足不出戶游覽山河風光的過程。還有學者認為,虛擬旅游是網絡旅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通過計算機技術、信息處理技術、虛擬技術等構建起來的信息集,包括了圖文信息、景點歷史文化介紹、交通信息、游客便利服務等內容,可以滿足游客足不出戶游覽名山大川的需求,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游客的參與感,滿足游客的多種心理需求……
雖然不同學者對虛擬旅游的概念界定各有不同,但綜合來看,學界對虛擬旅游并沒有形成確切的定義,但綜合各學者對虛擬旅游的定義又能發現,虛擬旅游的具有兩個基本要素,其一是能夠幫助游客足不出戶實現旅游目的;另一個是旅游風景需要依托計算機網絡技術虛擬呈現[4]。
結合虛擬旅游的定義,虛擬旅游具有如下特征:
1.臨場性。指虛擬旅游有時需要根據需要擬造出現實中不存在的景象,提高游客體驗;
2.自主性。游客無高低之分,人人平等,享有自由旅游的權利;
3.超時空性。不受時間空間限制,可以虛擬出過去、現在、未來世界,微觀、宏觀世界景象,供游客欣賞;
4.多感知性。虛擬旅游可給予游客更多感知,充分調動游客的一切感官;
5.交互性。游客可以通過不同的交互行為在虛擬旅游中得到相應反饋;
6.經濟性。減少了交通費,避免了因工作沖突、氣候等的影響,大大節約了時間和體力;
7.安全性。減少了安全事故隱患,保障了游客的生命財產安全。
五、虛擬旅游的用戶體驗要素及特征
(一)虛擬旅游的產品特征分析
眾所周知,虛擬旅游是需要借助電子設備的一種互聯網新式用戶旅游體驗方式,但同線下旅游方式相比,通過電子設備所完成的虛擬旅游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用戶的體驗成本,同時還可能會帶來諸多不便因素,這就是虛擬旅游的弊端,也是不可避免的一些問題。所以為了盡可能降低這些弊端給用戶帶來的影響,虛擬旅游在制造過程中會通過VR技術將畫面立體呈現,或通過音樂調動用戶情緒,優化界面為用戶創造更便利、明確的體驗指引。與此同時,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虛擬旅游還可以搜集更多用戶感興趣的內容,豐富資源,為用戶創造更多的體驗選擇,滿足不同用戶的個性化需求[5]。
(二)游客特征分析
嘗試虛擬旅游的用戶,多數情況下都會因時間或空間因素等無法實現線下旅游,轉而選擇了虛擬旅游,也有部分用戶是因為想了解一下有關歷史信息或風景文化而選擇了虛擬旅游,但無論是出于什么原因,用戶在進行虛擬旅游的過程中,首先最看重的都是虛擬旅游的真實性,因此虛擬旅游在設計過程中應該注重場景還原,盡量加強用戶在體驗過程中的沉浸感,同時還應該注重提高VR等高價設備的實用性,避免不必要的資金浪費,減輕用戶的體驗成本。
(三)任務場景分析
任務場景也會對用戶體驗質量產生根本影響,不同的任務場景用戶體驗評價也各有不同。注重沉浸式體驗的虛擬旅游任務場景相比于普通的二維游戲而言,畫面更加逼真,可以讓用戶根據自主意愿自由選擇旅游路線、速度等進行場地探索,更能加深用戶的參與感和體驗感[6]。
六、基于VR虛擬旅游的高職學生用戶體驗調查研究的質量提升建議
(一)界面優化
友好的用戶界面是提升用戶使用感的第一要義,可以提高虛擬旅游產品的可進入性,這是十分關鍵的一步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步[7]。因此,對于任何一款虛擬旅游產品而言,都必須讓用戶可以通過搜索引擎、網址鏈接、網頁導航等直接進入到目標網站,同時也要根據用戶使用反饋對進入路徑不斷進行優化,更新計算機的搜索引擎,利用網站兼容性在相關網頁中設置鏈接等,進一步完善搜索路徑,刺激用戶感官。同時也應該提高導航系統的使用性,通過導航改變用戶行為,用通俗、簡單、明了的界面指引用戶完成體驗,此外也要結合自身優勢,對網站進行個性化設置,豐富網站的圖文、音頻、視頻內容,提高宣傳力度,增強用戶體驗感官。
(二)資源優化
目前,我國虛擬旅游產品大都是流于形式,內容單一,風景圖多為靜態圖,廣告、圖片等內容也較為簡單,所起到的宣傳效果很低,用戶無法充分了解景點,難以產生切實的感官體驗,在旅游過程中也沒有充分互動,整體來看已經遠遠落后西方發達國家,無法滿足當前用戶的實際需求。因此,在設計虛擬旅游產品的時候,應該以用戶為核心,設立用戶反饋機制,及時了解用戶的需求和建議,并根據建議對虛擬旅游產品進行優化更新,不斷豐富網站資源,完成產品迭代,努力滿足不同游客的個性化需求。
(三)信息優化
可靠的產品和信息服務息息相關,虛擬旅游產品一方面要為用戶提供貼合實際的旅游廣告、風景圖片,另一方面也要為用戶提供詳細、精準的信息服務,包括旅游景點的介紹、歷史背景、路線指引等,幫助旅客擁有更完美的旅行體驗。與此同時,作為一款互聯網產品,一定不能忽略的就是做好用戶信息保密工作。[8]近年來,利用互聯網實施詐騙的案件屢見不鮮,導致很多用戶降低了對網絡的信任度,再加上互聯網法律尚未完善,因此很多侵權事件發生后被害人無法進行合理維權,進一步加劇了用戶對互聯網的“恐懼感”,因此,一定要重視對用戶信息的維護保密工作,切實保障用戶信息安全,嚴守道德底線和法律底線,同時做好網站安全管理,避免黑客入侵。
(四)課程優化
基于本次調查研究,在進一步了解了高職院校學生對VR虛擬旅游的體驗感受和建議的同時,還為我校(哈爾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動漫制作專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理論依據和動力,依托于本次調研數據,將前期調研結果反饋到《VR動畫技術》《3D MAX 三維動畫設計》課程的日常教學中,進一步對課程內容進行了優化,為將來動漫專業和動漫產業的3D虛擬旅游系統的建模與設計實現奠定了基礎[9]。
結語
虛擬旅游的誕生和發生,是信息化和旅游行業高度發展的產物,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體現,符合當下人們的生產生活需求及精神文化需求,具有一定的發展必然性,是對線下旅游的良好補充方式,有利于促進未來旅游行業多元化發展,對國家經濟增長、人民生活幸福、社會穩定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對VR虛擬旅游的高職學生用戶體驗情況進行調查研究,進一步了解了,虛擬旅游行業的發展弊端,用戶對虛擬旅游看重的因素,虛擬旅游可以為用戶提供的價值體驗等,為虛擬旅游這一行業的未來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與此同時,通過對高職院校學生虛擬旅游體驗情況調查,從不同研究思路和研究角度來深入挖掘了虛擬旅游的價值,更好把握了高職學生受眾群體的心理特點,在一定角度上拓寬了虛擬旅游研究視角。同時,研究反饋結果也可同高職院校動漫專業開設的《VR動畫技術》《3D MAX 三維動畫設計》課程的實際教學相結合,為將來動漫專業3D虛擬旅游系統的建模與設計實現奠定良好的理論基礎。
本文系《VR虛擬旅游的高職學生用戶體驗調查》(項目編號:2022B007)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殷鳳梅,程洋.基于5G網絡的VR虛擬現實旅游平臺的設計與實現[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2,18(25):64-66+92.
[2]賈慧敏,張運來.虛擬旅游產品體驗中游客幸福感的生成機制研究——基于具身體驗視角[J].旅游科學,2022,36(03):17-35.
[3]陳宇,唐永芳.基于虛擬旅游體驗的游客愉悅度影響因素研究[J].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22,38(02):45-48.
[4]李麗麗.北京天壇虛擬旅游系統的設計及其用戶體驗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21.
[5]魏振達.虛擬仿真旅游實驗情境下游戲化對游客滿意度影響研究[D].山東大學,2021.
[6]任暉.基于VR全景技術的在線虛擬旅游平臺的設計及應用[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20(21):57-58.
[7]邸亞華.虛擬旅游的研究現狀與未來發展趨勢研究綜述[J].美與時代(城市版),2019(03):100-101.
[8]黃丹.淺析虛擬現實技術在北海老街虛擬旅游中的應用[J].科學中國人,2017(12):161.
[9]許豐寬.呼倫貝爾市著名旅游景觀虛擬漫游的實現與應用分析——以蘇炳文廣場虛擬旅游為例[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5(20):11-13.
(作者單位:哈爾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
(責任編輯:袁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