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金金 毛知航 徐承啟 張澤昊 Michael Day 王永麗
摘? ?要:心理健康是個體身心健康和幸福感的基礎,也是一個人能夠積極地參與社會、工作和學習等活動的必要條件。在德國,兒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發展長期以來深受重視。針對兒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情況及其變化,德國的教育部門、社會機構和家庭在預防、診斷、干預等方面做出了顯著努力。德國從國家、社會、家庭層面采取措施促進年輕人的心理健康,其中信息化手段在德國心理健康服務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整體而言,德國教育部門和研究機構為患有心理疾病的兒童及其家庭提供了優質服務和保障,但仍有待改進。
關鍵詞:德國;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服務;信息技術
中圖分類號:G51? ? ? ? ?文獻標志碼:A? ? ? ? ?DOI:10.3969/j.issn.1672-1128.2024.04.002
作為二戰后迅速崛起的國家,德國政府十分重視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德國從幼兒園起,16歲以下的學生每年都有一次心理體檢。然而,目前德國面臨著兒童青少年日益嚴峻的心理健康挑戰,特別是抑郁癥、飲食障礙和自我傷害等。精神疾病已成為德國兒童和青少年健康的主要挑戰[1]。針對德國0—17歲兒童和青少年開展的全國大型健康調查研究(KIGGS)發現,16.9% 的人出現心理異常。調查還發現德國男性總體心理疾病檢出率為19.1%,比女性高出4.6%[2];自殺率是衡量一個社會國民心理健康狀況的替代指標之一,2015年至2016年在德國德累斯頓針對青少年的調查數據顯示,青春期的自殺行為有所增加,從10歲開始(<1%),直到12歲時略有增加(2.2%),此后急劇增加直到20歲(13.5%)[2]。新冠疫情加劇了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危機,2020年,德國設立專門為厭世青少年建立的公益性心理救助服務平臺 (krisenchat.de),有數據顯示,每五個孩子就有一個想自殺[3]。并且,自2020年5月以來,該服務平臺完成80000多次咨詢服務[4]。由德國漢堡埃彭多夫大學醫學中心兒童公共衛生研究部的研究發現,超過70%的未成年人(7—17歲)表示疫情給他們帶來了巨大壓力。其中30.4%的青少年出現了心理問題,比疫情前高出12.8%[5]。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已成為德國社會意識的關注點,也是德國政府、家庭和學校等各方的重要議題。為改善和提升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狀況,德國的學校、家庭和社會各方通力合作,為兒童青少年創設一個充滿關懷和友愛的心理健康服務體系。
一、德國兒童青少年心理問題的類型和檢出率
(一)德國兒童青少年常見心理問題類型
當前,德國兒童青少年的健康發展面臨許多壓力。學業焦慮、人際關系問題、與家長缺乏溝通、對未來前景的擔憂、家長和兒童青少年自身的高期望等,都成為影響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潛在風險因素。德國聯邦心理治療師協會的報道顯示,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問題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6]。
一是廣泛性焦慮障礙。這是德國青少年兒童最常見的心理障礙。據德國漢堡埃彭多夫大學醫學中心兒童公共衛生研究部實施的COSPY研究發現與疫情前相比,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較低;在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的檢測中,COPSY研究發現 17.6%的兒童青少年有廣泛性焦慮癥狀[7]。此外,德國兒童青少年在第一波大流行后,30.9%患有行為問題、多動癥、同伴問題和情緒問題等心理健康問題,廣泛性焦慮的流行率由14.9%上升至24.1%[8]。
二是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多動癥是德國青少年高發的心理障礙,德國0-17歲兒童和青少年全國大型健康調查研究 (KIGGS)發現有多動癥狀的兒童和青少年占比4.4%,男孩比女孩的診斷率高出近三倍[9]。
三是抑郁、焦慮等問題(Depression and anxiety)。這也是德國兒童青少年高發的心理問題之一。德國聯邦統計局報告,在接受抑郁治療的患者中,約有5790名15歲以下兒童和青少年因抑郁癥住院,在治療病例總數中所占的比例約為2%。但近年來兒童青少年病例數增長顯著:與2000年相比,增加了十倍[10]。德國的另一項國家縱向研究BELLA(2009—2012)也表示德國約有17% 的兒童青少年有心理問題,其中抑郁癥的患病率居首位[11]。
四是校園欺凌(School bullying)。根據2017—2018學年全德范圍內共3448名學生訪談結果,校園欺凌行為甚至在德國小學就已經普遍存在:接近30%的接受調查的男孩和女孩表示,他們在一個月內被其他學生戲弄,邊緣化和“故意傷害”[12]。
(二)新冠疫情導致德國兒童青少年心理問題增加
新冠疫情以來,德國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問題引起政府和學校的廣泛關注。新冠疫情暴發后,德國實施了物理隔離和關閉學校等措施,加劇了兒童青少年現有的壓力源,如日常生活中斷而產生的挫敗感,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加劇,以及由于行動受限而在家中增加的人際沖突、家庭暴力與虐待等狀況。這使得德國青少年精神健康問題更為突出。2021年12月 ,DAK(德國的一家醫療保險機構)的兒童和青少年報告指出,在新冠疫情期間,更多的未成年人患上了抑郁癥[13]。德國漢堡埃彭多夫大學醫院的 COSPY 研究對新冠期間7 至 17 歲兒童和青少年的家庭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疫情期間兒童和青少年感知的生活質量顯著下降,患上焦慮和抑郁癥狀的兒童和青少年人數顯著增加。在疫情危機之前,有10%的人報告有抑郁癥狀,在 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之間的最新調查中,這一比例為15%,而有焦慮癥狀的甚至達到30%[7]。
二、德國為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提供政策與立法保障
德國作為二戰后迅速崛起的工業化國家,非常重視公民的身心健康。德國是開展心理治療最早的國家之一,其心理治療服務管理已有約100年的發展歷史。德國聯邦議會為兒童青少年的社會心理發展提供全面支持。
一是保障兒童青少年福祉。自20世紀九十年代末起,德國出臺了一系列針對兒童青少年福祉的政策和法律框架。例如,1998年,德國修訂了《社會法典第八卷:兒童和青年服務》,這一針對青少年成長需求的重要聯邦文件和政策經修訂后成為一部專門的法律,被稱為《兒童和青年服務法》。該法為患有或面臨心理健康問題的兒童和青少年及其家庭提供多項保障,包括童工保護、教育援助、心理福利等廣泛的支持,特別是第27至35條,規定了兒童青少年有權從公共青年福利機構、日托中心和學校獲得綜合性的幫助[14]。
二是保障兒童青少年成長環境。2002年,德國頒布新版《聯邦政府兒童和青年保護法》,旨在對未成年人在公共場合和媒體中的活動進行限制和監管,維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道德水準。該法于2008年再次修訂并更新了對視頻游戲(尤其是暴力游戲)的規定,禁止銷售可能損害兒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游戲,同時禁止涉及青少年性描寫等可能影響兒童心理或道德發展的媒體內容。2009年,該法為防止年輕人購買香煙而新增了對自動售煙機的限制。2016年,為進一步完善該法,又頒布《防止兒童和青少年消費電子煙和水煙危害法》,控制未成年人在酒吧、餐館或不適當的場所過長逗留,從而避免對其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響[15]。
三是加強兒童青少年健康促進和預防。2015年,聯邦議院和聯邦參議院批準《加強健康促進和預防法》(Pr?ventionsgesetz, Pr?vG),要求健康保險基金為兒童和青少年提供有助于預防心理負擔和障礙、增強心理韌性的健康預防和促進服務。同時,該法也規定健康保險基金應與各州和市鎮協作,在日常生活環境,如日托中心、學校等公共場所,促進兒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另外,聯邦衛生部還資助了多個項目,旨在改善對患有精神疾病兒童和青少年的服務,以及關注新冠疫情期間兒童和青少年的健康狀況[16]。
三、德國政府促進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支持措施
(一)項目與會議支持
1.“健康生活”項目
政府為了支持兒童的健康成長和心理健康,制定了多項法規,并且在各地開展多種科研項目。例如,德國聯邦教育及研究部倡議的“健康生活”項目,旨在為保障兒童和青少年的健康以及更快康復奠定基礎。它著力解決如何使用以兒童為中心的方法預防和治療慢性疾病。同時,該項目也關注如何維護精神弱勢人群的健康狀況。“健康生活”項目是一項跨學科研究,密切關注如何改善兒童青少年精神問題和身體疾病的診斷、使用何種預防和治療的方法,并且把早期生活事件對兒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響也納入了計劃[17]。
2.降低兒童青少年性虐待風險
2010年,德國聯邦政府曾為改善遭受性虐待兒童青少年的福利召開會議并展開激烈討論,此次會議對德國在州以及市層面如何多方聯動降低兒童和青少年性虐待的影響和風險,以及如何展開有針對性的預防和干預措施等都進行了研判。德國聯邦三部委呼吁加強多機構(如兒童保護機構、兒童福利機構、警察、醫療機構和社區組織等)的合作[18]。
3.早期幫助網絡和社會預警系統
2006年,德國啟動“早期幫助網絡和社會預警系統”。2007年,聯邦家庭事務、老年公民、婦女和青年部倡議并提出“父母和兒童早期幫助和社會早期預警”聯邦計劃[19],旨在有效防止忽視和虐待兒童,盡早識別兒童面臨的風險,提高父母的育兒技巧。
4.國家早期幫助中心
2007年,德國建立國家早期幫助中心,匯集聯邦各州10個示范項目的經驗和成果,形成了有針對性的知識交流平臺。該中心的原則是建立一個緊密且可靠的系統網絡,其中包括醫療保健、兒童和青少年福利機構、懷孕咨詢、婦女庇護所、警察和法院以及當地就業機構[20]。該中心主要為那些面臨社會心理壓力的(準)父母和家庭提供支持,服務對象是所有懷孕的父母和有0~3歲孩子的家庭。其早期幫助涵蓋了各種主題,包括照顧和喂養孩子、促進孩子的發展、親子互動以及獲取進一步的支持服務。其目的是讓每個兒童都能在無暴力的環境中健康成長[21]。
(二)資金支持
在許多情況下,德國支持兒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措施取決于所處區域的條件、資源和落實情況。例如,巴伐利亞州衛生部長克勞斯(Klaus Holetschek)2023年指出,自2012年以來,巴伐利亞通過鄉村醫生津貼支持建立了191名精神治療師和17名兒童和青少年精神病醫生[22]。在2023年1月的衛生部長會議上,在巴伐利亞州的倡議下,各州呼吁聯邦政府調整對心理治療師薪資待遇的政策和規定,特別針對兒童和青少年提供心理治療的合同心理治療師[22]。
2015年,德國用于精神疾病的直接和間接費用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8%左右[23]。2022年,德國聯邦教育和研究部為了維護兒童和青少年的健康投入4200萬歐元優先資助“兒童和青少年健康”為主的項目,其中包括慢性身體疾病和精神障礙[24]。
自2018年1月以來,聯邦早期干預基金會年度預算為5100萬歐元,用于推進兒童早期援助聯網合作和幼兒家庭的心理社會支持[25]。2021—2022年,早期干預被納入“新冠恢復”行動方案的實施范圍,并獲得5000萬歐元的額外資助,其中,2021年1500萬歐元,2022年3500萬歐元。這些資金的五分之四以上可供各州用于實施早期干預網絡的建設[26]。
2023年,德國兒童保護部際工作組制定了以下三個方面的資助建議[27]:其一,聯邦政府加大兒童日間照料行動領域的資金投入,提高日間照料服務的質量,加強德國兒童日間照料的危機抵御能力。其二,德國聯邦政府在2023 和2024年加強資金投入改善兒童和青少年的醫療服務。這些資金主要用于保障醫院兒科護理收入以及兒童和青少年的住院治療費用。其三,聯邦政府加強兒童青少年早期預防方面的資金投入,共投入5600萬歐元幫助負擔過重的新生兒家庭。
四、德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與服務
2004年,德國教育和文化事務部長會議通過《教師教育標準:教育科學》,規定教師應該掌握青少年兒童發展及社會化相關的教育學、社會學和心理學理論[28]。該會議發布的《關于學校健康促進和預防成癮的建議》提出,在學校人力資源和組織發展框架內,管理層承擔促進健康和實施健康管理方面的核心職能和責任,應該培養學生、教師和其他教育工作者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并以此目標來打造工作學習環境。全日制學校在開展健康相關項目時,應該以行為和關系為導向,幫助學生獲取技能,利用好學校環境的空間和社會條件;并考慮不同利益相關者的需求,提高參與度,整合跨學科主題,如營養和消費教育、體育運動推廣、心理健康、暴力和事故預防以及急救[29]。
(一)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項目
學校作為促進健康的主要場所,通過教育項目和組織、學校心理咨詢和專業人員提供心理健康服務,幫助學生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挑戰和壓力,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強學習動力和積極性。
1.Klasse2000項目
該項目由紐倫堡診所肺科主任醫師伯爾斯凱(B?lcskei)于1991年創建,是德國規模最大的小學健康促進和暴力及成癮預防計劃[30],覆蓋小學一至四年級;目標為提高兒童生活技能,促進兒童健康和幸福,保護兒童免受暴力、成癮和欺凌等危害。該項目方案涵蓋健康飲食、運動和放松、自愛和友誼、解決問題和沖突、批判性思考和拒絕五大板塊[30],分布于每學年13~15個教學單元內。受過專業培訓的 Klasse2000 健康促進者與教師密切合作,每學年會深入學校班級 2~ 3 次,并為每個案例設計一個教學單元,由教師依據項目提供的教材進行教學。
Klasse2000健康促進者的工作既為學生提供新鮮的學習內容和材料,又能加強教師將該健康計劃融入日常校園生活的動力。此外,該項目也鼓勵家長參與。例如,和孩子共同完成課外活動,通過線上平臺了解孩子的學習成果,閱讀家長信件和電子雜志。根據Klasse2000項目網站的信息,2022—2023學年,該項目覆蓋了德國3728所學校的22258個班級和480806名兒童,占德國所有小學班級的15.6%[30]。自項目啟動以來,已經有超過220萬兒童受益。該項目在德國各個聯邦州都有開展,但分布不均勻。按照學校覆蓋率來看,參與度最高的是薩爾州 (42.0%)、拜仁(30.1%)和巴登—符騰堡州(28%)。參與率最低的州是柏林(11.2%)、梅克倫堡—前波莫瑞州(14.1%)和勃蘭登堡(14.8%)[30]。
2.十點計劃
2019年,巴伐利亞州的教育部長邁克爾·皮亞佐洛(Michael Piazolo)博士提出關于學校抑郁癥和焦慮癥教育的“十點計劃”(10-Punkte-Programm),作為對已有心理健康項目的延伸和補充。其中最重要的內容包括以下四個方面:一是教師培訓課程涵蓋抑郁癥話題,心理研討班的教師接受抑郁癥模塊的培訓。這些措施旨在提高教師對心理健康問題的認知和預防能力,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幫助。二是規范學校心理學家提供的咨詢服務,統一由州立學校咨詢中心協調[31],以提高咨詢服務的質量和效率,確保學生和家長能夠及時得到心理健康方面的支持和幫助。三是將有關抑郁和焦慮的教育以具體課堂實例的形式納入在線課程并提供給教師,教師也將收到有關臨床情況和咨詢模型的相關材料。教育部網站為學生及其法定監護人提供的信息與建議,被制作成教育視頻的形式發布。為了更好地支持學生,教育部已經創建了該區域所有校內和課外支持資源的概覽,并由各學校進行維護。四是推進學校心理學家和外部專家合作,加強學生個性化發展,并制定針對抑郁癥的專項措施[31]。
3.黑森州學校心理學能力中心
黑森州學校心理學能力中心成立于2017年,是黑森州教育和文化事務部的下屬機構,目標是支持并推進本州學校的心理學工作。其日常工作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加強學校心理學家的專業水平和職業發展;二是促進學生心理健康;三是促進研究與實踐的融合;四是研究和評估學校心理學的方法、項目和措施;五是協調和推行全州范圍內的優先課題,如危機干預、移民、成癮和暴力預防、系統咨詢和組織發展。從2021年開始,黑森州學校心理學能力中心還專門設立了關注心理健康和學生壓力的學校心理工作組,目的是在這一領域建立學校心理健康網絡,并為學校心理咨詢實踐提供理論基礎和素材[32]。
(二)設立學校心理咨詢中心
在德國,學校心理咨詢中心是為學生心理健康提供服務與支持的機構,主要任務包括:為教師提供培訓、監督和個案建議,為家長和孩子提供個性化建議,為學校管理和暴力預防以及危機干預提供系統建議。由于德國是聯邦制國家,各州有自己的教育部,因此并非每所學校都提供相同的支持,學校咨詢的形式也會有所不同[33]。但通常,當學生出現學習和行為問題、或學生的能力與實際表現之間存在顯著差距時,就需要進行個案工作,其中涉及與學校和家長的協商,還要提供學校心理學家的聯系信息,傳播創新教學方法,分享教育心理學知識。
心理咨詢中心所使用的方法包括開展討論、啟動心理診斷程序和上課行為觀察;預期目標包括發展溝通技巧,加強社交能力以及開展資優教育。根據案例的結構和需求,心理咨詢中心會組織教師、社會教育學家和家長參與個人和小組討論,讓參與者熟悉彼此觀點,共創新觀點,探討解決方案[33]。此外,學校心理咨詢中心的工作人員還會提供職業咨詢,為家長和學生提供未來擇業的相關信息,并會根據標準測試結果提供個性化的職業發展指導[34]。
(三)安排專業人員提供心理健康服務
20世紀70年代,德國學校心理咨詢開始逐漸制度化和專業化。1973年,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各州教育和文化事務部長常設會議決定,將提供學校心理服務的工作移交給專業心理咨詢人員,這些校外專業人員稱為“學校心理學家”,校內配置的專業人員稱為“咨詢教師”。學校心理學家有的直接在公立學校工作,有的受雇于學校咨詢機構,在地區一級為其他州和所有私立學校提供服務。學校心理學家通常擁有心理學和教育學雙學位,或者擁有學校心理學專業學位;咨詢教師是經過額外專業培訓的教師,主要負責咨詢和學校工作[35]。
學校心理咨詢中心工作人員的類別取決于各聯邦州的政策。例如,在巴伐利亞州,學校心理學家通常是完成了心理學碩士課程并在學校提供學校心理咨詢服務的教師;而在其他州,學校心理學家是擁有心理學本科文憑或碩士學位的心理學家[33]。根據實際情況,咨詢教師和學校心理學家的工作可能有所重疊,咨詢教師的任務也會隨著學校類型和規模而變化。
(四)日托服務
德國十分重視幼兒教育和日托中心的建設。根據《兒童和青少年福利法》,在日托中心工作的專業人員需要能夠識別危害兒童的重要跡象,包括識別已發生在兒童身上的傷害,以及預防性地識別風險,以便能夠及時提供幫助。日托中心的具體任務是保護兒童安全,盡量避免兒童經歷任何暴力或羞辱;提高兒童的社交、情感、身體和心理技能;加強兒童的個性和意見表達(如“幼兒園+”項目)[36]。因此,有資格進入日托機構的教育人員,都能夠通過履行日常工作職責來預防兒童心理疾病。
五、德國社會與家庭心理健康服務
(一)政府成立地區社會教育服務機構
地區社會教育服務機構[37]是青年福利辦公室的一部分,負責為父母、兒童和青少年提供教育及家庭問題相關的咨詢和支持。該機構提供有關權利、援助和設施的信息,幫助撫養,提供危機援助和兒童保護,旨在使兒童和青少年免于危險,提供幫助以應對危險。在嚴重危機情況下,青少年福利辦公室必須立即進行干預,必要時可將問題提交法院處理。例如,家庭和教育支持專家服務是波恩聯邦市兒童、青年和家庭辦公室社會服務部的一項工作內容,為家庭提供咨詢、需求導向的教育幫助和保護等服務,重點保護兒童青少年免受忽視以及身體、心理和性暴力的侵害[38]。
(二)社會組織為家庭提供心理健康服務
德國有多種在兒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領域發揮重要作用的社會組織,承擔政府和家庭之間的聯絡角色,向上為政府提供建議,向下深入家庭了解實際情況,向內激發組織活力,向外拓寬協同網絡,從而整合龐雜的社會資源。
一是“對抗悲傷的電話”援助熱線。“對抗悲傷的電話”(Nummer gegen Kummer e. V.)援助熱線。這是1980年成立的非營利性組織,為德國父母提供全國性的咨詢服務,解答有關兒童教育、學習困難、家庭危機、網絡等方面的問題[39]。
二是德國抑郁癥援助基金會。德國抑郁癥援助基金會是致力于抑郁癥教育、預防和治療的獨立非營利基金會。該基金會通過參與制定和評估心理健康領域的預防和護理措施,為政府提供專業建議;通過為患者及其親屬和專業人士提供各種信息和支持服務,如抑郁癥緊急求助電話、在線自助計劃iFightDepression(對抗抑郁)以及播客 “走出抑郁癥”等,向家庭提供幫助[40]。該基金會擁有一支在精神病學、心理治療和心理學方面訓練有素的專業隊伍,并通過跨領域合作擴大協同網絡;還負責協調德國抗抑郁聯盟(由90個地方聯盟組成),在地方層面提供有關抑郁癥的信息[41]。
三是羅伯特—科赫研究所。羅伯特—科赫研究所是聯邦衛生部的下屬機構,負責收集、分析和發布有關傳染病和健康的數據信息,為政府提供有關健康問題的科學證據和專業支持,并向公共衛生服務部門提出建議。該研究所定期收集和公布有關兒童和成人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問題、心理障礙以及風險和保護因素的數據,向普通家庭提供信息。這些數據成為政府向公眾提供信息和制定衛生政策的依據[42]。
四是德國心理學家協會。德國心理學家協會[43]成立于1904年,是德國心理學領域最大的科學協會之一。該協會的宗旨是促進心理學的應用和發展,支持心理學家的專業成長,提高社會對心理學的認識和理解。在關注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44]:一是支持和資助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項目,研發有效的干預措施[45];二是為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領域的專業人員提供培訓和教育機會[46]。
五是德國兒童保護協會。德國兒童保護協會于1953年在漢堡成立,致力于維護德國所有兒童青少年的權利,促進他們在智力、情感、社交和身體方面的發展[47]。該協會代表兒童青少年的利益干預聯邦和州立法,以及城市和社區的規劃和決策;呼吁改善兒童和家庭的物質生活條件,營造適合兒童成長的健康環境,為青少年兒童提供良好的設施。德國兒童保護協會由聯邦協會、16個州協會和400多個地方協會組成,這種多元化結構使該協會能夠積極推進各個層面的事務。例如,當地協會為兒童青少年以及家長提供實地幫助;區域協會通過進一步培訓為目標群體提供建議,并支持當地協會落實兒童保護工作。協會還將兒童的利益納入國家政策考量因素。聯邦協會通過跨協會委員會、工作組和活動來支持州和地方協會[47]。該協會開設了一門課程,名為“堅強的父母·堅強的孩子”,旨在強調兒童享有免受精神和身體暴力的權利[48]。該課程面向父母,采用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線下課程已于2011年結束),幫助父母學習非暴力和尊重的育兒方式,把兒童的身心健康放在首位。該課程分為五個層次,即厘清家庭價值觀和教育理念;鞏固父母的角色;增強自信心以支持兒童發展;確定家庭中的溝通規則;培養識別和解決問題的能力[48]。父母通過該育兒課程了解心理健康發展并提高育兒敏感度[49]。該課程講師由兒童保護協會的區域協會負責培訓,合格人選需要滿足的條件包括:接受過教育/心理學工作領域的培訓,具有在教育、咨詢或治療方面與家長合作的經驗,具有作為成人小組領導者的經驗。該項目現在是全德國最受歡迎、最成功的項目之一。
(三)多方聯動加強對家庭的支持
為了應對新冠疫情的影響,聯邦家庭事務、老年公民、婦女和青年部(BMFSFJ)資助了一項“家長機會N:在家長的支持下為家庭賦能”項目[50]。該項目于2022年啟動,為處于特殊困境(如社會弱勢地位)的家庭建立社區網絡,包括兒童青少年福利組織和社會機構,如日托中心、小學、家庭教育中心等。該項目通過家長同伴將家庭與教育機構聯系起來,并在社區內提供低門檻的咨詢服務和教育優惠,可持續有效地促進兒童教育發展,讓每個兒童都能在無暴力的環境中健康成長[50]。
疫情期間,聯邦衛生部又與聯邦家庭事務、老年公民、婦女和青年部共同成立了部際工作組,建議兒童青少年福利領域以及學校和日托中心的專家和志愿者接受在線培訓,以便盡早識別與流行病相關的壓力因素[51]。2023年2月,部際工作組在其報告中提出,許多兒童青少年因本次疫情承受了沉重的負擔,要加強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彈性,并為不同領域提出了建議;列舉了行動領域中計劃或已經實施的具體聯邦措施,相應措施將設在青少年兒童經常接觸的地方,如學校、兒童日托、兒科醫生以及青年和家庭福利部門等[52]。
聯邦政府正在加強早期預防服務,其中包括通過“歡迎訪問”或試點服務直接對接孩子出生后有壓力的家庭,并通過家庭助產士等專業人員為他們提供支持。同時通過多種渠道,向家長普及政府為家庭提供的服務,通過數字咨詢服務加強專業人員對逃生、心理健康和營養等專題的了解[52]。
在日托行動領域,推行日托質量法、擴大日托的聯邦投資計劃和推進優秀人力資源戰略助力提高日托服務質量,加強相關人員危機應對能力。聯邦政府還在2023年和2024年為各州提供約40億歐元的支持,用于落實健康、營養和體育活動領域的行動措施[52]。
在青年和家庭支持領域,為落實1996年修訂的《加強青年法》中的新權利,即時為兒童、青年和家庭提供咨詢和支持,規定兒童可以直接在青年福利辦公室接受社會心理咨詢,而不必通知其父母。患有精神疾病的父母能夠從教育咨詢中心獲得便捷的幫助[52]。
六、數字化賦能心理健康服務
(一)充分利用門戶網站
一是聯邦健康教育中心門戶網站。聯邦健康教育中心創建了兒童健康門戶網站 (www.kindergesundheit-info.de),提供與兒童健康和發展有關的內容,包括飲食、睡眠、玩耍等日常話題,兒童常見病、過敏、二手煙和事故預防等健康話題的早期檢測篩查,以及六歲前的兒童發育及指導。該網站為衛生部門、幼兒教育、兒童和青年福利領域的專家和機構,提供多種形式的實用材料和背景信息,以便他們能夠隨時為年輕的父母提供與兒童健康和發展有關的內容,幫助并支持兒童發展[53]。
二是“我是一切”項目門戶網站。該網站由慕尼黑倫敦都市大學診所、兒童青少年精神病學、心身病學和心理治療診所以及綜合診所聯合開發,旨在為兒童青少年抑郁癥的治療提供建議[54]。網站不僅提供文字信息,還有播客、影片和特色界面,傳播關于日常生活、壓力處理、激發活力和放松的建議,提供專業幫助,為預防青少年兒童抑郁癥和精神疾病做出了重要貢獻[55]。
三是家庭門戶的網站(Familienportal)。該網站由聯邦健康教育中心負責運營,提供育兒、兒童發展、家庭生活和心理健康等各種主題的信息和指導,以及相關資源和服務的鏈接[56]。此外,聯邦健康教育中心還出版一系列名為《使兒童強大》(Kinder Stark Machen)的小冊子,為家長和教育工作者免費發放,普及如何促進兒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彈性和心理健康[57]。
(二)實施線上干預
在海德堡中心的協調下,由多地合作開展ProHEAD項目,旨在鼓勵有心理健康問題的兒童青少年更加積極地尋求和使用專業幫助。該項目將惠及1.5萬名12歲及以上的學生[58]。經過學校篩選,每個參與者都會收到相關個人反饋[46]。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加其專屬的在線干預。該項目包括1個中心項目和8個子項目,資助金額在21萬歐元到119萬歐元之間不等[58]。其中,子項目4 在針對有抑郁癥狀但未被診斷為抑郁癥的兒童青少年研究中,檢查了兩種新的在線干預措施的功效和成本效益[52]。該項目實施時間為2017—2022年[59]。子項目5正在開發和實施線上通用預防產品 StressSOS,以加強心理健康服務。調研者也將通過兩項對照研究來評估療效、成本效益和用戶接受度[60]。作為實施中央項目的總協調機構,海德堡分部負責確保所有地點的招聘和年度校本考試,并規范網絡合作伙伴之間的行政合作。
此外,歐洲抗抑郁聯盟研發了一項非營利抗抑郁程序——iFightDepression(https://www.ifightdepression.com/de),經過培訓的治療師可以免費為患者激活相關功能,指導他們使用。德國技術人員健康保險公司(Techniker Krankenkasse, TK) 與柏林自由大學合作開發了“TK 抑郁癥教練”在線干預服務,可供TK醫療保單持有者免費使用[61]。
(三)制定數字心理健康服務的評估標準
德國精神疾病問題醫學科學學會和德國心理學會共同成立的數字心理健康工作組,定義了數字心理健康服務和程序的質量評估要點,可用于檢測在線預防和治療心理健康疾病的自我管理干預措施的質量。評估包括以下標準:對適應癥和目的清晰描述;對干預措施的描述,包括循證基礎、形式、開發過程和實施說明;受影響人群和專家組參與開發過程;有效性證明;應解決精神危機中患者安全的問題,并對可能的副作用和風險保持信息透明;提供數據保護并保證數據安全;提供透明的成本信息[61]。
參考文獻:
[1]Konferenz der Kultusminister der L?nder in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Empfehlung zurGesundheitsf?rderung und Pr?vention in der Schule[R/OL]. (2012-11-15)[2023-05-01]. https://www.kmk.org/fileadmin/veroeffentlichungen_ beschluesse/2012/2012_11_15-Gesundheitsempfehlung.pdf.
[2]KATHRIN K, BAUMGARTEN F, KRISTIN G, et al. Psychische Auff?lligkeiten bei Kindern und Jugendlichen in Deutschland-Querschnittergebnisse aus KiGGS Welle 2 und Trends(Mental health problem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Germany-Results of the cross-sectional KiGGS Wave 2 study and trends)[J/OL]. Journal of Health Monitoring, 2018, 3(3) [2023-04-21]. https://edoc.rki.de/bitstream/handle/176904/5774/JoHM_03_2018_Mental_Health_Problems_KiGGS-Wave2.pdf?sequence=1&isAllowed=y.
[3]德國華商報.德國的世紀性悲劇:新冠瘟疫摧殘心靈,兩成孩子想到自殺[EB/OL].(2021)[2023-04-30]. https://www.deouhuashang.de/%e6%96%b0%e9%97%bb%e5%8a%a8%e6%80%81/22356/%e5%be%b7%e5%9b%bd%e7%9a%84%e4%b8%96%e7%ba%aa%e6%80%a7%e6%82%b2%e5%89%a7%ef%bc%9a%e6%96%b0%e5%86%a0%e7%98%9f%e7%96%ab%e6%91%a7%e6%ae%8b%e5%bf%83%e7%81%b5%ef%bc%8c%e4%b8%a4%e6%88%90%e5%ad%a9%e5%ad%90/.
[4]Krisenchat.FACTS AND FIGURES[EB/OL].[2024-01-29].https://krisenchat.de/en/ueber-uns.
[5]RAVENS-SIEBERER U, KAMAN A, DEVINE J, et al. The Mental Health and Health-Related Behavior of Children and Parents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J/OL]. Dtsch Arztebl Int, 2022, 119: 436-437. [2023-04-21]. https://www.aerzteblatt.de/int/archive/article/224866.
[6]BPtK. Bundes Psychotherapeuten Kammer BPtK-Faktenblatt
[7]RAVENS-SIEBERER U, KAMAN A, ERHART M, et al. Quality of life and mental health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during the first year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results of a two-wave nationwide population-based study[J/OL]. Eur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 2023, 32: 575-588. [2023-04-30]. https://doi.org/10.1007/s00787-021-01889-1.
[8]ROBERT S, LAURA N, STEPHAN J, et al. Ver?nderungen der psychischen Gesundheit in der Kinder-und Jugendbev?lkerung in Deutschland w?hrend der COVID-19- Pandemie-Ergebnisse eines Rapid Reviews[J/OL]. Journal of Health Monitoring, 2023, 8(S1). [2023-04-30]. https://edoc.rki.de/bitstream/handle/176904/10681/JHealthMonit_2023_S1_ Rapid_Review_Psy_Ges_Ki_Ju.pdf?sequence=1&isAllowed=y.
[9]SCHLACK R, BAUMGARTEN F, H?LLING H. Psychische Gesundheit von Kindern und Jugendlichen in Deutschland: Aktuelle H?ufigkeiten und zeitliche Trends. Ergebnisse aus der KiGGS-Langzeitstudie[J/OL]. Public Health Forum, 2019, 27(4): 260–264. [2023-04-30]. https://www.degruyter.com/document/doi/10.1515/pubhef-2019-0063/html#:~:text=Recent%20data%20on%20the%20mental%20health%20of%20children,ADHD%20in%20different%20age%20ranges%2C%20especially%20among%20boys.
[10]Das Statistische Bundesamt. Immer mehr Kinder und Jugendliche leiden an Depressionen[EB\OL]. (2019-03-18)[2023-04-30]. https://www.destatis.de/DE/Themen/Gesellschaft-Umwelt/Gesundheit/depression-kinder-jugendliche-imfokus.html.
[11]KLASEN F, PETERMANN F, MEYROSE A-K, et al. Verlauf psychischer Auff?lligkeiten von Kindern und Jugendlichen: Ergebnisse der BELLA-Kohortenstudie[J/OL]. Kindh Entwickl, 2016, 25(1): 10-20. [2023-06-01]. https://econtent.hogrefe.com/doi/10.1026/0942-5403/a000184.
[12]德國熱線.德國四分之一的孩子遭受過校園暴力或霸凌[EB/OL]. (2019)[2023-04-30].https://www.dolc.de/thread-2058409-1-1.html.
[13]RAVENS-SIEBERER U, KAMAN A, ERHART M, et al. Quality of life and Mental Health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during the first year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Results of a two-wave nationwide population-based study[J/OL]. European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 2021, 32(4), 575-588. [2023-06-01]. https://doi.org/10.1007/s00787-021-01889-1.
[14]BGBl. Sozialgesetzbuch (SGB) - Achtes Buch (VIII) - Kinder- und Jugendhilfe - (Artikel 1 des Gesetzes v. 26. Juni 1990, BGBl. I S. 1163) [EB/OL]. (2022-12-21)[2023-04-30]. https://www.gesetze-im-internet.de/sgb_8/ .
[15]維基百科.Jugendschutzgesetz (Deutschland) [EB/OL]. (2019-08-06)[2023-06-01]. https://de.wikipedia.org/wiki/Jugendschutzgesetz_(Deutschland) .
[16]Bundesministerium für Gesundheit. Pr?ventionsgesetz (Deutschland) [EB/OL]. (2023-01-20)[2023-06-01]. https://www.bundesgesundheitsministerium.de/service/begriffe-von-a-z/p/praeventionsgesetz.html.
[17]ich bin alles (Deutschland). Infoportal zur Depression und psychischen Gesundheit bei Kindern und Jugendlichen [EB/OL]. (2019-08-06)[2023-06-01]. https://www.ich-bin-alles.de/.
[18]Bundesministerium fur Familie, Senioren, Frauenund Jugend. Runder Tisch "Sexueller Kindesmissbrauch" - Unabh?ngige Anlaufstelle für Betroffene und Angeh?rige soll weitergeführt warden[EB/OL]. (2011-06-06)[2023-06-01]https://www.bmfsfj.de/bmfsfj/aktuelles/alle-meldungen/runder-tisch-sexueller-kindesmissbrauch-unabhaengige-anlaufstelle-fuer-betroffene-und-angehoerige-soll-weitergefuehrt-werden-88162.
[19]Bundesministeriumfur Familie, Senioren, Frauenund Jugend. Frühe Hilfen für Eltern und Kinder und soziale Frühwarnsysteme[R/OL]. [2023-06-01]. https://www.bmfsfj.de/resource/blob/100674/d8fc9edd616d8832dbe2d863ce86ef2d/ausschreibung-fruehe-hilfen-text-data.pdf.
[20]Bundesministerium für Familie, Senioren, Frauen und Jugend. Aktionsprogramm "Frühe Hilfen": Expertise benennt Schwachstellen im Kinderschutz[EB.OL]. (2008-11-17) [2023-05-09]https://www.bmfsfj.de/bmfsfj/aktuelles/alle-meldungen/aktionsprogramm-fruehe-hilfen-expertise-benennt-schwachstellen-im-kinderschutz-87116.
[21]The NZFH|Das Nationale Zentrum Frühe Hilfen(The National Center for Early Help)[EB/OL].[2024-01-29]https://www.fruehehilfen.de/das-nzfh/.
[22]Bayerische Staatsregierung. Holetschek will psychische Gesundheit von Kindern und Jugendlichen noch st?rker in den Fokus nehmen-Gesundheitsminister im Praxisdialog mit Fachkr?ften vor Ort in Kempten[EB/OL]. (2023-04-27)[2023-05-01]. https://www.bayern.de/holetschek-will-psychische-gesundheit-von-kindern-und-jugendlichen-noch-strker-in-den-fokus-nehmen-gesundheitsminister-im-praxisdialog-mit-fachkrften-vor-ort-in-kempten/.
[23]HEDDA NIER. Was psychische Erkrankungen kosten[EB/OL]. (2018-12-05)[2023-05-01]. https://de.statista.com/infografik/16314/was-psychische-erkrankungen-kosten/.
[24]Bundesministerium fur Bildungund Forschung. Gesundheit ist ein Kinderrecht[EB/OL]. (2022-01-11)[2023-05-01]. https://www.bmbf.de/bmbf/shareddocs/kurzmeldungen/de/2022/01/gesundheit-ist-ein-kinderrecht.html.
[25]ErzieherIn.de Das Portal für die Frühp?dagogik. Bundesstiftung Frühe Hilfen-J?hrlich 51 Millionen Euro zur Unterstützung junger Familien[EB/OL]. (2018-07-12)[2023-05-01]. https://www.erzieherin.de/bundesstiftung-fruehe-hilfen.html#:~:text=Hintergrund%3A%20Die%20Bundesstiftung%20Fr%C3%BChe%20Hilfen%20hat%20zum%201.,Bund%20seine%20Verpflichtung%20aus%20dem%20Bundeskinderschutzgesetz%20dauerhaft%20um.
[26]Bundesrates. Entwurf eines Gesetzes zur ?nderung des Gesetzes zur Kooperation und Information im Kinderschutz[R/OL]. (2022-06-10)[2023-05-01]. https://www.bundesrat.de/SharedDocs/drucksachen/2022/0201-0300/217-22(B).pdf?__blob=publicationFile&v=1.
[27]Bundesministeriumfur Familie, Senioren, Frauenund Jugend. Mehr Unterstützung für Kinder und Jugendliche nach der Pandemie[EB/OL]. (2023-02-08)[2023-05-02]. https://www.bmfsfj.de/bmfsfj/aktuelles/alle-meldungen/mehr-unterstuetzung-fuer-kinder-und-jugendliche-nach-der-pandemie-214736.
[28]Kultusministerkonferenz. KMK (Konferenz der Kultusminister der L?nder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Standards für die Lehrerbildung[R/OL]. (2004-12-16)[2023-05-01]. https://www.kmk.org/fileadmin/veroeffentlichungen_beschluesse/2004/2004_12_16-Standards-Lehrerbildung-Bildungswissenschaften.pdf.
[29]Konferenz der Kultusminister der L?nder in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Empfehlung zurGesundheitsf?rderung und Pr?vention in der Schule[R/OL]. (2012-11-15)[2023-05-01]. https://www.kmk.org/fileadmin/veroeffentlichungen_beschluesse/2012/2012_11_15-Gesundheitsempfehlung.pdf.
[30]Klasse 2000 STARK UND GESUND IN DER GRUNDSCHULE. GESUNDHEITSF?RDERUNG UND PR?VENTION MIT KLASSE2000[EB/OL].[2023-05-07]. https://www.klasse2000.de/das-programm/gesundheitsfoerderung-und-praevention.
[31]Bayerisches Staatsministerium für Unterricht und Kultus. Schulen in Bayern leisten wichtigen Beitrag zur Aufkl?rung über Depressionen[EB/OL]. (2019-05-07)[2023-05-02]. https://www.km.bayern.de/ministerium/meldung/6530/schulen-in-bayern-leisten-wichtigen-beitrag-zur-aufklaerung-ueber-depressionen.html.
[32]Kompetenzzentrum Schulpsychologie Hessen. Psychische Gesundheit von Schülerinnen und Schülern[EB/OL]. [2023-05-02]. https://www.uni-frankfurt.de/130743926/Psychische_Gesundheit_von_Sch%C3%BCler_innen#:~:text=Psychische%20Gesundheit%20und%20Belastungen%20von%20Sch%C3%BClerinnen%20und%20Sch%C3%BClern,sind%20ein%20wichtiges%20Lebensumfeld%20f%C3%BCr%20Kinder%20und%20Jugendliche.
[33]維基百科.Schulpsychologie (Deutschland) [EB/OL]. (2023-04-08)[2023-06-01]. https://de.wikipedia.org/wiki/Schulpsychologie.
[34]維基百科.Schullaufbahnberatung[EB/OL]. (2022-11-11) [2023-06-01]. https://de.wikipedia.org/wiki/Schullaufbahnberatung.
[35]STRASSER J. Counseling in Germany[C/OL]. Counseling Around the World: An International Handbook. Wiley, 2015: 203-213. [2023-06-01].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9781119222736.ch22.
[36]MAYWALD J. Kinderschutz in Kindertageseinrichtungen[R/OL]. (2011) [2023-05-04]. https://www.kita-fachtexte.de/fileadmin/Redaktion/Publikationen/FT_maywald_2011.pdf.
[37]ARNZ S, RANGE-SCHMEDES K. Zusammenarbeit zwischen Schulen und bezirklichem Jugendamt im Kinderschutz[R/OL].[2023-05-09].https://www.berlin.de/sen/jugend/familie-und-kinder/kinderschutz/fachinfo/zusammenarbeit-schule-jugendamt-im-kinderschutz.pdf.
[38]ERZIEHUNGSHILFEN Bonn. Amt für Kinder, Jugend und Familie Fachdienste für Familien-und Erziehungshilfe[EB/OL]. [2023-05-07]. https://erziehungshilfen-bonn.de/de/bonn/Amt-fuer-Kinder,-Jugend-und-Familie.htm.
[39]Nummer gegen Kummer. Beratung bei Sorgen um Ihr Kind[DB/OL]. 2020[2023-06-08]. https://www.nummergegenkummer.de/elternberatung/.
[40]STIFTUNG DEUTSCHE DEPRESSIONSHILFE UND SUIZIDPRAVENTION. Für Betroffene und Angeh?rige -Stiftung Deutsche Depressionshilfe[EB/OL]. [2023-06-13]. https://www.deutsche-depressionshilfe.de/unsere-angebote/fuer-betroffene-und-angehoerige.
[41]STIFTUNG DEUTSCHE DEPRESSIONSHILFE UND SUIZIDPRAVENTION. Organisation der Stiftung- Stiftung Deutsche Depressionshilfe[EB/OL]. [2023-06-13]. https://www.deutsche-depressionshilfe.de/ueber-uns/die-stiftung.
[42]ROBERT KOCH INSTITUT. Das Robert Koch-Institut[EB/OL].(2020-05-06) [2023-06-13]. https://www.rki.de/DE/Content/Institut/institut_node.html.
[43]Deutsche Gesellschaftfur Psychologie. Von der
[44]DGPs. DGPs-Aufgaben und Ziele [EB/OL]. [2024-01-26].? https://www.dgps.de/die-dgps/aufgaben-und-ziele.
[45]DGPs. Kinder und Jugendliche mit hoher psychischer Belastung:Versorgung verbessern und Pr?vention ausbauen[EB/OL].(2023-02-10)[2024-01-26]. https://www.dgps.de/suche/.
[46]DGPs-Klinische Kinder-und Jugendpsychologie[EB/OL]. [2024-01-26].? ?https://www.dgps.de/fachgruppen/fgkl/interessengruppen/klinische-kinder-und-jugendpsychologie/.
[47]Der KinderschutzbundBundesverband. Der Kinderschutzbund - Gesamtverband[EB.OL]. (2022-05-08) [2023-05-09]. https://kinderschutzbund.de/ueber-uns/.
[48]Der Kinderschutzbund Bundesverband. Starke Eltern - Starke Kinder [EB/OL].(2022-05-08) [2023-05-07]. https://kinderschutzbund.de/sesk/.
[49]Deutscher Kinderschutzbund Bundesverband e.V. St?rkung der psychischen Gesundheit von Kindern und Jugendlichen im Rahmen des Elternbildungsprogramms Starke Eltern-Starke Kinder? [R/OL].(2012-09)[2023-05-07].https://www.bundesgesundheitsministerium.de/fileadmin/Dateien/5_Publikationen/Kurzberichte/Kurzbericht_Staerkung_der_psych._ Gesundheit_von_Kindern_und_Jugendlichen_im_Rahmen_des_Elternbildungs-_und_Fortbildungsprogramms_Starke_Eltern_-_Starke_Kinder.pdf.
[50]Bundesministeriumfur Familie, Senioren, Frauenund Jugend. ESF-Bundesprogramm "Elternchance II - Familien früh für Bildung gewinnen"[EB/OL]. (2022-01-03)[2023-11-12]. https://www.bmfsfj.de/bmfsfj/themen/familie/chancen-und-teilhabe-fuer-familien/elternchance/esf-bundesprogramm-elternchance-ii-familien-frueh-fuer-bildung-gewinnen--73502.
[51]BMFSFJ - Corona-Pandemie: Empfehlungen zur Unterstützung von Kindern und Jugendlichen vorgelegt[EB/OL].(2021-09-15)[2023-12-22].https://www.bmfsfj.de/bmfsfj/themen/familie/chancen-und-teilhabe-fuer-familien/elternchance/esf-bundesprogramm-elternchance-ii-familien-frueh-fuer-%E2%80%A6.
[52]BMFSFJ - Mehr Unterstützung für Kinder und Jugendliche nach der Pandemie[EB/OL].(2022-02-08)[2023-12-22].? https://www.bmfsfj.de/bmfsfj/aktuelles/alle-meldungen/mehr-unterstuetzung-fuer-kinder-und-jugendliche-nach-der-pandemie-214736
[53]BZgA.Kinder-und Jugendgesundheit(兒童和青少年健康)[EB/OL].(2022-05-09)[2023-12-22].https://www.bzga.de/was-wir-tun/kinder-und-jugendgesundheit/.
[54]Dein Infoportal für Depressionen bei Kindern & Jugendlichen | Ich bin alles[EB/OL].(2023-04-27)[2023-12-22]. https://www.ich-bin-alles.de/.
[55]SCHULTE-K?RNE G. Pr?vention psychischer St?rungen bei Kindern und Jugendlichen[J/OL].(2022-05-17)[2023-12-22].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112-022-01508-6.
[56]BMFSFJ Familien portal(家庭門戶網站). Familienportal des Bundes - Startseite[EB/OL].(2023-12-13)[2023-12-22]. https://familienportal.de/.
[57]Bundeszentrale fur gesundheitliche Aufkarung. “Kinder stark machen” Mitmachprogramm - Folge 1 (von 15) [EB/OL]. [2023-06-01]. https://www.bzga.de/mediathek/themen/kinder-stark-machen/v/kinder-stark-machen-mitmachprogramm-folge-1-von-15/.
[58]Bundesministerium fur Bildung und Forschung. ProHEAD – Seelische Gesundheit von Kindern und Jugendlichen f?rdern[EB/OL]. [2023-05-01]. https://www.gesundheitsforschung-bmbf.de/de/prohead-seelische-gesundheit-von-kindern-und-jugendlichen-fordern-7273.php.
[59]Bundesministerium fur Bildung und Forschung. Teilprojekt 4: Depression[EB/OL]. [2023-05-01]. https://www.gesundheitsforschung-bmbf.de/de/teilprojekt-4-depression-7278.php.
[60]Bundesministerium fur Bildung und Forschung. Teilprojekt 5: St?rkung der psychischen Gesundheit.[2023-06-13]. https://www.gesundheitsforschung-bmbf.de/de/teilprojekt-5-starkung-der-psychischen-gesundheit-7279.php.
[61]WEITZEL E C, QUITTSCHALLE J, WELZEL F D, et al. E-Mental-Health und digitale Gesundheitsanwendungen in Deutschland[J/OL]. Nervenarzt 2021, 92: 1121-1129. [2023-05-15]. https://doi.org/10.1007/s00115-021-01196-9.
Overview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Services System?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Germany
LU Jinjin1? ?MAO Zhihang2? ?XU Chengqi1? ?ZHANG Zehao1? ?Michael DAY1? ?WANG Yongli3
(1.Academy of Future Education, Xi'an Jiaotong-Liverpool University, Suzhou, 215000 Jiangsu;
2.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Xi'an Jiaotong-Liverpool University, Suzhou, 215000 Jiangsu;
3.Research Division, Center fo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 Ministry of Education, P.R. China, Beijing 100816)
Abstract: Mental health is the foundation of individual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nd their well-being. It is also necessary for individuals to be actively engaged in social development, work and study. In Germany, the mental health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has been valued. In response to the changes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al sectors, social institutions and families have made significant efforts in prevention, diagnosis, intervention fields. Germany has implemented measures at the national, societal, and familial levels to promote the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of young people. Notabl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mental health services within the country. Overall, the German education sector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 provide excellent services and safeguards for children with mental illness and their families, but there is still room for improvement.
Keywords: Germany;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Meutal health education; Mental health service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編輯 郭向和? ?校對 張又文)
作者簡介:陸金金,西交利物浦大學未來教育學院高級副教授(江蘇蘇州,215000);毛知航,西交利物浦大學人文社科學院學術行政教師(江蘇蘇州,215000);徐承啟、張澤昊,西交利物浦大學未來教育學院碩士研究生(江蘇蘇州,215000);Michael Day,西交利物浦大學助理教授(江蘇蘇州,215000);王永麗,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研究處副研究員(北京,100816)
基金項目: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教育管理與決策研究服務專項2023年度委托課題“學生心理健康指導和服務國際化比較研究及數據庫建設”(編號:MOE-CIEM-2023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