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秋蕓 訾淼淼 孫雨桐
摘 要:本文在對實踐教學相關文獻研究分析的基礎上,對其推動大學生就業能力提升和就業市場人才需求現狀進行了調查分析。調查結果顯示:就業市場人才能力類型與層次存在供求失衡的問題;實踐教學的開展存在主觀認識不足、方式陳舊、校內實訓基地功能受限、校外實習機會難覓等問題,對學生能力的提升跟人才市場的需求仍有較大差距。需要重點關注實踐教學的實操性,多涉及實踐教學提升的能力與就業需要的能力的對比,結合學校的具體情況,最后形成一套普適性、靈活性強的動態實踐教學體系,以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困境。
關鍵詞:實踐教學;大學生;就業能力
一、引言
疫情結束后,隨著畢業生人數增多,出現了就業市場飽和,大學生就業率低等問題。而學校的實踐教學模式也常常與市場所需就業能力不符合,這也加劇了大學生畢業后就業難的問題。本文通過對現有實踐教學提升大學生能力進行調查,以及分析就業市場人才所需能力,發現教學培養與就業所需存在不匹配等情況。為了讓大學生能夠進行更多與就業市場相吻合的能力培養,緩解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開展了此次調查研究,相信這對大學生就業以及實踐教學的提升有重大的意義。
二、文獻綜述
在知網以“實踐大學+大學生就業能力”為主題進行檢索,兩個話題共有2751萬篇文獻,對大學生就業”主題進行檢索有6.35萬,“實踐教學”有26.96萬,可見研究內容的重要性。其中有不少學者結合專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柴天姿和王華在文獻中提到經濟管理類專業實踐教育教學形式,大多以課程實驗、專業競賽、專業考察、專業見習和專業實習的 形式開展[1]。林小芳和趙政華調查經濟學和管理學專業學生發現大學生看重溝通及人際關系處理協調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克服困難承受壓力的能力,而用人單位則認為敬業精神和責任感是一項必須要擁有的素質。這一點要引起大學生和高校的足夠重視[2]。由此也可以看出高校及學生對企業所看重的能力并不是完全了解,兩者不同步,研究以就業所需與實踐教學不匹配為突破點,通過調查問卷等形式,分析出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整改方法,相信這對實踐教學提升大學生就業能力有很重要的研究意義。
三、調查結果分析
調查組在2023年3月16日到17日期間,開展了在線問卷調查,共發放和回收了兩份不同類型的調查問卷,共計133份,回收率為90%,有效問卷率為92%。
(一)描述統計
本文采用SPSS對論文進行信度和效度分析,兩組數據均在可用范圍內說明本文研究數據適合提取。由此看出實踐教學對于提升大學生就業能力有一定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在被調查的133名調查中,在校大學生以90的人次達到總人數的67.67%,畢業生以43的人次達到總人數的33.33%。在校大學生的比例稍大,更有利于研究實踐教學在校園內的開展情況以及學生學習情況。在畢業生當中有76.72%的認為就業壓力非常大,18.61%的人認為就業壓力很大。說明在當今社會背景下,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就業難的問題越來越突出。
(二)調查分析
本文通過對在校大學生通過實踐教學提升的能力以及畢業生在就業崗位所需的能力進行對比分析,提出三個維度的分析,找出現有實踐教學體系存在的問題,再結合學校的具體情況,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最后,力求形成一套普適性、靈活性強的動態實踐教學體系,以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困境。
第一個維度關于學校開展的實踐課程對大學生的影響方面,學校開展的實踐課程類型有實驗課程、實習實訓、社會實踐以及其他,它們所占的比例分別為65%、35%、56%、10%。并且有97%的人對教學活動表示滿意,大學生們能夠切身體會到實踐教學對大學生就業能力的提升,通過不同的實踐課程的學習不斷提升自我素養和綜合能力。
第二個維度從實踐教學提升能力與就業崗位能力不匹配方面分析,在校大學生通過實踐教學提升的能力有溝通表達能力、專業能力、個人素質、競爭能力,但是就業崗位所需要的能力主要是實際操作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創新思維能力、溝通與合作能力。市場供需失衡,大學生雖然能從實踐教學活動中提升自我能力但是這些能力不能緩解大學生就業難的現狀。
第三個維度從是實踐教學提升能力層次方面分析,調查問卷顯示,有71%的學生認為實踐教學活動形似單一,60%的學生認為實踐教學活動組織不夠規范,46.67%的學生認為實踐教學活動與課程內容不匹配。這些一系列問題導致實際教學對學生能力的提升跟人才市場的需求仍有較大差距,大學生獲得的能力很難達到就業市場所需能力的水平,并且實踐教學提升的能力有的是就業市場所不需要的能力。這樣不僅浪費了大學生的時間和精力同時還損耗了學校所付出的財力和人力。
四、結論
實踐教學作為一種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合的教育方式,在我國的教育體系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實踐教學可以提高大學生自身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大學生了解行業現狀、熟悉企業運作、從而在就業市場中更具競爭力。同時,實踐教學過程中的團隊協作、溝通表達等能力的培養,也為學生適應職場環境奠定了基礎。為了深入了解實踐教學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本文采用文獻分析、問卷調查和數據分析等研究方法,對實踐教學提升大學生就業能力進行了深入探討。研究結果顯示,實踐教學中存在著諸多問題。在實踐教學過程中,一些就業能力并未得到充分培養,如創新思維、批判性思考、職業規劃以及實踐教學本身課程設置不足、形式單一、與就業崗位不匹配等。這些問題嚴重制約了實踐教學對大學生就業競爭力提高的促進作用。針對這些問題,本文提出了一系列解決辦法。首先,學校需加大實踐課程的設置力度、強師資隊伍建設、優化教學資源配置,旨在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和良好的實踐環境。其次,為提高實踐教學的進一步實施與擴展,學校可通過與企業合作,為學生提供更多實習機會,加強社會實踐和科研實踐的指導和組織,引導學生自主實踐和創業實踐,為他們提供更多的就業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 柴天姿,王華.經管專業大學生就業技能培養: 問題 、舉措與效果評價 [J].經濟 師2023(09):151-152.
[2]? 林小芳,趙政華.應用型經管類專業大學生就業能力提升路徑研究[J].大學,2022(22):165 -168.
作者簡介:段秋蕓(2003— ),女,漢族,貴州省人,學歷:本科在讀,單位:天津農學院。訾淼淼(2004— ),女,漢族,江蘇省人,學歷:本科在讀,單位:天津農學院。孫雨桐(2004— ),女,漢族,天津市人,學歷:本科在讀,單位:天津農學院。
課題項目:實踐教學提升大學生就業能力研究 202310061168。