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芹 李彩戀
摘要?目的:探討重癥慢阻肺呼吸衰竭運用持續質量改進的醫護一體化管理模式干預的價值。方法:選取2021年2月至2023年5月福建廈門市中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收治的重癥慢阻肺呼吸衰竭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0例。對照組用常規方式護理,觀察組實施持續質量改進下醫護一體化模式的護理。比較護理前后睡眠質量、心理狀態,評價患者的護理質量。結果:護理后,2組患者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均較護理前降低,且觀察組評分低于對照組(均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持續質量改進的醫護一體化管理對重癥慢阻肺伴呼吸衰竭者干預,能改善患者的睡眠,改善其心理狀態。
關鍵詞?重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持續質量改進;醫護一體化管理模式;睡眠質量;心理狀態;護理質量
The Impact of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Integrated Medical Nursing Management Model on Patients with Sever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Respiratory FailureCHEN Qin,LI Cailian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Xiam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Xiamen 361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integrated medical nursing management model in sever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 respiratory failure.Methods:A total of 100 patients with severe COPD respiratory failure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5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integrated nursing mode under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The quality of sleep and mental state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were compared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nursing.Results:After nursing,the scores of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 and Self-rating Depressed Scale(SDS) in 2 groups were lower than before nursing,and the score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Ps<0.05).The nursing quality scor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of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medical nursing can improve the sleep and psychological state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COPD and respiratory failure.
Keywords?Sever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Respiratory failure;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Medical nursing integrated management model; Sleep quality; Mental state; Nursing quality
中圖分類號:R441.8;R338.63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2095-7130.2024.02.059
重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一種持續進行性的呼吸系統疾病,患者容易伴發呼吸衰竭,嚴重威脅其生命質量和生命安全[1]。重癥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也存在明顯睡眠障礙,這主要是因為重癥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呼吸過程中會出現通氣不足,導致血液中二氧化碳(CO2)的堆積和氧氣(O2)的不足,可導致酸中毒和缺氧,對呼吸中樞和中樞神經系統產生影響,導致呼吸反射不暢和睡眠障礙。此外,慢阻肺往往會對患者的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且焦慮、抑郁和睡眠障礙之間存在復雜的相互關系。慢阻肺患者可因為呼吸困難、患病認識和社會功能受限等原因而出現心理問題,從而進一步影響他們的睡眠質量。因此針對重癥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護理上需要重視對睡眠質量改善方面的干預。持續質量改進下醫護一體化管理的應用實踐,能夠提升患者睡眠質量,并且對調節情緒狀況有幫助,能提升護理質量水平[2-3]。該管理模式通過全面的醫療團隊協作、定期評估和持續的改進,旨在優化患者的整體護理效果和結果[4-5]。在本研究中,納入診斷重癥慢阻肺伴呼吸衰竭病例,將研究對象分成2組并對應采取不同方式護理干預,分析運用不同干預手段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2月至2023年5月福建廈門市中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收治的重癥慢阻肺呼吸衰竭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觀察組中男42例,女8例;年齡(67.26±3.26)歲,病程(2.21±0.45)年。對照組中男41歲,女9歲;年齡(66.98±3.35)歲,病程(2.18±0.44)年。一般資料經統計學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納入標準?1)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層診療指南(實踐版·2018)》標準[6],而且伴有呼吸衰竭情況;2)年齡在18歲以上并具有完整的臨床資料;3)患者及其家屬都簽署了同意參加研究的文件。
1.3?排除標準?1)患有其他呼吸系統疾病,如重度哮喘、肺癌等;2)明顯存在認知、溝通或精神障礙;3)合并患有惡性腫瘤、肺結核等疾病;4)患有精神疾病或認知障礙。
1.4?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應用常規護理干預,主要是提供吸氧干預、病情監測以及遵醫用藥等,對出現的異常情況及時處理。觀察組患者接受持續質量改進的醫護一體化管理模式干預,方法如下。1)組建醫護一體化管理小組:組成成員為護理部主任、主治醫師、護士長以及責任護士。針對不同成員確定職責,其中組長為護士長,科主任負責給予指導,主管醫生、責任護士和呼吸專科護士負責具體的治療和護理工作,小組的成員之間加強合作,形成良好的協作。2)醫護一體化生活方式干預:營養師根據患者的營養需求和病情特點,制定個性化的飲食計劃。推薦增加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攝入,限制高鹽、高脂和高糖的食物。醫生和呼吸專科護士提供專業的戒煙指導,幫助患者戒除煙草依賴,因為吸煙是重癥慢阻肺的主要誘因之一。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和呼吸功能,制定適合的運動計劃。推薦進行適度的有氧運動,如散步、打太極拳、八段錦等,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和肌肉耐力。呼吸專科護士教授患者正確的呼吸技巧和肌肉訓練方法,如呼氣延長訓練,有助于改善通氣效果和減輕呼吸困難。3)醫護一體化心理支持干預:醫護團隊對患者進行全面的心理評估,了解其心理狀況、壓力來源和應對方式,以制定相應的心理支持計劃。醫護團隊向患者和家屬提供關于重癥慢阻肺呼吸衰竭的心理知識和應對策略,幫助他們理解和應對疾病帶來的心理影響。護理人員教授患者一些心理干預技巧如放松訓練、正念訓練療法等,組織患者間的交流和互動,建立支持性的小組環境,讓其互相分享經驗、情感支持。4)醫護一體化綜合呼吸支持:醫護團隊根據患者的氧合狀態和需求,設計合適的氧療方案。包括使用鼻導管、面罩或呼吸機等途徑,以確保患者獲得足夠的氧氣供應。根據患者的情況,合理使用支氣管擴張劑,并教育患者正確使用和管理藥物,設計和指導其進行呼吸康復訓練,包括腹式呼吸、縮唇呼吸、肺活量訓練和肺排痰技巧等。
1.5?觀察指標?1)睡眠質量。針對各組研究對象,護理后進行睡眠質量評價,應用評價工具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7]。涵蓋評分因子7個,采取0~3分的評分方式。PSQI總分范圍0~21分,得分越高表明睡眠障礙越嚴重。2)心理狀態。患者護理前后均進行心理情況評估,評價的工具為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及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ed Scale,SDS)[8],得分分界分別為50分以及53分,超過分值界限表示存在焦慮或抑郁。3)護理質量。應用護理質量調查表調查,患者為調查人員,對護理操作、專科管理、服務提升、醫護合作4個項目進行打分,各個項目為百分制評分,分值同護理質量成正比。
1.6?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數據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2組患者PSQI評分比較
護理后,2組患者PSQI評分及總分較護理前降低,且觀察組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2.2?2組患者SAS、SDS評分比較
護理前,2組SAS、SDS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護理后,2組SAS和SDS評分有所降低,且觀察組的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2.3?2組患者護理質量評分比較
觀察組護理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3?討論
重癥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可出現睡眠問題,主要是慢阻肺導致氣道狹窄、阻塞和肺通氣功能下降,合并呼吸衰竭進一步加重患者癥狀,如此可引起呼吸暫停或者氧合不良情況,繼而影響睡眠質量[9]。部分重癥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需要使用呼吸機或其他呼吸輔助設備,這些設備可能會對睡眠產生不適感,導致睡眠質量下降。此外,重癥慢阻肺呼吸衰竭對患者的生命質量和自主性產生很大影響,可導致其出現焦慮、抑郁情緒和悲觀感。睡眠問題和心理問題對患者的生命質量和康復都產生了負面影響。因此,在重癥慢阻肺呼吸衰竭的管理中,不僅應關注疾病的藥物治療,還應做好患者的護理干預工作。
常規針對重癥慢阻肺呼吸衰竭護理,醫護人員存在溝通不暢的問題,實際中一些護理問題持續存在,護理質量難以提升。持續質量改進的醫護一體化模式,針對重癥慢阻肺呼吸衰竭者的干預,明確既往護理存在的問題并且尋找干預對策,應用醫護一體化模式干預,干預過程醫護團隊可根據患者的病情和特點制定個性化的睡眠計劃,包括建立規律的睡眠時間和睡眠環境,以確保患者有充足的休息時間,這樣有利于改善其睡眠質量。本研究結果顯示,2組患者護理后,睡眠質量PSQI評分、SAS和SDS評分均較護理前降低,而觀察組評分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護理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持續質量改進的醫護一體化管理模式,醫護團隊提供患者綜合的心理支持,包括心理、認知以及社會支持干預等。通過這些干預措施,患者可以得到情緒上的支持和應對策略,有助于緩解焦慮和抑郁情緒。教授患者一些有效的應對技巧,例如深呼吸、放松訓練和冥想等。這些技巧可以幫助患者在面對疾病和治療過程中保持冷靜和放松,從而減輕焦慮和抑郁情緒。醫護團隊對患者進行疾病教育,包括慢阻肺的認知、治療和管理方法等,通過提供詳細的信息,患者可以更好地了解自身疾病情況,減少不必要的擔心和疑慮。此外,醫護團隊也可以不斷優化癥狀管理方案,例如調整藥物治療方案、提供有效的疼痛管理和呼吸支持等。通過減輕癥狀和提供有效的治療,患者的生命質量和心理狀態往往可以得到改善。
綜上所述,針對重癥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通過持續質量改進的醫護一體化管理模式,醫護人員全面關注患者身心健康并采取相應干預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提高護理質量及緩解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值得推廣應用。
利益沖突聲明:無。
參考文獻
[1]付葉,郝俊萍.一體化護理對重癥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睡眠質量和心理狀態的影響[J].世界睡眠醫學雜志,2021,8(6):1092-1093.
[2]卞夢斯.綜合護理對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睡眠質量、生命質量的影響評價[J].世界睡眠醫學雜志,2019,6(3):348-349.
[3]楊麗華,徐晨曦,董林萍,等.醫護一體化模式院外延伸服務對出院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復效果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20,26(1):115-117.
[4]程聰明.綜合護理干預對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護理觀察及睡眠質量影響分析[J].世界睡眠醫學雜志,2020,7(9):1603-1604.
[5]羅雪玲,龔曉東,林利玉.對慢阻肺患者實施醫護一體化護理對其自我效能的影響[J].當代醫藥論叢,2022,20(16):193-196.
[6]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會雜志社,中華醫學會全科醫學分會,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層診療指南(實踐版·2018)[J].中華全科醫師雜志,2018,17(11):871-877.
[7]袁芳.醫護一體化管理模式在ICU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及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衛生產業,2019,16(28):83-84.
[8]賈蕊.醫護一體化護理模式對急性支氣管炎患者睡眠質量及健康行為的影響[J].中國民康醫學,2020,32(23):155-157.
[9]王文梅,王春海.3S2E干預模式對老年重癥肺炎患者心理狀態及睡眠質量的影響[J].中外醫療,2021,40(6):173-176.
通信作者:李彩戀,E-mail:10501137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